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食产量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对策探究
——以安徽省为例

2014-09-17付金沐

关键词:播种面积施用量安徽

李 静,付金沐

(宿州学院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引 言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人口大国长期以来面临严峻问题。对农业大省——安徽省来说,粮食产量受哪些因素影响,影响程度如何,如何促使区域粮食稳步增产,更是学者们和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影响安徽粮食生产的多元因素的内在关联机制和作用机理,探讨安徽省粮食增产的瓶颈和解决对策,以此寻找安徽省粮食产量稳定持续增长的途径。

一、安徽省粮食生产发展状况

近些年来,虽然安徽省粮食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波动现象[1],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安徽粮食产量整体表现为增长趋势,尤其是近十几年,安徽粮食总产量增幅较大,2012年为3289.1万吨,是2000年2228.09万吨的1.5倍;另一方面,安徽省耕地面积却在不断减少,2000年末,安徽省实有耕地面积为4229.55千公顷,2012年减至4184.24千公顷;人口却一直持续增加,2000年总人口为6278万人,2012年达到6902万人,导致12年间,安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10%,但人均粮食产量2012年为476.543千克,比2000年的1.343倍。这里采用用初值化法消除量纲绘制粮食总产量与人均粮食增长变化趋势比较图(图1),显见二者增减趋势和幅度几乎相当,由此可见,粮食单产增加较快,同时可知在自然环境条件逐渐恶化,城市化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今天,安徽省粮食增产主要受到诸如农业机械、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化肥施用、农业劳动力等一些人为投入要素的深刻影响。

图1 粮食总产量与人均粮食增长变化趋势比较图(初值法无量纲化处理)

二、安徽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根据安徽省粮食生产发展现状分析进行定性判断以及数据可获得性,选取农业机械总动力(X1,万千瓦)、粮食播种面积(X2,千公顷)、有效灌溉(X3,千公顷)、化肥施用量(X4,万吨)和乡村从业人员(X5,万人)这个五个关键指标,利用2000——2009年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表1)对影响安徽省粮食产量(X0,万吨)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的灰色关联分析,以定量探讨影响安徽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和次要因素。

表1 2000——2009年安徽省粮食产量及其影响因素数据

根据关联分析原理[2],粮食产量为母序列,五个影响因子为子序列,其关联系数公式为:

对表1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以下结果,见表2:

表2 2000——2009年安徽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和排序

从表2可知,安徽省粮食产量受化肥施用量与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较其他因素较大,关联度分别为0.3406和0.3209。其中,化肥施用量关联度最高,与粮食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其次,粮食播种面积仅次于化肥施用量位居第二,说明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影响也十分显著。从某种角度上说,化肥施用量和粮食播种面积两个指标是影响安徽省粮食产量的决定性因素。乡村从业人员、有效灌溉、农业机械总动力关联度系数均在0.22至0.24之间,比化肥施用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关联度小0.1,且依次递减,说明这三个指标对安徽省粮食产量有影响,但影响相对较小,只限于促进或减缓的附加影响,而且对粮食产量作用强度也表现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弱于有效灌溉弱于乡村从业人员数。

三、安徽省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定量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粮食生产还是典型的粗放式经营方式,产量过渡依赖化肥的施用和播种面积的净增长,乡村从业人员投入比以机械动力衡量的农业现代科技投入影响大。由此可见,安徽粮食生产还存在社会经济要素投入和配置方面的很多问题:

1.化肥施用量大,结构不合理,效益低

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关联度排在第一,说明安徽粮食增产对化肥的依赖性较高。安徽省2012年化肥施用量为333.53万吨,比2000年净增加了80.15万吨,平均每公顷耕地施用化肥约为0.58吨,而同期全国农业耕地单位施用化肥量为0.48吨/公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1吨/公顷,即比全国单位施用化肥量高出20%;2012年安徽省粮食播种面积为6622千公顷,粮食总产量为3289.1万吨,粮食单产为4970千克/公顷,同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1205千公顷,粮食总产量为58958万吨,粮食单产为6264千克/公顷,安徽省比全国粮食单产每公顷少961千克,可见,安徽省化肥使用效益较低。同时安徽省农业在化肥施用中氮磷钾肥施用比例为:1:0.32:0.28,仅氮肥和磷肥2012年总施用量达到149.59万吨,超过化肥施用总量的45%,氮肥施用比重占绝对优势,且复合肥比例较小,远比国际70%-80%的复合肥施用比重小得多,说明安徽省粮食生产上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这也是造成化肥利用率较低的重要原因。

