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渗透数学文化的小思考
2014-09-16李虹
李虹
摘要:数学学习追求的是一种智慧!数学教育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教师的观念只有从数学学科中跳出来,走向数学文化,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数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因此笔者认为:数学课堂应当是数学文化流淌的载体,是学生不断用心去触摸数学本质、感受数学内在文化特质的自由天空。
关键词:数学课堂;数学文化;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5-035-2一、让“历史”彰显数学文化底蕴
说起数学文化,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数学史,古老的数学文化是数学文化教育的独特亮点。数学是一门有着丰富内容的知识体系,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积淀下了一代代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向学生展现数学所凝聚的这一切,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和文明。
【案例回放】 《圆的周长》
师:“周三径一”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得出的,想去了解吗?
刘徽的割圆术。
师:(播放课件)在这幅图中有哪些图形?
生:圆。
生:正六边形。
师:正六边形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几?
师:注意观察,现在我们把圆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2份)
师:正十二边形的周长与正六边形的周长相比,谁更接近圆的周长?
生:正十二边的周长更接近圆的周长。
师:如果继续分,得到二十四、四十八边形,又会是怎样的?
……
师:那么,正多边形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就越来越近——(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多媒体显示:刘徽用“割圆术”求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计算到正九十六边形,得到这个多边形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3.1416。
【精彩点击】
人类发展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沧海桑田的演变,给后代积淀下厚实的数学文化,翻开历史的长卷,古今中外的文化史实有如一颗颗亮灿灿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廊上,令人目不遐接。这些宝贵的财富理应成为我们的教学资源,雕刻在学生记忆的深处,成为他们数学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案例中,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呈现刘徽割圆术的伟大成就,引领学生了解圆周率的探索历程,丰富了数学活动的内容,拓展了学生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观察、联想,发现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正多边形的周长越接近圆的周长,正多边形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越接近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感受极限思想。了解圆周率的探索历程的活动,是一个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是一个体验科学精神的过程,是一个感受、欣赏数学文化的过程。这样的数学史教育可以将学生的精神世界拓展、情感境界升华,学生的感受更丰富了,认识也更全面了。
二、用“美学”展示数学文化之美
数学的美是体现数学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数学中蕴含了丰富的审美价值,对美的追求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挖掘数学所特有的理智美,引导学生去欣赏、体会数学的美。
【案例回放】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表现真出色,想挑战计算器的极限吗?请看——
媒体出示:11111111×11111111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得出很多不同的答案。
师提问:同一道题为什么会得出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问题可能出在哪儿呢?
师:对呀,计算器也有它的局限性,当遇到很大的数目它可能显示不出,即使显示也不是正确的结果。一般只能显示8到12位的数。
师:那现在怎么办?放弃研究吗?你们认为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研究呢?
生:1×1=1
师:让我们向前进11×11=121。
……
出示竖式(略)
师:看了这个竖式,现在的你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了吧!让我们再回到刚才的那组题。
再一次出示: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123454321
师:再次观察这组题,美吗?像什么?
生:美!像一座塔,一座金字塔!
师:做了这组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计算器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计算问题,解决问题更多的要依靠人的智慧。
师:是啊,当我们遇到一些复杂问题的时候,可以从简单入手,找到规律,再去解决复杂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数学方法。
【精彩点击】
数学文化的美学特征是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对数学文化的审美追求成为数学发展的原动力。要让学生认识到,许多美好事物的背后都隐藏着数学的奥秘,数学的美是内在的、是含蓄的,是理性的也是高尚的,数学的美无处不在。
此案例中,学生在解决11111111×11111111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了美学教育的几个层次:美观、美好、美妙。美观是数学对象以形式上对称、和谐、简洁,给人的感官带来美丽、漂亮的感受。发挥数学的美学价值,不仅是向学生展现数学的美,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三、以“思考”诠释数学文化魅力
数学思想方法是最基本的数学文化素养,是数学思维的结晶和概括,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和根本策略。数学文化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数学+文化”。数学真正的文化要义在于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张扬数学思考的魅力,并改变一个人思考的方式、方法、视角。所以说,任何数学课堂,我们都可以触摸到数学文化的脉搏。endprint
【案例回放】 《圆柱的体积》教学片断
我用教具演示把圆柱切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得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学生运用这一公式自主解答了例题。
此时我想,至此如果再完成点相关练习,这节课就平淡地过去了,毫无数学文化韵味可言。我计上心头,有意无意地将放在桌面上的“近似的长方体”碰倒(图略),响声集中了学生全部的目光。
我顿了顿说:“倒下还是一个长方体。”
又顿了顿说:“显然,此时的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不是刚才的底面积和高了?它的体积又该怎样算呢?”
