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哲学视域下安顿心灵的方法及其意义

2014-09-16徐仪明

中州学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国哲学孔孟老庄

摘要:中国哲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心灵安顿问题。防止与解决心灵困扰的方法与措施,则是心灵安顿问题的前提。老庄孔孟等先贤指出心灵困扰问题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有内外因之分。外因主要与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有关;内因与人的心理素质稳定程度密切相关。先贤关于如何安顿心灵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柔弱、谦下、退守的生活原则;二是以情制情、爱养精神、平淡虚静、遇事宽容和仁爱恻隐的生活态度。先贤关于安顿心灵方面的论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结合时代背景与自己的实际情况,汲取和借鉴老庄的相关论述,解决好如何安顿心灵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哲学;老庄;孔孟;安顿心灵;方法;意义

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8-0005-08

心灵安顿在中国哲学的整个体系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其突出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实用理性精神。从中国哲学的源头《周易》到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先秦儒道两家学说,既有深湛精微的哲思,同样也有许多贴近百姓日用的具体方法。而在众多贴近百姓日用的具体方法中,以心灵安顿最为重要。如蒙培元先生说:“中国哲学也讲宇宙论本体论,但不是构造世界的图画或原型,而是解决人的生命的‘安顿问题,也就是情感的归属问题。”①这里的生命安顿显然指的是心灵安顿,而且具体为“情感的归属问题”。我以为这是很有道理的。尽管情感不能完全概括心灵,但情感的确在心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中国哲学一贯强调心灵安顿在整个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强调心安则身安,心安则家安,心安则国安,心安则天下安。中国哲学在论述心灵安顿问题之时,主要也是就如何解决心灵受到困扰时的情感问题,提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在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在现当代国外学术界也带来了相当大的思想冲击,诸如西方心理学界颇有声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其主要的理论支撑就是中国哲学的心性学说。同时,心灵安顿也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目前广大群众对“和谐社会,从心开始”这一命题产生了普遍的共识,由此可见对心灵安顿问题做出深入探讨,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下面,我们就对中国哲学关于心灵安顿的方法及其影响,做一简要论述,不当之处,敬希指正。

一、中国哲学关于心灵困扰的论述

先贤之所以要提出心灵安顿的问题,就是因为人类的心灵时时刻刻都会受到种种困扰,处于不能够安顿的境遇。尽管中国古代哲学产生的时代离我们已经相当遥远,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同时代的人们所遇到的心灵困扰的诸种因素,应该说还是大致相同的,所以我们和古人在关乎心理方面的许多问题都是可以相喻相通的。在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前,人的心灵得不到安顿,七情六欲难以调适,诸如抑郁、焦虑、多疑、烦躁、嫉妒、恐慌、感伤、颓废、自私、退缩、悲观等等心理疾患、人格缺陷和后天的习得性不良行为,在那时已经存在,并受到古代哲人的高度关注、悉心揣摩、深入探究。《庄子·人间世》说:“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则不救。”②成玄英疏曰:“夫灵通之道,唯在纯粹。必其喧杂则事续繁多,事多则中心扰乱,心中扰乱则忧病斯起。药病既乖,彼此俱困。”③就是说当心灵受到种种困扰时,原本纯粹无杂、平静如水的心境受到严重的扰乱,于是“忧病斯起”,人立刻陷入困顿,无以自拔。关于“扰则忧,忧则不救”中的“忧”,其实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与之相关的字,于省吾先生所著《甲骨文字释林》就记载有古“恙”字,他认为其意为“忧”:“按其字从羊从心,即恙字。《说文》:‘恙,忧也,从心羊声。”段注:‘古相问曰不恙、曰无恙,皆谓无忧也。《楚辞·九辩》的‘还及君之无恙,王延寿《梦赋》的‘转祸为福,永无恙兮,无恙均谓无忧,乃古人常语。”④周代金文中则无恙字。但在《易经·丰卦》的卦辞中却已直接出现了“忧”字,语曰:“勿忧”,即强调不要烦忧。这种警示的语气,已经令人悚然惊觉。至《易传·说卦》则将“忧”称之为“心病”。秦汉时期出现的医著《黄帝内经素问》中指出:“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夫四时之从”,“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⑤我们知道,老庄道家思想和孔孟儒家思想一样也是从《易经》到《易传》之间的一座桥梁,其又对《黄帝内经》等医学著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这个观点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公认。由于古代社会战乱频仍,环境险恶,人群中自然就会产生大量的心理疾患。古人虽然都用一个“忧”字来代表内心世界的痛苦,实际上是一种总的概括性的描述方式。由于心理疾病的致病原因十分复杂,一言难尽,因此才选用一个最常见的、最容易理解的“忧”字以显示心理疾患的基本特征。心病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扰则忧,忧则不救”,“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显示了情感的失重和偏斜,会给人生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直至丧失人最宝贵的生命。

