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因素的关系
2014-09-16马利
马 利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延安 7160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缺血性脑 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1]。研 究 发 现[2-3],颈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本研究选择我院2010-01—2013-01收治的5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探讨炎症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急性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01—2013-01收治的5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标准[4-5],均经头颅CT确诊。男349例,女187例;平均年龄(62.3±6.2)岁。排除标准:(1)依从性较差者;(2)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3)严重精神障碍者;(4)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入院时记录所有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采用Philip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7~12MHz探头,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探测患者的颈总、颈内及两者分叉处的动脉壁,以管腔内膜到中膜与外膜交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动脉内膜光滑、IMI<1.0mm者为正常颈动脉(正常组),1.0 mm≤IMT<1.5mm为硬化组,IMT≥1.5mm且增厚的内膜向血管腔内凸出为斑块组,动脉管腔狭窄率>30%者为狭窄组。采集患者晨起空腹的静脉血液2~4mL,检测白细胞(WBC)、血糖(FB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和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取χ2检验。各危险因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强度的比较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因素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对比 各组DBP、FBs、TG以及TCH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年龄、WBC、Fib以及SBP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因素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表1 不同因素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指标 正常组(n=121)硬化组(n=179)斑块组(n=132)狭窄组(n=104)年龄/岁 60±12 66±11※ 71±9※ 69±11※SBP(mmHg) 140±22 147±21※ 147±21※ 148±24※DBP(mmHg) 86±14 86±14 87±15 85±11 FBs(mmol/L) 6.0±2.4 6.2±2.2 6.2±2.3 6.3±2.5 TG(mmol/L) 1.7±1.0 1.7±1.1 1.7±1.0 1.7±1.2 TCH(mmol/L) 4.8±1.2 5.0±1.2 4.9±1.2 4.9±1.0 Fib(g/L) 3.4±0.9 4.0±1.2※ 4.2±1.2※ 4.1±1.2※WBC(×109/L) 5.8±2.0 7.2±2.7※ 7.0±2.7※ 7.3±3.0※
2.2 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元逻辑回归分析 将表1中单因素提示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年龄、WBC、Fib以及SBP等4个因素进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炎症标志物Fib和WBC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有显著作用。见表2。
表2 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干扰[6-7]。研究报道[8],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炎症则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纤维蛋白原是由肝细胞产生的糖基化蛋白,可降解为纤维蛋白。研究发现[9-10],纤维蛋白及其降解产物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其可通过参与炎症反应,加速血栓形成,并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液流变学变化,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从而促进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炎性标志物纤维蛋白原(Fib)和白细胞(WBC)的水平,并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其他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代谢性因素如血糖、血脂等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没有明显关系,而年龄、WBC、Fib以及SBP等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联系[11-12]。其中,年龄虽为独立危险因素,但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较弱,而相对于正常组,SBP在硬化组、斑块组和狭窄组的OR值分别为2.77、2.77、2.79,表明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在早期不明显,而后期相对较为显著[13-14]。Fib和WBC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中均有作用,相对于正常组,Fib在硬化组、斑块组和狭窄组的OR值分别为6.37、8.57和8.24,WBC的OR值分别为3.37、3.27和3.35,均明显高于年龄和SBP等指标,表明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强度大于其他因素[15]。
综上所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中,炎症因素如Fib和WBC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其他传统危险因素更为明显。因此,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预防中,应积极干预炎症过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进展。
[1] 韩亚州,张洋,闫军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与炎症因子IL-18和脂联素的关系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2):42-43.
[2] 钟小婷,张苑,刘其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不同进展时期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护理措施[J].中外医疗,2013,14(5):161-162.
[3] 瞿萍,夏兰,陈贵海 .炎症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0,32(13):1 701-1 702.
[4] 温慧军,杨余锁,张建军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1):54-56.
[5] Ma YQ,Plow EF,Geng JG.P-selectin binding to P-selecting glycoprotein Hgand-1induces aimer mediate state of alpha beta 2activation and acts Cooperatively with extracellular stimuli to support maximal adhesion of human neutrophils[J].Blood,2012,104(13):2 549-2 556.
[6] 张梅,田英,刘翠平 .肿瘤坏死因子与脑卒中的炎症反应关系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6):2 079-2 080.
[7] Yakovlev S,Zhang L,Ugarova T,et al.Interaction of fibrin with leukocyte receptor alpha M domain beta 2(Mac-1):further character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binding region within the central domain of the fibrinogen gamma-module[J].Biochemistry,2012,44(14):617-626.
[8] 罗红波,杨金升,石向群,等 .急性脑卒中后伴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杂志,2010,37(3):212-213.
[9] 朱沈辉,柳四新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炎症因子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35-36.
[10] 粟显才,钟才 .脑梗死与炎症关系[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2):268-269.
[11] Heart Protection Study Collaborative Group.C-reactive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the vassal:Benefits of satin therapy;analysis of 20.X36patients in the Heart Protection Study[J].Lancet,2011,377(9 764):19-23.
[12] 陈岩,郭荷娜,李伟,等 .炎症前因子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病情进展中作用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1):1 462-1 465.
[13] 潘元美,李焰生,林岩 .炎症因素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临床神经疾病杂志,2012,21(3):174-176.
[14] 林蕾,吴志鹏 .强化降脂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45-46.
[15] Naito M.Effects of fibrinogen,fibrin and their degradation products on the behavior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J].Nippon Ronen Igakkai Zasshi,2012,37(13):458-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