APP下载

校企合作实施“三证书双导师制”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

2014-09-18王亚盛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

摘要:在分析目前高校“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高职院校与中小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探讨了该模式的内涵、实施内容、实施步骤和过程管理方法等。

关键词:校企合作;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051-03

问题的提出

(一)“双导师制”及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部分本科院校已经实施多年,由于部分院校形式主义的做法,加上企业兼职导师基本不发挥作用,双导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工作配合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导致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和效果不尽如人意。而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放在与大型企业合作开展专班教育、构建“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等方面,与小型企业的校企合作存在很多困难。

根据《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结合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特点和学院相关专业情况,我院制定了校企合作实施“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二)实施“三证书双导师制”的意义

实施“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在解决目前高职在职业素质教育、实践教学指导、创新能力培养、教师职业能力、中小型科技企业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同时,还具有以下意义:(1)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使学校与企业、教师与企业、学生与企业三方面实现“零距离”接轨,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奠定坚实基础。(2)以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岗位、工作内容、产学研项目等为载体,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写作,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同时满足企业对人才定向培养的要求。(3)有利于“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稳定和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有利于专任教师的“三师素质”(专业教学、实践教学、职业与就业指导)、职业能力的提高。(4)促进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在科研、生产、质量和技术等方面得到快速提高,尽快使新产品、新技术、新管理、新工艺等进入规模化、产业化生产阶段,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证书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规格

该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电子信息类相关企业需求的、从事企业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时获得三个证书:高等职业教育大学专科毕业证书;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岗位(群)一致或密切相关的高级工证书或助理工程师证书;由校企合作的职业能力评定委员会和企业共同颁发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能力等级证书”。

(二)专任教师职业能力目标与定位

担任双导师的专任教师,每年度考核时应获得(或具备)两个证书:(1)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岗位(群)一致或密切相关的技师、高级技师证书或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证书。(2)由职业能力评定委员会和企业共同颁发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等级证书”。担任双导师的企业兼职教师,每年度考核时应获得由职业能力评定委员会和企业共同颁发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等级证书”。

“三证书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职业能力

(一)内涵关系图

“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的内涵如图1所示。

学院专任导师与企业兼职导师合作完成来源于该企业的产学研项目,全过程地共同指导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参与产学研项目以及毕业设计(含毕业设计报告)等,根据企业岗位和产学研项目的技术需求情况,制定2~4门与产学研项目相关的创新性课程指导学生自学。

毕业时,考核学生的实习实训过程(职业道德与素质、职业发展和技能等)、产学研业绩、创新课程学习成绩、毕业设计等综合职业能力。根据考核情况颁发“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能力等级证书”。

在考核学生的同时,还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要求和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考核双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能力以及教师的产学研业绩、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等综合职业能力。根据考核情况颁发“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等级证书”。

(二)职业能力等级证书

学生的职业能力等级证书 通过一年的实习实训与人才定向培养,经过导师工作委员会考核评价和推荐,由职业能力评定委员会和合作企业共同评定,并向学生颁发相应等级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能力等级证书”。证书分为一级/优秀、二级/良好、三级/合格三个等级。证书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证书名称、等级、颁发机构与盖章、颁发时间。(2)职业能力评定委员会主任、企业负责人签名,专任导师、兼职导师签名、学生签名。(3)对学生在“遵守法律规章与协议、自学与知识应用能力、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工作态度与工作方法、创新研究与探索(含毕业设计课题)、工作进步与业绩”六个方面的评价成绩。

指导教师的职业能力等级证书 第六学期末经系和导师工作委员会考评、推荐,由职业能力评定委员会和合作企业共同评定并颁发相应等级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等级证书”。证书分为一级/优秀、二级/良好、三级/合格三个等级。证书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证书名称、等级、颁发机构与盖章、颁发时间。(2)职业学院职业能力评定委员会主任、企业负责人签名,导师签名。(3)对教师在“遵守法律规章与协议、职业素质(道德)与师德、工作态度与协调、指导学生的能力与业绩、产学研工作能力与业绩、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的能力”六个方面的评价成绩。

