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化视域下高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机制研究
2014-09-17张向红王永春
张向红,王永春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引 言
职业精神是组织员工在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较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精神面貌和行为表现,反映着组织员工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境界。
大学生职业精神是大学生在求职与参加工作前后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等,是一个人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的反应并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事业成就。[1]本文主要研究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职业精神培养机制问题。
加强高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机制建设不仅使大学生在参与培训中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养,而且对于人才培养、学生就业、校园管理、高校发展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然而,要使高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高效务实可持续发展,还需解决不少问题,需引入先进教育理念,深入分析构建大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长效建设机制。
一、加强高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机制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项针对212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更关注员工的职业精神品质,企业所欣赏员工的品质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爱岗敬业、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分别占73.4%,64.2%和61.5%。[2]
高校可通过在低年级学生中开设职业理想与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对低年级学生开展各专业毕业生将来就业对口相关岗位知识、技能与职业精神需求分析培训,使得新生尽早明确各岗位所需职业精神素养,以便在后继学习与顶岗实习中做到有的放矢。此外,经过对低年级学生开展各岗位职业精神内涵的感性认知培育,到高年级阶段便可开展顶岗实习实训活动,让大学生通过毕业前参与顶岗实习实训活动,提前强化自身对特定岗位职业精神需求的理性认识,进而有针对性的在岗位实习中查漏补缺,并通过实习实训强化自身的职业精神素养,使其提前定型化,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2.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及未来的职业发展
就业力是指能获得初次就业、保持就业以及在必要时获得新就业的能力。研究表明,学生就业力得分排在最前面的都与职业精神素养相关,分别为诚实守信、思想道德素质、责任感、敬业精神、组织忠诚度与吃苦耐劳等。[3]
2014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相较于日益均质化的知识技能素养,企业更加看重毕业生的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等职业精神素养,职业精神素养的高低也日益成为毕业生在就业中进行差异化竞争的重要筹码。
此外,相对于工作知识与技能会随着工作岗位变化而变化不同,内生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职业精神素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种契合社会、企业文化需求的职业精神特质,更有利于学生不断积累自身的社会资本,而社会资本容量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前景。
3.有利于高校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性教育,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需要承担大学学习生活成本和未就业产生的机会成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起薪低将会降低高等教育的教育回报率,近年来高考弃考率和大学生退学率有所提高,对高校产生了负面影响。
高校通过增强学生职业精神素养教育,将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而保持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信心,从而有利于高校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
4.有利于构建新时期稳定有序的校园管理模式
改革开放35年来,国家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目前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大幅度提升。巨大成就的背后,是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政经环境不一所导致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巨大差异。社会环境的多样化使得国民价值观、文化特征、行为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与中小学校生源主要集中在较小的地理区域不同,大多数大学都是面向全国招生,生源来自五湖四海,学生们多样化的爱好、习惯、价值观等特征与传统的“垂直型控制”校园管理模式难以完全匹配。基于学生职业理想岗位导向加强大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一方面给大学生提供了“水土不服”情绪的疏导渠道,另一方面也为各地生源提供了素质提升、沟通交往的平台。当大量的学生参与到职业精神培养体系中来,学生之间有持续性的交往,通过持续沟通,形成“重复博弈”局面,进而可形成互惠交换的规范,使学生更加关注长远职业发展而非短期的好处。基于长远发展的合作还能为大学生提供一种集体的记忆,将以往一些缔造公共物品的成功经验累积传递下来,有利于改进集体行动的策略(Putnam,1993,173-174)。[4]
当学生热衷于参加职业精神培训活动,可使校园里充满互信与合作的风气,令学校在校园稳定、校规校纪制定、教育教学改革及对学生意见建议的反应等方面获得良好效果,进而有利于构建新时期稳定有序的校园管理模式。
