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欠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2014-09-17张宏远朱国军
张宏远,朱国军
(淮海工学院 商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一、引言
高校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桥梁。高校大学生能否成为品学兼优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素质教育的成败。近年来,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日渐下滑,这一问题引起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其各方面的素养必然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整体国民素养。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如果不能适应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需求,使人们的精神追求步入畸形的发展轨道,就会严重制约社会进步。因此,分析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加强大学生素质培养,对大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及体系开展研究,正确认识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和搭建体系框架,寻找突破现状的对策,对于我国政治、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外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经验借鉴
目前,发达国家教育部门和专家无一例外地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和大学生的发展,他们在这一领域普遍都进行了深入研究。虽然有些国家并不存在“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但如果从素质教育的内涵上去考察和理解则可以发现,它们的教育理念与我国的“素质教育”在内涵上有着很多相同点,当然各个国家也有自己独特的教育观念。
(一) 美国
美国大学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特别重视基础阶段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强调就业者必须通过学习各种知识来拓展自己,为将来的职业做准备,因此美国的教育部门在大学基础阶段为学生安排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以及实用技能等素质教育课程。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都规定,大学低年级学生须修满“核心课程”,其中包括文学与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社会分析与道德观、外国文化等五大类。此外,美国的通识教育还注重在职业价值方面的教育。 美国的各大高等院校已经意识到学生职业价值以及与职业有关的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它们认为从事这方面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功利主义的不良影响,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并使得学生在较为广泛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还十分注重促进学生特有阶段教育内容的教育,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概括了大学生阶段特有的三个方面的品德发展教育内容:(1) 帮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的各种人际交往、处事原则,遵守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契约;(2) 促进学生情感、同一性等方面的个性发展,完善心理调节功能;(3) 培养学生价值辨析能力,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整合的人生哲学等。
(二) 日本
日本实施的高等教育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并将集体主义与个性教育相结合。日本的《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必须以完成陶冶人格为目的,培养出和平国家及社会的建设者,爱好真理和正义、尊重个人的价值、注重劳动和责任、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另外,日本文部省制定“教育改革计划”,要求革新教育制度,培养学生富有人性;在宽松愉快的教育环境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等等。再有,道德教育方面,日本提倡要重视社会志愿服务体验和自然体验等的体验性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生活规范和基本社会公德的伦理观。
(三) 韩国
韩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做法是:一方面,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实业家支持和兴办教育。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都有较先进的教学设备,如瑞逸专科大学的每个专科都有实验室,学生可边听讲,边操作。这种做法使学生在学理论的同时也进行了实践,因而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较强,业务素质较高。此外,重视师资队伍的质量,教师在韩国享有较高的地位。学校对教师的录用十分严格,并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都可录用,而是还要经过录用考试。教师会根据考试成绩的高低,分别由不同等级的学校录用。学校对在职教师的业务情况,如进修情况、参加编写教材情况、拟定论文情况、任课情况、校外兼职情况等都会进行记录。另一方面,韩国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为确保大学生的培养质量,韩国对高等学校提出了明确的办学要求,例如,成豆专科大学的目的是培养适应发达工业社会各职业需要的中坚技术人才,而非简单地将四年制大学学制缩短为2~3年;应当将专科大学办成与四年制大学相对独立的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合理安排教学,保证毕业生可直接从事所学专业的职业岗位工作,并且对教学目的提出了“陶冶学生的健全民主人格,帮助学生确立作为中坚技术人才的修养和职业观念,从产业实际社会工作人员的角度探讨研究实用专业技术并学习与将来所从事职业有关的各种专业知识,提高适应社会变化和技术变化的应变能力”的明确要求。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
目前,大学生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欠发达地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欠发达地区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等院校素质教育在教学质量、师生队伍建设、思想道德认识、心理健康认识等方面有了长远的发展。但是,欠发达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其他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大学生素质教育在这些地区仍然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在欠发达地区,学校素质教育比较容易被忽视,并且学校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少数高校缺乏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墨守成规,思想陈旧,将学校素质教育简单地理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只是一味的给学生灌输书本上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从而导致很多学校素质教育师资人员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即便是在发达地区,一些高校素质教育教研活动的横向交流也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素质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
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学校管理体制、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改革,对于高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大学生素质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系统性特点从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社会实践教育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以期达到拓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 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教育实践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的。”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实施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很多高校重视专业课程,忽视素质教育课程,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发展。高校的教育教学不应当局限于纯粹的专业文化训练,而应以素质教育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要认识到素质教育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面。因此,高校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当努力克服忽视素质教育重视专业文化的倾向,将素质教育课程规划到教学课程系统中,进而确立素质教育课程的基础地位。