实施过程与效果

(一)基本实施步骤

第一步,制定校企合作实施“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的方案,校企合作成立双导师工作委员会和职业能力评定委员会,制定工作规程和年度工作计划。

第二步,根据不同合作企业的产学研项目,招募、选拔专任导师、兼职导师,系部、企业和导师三方共同签订协议,确定各自的责任、义务等内容。

第三步,招募、选拔三年级相关专业的学生,确定需要自学的创新性课程或技术资料,学生与导师、企业签订实习协议,确定各自的责任、义务和就业等内容。

(二)实施过程管理

定期召开导师工作会议 双导师工作委员会每学期制定一份工作计划,每个月召开一次全体导师工作会议,围绕学生存在的问题、学术问题、指导方法、产学研工作、学生就业等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并根据会议情况做出相关决议、规章等。学期末和年度末,由总导师汇总各导师的工作业绩、企业和学生评价情况以及相关佐证资料,按照职业能力标准和评价办法,对导师、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并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下一年度或学期的改进方案和工作计划,使“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日臻完善。

工作督导 系部负责人和非专任导师(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三人组成督导组。通过访查学生、企业领导和审查相关资料等方式,对双导师工作、学生实习/学习创新、考核评价情况进行监督。

(三)实施效果与展望

目前,我院已经选择威海地区从事物联网技术应用、太阳能照明技术应用、电力数字变频器研发生产等高新技术行业的三个中小型企业进行试点。经过一个学期的试行已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作企业积极性非常高,其中有4个产品研发、技术改进项目进入试验/验证期,使企业的产品研究与技术改进工作进程明显加快。(2)高职教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复杂的工程。通过实施本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使参与项目的学生自学能力明显提高,而且其对企业的新技术掌握得也较快。由于以“教师、学生、员工”三结合的团队形式开展实习指导和产学研项目,无形中使学生受到了员工、教师和职业氛围的熏陶和影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提高较快,适应了企业的高节奏、高质量、高效率等工作要求。多数参与项目的学生对企业的感情日益加深,对就业前景非常期待。(3)专任教师在参与项目中快速掌握了新技术、新方法。如云计算技术、三网合一技术、Android系统二次开发应用、触摸屏应用技术、功率单元热学设计与散热技术、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电磁兼容设计技术等。

“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特别适合于高职院校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合作实施,虽然实施一个学期,但已经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目前,威海市、烟台市的多家企业正在与我们商讨实施该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改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人才培养模式一定会在很多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得到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潘煜双.“双导师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J].嘉兴学院学报,2008(4).

[2]王亚盛.职业素质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2(3).

(责任编辑:杨在良)

第一步,制定校企合作实施“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的方案,校企合作成立双导师工作委员会和职业能力评定委员会,制定工作规程和年度工作计划。

第二步,根据不同合作企业的产学研项目,招募、选拔专任导师、兼职导师,系部、企业和导师三方共同签订协议,确定各自的责任、义务等内容。

第三步,招募、选拔三年级相关专业的学生,确定需要自学的创新性课程或技术资料,学生与导师、企业签订实习协议,确定各自的责任、义务和就业等内容。

(二)实施过程管理

定期召开导师工作会议 双导师工作委员会每学期制定一份工作计划,每个月召开一次全体导师工作会议,围绕学生存在的问题、学术问题、指导方法、产学研工作、学生就业等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并根据会议情况做出相关决议、规章等。学期末和年度末,由总导师汇总各导师的工作业绩、企业和学生评价情况以及相关佐证资料,按照职业能力标准和评价办法,对导师、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并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下一年度或学期的改进方案和工作计划,使“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日臻完善。

工作督导 系部负责人和非专任导师(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三人组成督导组。通过访查学生、企业领导和审查相关资料等方式,对双导师工作、学生实习/学习创新、考核评价情况进行监督。