2.粮食播种面积扩张无力,粮食增产有限

从上分析可知,粮食播种面积对安徽粮食产量影响仅次于化肥,排在第二。近几年安徽省耕地面积总量和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但粮食播种面积却有微弱增加,2000年为5565.58千公顷,2012年增至6622.0千公顷,平均每年增加88.04千公顷,人均增加0.089公顷,这也可以说明粮食播种面积的扩张是安徽粮食增产的重要保障。但就目前安徽省农业资源普查来看,可开发利用的潜在耕地资源非常有限,而且随着城市化建设、退耕还林等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粮食种植等农用耕地比重将进一步缩减,例如2005年和2011年退耕还林面积分别达13333公顷和1803公顷,2012年城市建设征用土地为128.62公顷。由此可见,安徽省粮食播种面积不仅目前扩张微弱,而且未来存在萎缩的危险,危及安徽省粮食生产安全。

3.农业劳动力锐减,文化素质偏低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农业劳动人口是安徽省粮食生产的重要催化剂,可以起到加速或延缓的重要作用。但随着城市化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致使安徽省农业劳动力投入不足,限制了粮食生产。从表1可以看出安徽乡村从业人员不断增长,但是主要为非农业劳务人员的增加,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人口比重却呈不断下降的趋势,2012年安徽省乡村从业人员数为3073.58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数为1465.87万人,占乡村总从业人员的47.7%,比2000年的71.6%下降了近24%。此外,安徽省农村教育较为落后,导致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这也是导致安徽粮食生产典型粗放式经营的重要原因。从整体教育水平来看,安徽教育水平低于全国,2012年全国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为4.96%,而安徽省高达8.2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31个百分点;2012年安徽省高中及中专以上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的22.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从局部教育水平来说,农村与城市之间又存在明显差距,例如仅就中学教育来说,安徽省乡村中学共有1567所,在校学生65.56万人,其中高中仅为49所,高中在校生数为6.61万人,分别占总数的3%和10%,而同期城区中学578所,在校生87.03万人,其中高中230所,在校生人数为41.6万人,分别占总数的39.8%和47.8%,明显高于农村,由此可见安徽省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从而导致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

4.气候条件恶化,抗灾能力较弱

长江、淮河横贯安徽省境内,江淮平原是我国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但江淮平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区内气候多样且不稳定,易造成旱涝灾害。随着全球气候恶化,安徽省旱涝灾害频发,近20年来,灾情严重的年份:1991、1998和2003年为涝年,1999年和2001年为旱年,有些区域在自然灾害中农业损失率高达百分之六、七十[3]。然而,安徽省农业抗灾能力较弱,2012年全省受灾面积达2077.12千公顷,绝收面积达69.14千公顷,其中旱灾面积为1474.46千公顷,绝收28.88千公顷,洪涝灾323.29千公顷,绝收19.27千公顷,由此又可以分析出,安徽省旱灾对农业生产影响更为突出,这也验证以上灰色关联分析的定量分析结论,有效灌溉对安徽粮食生产影响明显。安徽省旱灾主要发生在沿淮和淮河以北地区,目前该区水资源短缺日益加剧,2000年淮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297.34亿立方米,到2012年仅为179.79亿立方米,减少了2/5,限制了安徽省粮食增产的幅度。

5.农业现代化水平偏低,粮食生产效率低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以上定量分析看出,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安徽省粮食产量主要影响因素中相对影响度最小,对安徽省安徽省粮食产量提高促进作用不明显,究其主要原因[4],一是我国小规模家庭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制度,造成农业生产效益无法实现规模效应;二是安徽省地貌地形多样,尤其是淮河、长江水系支流较多,皖南多丘陵山地,造成农用土地地块破碎,难以适用标准化农业机械;三是大型农用机械设备价格高,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7916.58元,最高的上海市为17803.68元,安徽省为7160.46元,可见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56.12元,仅为上海人均的40%。安徽农民收入水平还相对较低,造成购买率较小。

2012年安徽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为5902.77万千瓦,比2000年2975.87万千瓦增加了近一倍,农用大中型拖拉机为164500台,是2000年的11.34倍,但是与我国山东等农业强省相比较水平还是偏低,农业机械总动力不足当年山东省12419.87万千瓦的1/2,农用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仅为山东省476900台的1/3。相应地安徽省粮食生产效率也较低,2012年安徽省谷物单位面积产量为5680千克/公顷,低于全国5824千克/公顷的平均水平,比全国单产最高的吉林省每公顷少2062千克。

