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媒体如何突破困境
2014-09-17陈竽秀
[摘要]柬埔寨目前有《华商日报》《星洲日报》《柬华日报》《高棉日报》《金边晚报》五家华文媒体,彼此之间相互竞争。 文章以《华商日报》为例,从新制度主义的角度概述了海外华文媒体的新闻制作流程,以及其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中的挣扎与求生,并对《华商日报》的运作模式改革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海外华文媒体;《华商日报》;新媒体
[作者简介]陈竽秀,暨南大学。
一、柬埔寨现今华文媒体的状况
柬埔寨目前有《华商日报》《星洲日报》《柬华日报》《高棉日报》《金边晚报》五家华文媒体,彼此之间相互竞争。其中《柬华日报》由柬华理事会主办,《金边晚报》由柬埔寨中国商会主办,《高棉日报》由高棉国际传媒集团主办。柬埔寨本地还有一些本地柬文报纸和国外在柬埔寨创办的英文报纸。随着全球范围内新媒体的兴起和冲击,以及华文报纸本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柬埔寨华文报纸的生存状况堪忧,大都处于亏损状态。目前不少报纸探索新媒体出路,如《华商日报》和《柬华日报》2013年推出微信公众平账号,《星洲日报》和《柬华日报》在Face book平台上下文章来吸引年轻的受众关注。
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分析路径进入新闻生产的研究视野,研究也变得宽阔起来。与其他的研究路径相比,新制度主义更强调嵌入更广阔的社会部门和领域的组织的政治和文化因素[1]。而新闻生产包含了新闻事实的选择、加工和发布过程,其中也包括了和其他社会机构的积极互动,这意味着新闻是一个过程。深受建构主义的影响,塔奇曼等人研究“新闻是通过哪些环节实现社会建构的,研究日常发生的事情是怎样被转变成所谓的新闻这种具有现实时空的故事的”[2]。为了把日常事件变成新闻故事,新闻机构会设置一张“新闻网”,同时也在寻找一种框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探讨的一个问题是,柬埔寨《华商日报》的新闻生产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运作模式?它们获取新闻线索、选材以及编辑的过程是怎样的?它们的内容侧重什么?各种力量之中,什么在主导其内容?
新制度主义强调制度在中观层面上对行动者的制约和规范。新制度主义认为,通过各种规则(规范)来协调新闻生产,当这些规则在组织场域中系统化,就成了常规的、不断重复的、下意识的思考式[1],而他们认为这就是体制。一旦选择了某种路径,久而久之,机构内部会发展出一种路径依赖。初始的成功路径依赖为一种自我强化的正面反馈,随之便不愿改变,长时间,不合理也被视为理所当然。而传媒机构的改革创新,势必涉及与旧制度的冲击。那么,想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是,在其运作过程中又是何种力量在主导?在纸媒逐渐式微的情况下,新媒体成为其改革创新的救命稻草,那么新媒体的出现又会对原来的制度带来何种冲击?新旧矛盾与创新挣扎时,在组织层面上,又有何种因素在互相牵扯?笔者在《华商日报》进行了三个月的参与式观察,试图利用观察所得来解答其中的一些疑问。
二、《华商日报》的现状
《华商日报》创刊于1993年12月17日,是柬埔寨战后第一份华文报纸,至今已创办20多年。现任经理为沈凯东,主编为尹泉孝,这两位为中国人,副主编为杨清宏,是柬埔寨华人。现在报纸日常有12个版,其中有头版、本地两版(2版和3版)、侨情版、康乐版、文摘版、娱乐版、本地采风版和广告版,学生上学期间每周四出版6版学生版《华校园地》,每周五不定期出版时尚版。
1.如何定义《华商日报》这份报纸
《华商日报》的本地新闻两版为柬埔寨新闻,内容多为游行示威、政治人物动态、旱季灌溉、佛寺剪彩、农产品收成等。这些新闻内容主要依靠报社的4名记者、5名翻译和7名编辑(由主/副主编和实习编辑)采编。一份报纸的风格和脸面主要由报纸的头版来奠定基调。《华商日报》的主编对报纸头版的定位要有国际视野,因而马航失联、韩国岁月号事件都是报纸头版的内容。除非有重大事件,如曾经报道的四川同胞在柬遇害案、中柬合力救助在柬遭遇严重车祸的同胞等突发重大事件,其他则多为国际时事、各国高层领导人的动态,尤以中国领导人的动态居多。而其他几份华文报纸,尤其是《星洲日报》多以本地新闻为主,如游行示威、冲突等事件放在报纸的头版醒目位置。