在先秦诸子中,道家学派的老庄诸人在他们各自生活的年代,都在探索人为什么会陷入各种各样的心灵困顿,这里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庄并非如后世某些神仙家所言具有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恰恰相反,他们却是人情练达、世事洞明,自然界的阴阳开阖、风云变幻,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悉收眼底,了然胸中。老庄从内外两个方面探索人们陷入心灵困顿的原因。

首先,从外在因素来说,这是与一些人群(主要指的是王公贵族)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态度有关。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⑥这是对耽于声色犬马的王公贵族群体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沉溺于奇异的色彩、疯狂的音响、美味的食物,追逐各种各样的猎物,会使人目盲、耳聋、口伤和心发狂,甚至会引起偷和抢等等犯罪的行径。与其如此,还不如只求肚子吃饱,而不要眼花缭乱,目迷五色,以至于破坏了自己良好的心态。作为周之守藏使,老子显然对王公贵族的奢侈生活非常了解,所以他常常对这些人发出警告。如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⑦整天想着如何占据要津,持盈揣锐,然而这是做不到的。金玉堆满堂,谁能长收藏。富贵又骄纵,自己遭祸殃。功成早脱身,天“道”方恒常。这正是戳到了王公贵族的软肋。只有他们才会处处时时要求自己威风凛凛,居于发号施令的地位,甚至还希望自己的子子孙孙千秋万代都能享受荣华富贵。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满堂金玉终会散尽;富贵骄纵自取灭亡。功成身退,虽说是人间正道,但有谁能做得到呢?等到真想退时,恐怕就难以抽身了。历史和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是那些王公贵族执迷不悟,只有老子旁观者清,方能秉笔直书于自己的《道德经》中。司马迁深知其意,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⑧老子本人则过着恬淡无欲、甘于寂寞的朴素生活。他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⑨这里的“众人”应该还是指的王公贵族们,只有他们才能疯疯癫癫,醉生梦死,大喜若狂,整天像参加帝王祭祀社稷时举办的隆重宴会,整天像在春日登台远眺那样春风得意,志得意满。独有老子本人,面对着这些如痴如醉的人群,淡淡泊泊,无动于衷,就像还不会发出笑声的婴儿。众人是那样富足,而“我”却处处缺少生活中的必用品。“我”好像一个愚笨的人,混混沌沌,没有心机。别人都那样精明,“我”却这样糊涂。别人都那样老到,“我”却一点也不开窍。众人都有一套本领,唯独“我”又笨又无能。老子善于“正言若反”,他故意说了许多贬低自己的话,其实却是从心底里鄙视这些王公贵族放荡不羁的奢侈生活。正因为他坚守淡泊素朴的生活方式,才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像辽阔无边的大海,横无际涯;像无止无尽的长风,浩浩荡荡,无所窒碍,无所壅堵。老子酷爱大自然,所以用大海与长风来形容自己内心之中无所烦闷,无所苦恼,如光风霁月、朗朗乾坤。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得到了“道”,亦即悟得了人生的真谛,就是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也只有平平淡淡、简单朴素才是找到了生活的根本目标。庄子在生活态度上与老子十分相似,他不愿意飞黄腾达,只希望和光同尘,默默无闻。《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道:“楚庄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牲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其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于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⑩高官厚禄在庄子眼里变成了羁绊人自由的桎梏和枷锁,得到了便会失去了本真的自我,失去了人生的快乐。在《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成玄英疏曰:“庄子保高尚之遐志,贵山海之逸心,类泽雉之养性,同泥龟之曳尾,是以令使命之速往,庶全我之无为也。”保持自己纯粹洁净的本性,实现自己自然无为的志向,就要像曳尾于稀泥中的活龟,而不做被人刳之而卜的所谓“神龟”(实际是死龟)。这和前面所引之语意思大致相同,表现出庄子向往要达到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他不可能不受到种种骚扰和困烦,但他尽可能摆脱这些人世间的羁绊。在《庄子》一书中,类似的论述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赘引。我们说,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庄子处于这种险恶的境遇中,走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之路,对于他来说是安身立命的最佳选择。现在学术界有论者斥责老子、庄子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隐逸之士,其实这是对道家双峰的误读误判,没有做出一点点同情的理解,仅仅是一种皮相的肤浅认识。应该说,只要一个人生活在人世间就不可能做到完全出世,之所以老庄强调要远离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就是因为他们入世很深,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看得十分透彻。而且,他们又具有极高的智慧,所以才认为要想很好地安顿心灵就必须有一个适宜的外部环境。这就是老庄坚持过一种恬淡无欲、甘于寂寞的朴素生活的真正原因。