(三)实施效果与展望

目前,我院已经选择威海地区从事物联网技术应用、太阳能照明技术应用、电力数字变频器研发生产等高新技术行业的三个中小型企业进行试点。经过一个学期的试行已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作企业积极性非常高,其中有4个产品研发、技术改进项目进入试验/验证期,使企业的产品研究与技术改进工作进程明显加快。(2)高职教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复杂的工程。通过实施本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使参与项目的学生自学能力明显提高,而且其对企业的新技术掌握得也较快。由于以“教师、学生、员工”三结合的团队形式开展实习指导和产学研项目,无形中使学生受到了员工、教师和职业氛围的熏陶和影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提高较快,适应了企业的高节奏、高质量、高效率等工作要求。多数参与项目的学生对企业的感情日益加深,对就业前景非常期待。(3)专任教师在参与项目中快速掌握了新技术、新方法。如云计算技术、三网合一技术、Android系统二次开发应用、触摸屏应用技术、功率单元热学设计与散热技术、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电磁兼容设计技术等。

“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特别适合于高职院校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合作实施,虽然实施一个学期,但已经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目前,威海市、烟台市的多家企业正在与我们商讨实施该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改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人才培养模式一定会在很多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得到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潘煜双.“双导师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J].嘉兴学院学报,2008(4).

[2]王亚盛.职业素质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2(3).

(责任编辑:杨在良)

第一步,制定校企合作实施“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的方案,校企合作成立双导师工作委员会和职业能力评定委员会,制定工作规程和年度工作计划。

第二步,根据不同合作企业的产学研项目,招募、选拔专任导师、兼职导师,系部、企业和导师三方共同签订协议,确定各自的责任、义务等内容。

第三步,招募、选拔三年级相关专业的学生,确定需要自学的创新性课程或技术资料,学生与导师、企业签订实习协议,确定各自的责任、义务和就业等内容。

(二)实施过程管理

定期召开导师工作会议 双导师工作委员会每学期制定一份工作计划,每个月召开一次全体导师工作会议,围绕学生存在的问题、学术问题、指导方法、产学研工作、学生就业等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并根据会议情况做出相关决议、规章等。学期末和年度末,由总导师汇总各导师的工作业绩、企业和学生评价情况以及相关佐证资料,按照职业能力标准和评价办法,对导师、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并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下一年度或学期的改进方案和工作计划,使“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日臻完善。

工作督导 系部负责人和非专任导师(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三人组成督导组。通过访查学生、企业领导和审查相关资料等方式,对双导师工作、学生实习/学习创新、考核评价情况进行监督。

(三)实施效果与展望

目前,我院已经选择威海地区从事物联网技术应用、太阳能照明技术应用、电力数字变频器研发生产等高新技术行业的三个中小型企业进行试点。经过一个学期的试行已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作企业积极性非常高,其中有4个产品研发、技术改进项目进入试验/验证期,使企业的产品研究与技术改进工作进程明显加快。(2)高职教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复杂的工程。通过实施本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使参与项目的学生自学能力明显提高,而且其对企业的新技术掌握得也较快。由于以“教师、学生、员工”三结合的团队形式开展实习指导和产学研项目,无形中使学生受到了员工、教师和职业氛围的熏陶和影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提高较快,适应了企业的高节奏、高质量、高效率等工作要求。多数参与项目的学生对企业的感情日益加深,对就业前景非常期待。(3)专任教师在参与项目中快速掌握了新技术、新方法。如云计算技术、三网合一技术、Android系统二次开发应用、触摸屏应用技术、功率单元热学设计与散热技术、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电磁兼容设计技术等。

“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特别适合于高职院校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合作实施,虽然实施一个学期,但已经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目前,威海市、烟台市的多家企业正在与我们商讨实施该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改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人才培养模式一定会在很多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得到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潘煜双.“双导师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J].嘉兴学院学报,2008(4).

[2]王亚盛.职业素质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2(3).

(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职“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