报社的4名记者没有经过专业的新闻操作训练,但是他们从事新闻操作多年,具有新闻敏感,这使得部分新闻偏主观化和广告化。这在马航失联的报道中得到体现。当时各国加紧在可能事发的海域搜索,搜索海域拓展到临近柬埔寨的富国岛,该记者迅速发现其中有新闻价值,于是也随着大大小小的媒体前往富国岛附近。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新闻操作与采访手段,以及缺少专业记者的新闻价值观引导,最后成文的新闻稿没有挖掘到实质性内容。
2.《华商日报》的新闻操作过程
按照塔奇曼的说法,现实世界的新闻转化为新闻,主要依赖新闻机构的“新闻网”。依照地域、机构、政策等划分为不同的线,而这些线同时构成一种网罗新闻的“新闻网”。《华商日报》的“新闻网”大部分基于其他纸质报纸与网络世界,少部分来源记者的采访。其中有跑政治、示威和领导人动向的线路,有跑金融、股市的线路,有跑宗亲、社会新闻和本地民情的线路等。5名翻译编辑翻译的内容则来自柬埔寨本地英文报纸和柬文报纸的内容。
事实是一个建构与被建构的过程,但只有一部分的事件会被当作新闻,而其中存在一个“选材”的过程。新闻的选择往往会被政党、企业等组织机构主导。《华商日报》没有一份新闻采编守则,选材也没有系统化的概念,但主编强调要选择 “好看”“贴近百姓”的新闻。
《华商日报》的新闻以政府新闻居多,如中柬友好往来;其次是与经济相关的新闻,如新手机推广、店面开张等;再次是社会生活类新闻,尤以水稻灌溉、犯罪、吸毒、车祸为主。与政府机构及领导人相关的新闻比较多,翻译也乐于翻译这类新闻,因为这既能保证自己翻译的稿件刊登,同时又能不因落下柬埔寨重要新闻而在当地政府不讨好。而与经济相关的新闻较少,一般记者采写的稿件多具有软文性质,编辑也不好放在本地版。翻译众多社会犯罪新闻时,一般翻译在某时某地发生了某件事,详细标明犯罪嫌疑的姓名及其地址、工作等之外,案情的动机、过程、结果等都在翻译的过程中省略了,因而也不是编辑的首选,只能作为简讯或者补余。
新闻核实与把关人的角色相关。在西方以及我国媒体中,担任把关人角色的是编辑,编辑负责查证新闻的准确性。鉴于《华商日报》大多数稿件来源翻译,即已经公开发表的新闻,因而编辑在新闻核实上没那么重视。从下面这个事例可以了解《华商日报》的运作模式。当天记者传到后台一条与禽流感有关的稿件,一名实习编辑发现稿件中的病例数量前后矛盾,实习编辑询问主编该怎么解决,尔后主编叫来该记者询问,一再询问之下,方得知这篇稿件并非亲自采写,而是其翻译的。这样的事例并不常见,《华商日报》平时的做法是,发现数字拿不准,就直接把它删除。
《华商日报》的稿件多为翻译稿,那么新闻的重新编辑则成为重中之重。报社多数为二代或三代华人,他们的中文水平已远远比不上第一代华人。编辑的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删改翻译稿件的语句,使其通顺,有时甚至需要重写。但是在审稿的过程中,编辑更为重视的是标题拟定。很多翻译的稿件一般都不写标题,而标题一般会用上“将”“拟”“被”等词,或者简短地陈述事实,一般不会耸人听闻,故意夺人眼球。有时,主编也会让审稿编辑将几条犯罪新闻重新编写在一起。
三、《华商日报》的求变:新与旧之间的挣扎
1.新媒体的兴起
传统媒体处于变革的挣扎之中,但是往往由于本身根深蒂固的文化,变革止于皮毛,新闻工作者往往会出现消极抵抗的情绪。研究者们发现,新技术给新闻工作提供了多种获得新闻信息和采访的渠道,但是新闻工作者却钟情于电话联络。也有研究者发现,新技术改变了新闻机构的空间布局和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时间,但是更深远的变化却还在后面。
《华商日报》为了摆脱销量下降的困局,此前开设网站,但是革新只流于表面,收效甚微。2013年5月,《华商日报》率先在柬埔寨开启了微信公众平台,在微信上传播新闻信息,将报纸的重要和有用内容放到微信平台。为适应新媒体受众的取向,《华商日报》对标题和内容、格式进行重新编辑。新媒体发展时,《华商日报》的经理并不是从原有员工中挑选,而是引进具有吸收新思想的大学生来运营新媒体。但在实践操作中,新成员与旧成员在交流上处于割裂的状态,各自为政,双方仅限于通过公共网络后台共享资源。
截至2014年5月12日,《华商日报》的微信累积关注人数为17896。而这个数字,对于柬埔寨华文报纸一千多的发行量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数目。微信的内容供给依赖于报纸内容,而微信提前发布报纸的新闻,无异于与报纸争夺生存空间。2014年2月底,微信公开推出微社区之后,《华商日报》的经理沈凯东立马申请微社区账号。在《华商日报》的经营之下,微社区的访问人数日益增多,众多网友在此发布信息和广告。