二、高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下发以来,全国各高校认真落实文件精神,通过开设思政课等多种方式有效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校大学生职业精神建设也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及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仍然出现了诸多不足与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大学生职业精神认知不够清晰,对自身职业精神培养重视不够
调查表明,平均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专业需具备怎样的素质及对个性有何要求,且多数学生认为企业更看重新员工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执行能力及学习能力,这与企业对新员工的实际需求的爱岗敬业、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前三位要求相差甚远。[2]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学生对社会现状了解不够,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接触企业的实践机会,对企业主的真实需求缺乏客观了解。二是受到中小学时期应试教育习惯影响,进入大学后,学生习惯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学习、考专业证书、专升本和考研等应用素养培育上,对自身的职业精神素养培育重视不够。
2.高校缺乏先进的职业精神教育理念和管理制度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即大学应该在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品行的培育。目前许多大专院校存在重视学生的知识传授与职业技能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精神素养的培育,甚至认为学生只要具备知识与技能就能顺利就业,进而大大提高学校就业率。高校培养目标的偏差和职业精神相关教育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教职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重视职业精神的培养,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职业精神素养水平。
3.高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缺乏专业与思想上的指导力量
何为专业与有思想?我国建筑大师梁思成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得出这样一个公式:建筑⊂(社会科学U技术科学U美术)。他认为,一个建筑师必须同时是一个美术家。建筑创作过程,除了要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分析并认识适用的问题,用技术科学来坚固、经济地实现一座座建筑以解决这适用的问题外,还必须同时从艺术的角度解决美观的问题。这也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5]
与经典建筑一样,高校完善的职业精神培养机制也是一个多方面因素融合的结果。从多方共建,共同培养的角度,同样可以得出这样的公式:职业精神⊂(社会科学U技术科学U美学)。以大专院校培养面向雕刻设计岗位的学生职业精神为例,需要让学生明白,雕刻设计过程,需要从社会科学角度明确雕刻设计作品主题、雕刻作品客户对象等以实现雕刻设计目标,而雕刻技巧流程、雕刻方式方法、雕刻作品打磨抛光等则属于技术科学范畴,雕刻作品的文化寓意、光影设计效果等则属于美学范畴。如此全面的职业精神素养要求,对高校教师的能力要求很高,考虑到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有短短的三四年时间,更离不开专业指导老师的全面培养与指导。
现今高校要么没有开设职业精神教育课程,仅在学生中开设几次就业指导课,要么普遍由政治老师或者班主任承担职业精神教育课程的指导老师。他们大都是思政教育背景且普遍承担较为繁重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无论从职业精神教育专业匹配性和教育精力上都有不足。加之职业精神教育与大学生所学专业及将来工作特定岗位均密切相关,若无配套激励管理措施出台,难以引导指导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做好职业精神教育学习等相关准备工作,进而对大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针对性及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三、技术文化视域下高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机制研究
国内知名技术教育专家陈向阳博士在其论文《技术文化视域中高职教育价值的再审视》中提出技术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系统,本身必须在一种文化框架内进行审视,否则我们可能会全然误解技术。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技术也像人类的其他文化一样,具有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次,其中,由具体的、有形的工具、机械、物品等“人造物”组成了技术文化的器物层。由技能、技艺、知识、概念、原理、行为规范等与器物层相适应的系统化、条理化的东西称为制度层。而作为技术文化的核心层,诸如技术思想、技术方法以及体现技术中人的思维方式、心理定势、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规范等因素,则构成了技术文化的观念层。[6]
比如,当我们说:“李娜从2013年底以来发挥出色,连续获得WTA年终总决赛亚军、深圳网球公开赛冠军和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冠军,2014年2月17日世界排名来到世界第二。她的网球技术真好。”在此,“技术”一词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囊括了李娜连续获得优异成绩的成功因素,具有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次。其在优秀外教培养下形成的优秀身体素质、随身携带使用顺手的网球拍等打球装备及因多次参赛熟悉的赛场环境等因素构成了技术文化的器物层;从小长期训练形成的握拍规范、赛场礼仪和击球要领等网球知识构成了技术文化的制度层;久经沙场考验形成的稳定心理状态,全身心投入的比赛态度和随机应变的比赛策略等因素则构成了技术文化的观念层。该技术概念框架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强大的解释力,十分契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文件中提出大学生教育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宗旨。基于此,本文将借用这一技术文化概念框架,通过结合高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建设意义及所面临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以有效实现中央关于高校学生素质建设宗旨为目标,构建技术文化视域下高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机制模型。
