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014-09-17王晓晴

世纪桥 2014年8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精神

王晓晴

摘要:从学会尊重社会规律、整体的眼光、以人为本、处理好人民群众与个人间的关系等四个方面,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关键词:唯物史观;学习领会;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军事等领域,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概括、新论断、新要求。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记者陈振凯归纳为一组关键词。谈改革:成熟持久、蹄疾步稳、善作善成、一张蓝图、突破藩篱、脚踏实地;谈反腐:壮士断腕、决不允许、从严治党、抓铁有痕、“老虎”“苍蝇”一起打;谈军事与外交:命运共同体、和平如阳光、梦想的共鸣、鞋子论、核心利益、三个牢记;谈理念:无所不在、骐骥之速、中国力量、奋斗目标、精神之“钙”、天下为公、中国梦;谈民生:记得住乡愁、德政工程、端自己的饭碗、对子孙负责;谈学习:历史逻辑、最好的教科书、大兴学风;谈党建:顺势而为、信念坚定、人心向背。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归纳出来的这些关键词,可以让我们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实践思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成果,科学地回答了社会历史领域重大问题,为我们在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过程中,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梦”的前进道路上提供了认识和实践的方法指导。

一、学会尊重社会规律,按照规律办事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过程与自然领域一样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作为实践主体,所具有特殊的能动作用,需要我们把握好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创造性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回顾历史才能让我们知道“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六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国家历史发展、社会发展的轨迹和成效,从正反两方面实证的说明,如果我们把握好、遵循好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关系,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前进;如果我们没有把握好、遵循好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因此,我们要学会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同时又重视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学会用整体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以一种整体的、联系的态度看待社会及其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全面审视了社会结构体系中经济、政治、文化等基本构成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同时揭示了这些联系的内在机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支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布局方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创造性地提了出来,大大丰富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是一种坚持唯物史观的思想,五大建设之间是个整体,在整体之中有普遍联系的。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

三、学会以人为本,发展依靠人民

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现实的人,现实地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体系之中;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社会发展,最终是为了人,是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共产主义就是要把实现人类解放作为自己的最终追求。

经过新中国成立六十五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六年的不懈奋斗,我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社会各领域建设发展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继续大力推进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同时更加关注各方面民生问题的解决,使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人的发展的目标在更高层次上得到实现。而人的发展必须靠自己,发展依靠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视察沈阳机床集团时说的那样“技术和粮食一样,靠别人靠不住,要端自己的饭碗,自立才能自强。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信息化、工业化融合。”

四、学会处理好人民群众与个人间的关系,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的历史作用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实现。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中的基本构成部分,是社会历史发展最主要的承担者,一切社会过程的进行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一切社会变革也最终需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完成。唯物史观在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的同时,又充分肯定了个人特别是杰出个人对历史发展的贡献。历史上的杰出个人起着先行者、组织者和引领者的重要作用。

把握好人民群众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将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与个人的历史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历史的进步。我们党总结出来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真正认识到“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陈振凯.习近平历次讲话,都讲了什么——从七个 方面读懂中国治国理政思路[N].人民日报(海外 版), 2014-02-27.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 时的讲话[D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2-11/

19/c_123967017.htm,2012-11-19/2013-09-20.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胡 悦]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精神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都精神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拿出精神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