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在高校实施的几点思考

2014-09-16安绍强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高校

安绍强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在高校的实施过程中是一个多主体的相互评价的复杂系统。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思考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评价 高校

教学活动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由课前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以及后续的补充和完善等多个过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完整过程,缺少哪一个步骤,都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良好完成。教学评价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要提升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环节的有效性,不仅仅只需要教师单个人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各个部门的有机配合才能实现。比如,课程的改革需要国家和学校的配合,教材内容需要多个资深教师的数次探讨和专家的数次评估才能决定,而内容的确定带来的就是如何使学生接收到,即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同的教师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同班级也会对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匹配程度不一样,而教学评价又会对教师提出另一个崭新的挑战,如何使评价环节显得更为符合人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又不违背国家对这一课程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授、专家们深入分析、认真思考。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这一课程的教学评价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几点针对性的建设性的建议,希望对同仁有所帮助。

一、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中,谁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标准是什么这两个问题非常重要。

根据以往的研究,评价的主体大致的有四类: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主要是有关的领导、专家、理论的工作者以及专门的课程评估人员等;教育的实施者,即教师;教育的接收者,即学生;社会上的,主要是学生接收了这一课程之后,会对他们产生什么的影响和帮助,而这一结果主要是在社会上和用人单位里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这一评价主体主要是社会或用人单位。这四类评价主体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评价的关系,可能此时的评价主体同时也是其他评价主体的评价对象。比如,经常性的,教师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时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是被评价的对象,同时,学生也会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而这时,学生变成了评价主体,教师成了评价的客体了。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相对来说是比较完善的,其评价系统也是相对完善的。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多元社会的要求,很多评价的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了。

1.评价的单向化。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最常见的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其他的评价主体很少参与。常见的互评也仅限于师生之间的评价,呈现出单向化的评价状态。

2.评价的功利化。不管在那个行业、那个学校都会存在评价的问题。但是为什么要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什么?可能大多数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就是看看实施后的情况怎么样?对于高校来说,就是要看看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情况,看看课程设置得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以便找到改进的地方。但是,在高校中,一般上述的评价是要为实施教育管理服务的,目的是使高校的教育管理更加得规范、科学、合理、有效。所以实际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存在着“为管理而评价”的功利化倾向。这种评价的倾向,使得很多人通过评价来获得各种荣誉和利益,教学评价成了利益分配的机制。

3.评价的简单化。评价最基本的前提要求是要公平、公正。因为人的发展是有连续性的,短时间内对评价对象的量化是不足以客观评价到一个人的发展程度的。而目前,高校的评价体系中在评价时间上是即时化的、评价的工具上的量化。评价工具有其优点,但其不足在评价过程中也一定要考虑。而高校在评价的过程中,其优点提的很多,缺点却是一带而过。

三、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教学评价过程中存在的单向化、功利化和简单化的弊端,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相互评价中、从扭转管理价值中的出发点出发、从评价方式、评价途径的合理化这些角度来思考,来调整和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体系,使之为高效的教育教学、为学生、为社会服务。

1.建立互评机制。从上述分析可知,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体系中,仅存的互评机制就是师生之间,其他的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几乎不存在这种互评。这就使管理主体一直处于管理者和领导地位,这种管理的角色在无形中就压制了他们所扮演的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也就使得被评价变得形同虚设。虽然在高校中,作为学习的主体者的学生会经常接受各种各样的评价和指导,但是,这并不能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就已经得到了保证。所以要改善这一状况,促进教学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相评价,促进教学的有效性的实施。

采取的有效措施主要有:一是把承担教育主体的学生的角色和任务的范围扩大,使学生具有课程开发、教材使用、课时多少等权利,这样就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具有实效性、更有针对性。因为学生更清楚自己想学什么、想学多长时间、想在哪方面了解得更深入些。二是管理主体在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材编写的质量、课时安排的科学性上要接受管理对象即学生的评价,要虚心接受学生的这方面的反馈,这样才能促进这一课程的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的良性循环。

2.建立管理价值和教育价值综合的评价制度。高校中,不能只建立管理价值取向的评价制度,不能只功利化,要把这种管理价值和教育价值结合起来,要将教学过程中教学与评价相互融合,使评价存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在教学研究过程中要时时处处进行教学反思、教学总结。

3.开发适合的教学评价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特殊性,所以,其评价体系也应有其特殊的地方,不能和其他课程一概而论。这一课程有即时的教学效果,但长期的、长远的教育效果更为重要,所以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就不只是让学生学到相关的理论、自我分析和批判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完美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我国的和谐社会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培养优秀的公民。

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体系的优化需要各个部门有机配合,需要专家学者的积极努力才能取得更为丰硕的果实。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高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