当时,新媒体小组的3个成员觉得这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报纸那边却不以为然。2014年2月初,一则中国人被害案的报道被放到微社区,立马激起了网友的强烈情绪,网友以言辞激烈来表示义愤难平,一时间舆论四起。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此事最终得到妥善处理。但一位报纸负责人表示,微社区里的言论激烈很难监管,后果不堪设想。而组织内的其他成员,对以往的成功和惯常操作产生“路径依赖”。以往的运作模式发展成为他们的惯例和常识,即使机构中逐渐显现出的不合理也被他们视为理所当然,在新技术、新媒体出现时,他们产生消极抵抗。
2.利益之争:广告
新媒体对报纸的冲击还在于广告。《华商日报》现任经理刚上任时,对报社内部进行了改革,除了记者,其他成员一律按绩效发放工资。在此驱动之下,各成员想方设法提高绩效,而广告成为最受欢迎的内容。改革之后,报纸的收入有所提升,广告占了较大比重。微信公众平台和微社区的兴起,因为其巨大的基数,而且仰赖报纸20多年的名声,自然成为广告商投放广告最大的平台,但目前报社限制在微信和微社区做广告。就内容而言,目前也未见到大幅度的创新,原有的资源也并未向新媒体倾斜,新旧之间潜在的利益分配矛盾也许会在不久之后出现。就经营者层面而言,新媒体的出现是想为式微的传统媒体注入新动力,搭建的新媒体也是以报纸内容为根基的。但对报社员工而言,学习新媒体平台却有诸多不易。
四、《华商日报》的改革经验思考
新制度主义认为,任何社会或商业组织要争取生存空间,同时需要培养自身的权威和合理性。媒介机构亦如此,要培养自身的公信力和权威。但从制度层面来说,作为一份海外华文媒体,《华商日报》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也不利于培养自身的公信力和权威。
首先,报社组织内并没有一个成文的管理条例,每位成员都是按照以往约定俗称的路径来工作。以往形成的制度保证了旧成员的既得利益。随着组织成员日益的老化,原来的制度也日渐僵化,逐渐不能适应新闻专业化以及新媒体环境的要求,旧成员在改革中产生了或明或暗的抵抗。
其次,在此种组织制度下生存的记者、编辑和翻译,受限于死气沉沉的组织氛围和松散的管理制度,以及整个华文媒体圈内缺少活力与竞争的同行氛围,新闻生产也隐含着种种问题。如新闻广告化问题,大部分稿件为翻译的柬文和英文报纸的内容,不重视版权争议等。
再次,在专业层面上,记者、编辑、排版员未受过专业的新闻操作和新闻伦理训练,缺乏新闻专业主义的熏陶,难以在内心形成一种对新闻业认同的价值观和信仰,因而记者的积极主动性难以调动。而其文章也因缺少专业化训练,出现广告化、主观性强、事实不准确等种种问题。同时,报社存在人才紧缺的状况,报社员工偏老龄化,囿于诸多根深蒂固的路径依赖模式,他们做出改变的意愿低,而报社又缺乏丰厚诱人的薪酬来招募新成员。
最后,传媒的革新会对组织制度带来影响。《华商日报》对一开始就已经发现在传统的框架内难以实行新的变革,因而采取从外引进人手。从人手进行配置,这是突破传统框架格局的一个办法。但是报社并未设立新媒体部门,也没有隔离出独立的办公空间,外来人手又因报社人手缺乏,同时做着报纸编辑、审稿校对的工作,与报纸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报纸的内容差强人意,依赖报纸内容而生的新媒体,又有很难长期地保持粉丝黏性和忠诚度的隐患。
《华商日报》从制度层面进行了改变,除记者外,其他组织成员一律按绩效发工资。内容层面上,与中新社合作体育版和康乐版,与《南方日报》合作侨情版和养生版,借助“外来和尚”提高内容质量。同时,也通过兼职和实习等方式引进外来人手,给报纸注入活力;发展新媒体平台,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吸引读者关注。但是这些远远不够,无法应对新媒体发展下的报社转型。《华商日报》必须从组织层面加强管理,给记者和编辑配备齐全的资源;也可以招募受过专业训练的华校毕业生,或者有经验的资深记者,或开设记者培训班,提高报纸的内容质量。
[1]叶青青. 新制度主义视野下的新闻生产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12(1).
[2][美]塔奇曼. 做新闻[M]. 麻争旗,刘笑盈,徐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