四、安徽省粮食增产的对策

根据以上安徽省粮食生产主要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针对安徽省粮食增产存在的瓶颈,现提出几点建议:

1.合理施用化肥

化肥在粮食生产中是把“双刃剑”,化肥既可以短期内提高土壤肥力,又能提高单产,但不合理施肥,一方面可能导致化肥投入-生产率较低,粮食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农业资源质量的下降,农业环境污染,如过渡施肥会造成土壤结构板结、肥力下降,随着大气循环和水循环,进而导致农村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群落等成分组成发生变化,农业生态系统失衡等。安徽省应首先合理适量增加化肥施用量,确保安徽粮食逐年稳产增产;其次适当增加有机肥、绿肥、复合肥施用比重,优化化肥施用结构,提高化肥利用率[5],从根本上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产量。科学合理施肥是安徽省粮食生产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有效保护耕地

耕地为粮食生产提供必要经营空间,是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之一。安徽粮食增产对播种面积的扩大依赖程度较大,合理开发和保护耕地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但是从以上分析得知,安徽省潜在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开发力度不可能有较大突破,所以保护现有有限耕地资源对安徽粮食增产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措施和方法,一是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政策和耕地保护制度;二是加强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在不减少耕地保有量的基础上,进行城市化建设和土地多种经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三是加大耕地复垦、复种和迹地复建等保护力度[6],缓解人地关系矛盾,保障粮食生产。

3.推进城乡一体化

要快速提高安徽粮食产量,农业劳动力投入不仅要保证其数量供给,还应强调劳动力的高素质化。针对安徽农业劳动力减少和文化素质较低的现实,一是先要想方设法留住粮食生产的主力军,这需要政府层面首先要在政策上向农业倾斜、向农民倾斜,例如稳定和提高粮食价格,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7];其次要加强和完善农村社会生活制度,如农村医疗合作和农村养老保险等,使粮农种粮无后顾之忧;三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积极增设互联网通讯设备、自来水供应、中小学教学设施、厕所卫生设施、图书室休闲娱乐设施等,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环境;第四要积极发展乡镇企业,使广大农民离土不离乡,在农闲时通过非农产业生产增加收入,反过来说,农民收入增加又为粮食生产投入增加提供可能。由此可见,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利于粮食产量的有效增加。

4.加强水利建设

有效灌溉,旱涝保收是安徽粮食增产的重要保障之一。对此,安徽省一方面应加强防洪抗旱等水利设施建设,增大农田机井、排涝、渠灌的工程建设投入[8];另一方面加强农业气象气候的监测和预报,做好灾害防范;三是采取小气候人工调控手段,例如针对旱情更为严重的现实,安徽省可以提倡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地表蒸发,提高土壤和空气湿度;或者在有条件地区旱情严重采取农膜保水和人工降雨的方法。

5.重视科技兴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安徽省粮食生产快速发展迫切要求科学技术的推动,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农业劳动力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粮种研发、推广,宣传和培训田间科学管理、施肥等现代农业技术,使农民成长为有知识、有技术的新一代种粮人;另一方面扩大和普及节水灌溉、农膜、播种和收割等大中小型现代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使安徽省粮食生产走上现代化、机械化农业生产的轨道。

结 论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影响安徽省粮食产量的五个主要因素就影响强弱依次为: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乡村从业人员、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据此,为保证安徽省粮食稳产高产,提出保护基本农田,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入粮食生产投入,合理使用化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立足现有农业资源,确保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面向市场,积极探索,继续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优化粮食生产种植结构,引进新品种,合理调整粮食产品布局,实现普通品种向优质品质发展,生产适销对路的粮食产品,切实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1]刘顺,黄国勤.安徽省粮食产量波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1):125-130.

[2]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38-341.

[3]高金兰.安徽省粮食单产变化趋势及动因分析[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2:20-29

[4]程明,李明亮,陈振环,鲍洪杰.农业机械化对我国粮食产量影响的实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18):198-201,219.

[5]李晶瑜.中国粮食生产的化肥利用效率及决定因素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4:38-40.

[6]杨聪敏,马长海.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石家庄的实证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3(6):34-36.

[7]杜华章.江苏区域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农学学报,2011(6):58-63.

[8]陆小强,骆高远,杨虎俊.河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2):164-167.

猜你喜欢

播种面积施用量安徽
春大豆施钼条件下最适氮磷肥施用量研究
土库曼斯坦土豆播种面积创纪录
2021年俄罗斯油籽播种面积或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美国大事和玉米播种面积将提高
2017年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