1.技术文化之器物层与高校学生职业精神建设
当人们谈到培养学生某项素质所需器物层建设时,往往习惯于购买培养书籍、器材等常规性物体,然后找老师去按照书籍、器材上课。这体现着常规培养工作所需的培养载体与培养实施者的必要结合。但对于高标准学生职业精神建设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职业精神内涵是依托于具体职业界定的,不同职业之间既具有爱岗敬业等共性职业精神属性特征,也具有各自职业特质所需不同职业精神属性要求且职业精神的培养要求施教者、受教者与培养媒介三者的高度有机统一。比如,我们不能从实训机器中获取操作机器所需的职业精神要求,更不能看出职业精神培养常规性器物、受教学生和施教老师三者之间的良好匹配性。
考虑到受计划生育、高校持续扩招和大学生就业难的三重因素挤压,高校尤其是中低层次高校的生源素质变化十分明显,诸多地方性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均不得不日益向应用型、技能型教育方向转变,进而导致学生就业目标职业岗位日趋多样化。因此,以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毕业且能保持就业的持续有效性为宗旨进行职业精神培养器物层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应加强器物之魂,即职业精神培养发展研究室建设。高水平的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解决高校各级领导理解重视问题、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引导问题、职业精神相关概念内涵界定问题、各种职业岗位所需职业精神调研问题、职业精神培训教材开发与培训师资建设问题、学生观念重视问题等从顶层设计到从上到下实施路径与实施载体的构建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系统性与复杂性是靠单个教师个体难以解决的,也难以承但如此巨大的机会成本。而通过选拔职教专家组建职业精神发展研究室,一方面可以从企业、政府等部门获得政策与各种职业岗位职业精神需求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的深入调研获取学生职业理想、成就动机等受教群体信息,进而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制定详细调研分析报告供院校高层领导决策参考,进而可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制定职业精神培养体系全套路径实施方案,为职业精神培养体系观念层、制度层及器物层高效一体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应加强器物之心,即职培教师学习、培训资料建设。大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涉及高校所有专业与所有学生,需要配备人数众多的专兼职培训师资队伍。考虑到不同专业毕业生面向的岗位多种多样,这些岗位既需要对学生进行共性的公民素养职业精神教育,也需要对学生进行围绕特定种类岗位的个性化职业精神要素培养,因此需要开发面向各专业教师的学习、培训资料,以便教师通过参与培训,集体提升自身对职业精神教育内容的理解,并学会如何在标准化的职培课程体系引导下对各专业学生进行标准化的职业精神培养。唯有如此,才能尽可能的弱化教师个性化因素,保证培训工作整齐划一,在较高的标准上稳定运行。
最后应加强器物之效,即职培课程体系建设。无论何种培训,都离不开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科学适用且动态可持续更新的职培课程体系是职业精神培训的客观实施载体。考虑到大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迁移是形成其职业能力的关键。迁移指把在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情境的能力(Byrnes,1976:74)。教育工作者希望学生能把学习从一门课中的一个问题迁移到另一个问题,从一学年迁移到另一学年,在学校与家庭之间以及从学校迁移到现场。一个人的学习情境是促进迁移的重要方面。仅在单一的情境中接受的知识与在多样化情境中学到的知识相比更不利于弹性迁移。[7]
因此,职培课程体系的开发应遵循以下路径:明确各专业毕业生将来对口就业所涉及的相关就业岗位清单→通过对足量就业岗位所涉及企业进行深入调研,采用定量结合定性分析方法明确各岗位所需职业精神要素→在建构主义、情境教学等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专家指导下,校企专家共同设计开发培训学生掌握这些职业精神要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培训模块→以特定职业岗位类别所需职业精神要素组合所需课程培训模块→对具有相同相似职业理想的学生群体进行针对性培训→根据培训效果情况对课程体系进行动态更新。
2.技术文化之制度层与高校学生职业精神建设
传统意义上的制度概念一般包括以下两个层面含义:①硬性制度:主要指成文性的法律、法规、行业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往往具有公开、透明、强制性较强等特点;②软性制度:主要指不成文的风俗习惯、行业“潜规则”等。[8]本文探讨的制度建设属于硬性制度范畴。传统的高校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其培养效果可以通过课程成绩、技能比赛等形式体现出来,也符合传统教育价值观的认可范畴。职业精神培养作为一个非传统重点教育模块,提升其重要性离不开相关教职员工投入的巨大时间与机会成本。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需要高校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以提升其价值属性,进而激发全体师生参与职业精神培养工作的热情。
首先应加强制度之魂,即职业精神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建设。高校各级组织同时生存在政府主管部门及高校上层所制定的制度环境中,是制度化的组织。组织的制度化过程即组织或个人不断接受和采纳外界公认或赞许的形式、做法或“社会事实”的过程。[9]因此,在做好器物层建设的基础上,为让器物层有效发挥作用,高校应制定相关考核激励制度,综合采用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手段鼓励相关教师参与到职业精神培养工作中来,让参与职业精神培养的教职工得到组织从制度上保障的公认与赞许。
其次,应加强制度之心,即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建设。考核激励制度建设解决的是激发教师积极性问题,但光有积极性是不够的,还应制定职业精神培养师资学习培训制度,用于规范职培教师的学习培训工作,从培训师选定、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安排、培训效果检测等多个层面做好职培教师的培训工作,确保按照标准化流程培训出一批合格职培教师队伍,进而再由合格师资参与到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工作中来,从而确保师生在职业精神培养领域形成螺旋上升式的学习共同体。
