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外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差异
2014-09-17席莉
[摘要]相比较国外科技期刊,国内科技期刊普遍存在文章质量平庸,期刊发展陷入“瓶颈”的困局。本文通过比较中外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差异,为国内科技期刊改变目前局面,提供了一种思路。
[关键词]中外科技期刊;编辑职能;编辑理念
[作者简介]席莉,陕西中医杂志社。
作为一名科技期刊人,笔者和其他同行一样,经常感到同样的困惑:一些国内专家学者的创新性文章,或极富学术水准的文章,往往投寄、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相对应的,国内期刊,即使是国内知名科技期刊,却常常面临大量水准平庸、缺乏创新的作品。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稿件水准的整体低迷,既制约了国内科技期刊质量的提高,也让编辑从业者感到茫然无措。那么,造成这种泾渭分明的差距的原因是什么,作为科学期刊的编校人员,有没有值得自身反思的地方,我们编辑团队的构成与理念与国外又存在哪些差别?对此,笔者希望通过中外科技期刊从主编到编辑,从编辑的工作方法到编辑观念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启发大家更多的思考。
一 、主编定位差异
可以说,在任何传统媒体,主编就像乐队的指挥,也是所在媒体“航船”的舵手,科技期刊同样也不例外。
1.我国期刊主编的任职条件。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1995年《关于报刊社长总编(主编)任职条件的暂行规定》第八条指出:“报刊社社长、总编辑(主编)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是主管、 主办单位的在编人员。”规定中,不仅对主编的道德做出要求,而且指出不能“有刑事犯罪纪录”“受过重大行政处分”等。在第三款“工作能力”中,对主编的能力要求作了描述,如“能掌握刊物所涉及的学科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精通期刊编辑工作,能设计重要栏目,能胜任重要稿件的复审和终审工作,能较好地解决编辑工作中的重要疑难问题,并有一定数量的优秀编辑成果”。
不难发现,我国期刊主编的要求不可谓不细致,但囿于我国期刊管理机制,许多期刊主编往往是期刊主办单位行政方面的一把手,或技术研究层面的负责人,缺乏编辑出版相关工作的积累;另一方面,受制于其“主职”工作的精力消耗,很难将大量时间和心力投入期刊工作,于是,期刊日常具体工作主要交由执行主编或副主编代理。
2.国外科技期刊主编的任职要求。国外科技期刊基本没有挂名主编的现象。主编和副主编是各司其职,责任清晰,都是在做科研的同时,参与稿件的审核工作,为所在刊物的质量“兜底”。
以国外科技名刊《Science》为例。14年前,哈佛大学生物学博士、美国科学院院士Donald Kennedy出任该刊主编。一方面,Donald Kennedy在业内是很有声望的学者;另一方面,Donald Kennedy还兼职于美国艺术科学学院、美国哲学学会等多个单位。这些都没有影响Donald Kennedy的主编工作,相反,他借助自己在社会和学界内的影响力,为杂志发展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
同样,科技期刊界鼎鼎大名的《Nature》征服世界,也是缘于其极为出众的主编团队。这支主编团队由1名主编与2名执行主编组成,3人都曾有博士后工作经验,而且在《Nature》全职工作。此外,这支主编团队分工明确,主编Philip Campbell负责杂志内容,统筹管理,确保整体质量;执行主编、美国人Linda Miller博士,则将编辑政策、内容质量,以及与科技社团之间的外联工作,作为自己的负责重点;而另一名执行主编Maxine Clarke博士,则负责出版方面。如此强劲的领导团队,对于一家刊物的管理和带动作用不言自明,也正是在他们的全力领导下,无论是学术经营,还是出版经营,《Nature》都闯出了自己的特色。
显而易见,国外优秀科技期刊都有共同特点:首先,由在业内有一定影响的科学家出任主编,能够充分发挥主编在业界的美誉度,扩大期刊影响力,吸引更多学者围拢在期刊周围,成为期刊固定的作者群;其次,主编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参与期刊工作,而且借助主编扎实的学养,有助于保证期刊的学术水准,引导科研方向。
二、编辑从业门槛
编辑团队的水准,决定着一家杂志的基本品质。中外科技期刊在编辑的准入门槛上,也存在很大差异。
1.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强调责任但专业不足。首先,国家新闻出版管理条例并未对编辑门槛作清晰界定。第二,期刊招聘普遍仅就学历、工作经验作笼统的、初步要求。以期刊《大科技》为例,其招聘要求是:“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有广泛深厚的社会科学知识,能够触类旁通,对学术界动态较为熟悉;英语六级以上,能翻译英文原文;文字表达能力优秀,思维活跃,擅长将专业题材改编为通俗的科普文章;有编辑经验者将优先考虑。” 再如,《载人航天》编辑部的招聘启事指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航空航天相关工程专业、人机与环境工程等专业优先),有较好的文字功底,有一定的科技英文文献阅读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熟悉科技论文写作知识,年龄35周岁以下,有相关专业工作经验者优先。”中国科技期刊的招聘,普遍存在较为泛泛、不够精细的状况。