其次,从内在原因来看,与人的心理状态的稳定程度密切相关。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惊?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又何患?”在这里,老子绘声绘影、活灵活现描摹出那种患得患失以至于如惊弓之鸟似的那些人的心态。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把荣辱得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处处斤斤计较、锱铢必争。当虚荣心得到满足,便为之惊喜,而虚荣心得不到满足时,又惊恐失常,手足无措。这种情况下心灵怎样才能安顿下来?老子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惶惶不可终日的心态,是因为这种人遇事总是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久而久之出现了患得患失的心病,甚至为此而丧失自己宝贵的生命。如果不考虑自己,还会有什么忧患呢?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做不到这一点。老子认为,任何人在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求时,都应做到“知足”,而不要贪得无厌。他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又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他指出人最大的祸患过失就在于过分的贪欲、无穷尽的需求和不断的占有,这种心态会招致适得其反的结果,那就是聚财越多破费越大,存储越丰厚损失就越重大。所以,人要知道知足知止,知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而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长久的满足。这里讲的知足与不知足之间的辩证关系,蕴含了深刻的人生智慧与丰富的处世经验。庄子亦谓:“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成玄英疏曰:“夫耽嗜诸尘而情欲深重者,其天然机神浅钝故也。若使智照深远,岂其然乎!”这句话或与今人常说的利令智昏意思相近,就是说当贪欲冲昏一个人的头脑时,正常人所应有的智慧和机巧都变得迟钝与浅薄,甚至会达到荡然无存的程度。《庄子·天地》有一段假托封人与尧的对话。封人曰:“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独不欲,何也?”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尧之所以辞绝寿、富、多男子这些一般人普遍和共同的欲望,是由于此三者会带来多惧、多事、多辱。这种看问题的独特视角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寿至近百的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曾就“寿则多辱”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其云:“单说这寿则多辱,成玄英疏有解释,是‘命寿延长,则贻困辱。释辱为困辱,依注疏的通例,是成玄英认为,原话的辱,也包括困。如果他的理解不错,我们就可以说,尧用的是辱的广义,除了自己须负道德责任的失误以外,还包括受外力的限制,不能腾达、不能如意一类事”,“径直说,是因为寿命的延长,自己觉得不顺心,旁人看着不赏识甚至不光彩的事就本来可以无而成为有或本来可以少而成为多”。显然,庄子的本意是寿命的长短应该顺随自然,而不应该去刻意追求,否则也会成为一种贪欲,反遭至“寿则多辱”的结果。庄子又说:“夫天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惽惽,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庄子指出尽管天下人都在追求尊贵、享受、长寿与快感,但他们恰恰不知道内心的恬静淡泊、无欲无求才是真正的快乐与享受。你看那些富人苦着自己,拼命做事;那些贵人没日没夜的焦虑思谋;那些长寿者,整日发愁却又死不了,只能为活着而活着。想想这些人多苦闷而且痛苦啊!所以庄子总结说:“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成玄英疏曰:“俗以富贵荣华铿金鎗玉为上乐,用美言佞善为令誉,以无为恬淡寂寞虚夷为忧苦。故知至乐以无乐为乐,至誉以无誉为誉也。”可以说无乐之乐、无誉之誉就是无为恬淡寂寞虚夷,俗间为忧苦为卑贱,庄子则为至乐至誉。