最后,应加强制度之效,即职业精神人才培养制度建设。职业精神培养成效高低,最终还是要靠学生通过学习后职业精神素养的掌握程度来衡量。高校职业精神人才培养制度应包括以下三个层级的制度建设。第一,基于职业精神培养的新生入学教育制度建设。高校应在新生入学伊始分专业安排职业精神培训师对各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培养导向教育,即分专业向同学们详细介绍各专业毕业生将来对口就业去向最多的就业岗位对毕业生职业精神素养的具体要求及其养成路径,以便让学生未雨绸缪,尽早做到心中有数。第二,职培资料收集整理制度建设。高校还应制定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资料收集整理制度,通过系列考核激励手段鼓励职培教师按照标准化程序收集整理视频、图片和文字版本的各种职培资料,提交职培发展研究室后由研究室分别建立面向教师教育教学的共享知识数据库和面向学生自学的开放式共享数据库。第三,职业精神培养效果检测制度建设。高校应组织优秀职培教育专家或第三方著名管理咨询机构调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职培效果检测指标体系,采用诸如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等指标明确各专业职培效果。对效果显著的组织与个人给予奖励,对效果欠佳的组织与个人给予原因反馈及警示。
3.技术文化之观念层与高校学生职业精神建设
观念层是技术文化的核心层,如果把器物层比作人干活的工具,制度层比作人的双手双脚,则观念层就是人的大脑,其包括技术思想、方法及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因素。高校自上而下,全体教职员工形成关于职业精神培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形成良性发展的文化氛围,从内到外提高大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质量。
首先,应加强观念之魂,即在高校领导层中培育顶层设计引导观念。顶层设计是源于自然科学或大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设计理念,其含义是:自上而下,从全局视角,对各个子因素进行最优的系统配置组合,制定整体战略和设计的理念。有研究者称其理论内涵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整体主义战略、缜密的理性思维及强调执行力。[10]考虑到职业精神培养是涉及高校全体师生的全局性问题,故需要高校领导在职培发展研究室的智库支持下培育自身对职业精神培养内涵与外延的了解,形成关于职业精神培养的正确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自上而下,从全局视角,优化组合高校资源,层层引导,确实起到观念上的顶层设计作用。
其次,应加强观念之心,即在高校教师中培育职业导向教育观念。职业导向教育观念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以学生顺利就业为导向的应用素养教育观念,主要包括面向特定岗位群就业的知识与应用技能要求,在大学生就业难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从政府主管部门到高校各级领导师生都愈发重视,高校教师也普遍接受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观念。二是以学生稳定就业,可持续向上发展为导向的职业精神素养教育观念。从长远看,学生稳定就业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十分有利,也有利于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而增强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度,从而十分有利于高校长期可持续发展,是一件多方共赢的良性结果。故高校应在广大教师中重点培育多方共赢的职业精神培养教育观念,提升职培教育在教师心理层面上的认可度。
最后,应加强观念之效,即在学生中培育职业导向成长观念。受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当今大学生对顺利就业的愿望十分强烈,他们把绝大多数的学习时间投入到专业课学习和考四六级、计算机等级等增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事情上,却因不了解或受到主客观环境影响不重视自身职业精神素养的培养,导致在这方面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十分有限。其结果就是诸多大学生就业后频繁跳槽,甚至给诸多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等不良印象,日积月累,对大学生的就业与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应在大学生中树立应用素养与职业精神素养同等重要的印象,并通过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培育好学生的“应用素养与职业精神素养”都要过硬的职业导向成长观念。
4.技术文化视域下高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机制模型图示
综上所述,可构建技术文化视域下高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机制宏观关系模型如下(图1):
图1 技术文化视域下高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机制模型
[1]王朝东.求职困境下大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2.
[2]王宇苓.关于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46-48.
[3]蒋芙蓉.大学生社团参与经验与就业力关系的实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
[4]陈健民,丘海雄.社团、社会资本与政经发展[J].社会学研究,1999(4):64-74.
[5]孟建伟. 技术的人文维度[J]. 哲学动态,2002(5):15-18.
[6]陈向阳,顾建军.技术文化视域中高职教育价值的再审视[J]. 中国高教研究,2010(10):75-77.
[7]John·D·Bransford.How People Learn:Brain,Mind,Ex⁃perience,and School(Expanded Edition)[M].Shanghai: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Ltd,2000:45.
[8]王永春,胡河宁.组织结构演变中的制度机制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9):106-109.
[9]周雪光.清华社会学讲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73.
[10]苗世超.基于顶层设计理论指导的新升格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