学生多少来了些劲。
我趁热打铁,问:现在这一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与圆柱又有什么关系呢?
讨论开始了,学生的目光不断在长方体上搜索,信息不断在大脑里检索,慢慢地,答案浮出了水面。
在很多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时,突然一位学生说话了:老师,如果这个长方体往那边倒,体积又该怎样算呢?
……
第二天,有学生写给我一张纸条:圆柱的体积=(半径×高)×(底面周长×1/2)=半径×(底面周长×高)×1/2=1/2×侧面积×半径=1/2×2πrh×r=πr2h=sh。
【精彩点击】
我几乎不敢相信,他把三种位置下计算圆柱体积的方法联系在了一起,实现了辩证的统一。学生无穷的智慧和思考的魅力让我坚信,数学文化无处不在,一个小动作里就蕴藏着大创造。只要我们老师想得到,数学文化就会在课堂上光芒四射。学生的那一张纸条,是他探究、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是我们的数学知识数学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模型的形成过程,更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知识无需终生铭记,但数学精神会激励终生;解题技能无需终生掌握,但观念及其文化哲学会受用终生。因此,数学课上出文化意味,是一种应有的现实的价值追求。
(上接第43页)
理解;突破点:指概念的初步、直接的应用,是数学课教学难点的突破;生成点:指在数学概念的理解、掌握、应用基础上,在重点巩固、难点突破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应用性的训练,是数学能力的培养与数学思想的生成,即学生数学学力的生成;归纳点:指数学课的小结归纳,在新知识学习和初步应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小结。
例如,《任意角的概念》教学中,导入点:通过时钟拨快拨慢、扳手拧松拧紧这样的生活现象说明研究角的方向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聚焦点:在学生接受了任意角后,对学生画角,教师先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α=210°,-150°,660°,然后学生画出α=30°,390°,330°,300°,-60°,-90°,585°,630°;巩固点:将角分成两类:象限角和非象限角,辨析第一象限角与锐角、正角等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突破点:继续研究30°,390°,-330°终边之间的关系及写法;生成点:写出与-120°,600°,-950°终边相同的角;归纳点。这节课突出学生画角的体验,积累研究问题的经验,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这节课最大的启示是,抓住画图这一学生活动展开。所以设计合适的活动,让所有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这也是高效精致教学的关键。
五、活动过程的精致化设计
教学的精致关键是以数学活动为平台,数学教学本质上是活动的教学,中职学生生性好动,活动契合了学生的心理需要,活动包括技能操作型活动和思维操作型活动,一节数学课要有观察、聆听、思辩、讨论、反思,有讲有练、有评有说。
如《线性规划的概念》教学中,采用的是学案导学模式,课前由学生充分预习,完成预习作业,教师批阅,课上,由两个学生上台讲演汇报,下面学生聆听后点评,从而完成对概念的梳理,并通过填空、选择、判断等反思学习过程,然后重点分析一个例题,问学生是怎么处理这样的问题,切入点是什么,学生积极回答,两个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不一样,一个学生是从题目的开始往后分析,一个学生是从问题入手,去寻找建立模型的方法,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明确问题,理清关系,完成表格,最后写出解题过程。整个过程流畅自然,以学论教、以学定教,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获得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最后提供学生反思性框架,并通过讲演进行反馈与促进。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是设置一个一个情境,作为问题的“锚”,做好“起承转合”,组织到位,做好激励与评价。
“教得巧妙一点,再巧妙一点;教得巧妙了,学得就轻松了;教得有效一点,再有效一点;教得有效了,学得就扎实了;教得美一点,再美一点;教得美了,学得就愉悦了;教得独特一点,再独特一点;教得独特了,学得就深刻了。”回归课堂本真,追求精致教学,要做到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充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被学生认同和喜欢、有利于教师获得成功体验并逐步成长的教学就是精致化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