当然,这里对老庄有关心理困扰的内因和外因所做的区分也是相对的,两者实际上是无法截然分开的。所谓内外是相对比而言,其中的交叉互渗是显而易见的。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人们心灵无法安顿的原因,就为解决这些心灵的苦闷和痛苦开启了一个通道。

二、中国哲学中关于心灵安顿的方法

关于如何安顿好人的心灵,其实在上文我们已经有所涉及,诸如知足常乐,恬淡无欲,追求一种朴素简单的生活方式等等。但其中的侧重点在于探讨老庄有关心灵为什么会受到困扰的原因诸问题。下文的重点则是论述古代哲人关于心灵安顿的具体方法。

第一,柔弱、谦下、退守的生活原则。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在老子看来,虽然深知什么是刚强,却安于弱势的柔雌,甘作天下的溪沟。溪沟中的水才是最为卑下最为柔弱的,但是,老子却对于水加以崇高的礼赞。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就是说最高的善像水那样,善于帮助万物又不与其争利,它停留在像溪沟那样为众人所厌恶的地方,但其最接近于“道”。天下再没有比水更柔弱的,可是攻坚克强却没有任何力量能胜过水、代替水。老子一次次赞扬水的品德,就是赞扬一种柔弱、谦下和退守的生活方式与做人的基本原则。如果人能做到像水那样,就能够与“德”永不相离,重新又回到如婴儿一般的单纯状态。人就会安于沉默,甘于平凡,持守着卑下,而不会因此感到苦闷与烦恼。这正是因为看透了荣誉和光彩的虚幻不实,而成为自觉追求质朴的生活境遇的原因。老子强调人应该效法水,以水为榜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心怀仁善,言语真诚,为政清廉,办事干练,善于把握时机。如果一个人能像水那样不争,就不会犯过失。但老子遗憾地指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水的美德,就是没有人照着去做。反而是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所谓“天下熙熙攘攘,无非名来无非利往”,就会宠辱若惊,忧病斯起,心灵如何安顿下来!在老子看来,要想心灵安顿,首要的生活原则就是贵柔,他反复申说“柔”的重要性。如:“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这里所论的“柔”是将修身养性、爱民治国与生养万物结合在一起了,修身养性要守气调心调息,涤除杂念,深入静观;爱民治国不要让百姓惧怕自己、猜疑自己,尽管自己聪明过人,却又保持无为而治的状况;生养万物,又不去占有它干扰它,而使之尽量的繁殖茁壮的成长。老子还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守柔曰强”、“人之生也柔脆”、“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柔弱处上”、“柔之胜刚”等等“贵柔”的说法,这里的“柔”并非如某些人理解的软弱可欺,一味退让的意思,而是指人和万物要保持生机与活力,就不要争勇斗狠,恃宠而骄,恃强好胜,而要无为谦下,守柔处弱,养心调气,退安守固。这样人的心灵才能得到很好的安顿,自然界也才能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对于老子来说,“柔”更重要的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安静、平和、恬淡、适意的心态。这是把心灵的安顿放在了第一位,显示出一种处世的大智慧,这和他说的“大智若愚”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后世学人往往不理解老子所讲的“柔”,曲解曲说者比比皆是,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从心灵的深处去理解老子,所以不能与之心神交契,产生共鸣。庄子虽不论及贵柔,但也讲恬淡虚无,他说:“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其认为宁静、恬适、淡泊、寂寞、无为,是天地的准则,德行的极致。所以说,圣贤豪杰至此也就会变得平易,平易就自然会恬淡,就不再一味地追求出风头、处处贪得而无厌。平易恬淡,则忧患就不能侵入,邪气不能袭扰,这样人的德行就能圆满无缺,其精神也就永不亏损。可见庄子还是真正理解老子的心境心态,所以庄子一生都能够抱有一种若浮若化,自喻适志的精神状态。在这一点上,老庄的确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庄子还有一段话,我以为是对老子贵柔思想的阐释。他说:“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与故,遁天之理。故天无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淡,乃合天德。”就是说,圣人的生死存亡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动静浮沉与阴阳合德,循天理、天道、天意而动,与万物共处,绝不显示出自己有什么出类拔萃的过人之处。他不去刻意追求什么,即所谓“不为福先,不为祸始”。这段话的意思按成玄英的疏解是:“循,顺也。内心去知,外忘事故,如混沌之无为,顺自然之妙理也。顺物,故无累也。同人,故无非也。夫圣人动静无心,死生一贯,故其死生也如赴浮沤之蹔起,变化俄然;其死也若疲劳休息,曾无系恋也。心若死灰,绝无缘念。譬悬镜高堂,物来斯照,终不预前谋度而待机务者也。智照之光,明逾日月,而韬光晦迹,故不炫耀于物也。逗机赴感,如影随形,信若四时,必无差忒,机来方应,不预期也。契真,故凝寂而不梦;累尽,故常适而无忧也。纯粹者,不杂也。既无梦无忧,契真合道,故其心神纯粹而无闲杂也。恬淡无为,心神闲逸,故其精魂应用,终不疲劳。叹此虚无,与天地合其德。”其核心内容就是讲“顺”,顺自然之妙理,顺物之势等等。“顺”字在先秦典籍中常与“柔”字连用,如《周易·坤·彖》中就有“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就是指君子应该具有柔顺的心理特点,循着柔顺之道去做,才能合于常理,得到贞祥吉顺的前途。既然在《周易》中就有关于柔顺的论述,那作为受之影响甚深的道家学说进一步将之深化发展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是否可以这样说,《周易》刚健之道由孔及孟,柔顺之道则由老及庄,两条线路双管齐下,又相映生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儒道互补。老子庄子对柔顺的阐释,对心灵安顿具有重要的可操作性,现在闻名世界的森田心理疗法的核心观念“顺应自然”就是按照这一理论拟定的。

