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2014-09-16郑国珍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学音乐创设情境

郑国珍

内容摘要:中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音乐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音乐知识。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更为有效。

关键词:中学音乐 课堂 情境 教学 创设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布鲁纳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那么什么是情境呢?“情”——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要素;“境”——各种生动、具体的音乐氛围;情境即情况、环境,一般是指由景物、事件、人物关系等诸多要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有机结合的境地。情境,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图表、图像、实物材料、人物动作、人际关系等。课堂教学情境具体说就是教师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周围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选择综合而典型的材料,创设特定的语言、形声色、问题等情境,真实而全面地反映或模拟现实,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地探究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作用,分析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从而形成新知识、新观点,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手段。

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那么如何为音乐课堂创设一个适当的,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类型入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过这样一句话:“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这句话道出了课堂教学第一环节的重要作用,而“创设问题情境”是新课程下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中的首要环节。而且,课始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设置悬念,还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出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这样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使问题情境具有可接受性和探索性。

例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的导入环节中,先让学生聆听《春江花月夜》中的音乐片段,聆听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听音乐进行判断:这段音乐是描绘热烈欢快的场面还是描绘优宁静的画面?当学生回答出是描绘了宁静画面时,教师马上设问:

师:在什么地方会有这种美丽的环境出现呢?生:公园、乡村、郊外。

师:那什么时候这些地方会显得更加静谧与安宁呢?生:夜晚、深夜。

师:对了,这一节课我们就要欣赏一首由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描绘了大自然迷人夜晚的《春江花月夜》。

由于问题创设的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的步步引导,很好地启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用心聆听音乐,体验其内在情感,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达到了音乐欣赏课最重要的目的。

二、创设生活情境

音乐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音乐。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丰富课堂的现实内容,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不知不觉中获得音乐的情感体验,加深对生活的认识。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进行现场示范教学,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真枪实弹”的演练中施展自己的才能,品尝受阻的焦虑和成功的喜悦,在积极思考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欣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根据乐曲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把它制成“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涧澜拍岸、欸乃归舟”八幅幻灯片,学生在欣赏时,既有听的,也有看的,贴近生活、情趣盎然。欣赏过程中,学生仿佛置身于祖国大好河山之中,身居教室而品花月之境。这样的创设,课堂学习真是听之心旷神怡、看之赏心悦目、想之回味无穷,能极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语言情境

课堂语言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工具,它是知识、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织、互相促进的一种综合交流。创设语言情境,可以语言直接导入主题,可以温故知新导入主题,可以根据故事导入主题,可以猜谜式导入主题,也可以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实情景,迅速找到与教学内容有机联系的切入点,随机地利用谈话导入等等。

例如,在讲贝多芬的时候,给出一些条件,讲一段小故事,请学生猜一猜。首先,让学生听贝多芬的一首钢琴小曲《献给爱丽丝》,然后开始介绍是他把钢琴发挥到了极至,他创作的32首奏鸣曲成为了我们音乐的新风尚,有一首《欢乐颂》被大家所熟知;最后,说说他患了眼疾都没有放弃音乐,他的精神值得大家去学习,他是真正的乐圣,真正的音乐巨人,那么他是谁呢?这个时候,很多学生就能猜到是贝多芬,他的一些介绍很多学生也就都知道了。

四、创设音画情境

音画情境的创设离不开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运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具有其他电教工具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学生都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多媒体教学把文本、影像、数字、动画、音频这些因素集成在一个交互式的程序中,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把多媒体形式展现出来,创设一个多方位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的眼、耳、手等多种感官器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如,我在讲民族器乐曲《百鸟朝凤》时,首先利用画纸把教室的环境布置成好像在一片大森林中,课堂多媒体画面上,清晨大森林中千姿百态的美景以及百鸟争鸣的景象,同时播放乐曲《百鸟朝凤》,营造一个轻松欢快的氛围。学生一进入课堂就会展开想象,可能会联想到春暖花开的景象,联想到百鸟争鸣的景象,联想到人们愉快欢乐的景象,进而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好,体验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再如,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边欣赏音乐边让学生观看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学生看到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吃力地走来时,想到俄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但他们却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体现了学生个人的审美文化。

五、创设活动情境

创造轻松活泼的活动情境,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课后能主动参与创造展示他们的个性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探索音乐的过程中逐步做到体验、创造和即兴表演,最后形成一定意义的艺术创作。

例如,在学习《雪绒花》时,为了丰富歌曲的表现内容,我利用课件制作设计声部,在原有单声部旋律基础上增加了领唱旋律和二声部的学习,并且让喜欢唱歌的学生到台上表演,让爱好舞蹈的学生围着声乐组学生,和着音乐载歌载舞,其他学生组成打击乐队,和乐而奏。让每一名学生都参加到表现音乐活动中,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展示了个性,又使其审美素养在展示中得以升华,一举两得。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挖掘音乐教材中可表现因素,精心设计,创设出相关的课堂情境,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不仅学到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让学生每每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音乐课堂在情境教学的引领下奏出更加美妙的乐章。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中学音乐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浅谈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