2.国外科技期刊编辑:专业与敬业并举。国外科技期刊对编辑的学术水准要求很高,主要通过三方面来保证:第一,要求编辑具有相关专业的高学历,如《Neuron》招聘一名助理编辑,其岗位门槛为具备生物科学博士学位。第二,要求编辑有相关专业的研究经历。如NPG要求栏目主管编辑必须在相关专业内有过3到5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第三,需要有一定水准的研究成果。同样是前述的NPG栏目主管编辑,特别提到要求曾在《Cell》或《Nature》等具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过论文。
另一方面,国外科技期刊还会对应聘者的语言水平、沟通能力做出详尽要求,普遍希望应聘者有对工作的理想和热情。如NPG要求求职者对相关工作有极高热情,应该是活力四射、积极阳光、性格开朗的人,人际沟通能力卓越。
无疑,如此“精挑细选”,不仅保证了期刊编辑的业务水准过硬,也最大可能确保录用人才的能力能够精确对接期刊的要求,最终保证了期刊编辑工作的效率和品质。
三、编辑工作职能
1.国外期刊编辑的专业化培训。EEI(美国编辑出版公司)在其 “出版资源名录”中,列出了55个拥有编辑专业设置的教育机构,AAU(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曾列出32个可以提供编辑出版培训的机构。相形之下,我国在相关方面还几乎是空白,这客观上造成科技期刊编辑在提高自身素质方面缺少路径。
2.中外科技期刊编辑定位差异。中国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主要交给编辑部完成,由责任编辑负责稿件的编选、修改等工作,而编委主要负责审核、推荐稿件及管理工作,讨论办刊方针,拟定内容主题等。而国外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主力是编委会。学术文章的编辑工作,主要由主编、副主编和编委们完成。在期刊工作的“编辑”岗位,职能接近于国内的助理编辑、技术编辑,主要负责技术工作和文章格式规范等。
3.国外科技期刊编委会构成。值得一提的是,国外的编委会囊括了从主编到责任编辑的几乎全部编辑业务人员,有的还包括出版与管理方面的管理层,相当于国内编辑部的大幅扩充。 此外,国外编辑教育体系的完善,以及对编辑从业素养的高度重视和专业化培训,都是其科技期刊质量过硬,确保公信力与权威性的关键所在。
四、编辑理念差异
优秀的编辑团队,不过是保证了办好期刊的基础,但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还需要精细化的办刊理念。而缺乏理念或理念含糊,恰恰是国内多数媒体的通病。科技期刊在这一方面的滞后尤其突出。与之相对的是,国外科技期刊严格围绕编辑理念办刊的意图十分明确。
且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GRL》为例,作为研究快报类的刊物,《GRL》的目标是迅速传播地球物理方面有重大突破和普遍意义的短篇学术文章。围绕这一办刊主旨,《GRL》十分明晰地采用了三点措施:一是在编辑团队中扩充地球物理学各学科方面的人才,将编辑人数拓展到13人;二是特邀作者发表学术文章,内容涉及3年内的研究成果,篇幅保持在6页以内,每年确保12篇左右;三是改进同行评议程序,如《GRL》不允许所录用文章有大幅修改。这种严格把关的退稿机制,不仅方便了作者能尽快转投其他刊物,而且也减少了同行评议的工作量(《GRL》年均收稿量约3000~4000篇),从而让快速评审成为可能。
最后,《GRL》对其发表的重要文章,还会做不遗余力的宣传,这也吸引了很多希望传播自己研究成果的作者,纷纷慕名投稿。《GRL》每年约有十分之一的论文在其官方网站和《Eos》网站上做“亮点”评论,所有相关文章都会向媒体推荐。除了网络途径,《GRL》还大力通过会议、报刊等传统媒介推介其发表的重要文章。在这种宣传影响力下,《GRL》上发表的论文,频频被如《Nature》《Science》等科技名刊作为消息与视点报道。
由此可以发现, 国外科技期刊首先是对刊文时效性有要求,其次会对所发表文章大力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将相关信息向专家、学者推荐。相比之下,国内多数期刊发文时效性弱,对于发表后的文章,常常就抛之脑后,或很少对已发表文章的推介与宣传投入成本。国外科技期刊的成功经验,无疑值得国内科技期刊借鉴。
五、结语
中国科技期刊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在办刊理念、管理方式等很多方面,相比国外科技期刊还较为滞后,需要向科技名刊多“取经”,但一味的“拿来主义”,也未必适合国内情况。除了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明晰编辑理念、精细用人标准,努力摸索符合期刊自身情况的特色办刊之路外,当然,还有赖国家政策、整个行业发展的扶持。作为普通编辑,需要从自身做起,意识到能力、水平与国外科技期刊编辑的差距,通过充电和参加学术活动,尽快提升自己,为所在期刊做出更显著贡献,跟上期刊的改革步伐,最终为我国科技期刊整体的提升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