第二,以情制情、爱养精神、平淡虚静、遇事宽容和恻隐仁爱的生活态度。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没有比运用“啬”这个原则更好的了。这里的“啬”字,不是通常所谓的吝啬,老子赋予了它新的哲学涵义。任继愈先生认为:“老子提出治人、敬天的原则就是一个‘啬字。总的方针是爱养精神,积蓄力量,不该做的事尽量不做。小到个人养生,大到管理国家,都离不开‘啬这条原则。后来庄子讲‘养生,《吕氏春秋》讲贵生,就是延老子这条思路发展下去的。”老子说的“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既指的是个人又指的是国家,因为每个人的心灵安顿与国家的和谐稳定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老子又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这里把“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作为三宝,后人对此的理解也是歧见纷呈,特别是不敢为天下先一句,常为人所诟病。其实老子是反对凭借突发激情,鲁莽冲动,草率行事,而是提倡遇事要三思而后行,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意思,“慈”即宽容,“俭”即“啬俭”,能够做到这三点就会使人胸怀宽广,英勇沉着,无往而不胜。老子特别反对为情所困和感情用事,在《道德经》全部81章中只能找到一个“忧”字,而且强调的是“无忧”,老子常说“恬淡为上”“致虚极,守静笃”,心灵要保持恬淡虚无,清净寂然的状态,哪里还会有什么忧愁?除了无忧,老子还讲“不怒”。我们知道“怒”是情感中最常见、最易发作和最难控制者,其虽为七情之一,但怒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俗话说“气不留命”主要就是针对怒来说的。人世间经常发生怒火中烧的情况,特别在战争状态下。老子所说的不怒之人,就是所谓“善战者”。但也确有临战即怒,好逞匹夫之用的鲁莽之人,对付这样的人该怎么办?老子就用“以悲哀涖之”的办法,这是从《周易》中借鉴来的。《周易·同人》卦九五爻辞说:“同人先号咷而大笑,大师克相遇。”高亨《周易古经今注》说:“《释文》:‘号咷,啼呼也。《说文》咷下云:‘楚人谓儿泣不止曰咷嗷。咷嗷与号咷义同。先号咷而后笑者,先悲后喜也。《旅》上九云‘旅人先笑后号咷。先喜后悲也。可以参证。《尔雅·释言》:‘克,能也。此殆古代故事。盖有一军被敌人围攻,将就歼灭,相聚大哭,乃突围而走,幸遇援兵相遇,而转败为胜,故曰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这是一个用悲哀战胜愤怒的经典例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老子在处理情感问题上颇有妙招,但其归结点还在于恬淡虚无、爱养精神、遇事从容亦即遵守“啬”的基本原则。老子关于安顿心灵的一些论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就十分推崇老子,他说:“能概括我的许多更深刻的信仰是老子的一段话: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这里的“自化”“自正”“自富”“自朴”,说的正是任天下之人各自发展其个性、才能和禀赋而不相妨碍与干扰,体现了老子顺乎人之性命之情,任人之个性自然发展的特点,因此而成为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深刻信仰,或者说是一种指导思想。