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不仅要包括文学、历史、艺术、审美、政治等知识方面的内容,还应当包括道德修养、心理健康、创新能力、沟通技巧等人文素养方面的内容。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在总体上需要兼顾和满足学生的基础性以及发展性的要求,从而帮助学生获取比较系统的知识,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建立一个有内涵而非形式主义的课程体系。
此外,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敢于删除那些过于陈旧不实用的课程,增并一些高水平的综合课、新兴课,使课程与社会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努力反映世界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最新成就。第二,对现有课程进行内容上的改革,要求教师在所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增加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以期不断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例如,理工科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定理、定律、公式时,应酌情讲解相关科学家的生平简历,该定理、定律的发现经过及该科学家在整个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以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修养。文科课程教学应设置系列科技课程,改造文科教学内容和体系,使其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充分吸取现代科技的成果,使文科学生能了解和学习现代科技最基本的知识、思想方法,并掌握有关科技手段,保持与现代科技密切的联系。针对此,笔者设计了高校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见表1)。
表1 高校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
(二) 社会实践教育体系
社会实践教育是高校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体系,可以很好地促进高校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品格,增长各方面才能,为社会奉献,同时能够有效地实现大学生知识的内化以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社会实践教育体系对增强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其具体构建途径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一是要充分发掘利用当地丰富的教育资源,如纪念馆、展览馆、历史遗迹、革命圣地、大好河山等。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如“校中企”“企中校”等。这些都可作为稳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人文素质教育。其次,强化思政课社会实践。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是构建社会实践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达到学以致用目标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国情、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这些本身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再次,抓好实习实训中人文渗透。实习实训既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最后,组织开展社会实践。要使学生在辅导员或任课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等开展社会调查、勤工助学、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空间和外延,使其成为院校社会实践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师资队伍体系建设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教师“如何教”以及“教什么”,还在于教师的自身素质。高校应从加强专门人文教师队伍建设入手,进行人员整合,强化培训,努力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特别注重提高教师的人文精神。因此,强调人文师资队伍体系的核心和关键是教师人文精神的内化。 要注重人文教师专业化,应依托专门的机构及专业训练体系,通过对人文教师科学的管理和培养,使其掌握必备的工作知识和技能,全面有效地履行人文素质教育职责。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及兼职教师等都需要人文能力的专业化。 人文教师教育岗位的职业化,就是要求人文教师从职业选择、价值认同、资格准入、工作待遇、业绩考核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准备。另外,应建立奖惩机制,营造竞争上岗的职业氛围。
(四) 校园文化体系构建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等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首先,应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就是物质形态的文化实物,是以校园基本设施、图书资料为主,既包括校容、校貌,又包括校园的整体布局、建筑风格、绿化美化净化等,是学校的外显课程。具体表现为美化校园环境,抓好校徽、校训、校歌、校服、雕塑、楼名、路名、校园风景、室内环境等校园标志性建设;优化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布局,在物质层次上突出学生、地域、学校历史等的特点等。 其次,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高等院校师生的理想、信念、行为、价值和道德观念水平高低的标志,也是学校重要的隐性课程。包括观念型文化,如思想、道德、价值和审美等观念;智能型文化,如课程文化等;素质型文化,如校风、学风、教风、心理素质等。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再次,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包括了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等。高等院校制定规章制度时,力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需要和社会要求出发,努力做到情、理、法的有机统一,形成良好的制度体系,使学生心悦诚服地去执行。通过规范学生的言行,校园文化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最后,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院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人文讲座,开展人文读书活动;参加各种形式技能、文体竞赛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创建文明活动等,既提高道德水平,又养成文明行为,有利于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行为文化。
(五)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构建人文素质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 首先,要确立科学素质教育考核评价标准和方法。制定科学的、可操作的人文素质教育考核评价标准。针对每一项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这个标准应结合有关教育文件、学校实际和同院校的标杆做法来制定。它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并且是有层次的,如达标标准、优秀标准、示范标准。确立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方法,主要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并非所有的项目都能量化测评,因此应当将两种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在定量分析中合理运用定性方法,使量化指标的含义更清晰。具体方法包括查阅相关档案材料,召开相关领导、教师、学生座谈会,实地考察、个别访谈,设计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统计与分析等。其次,要构建完善的素质教育考核评价内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内容应包括四个方面即:课程体系的评价;社会实践的评价;师资队伍的评价;校园文化环境的评价和运行机制的评价。具体包括课程内容是否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人文素质核心课程、人文素质拓展课程以及人文素质隐性课程的开设学时、方法、学生人数,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在专业所开设所有课程中所处的位置等;教师队伍的人数、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以及主要授课情况,学术科研情况等;完善健全的学校规章制度、先进的办学理念、健康的校风、校训、良好的周边环境,净化、绿化、美化的校内环境等;是否有组织领导、是否有工作机制,是否有经费保障,是否有考核等。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大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育人[J].教育研究,2010(1):21-22.
[2] 王祚桥,张加明.论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