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期CIO的视野
2014-09-17
当今,企业CIO不仅面对着云计算、移动化联网、大数据带来的IT产业趋势的变化,同时也感受到IT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和颠覆。对于被iPod颠覆的唱片企业的CIO来说,这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而对于具有洞察力的CIO而言,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
8月15日,利用在重庆采访长安汽车渝北工厂精益生产项目的机会,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长安汽车CIO马军。
记者:让精益生产闻名于世的《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出版已有20多年了。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汽车行业也探索过精益生产,虽然在个案上取得成效,但整体上未能达到预期效果。问题是出在执行力上,比如说缺乏基于IT的监督控制等,还是有其他原因?
马军:欧美先进国家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前的泰罗科学管理时代,企业的生产活动都可以用时间量化,最后实现最优化,从而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
中国的企业除了没有经过泰罗科学管理的锤炼外,再就是基础数据的质量差,导致企业IT流程产生的数据难以真实地反映业务的真实流程,两个流程不能匹配一致,企业的生产必然是粗放式的,精益生产也就无从谈起。数据才是精益的真正呈现方式,有了高质量的基础数据,企业才可以不断地与行业先进企业进行对标比超,从而做到持续改善。
记者:汽车业是工业社会中最为成熟的工业部门,汽车工业很多成功的做法也广为其他工业做借鉴,戴尔时任CEO罗林斯也承认戴尔的按单生产、供应商管理库存等都是从精益生产中借鉴过来的,这也说明精益思想作为管理体系的跨行业普适性。
马军:制造业都是相通的,都涉及4个方面的管理问题:一是产品开发周期,制造业技术的进步大都是通过产品更新换代的形式服务于用户,如果你的开发周期比别人长,最终在市场上就会出现大问题;产品通用化标准化的提高、产品开发的协同、产品的数据管理都会影响到开发周期。二是订单交付,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满足消费者,或者比竞争对手慢,企业就完了;三是产品质量,在同等的购买成本下,消费者肯定会选择质量更好的;四是成本控制,制造型企业大都处在充分竞争的市场,因此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成本的竞争,如果企业的直接材料成本或是间接成本控制得好,就会扩大利润空间,也会增强市场竞争优势。上述4个方面的管理涉及的持续改善与降低成本也就是消除浪费,这些正是精益思想的特长所在。
记者:特斯拉纯电动车的异军突起,从两个方面颠覆了汽车行业:一是在动力上,汽车产业从内燃驱动、混合动力,发展到纯电动,以往汽车中的心脏内燃机,将被电动机换心;二是移动互联网让IT成为汽车工业的核心技术。当百年来汽车产业的知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被颠覆,一如iPod颠覆了唱片工业,请问这将给汽车制造企业带来哪些严峻的挑战?
马军:去年8月,长安高层在封闭学习和研讨时就在研究这件事,就是10年后消费者是否还需要买车。我们认为技术的变革会推动商业模式的改变。
技术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汽车会越来越智能化;二是汽车动力系统,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以及电池和软件技术不断发展,电动机将会颠覆内燃机现有的主导地位;三是消费模式变化,云计算让IT服务化,未来“汽车即服务”,也将为汽车企业转型服务提供众多的机遇。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汽车本身现在和未来都是一个安全工程,高速行驶的汽车自身出现问题或者被黑客攻击而失控,如何保护驾驶员和行人。再有,汽车行驶是机械运动,必然要涉及机械传动系统,汽车产业100多年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未来依然非常有价值。
记者:传统上,车企的汽车电子与企业IT部门分得很清。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到来后,特别是车联网、智慧交通等,不仅远远超出了产品范畴,甚至超出了企业、行业范畴,直至整个城市。在这种异构的大系统环境中,以嵌入式为核心的汽车电子已经让位于IT。而后者正是企业IT部门最为熟悉的,你认为未来,汽车制造企业的IT部门的角色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马军:去年,我们在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重组和成立了3个业务部门:电装、车载软件和智能化零部件。他们负责做汽车产品相关的电子信息化,管理信息部这边更多考虑的是互联网创新。汽车本身就是一个移动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你也可以把汽车看成是装了4个轱辘的“大手机”。我们更看重的是与这些“大手机”互联的后台能够提供哪些服务,如何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新的IT公共设施相联。
长安现在每年能生产二三百万辆车,未来还要多,这是一个足够大的平台。近期我们与互联网公司进行了高频次的交流,我去过很多互联网公司,跟这些公司的老大谈。最终,我们希望大家一起来构建这个开放的平台。
记者:我个人认为,在IT广泛渗透、改变市场格局乃至颠覆一些产业的趋势下,企业的IT部门更应该成为企业的智囊,因为他们比第三方顾问公司,更加了解企业的业务,同时也对IT有着深刻的理解。
马军:长安原来的提法是:管理加IT,管理先行、IT支持。今年5月15日,我们董事长说,IT不再仅仅是功能和手段,应该是产品,是驱动力。长安的管理信息部也改名为管理创新与IT中心,并增添了信息化创新处、开源处和算法中心。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基于数据的网络化管理与评估平台,来驱动企业的精益化管理。
记者:你在今年1月富士通中国论坛上说过,长安高层去年10月集体到腾讯、百度、360等互联网公司进行调研。按理说企业CIO去是应该的,但高层为什么要集体去?
马军:我们跟公司领导说互联网未来将对长安影响比较大,说不定未来汽车还是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的入口。董事长接受了我们的建议并带队来京调研,公司十多位高层基本都来了。我们也请过周鸿祎等互联网知名人士来长安交流。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增进双方相互了解,因为现在汽车和互联网还是两个不同的行业,同时希望碰出新的想法;二是寻找一些合作伙伴。
记者手记 做好CIO
圈里人大都知道长安汽车CIO马军做得好。这与马军的职业生涯不无关系。技术管理的工作让他熟悉企业的主业,主管标准化与科技情报让他深刻地理解了标准并开拓了视野,而办公室主任的角色又增强了他的沟通协调能力。他多年来工作在国有企业,深刻感受到传统国企管理上的弊端和掣肘,因而担当CIO后,在信息化推动企业管理和生产方式变革时,能够切中要害。
马军自己认为他同时还分管的人力资源,给他做好CIO工作帮助很大。2010年,长安一下子上了8个精益项目,除了生产之外,还涉及研发、工艺、市场、投资、工艺、财务等。因为在生产管理之外,精益思想的理念尚属超前,有关精益的变革一时还难以被理解,因此一下子惹了公司11位分管老总。
于是,马军带领的IT部门在IT系统中抓取了100多万条数据,全方位地与跨国企业对比,最终让数据说话。当然,马军在公司分管人力资源的角色,也发挥了无形的力量。所以,马军建议企业CIO最好也分管人力资源。
其实,中规中矩、按部就班地做好企业IT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也算是做好了CIO的工作。但想做一个好CIO,则远远不够。在IT主导技术急剧变革的年代,好CIO不仅要用最佳的IT解决方案去推动企业的管理变革和生产变革,而且还要去推动企业的业务变革。
这就需要CIO具有对IT趋势的洞察和对企业业务发展的超前意识。唯有如此,才能在不被人理解时,执着地坚持,因为马军心里明白,这样做是为企业好。而表现在外的,则是一种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