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实施方案与评价
2014-09-18袁锋
袁锋
(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 江苏靖江 214500)
大课间活动是学生每天进行“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必不可少的部分,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就所在学校大课间实施方案,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1 活动目标
(1)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学习、享受,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养成长期坚持锻炼的习惯。
(2)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学生学会制作器材,学会创新游戏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3)在活动的同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用体育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2 实施理念
师生共同做运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
3 工作职责
(1)校长室:宏观调控,并随时督查。
(2)教务处、政教处:实时监督全校师生开展大课间活动及课外体育活动,制定考勤方案,坚持考勤工作。
(3)体育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和组织全校有计划的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体育老师到岗监测班级活动形式及内容,与班主任一起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活动。
(4)年级组:协调指挥本年级每天大课间及课外体育活动按时开展。
(5)班主任:按时到位,参与班级活动,维护活动秩序,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辅导学生,共同参与,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4 活动结构、内容与安排
4.1 活动结构
整个活动过程都在音乐的旋律下进行,历时30min,个人有效活动时间15~20min。
(1)准备部分:入场9min,协调性练习3min。
(2)基本部分:广播操,多种趣味运动项目15min。(3)结束部分:柔韧练习3min。
4.2 活动内容与安排(参与者:全校师生参与)
4.2.1 准备部分:协调性练习
全体学生踏步进入本班活动场地,在指定位置原地踏步,待全校师生到达后,全体学生跟随音乐完成协调性练习(针对本校大部分学生协调性较弱这一情况安排的)。
4.2.2 基本部分:广播操和趣味活动项目
全校师生在规定地点做广播操,每班选出1名领操员领操,班主任做镜面动作。另外针对各水平段学生特点,安排不同内容的趣味运动项目,两周更换1次,在学生熟练完成后,适当增加难度,在活动第二周的周四、周五安排年级内或班级内竞赛。活动项目有以下几种。
(1)钻山洞,开火车,绕障碍物接力(毽子),单、双脚跳障碍(毽子),解放军换岗,举球快跑,顶键竞速(自备毽子,每班4只);乒乓球托球接力,木头人。
(2)蹲跳接力,小鸡赛跑,投毽子入圈,播种与收获,保龄球4只(自制器材),小鸡赛跑,骑车比赛(自备毽子),蜘蛛赛跑,4人四脚跳,2人三足。
(3)抢救伤员,拔腰,盲人指路,背夹球接力,赶猪(自制器材),“8”字跳长绳,夹球跳(每班4只软排),同舟共济,篮球运球接力,竹竿舞,抬轿子,拔河,斗鸡。
如图1所示,分别是赶猪游戏、自制器材、小鸡赛跑、放松拉伸练习。
4.2.3 此外,还有其他活动项目(参与者:校训练队)
(1)冬季三项训练队:跳短绳、“8”字跳长绳、踢毽子。
(2)篮球队:篮球技、战术。
4.2.4 放松
活动结束,师生就地放松,通过柔和的音乐、舒缓得节奏、优美的动作,让全体师生在最佳的状态下进行柔韧练习,结束大课间活动。
5 活动场地安排
根据本校有限活动场地面积,安排场地,一年级位于教学楼与食堂之间的空地,二至六年级位于操场,每班2路纵队,广播操结束后,每两个班一组,一班向前靠拢,二班向后转、向前靠拢,由2路纵队变换成4~8路纵队,活动有效距离长15~20m,宽6m。(如图2)
6 大课间活动的评价
大课间活动是以教师精心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如何评价一个大课间活动的成功与否,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评价。
6.1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效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如果一个活动下来只见几个学生在活动,一群学生在围观吆喝,个个不想动,那可以说是相当的失败。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并且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活动内容、过程的精心设计,器材的精心选择,教师的精心组织是必不可少的。要想活动有实效,就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有实实在在的体育技能,还要有强度、负荷,三者缺一不可。
图1 趣味活动项目
图2 活动场地安排图
6.2 场地器材的合理利用
场地器材的合理利用会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如学生进行单调而枯燥的活动时,教师若不在场地、器材的布局上下功夫,只是随意布置1~2个场地让学生去练习,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没滋没味,一个大课间究竟能练几次,学生的参与性严重受限,大部分时间将会在等候与观看中消磨。相反的,教师若能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制活动器材,比如以皮筋代替横竿、用毽子控制跑步步幅、用纸球和纸棒完成游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去练习,在练习中挑战同伴、挑战自己,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又增加了活动的密度和负荷,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6.3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杜绝意外事件发生
对于可活动场地较小的学校,场地小、人数多、器材装卸是意外事件发生主要原因,教师应在活动前规划全校的可活动场地,调整年级与年级之间的活动区域,错开进行。而器材的装卸给老师的组织工作增添了困难,往往在这时候,很多老师心存诸多顾忌而轻言放弃,与此相反,教师必须始终利用学生的帮助,并且尽早的培养学生独立的对器材进行装卸,培养学生装卸器材的能力,更是养成了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师承担监督的责任,待学生需要帮助时才给予帮助,并在安装完成后检查器械安装情况,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6.4 组织学校全民运动会,展示大课间活动成果
一般情况下,学校大课间和运动会是脱节的,但所在学校将大课间、课外活动和学校运动会系统的组合,融为一体。不管是大课间还是运动会,都不是属于少数人表演的时间,它是人人参与,人人发展的过程,组织全民运动会是检测大课间活动效果的一种方式,是学生展示自身能力的平台。通过比赛让学生对自身的锻炼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制定下一阶段的锻炼目标。
[1]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2]杨贵仁.学校体育工作培训教材[M].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
[3]安德利亚斯·科赛尔,盖哈德·海克尔.玩的艺术——德国中小学体育课的练习及游戏[M].丁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