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窗进行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2014-09-16吴守方
吴守方
河南卢氏县人民医院 卢氏 472200
脑梗死为一种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中老年患者较为多发,严重危及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笔者对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06―2012-06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行溶栓治疗患者,男35例,女45例;年龄41~78岁,平均61.5岁。患者发病至治疗时间均在6h内,临床检查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脑梗死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排除脑出血,肌力均在3级以下,症状持续时间30min以上,患者意识处于清醒状态,血压200/110~110/70 mmHg。排除严重的内脏功能不全、颅内出血以及严重糖尿病等禁忌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溶栓治疗开始时间的不同,分为治疗组(溶栓治疗在3h内)、对照组(3~6 h)。2组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及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常规脱水降颅压,30min内静脉输注0.9%氯化钠100mL以及尿激酶100万U。24h后给予300mg/d拜阿司匹林治疗,连续14d,之后缩小剂量为100 mg,每晚1次。在溶栓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mg,2次/d,连续2周,辅以降血脂、降血糖、稳定血压、活血化瘀以营养脑细胞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病后3h内接受溶栓治疗,对照组在3~6h内进行。对比2组治疗后24h、1周、2周的神经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及临床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均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2组溶栓前G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后各阶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
表1 2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
治疗后24h 7d 14d治疗组组别 n 治疗前40 24.89±2.3 15.67±1.9 13.21±2.1 10.98±2.6对照组40 25.12±2.4 19.78±2.2 16.73±2.5 13.2±3.2
2.2 2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脑出血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死亡2例,病死率5%;对照组脑出血6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死亡5例,病死率12.5%,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出现的一种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良,继而引发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故尽早恢复梗死区血供是治疗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急性脑梗死的最常见类型为脑血栓形成,患者多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高血压,该病的发病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和现代影像学研究发现,脑动脉急性梗死后该供血区域组织存在缺血半暗带,如能早期及时重建梗死区血供,挽救尚未坏死脑组织,即可能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尽早溶栓治疗,恢复血管再通,对于神经功能恢复十分重要[2]。目前,学术界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已达成共识。常用药物有尿激酶、r-tPA等。尿激酶是由肾脏分泌的胰蛋白酶样丝氨酸蛋白酶,可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从而使血栓内纤维蛋白原溶解,血流复通。但多数规范溶栓治疗时间主张6h内[1]。本文结果表明,治疗组溶栓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各阶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GSS评分更理想。表明在3h内给予溶栓治疗,疗效更显著。因患者多为老年人,其身体各项功能差,耐受性不良,极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尤其是颅内出血,可严重影响预后,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主要原因为梗死导致血管壁损伤,溶栓血管再通后,引起血液外渗,或血管再通灌注后,灌注压升高,引起颅内出血[3]。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应尽可能在3h内进行,可增加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疗效肯定,特别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1] 饶明俐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22(5):388-393.
[2] 潘雪芳 .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52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6):64-65.
[3] 李德云.急性脑梗死早期影像学诊断及不同时间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100例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8(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