庄子亦以治情为安顿心灵之要务,他说:“虚无恬淡,乃合天德。故曰,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德之失。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于忤,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淡之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故曰,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就是说,要想达到恬淡虚无即符合“天德”的要求,就必须对于悲乐、喜怒、好恶之类的情感加以控制,不使之超出应有的范围,否则就会成为“道”“德”的负累与障碍,出现种种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后果。冯友兰先生曾引《庄子》一书中秦失所说的“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爱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加以评论道:“别人感到哀伤的范围,就是他们受苦的范围。他们受苦,是‘循天之刑。感情造成的精神痛苦,有时候正与肉刑一样的剧烈。但是,人利用理解的作用,可以削弱感情。”庄子和老子一样试图用种种方法化解人因为感情所带来的痛苦,但庄子和老子也有不同之处,那就是他打算用以理化情而不是以情制情的新方法,在冯友兰看来这似乎与儒家有某些近似之处。但从总体来说,庄子还是与老子所论相一致的,那就是以爱养精神,平淡虚静等作为天地道德的准则,他说:“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虚静平淡寂漠无为,都是为爱养精神,汲取充实自己的体魄,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处于从容宁静的动态平衡状态之中,人就不会刻意妄为,耗精费神。这样自然就会轻松愉快,不再为忧虑祸患而自苦,不想长寿都很难。这里我们会想起前面庄子所谓的“寿则多辱”的说法,显然庄子不是一概反对人长命百岁,而是要求长寿是自然而然的,是自喻适志的。庄子在安顿心灵方面还有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办法,这是他超越老子的独到之处。一是“心斋”,一是“坐忘”。关于心斋的论述是:“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段话的大意就是要心静神凝,尽量消除耳目感官以及心智思虑的活动,使虚而无形的精气聚集心中,“道”即在心中显现出来。至于所谓“心斋”一词的意思,郭象注曰:“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成玄英疏曰:“唯此真道,集在虚心。故如虚心者,心斋妙道也。”这就是说在“心斋”的特殊状态下,人就会得到与道合一的心理体验。“坐忘”是借颜回的之口说出来的,其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为坐忘。”意思就是人虽有四肢却要忘其四肢,虽有耳目却要忘其耳目,有形体却要忘其形体,有智慧却要忘其智慧。这其实集中一点就是要“忘我”。这和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又何患”的意思十分接近。但是庄子这里主要体现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心静神凝,静坐忘怀,显然这是一种较为神秘的心理体验,强调的是自我的主体精神与天地精神自由往来和交融。所谓“同于大通”也就是同于大道,也就是心与道存,从而实现得道的理想目标。郭象注曰:”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人怎样才能做到忘其所有的一切呢?这在常人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这就需要旷日持久的进行一种心灵的训练,古人谓之“导引”,今人谓之“气功”。这种可操作的心灵训练方法,可以使人在精神上获得一种超越,从而使精神境界得以净化和提高,自然能够起到安顿心灵的积极作用。

比之于道家,儒家则更多地将情感视为心灵安顿的正能量。孔子在《论语》中强调仁者“爱人”,“仁爱”是儒家情感哲学的核心,因为儒学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仁学,儒家最为关心的道德情感就是仁爱。仁是从抽象层面来讲,而爱则是从具体层面来说的。这个“爱”属于复杂的社会性情感,如蒙培元先生所说:“仁的本来意义是爱,这是人类最本真最可贵也是最伟大的情感,可视其对象、范围不同而分为不同层面。首先是爱人,而爱人又从爱亲始;其次是爱物,爱生命之物,进而爱整个自然界,这也是仁的重要方面,决不能将仁仅仅局限在‘人间性这一层面上。”爱既然是人类最本真最可贵也是最伟大的情感,必然也是人类心灵安顿的正能量或者说是强大的推动力。孔子和孟子都是极富爱心的哲人,《论语》中“爱”字凡九见,如“节用而爱人”“泛爱众”、仁者“爱人”等;《孟子》中“爱”字则出现四十次,显然是一个更为重要的范畴,甚至也可以这样认为,《孟子》一书的基调就是一个“爱”字。而孟子讲“爱”又以“恻隐之心”即“同情心”为主体。孟子将“仁”与“恻”即仁爱与恻隐紧密结合在一起,《孟子·公孙丑上》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乃是行仁的端始。“恻”字最早见于《易经》井卦九三爻辞:“井渫不食,为我心恻。”“为我心恻”的“恻”,指悲恻的情感,表现出既对遭难者的同情,同时自己心中也深感难过,这是悲痛和恻隐混合在一起的复杂情感体验。由此可知,孟子“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之说,也滥觞于《周易》。而羞恶、辞让、是非亦即义、礼、智等道德观念的端始。仁兼四德,所以恻隐之心当为儒家道德观念的最重要和最深切的道德情感体验,像孟子远庖厨,闻禽兽之声而不忍食其肉,就是作为自古以来表现同情心的经典例证。孟子所谓“善端”就是道德情感,没有道德情感在孟子看来就不能算人。人具有四个善端,就如同人具有四体。因此,“仁恻”作为最能体现“爱”的道德心理观念,它不仅存在于个人的内心世界中,更重要的表现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活动中,特别是强势群体或个人,在对待如是群体和个人时,就显得格外重要,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黏合剂。“爱”的力量是伟大而崇高的,甚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但真正能够体验它的深刻内涵,并且身体力行,才是最重要和最困难的。我们知道唐代的“贞观之治”被誉为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最辉煌的典范,这其中孔孟的仁爱思想所起到的历史作用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尚缺乏对这方面的研究。当我们今天在深入探讨心灵安顿的问题时,一定要挖掘“仁爱”思想在其中所起到的历史作用,以为今人所汲取和借鉴。当然,孟子对于“恻隐之心”的高扬,既是对《周易》中“心恻”观念的继承,同时也是对儒家仁爱思想做出的新贡献,那就是指出了仁爱思想的核心就是“恻隐”。著名心理学家张耀翔先生说:“仁爱生于同情,别于一切自私情绪。”显然,“恻隐之心”这个“人皆有之”的所谓“善端”,是人类最本真最伟大最可贵的情感之中的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孟子的这一仁爱恻隐的思想在心灵安顿中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作用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探究。

老庄孔孟关于心灵安顿的方法问题确实做了大量的论述,我们以上就其中几个最为关键的方法进行了阐发。可以看出,其作为中国古代有关心灵安顿方面论述的活水源头,对后世的影响的确是不容低估的。

三、余论

从以上我们对中国古代哲学中有关心灵安顿方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其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以古喻今,也不能不引起今人的高度重视。这是因为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社会环境与社会现象都是纷繁复杂的,一个人如果想健康快乐地生活首先要适应社会坏境,与周围人群和睦相处,先贤所提出来的一系列防止心灵困扰和安顿心灵的办法,还是相当周到和全面的,的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我们今人并不能也不会完全照抄照搬古人所说的一切。因为,毕竟“往事越千年,沧海变桑田”,时代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不能去做胶柱鼓瑟、刻舟求剑的蠢事。老庄孔孟他们的处世经验既有特殊性也有一般性。特殊性就是他们身处乱世,所以就会处处谨小慎微,否则就可能遇到杀身之祸。而我们今天生活在如何实现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尽管也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甚至是千难万险,但毕竟还是不能和老庄孔孟的生活环境同日而语。但是,老庄孔孟安顿心灵的经验、理论和方法中还具有很重要的一般性原则。诸如淡泊、宽容、谦下、守柔、制情、仁爱等等,恐怕还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这是因为不论到了任何时代,只要是活着的人时时刻刻都会具有心灵不安定和困顿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这也是实实在在不容忽视的客观问题。不用一一举例,新闻媒体经常有因为各种各样心灵困顿而发生的自杀和他杀等等恶性事件的报道。当然,这是较为极端的例子。至于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一些琐事杂事引起我们内心发生烦恼、苦闷等不适甚至痛苦的情况,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过。所以,如何汲取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安顿心灵的经验、理论以及方法,确实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在结合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个大背景下,按照每一个人的实际生活状况(包括自己的情感类型,性格特征等等),有的放矢地对照先贤所说的去做,才能真正安顿好自己的心灵,从而能够做到心灵诗意般地栖居,让自己获得美好温馨的精神家园。

注释

①蒙培元:《情感与理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8、311页。②③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34、134、604、604、228、420、609、611、612、538、539、540—542、539、128、457、147、284、285页。④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2009年,第365页。⑤《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第83、38页。⑥⑦⑨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25、19—20、43—44、27—28、101—102、97—98、62—63、17、171、17—18、21—22、96、114、167、168、171、129—130、129、149—150、42、70、35、152、71页。⑧⑩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1988年,第514、515页。张中行:《负暄三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14—315页。徐仪明:《易学心理学》,中国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194—201、5页。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中华书局,1984年,第201—202页。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93页。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31页。徐仪明:《冯友兰论情感在哲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州学刊》2008年第2期。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130页。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第16页。张耀翔:《心理学文集续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85页。

责任编辑:涵含

猜你喜欢

中国哲学孔孟老庄
更 正
吹响老庄全面振兴的“冲锋号”
蓝天白云映照孔孟大道——记济宁市公路管理局治理公路扬尘助推环境改善
谎言
从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谈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
有联大家改
好玩的小苗苗
英勇不屈的“刘老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