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新生教育管理中的助理辅导员制度
2014-09-16商霄杰陈永民
商霄杰 陈永民
摘要:助理辅导员制度是一种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推行该制度能够促进院系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辅导员工作深入开展、促进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以及促进助理辅导员自身锻炼与成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助理辅导员的培训与指导、合理安排助理辅导员所负责的专业与班级、构建助理辅导员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以及注重对助理辅导员的工作经验进行积累与推广等。
关键词:助理辅导员制度 高校新生 思想政治教育
助理辅导员制度是一种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助理辅导员又称辅导员助理、班主任助理或者助理班主任,是指由高年级学生(一般为学生干部、党员、预备党员等)担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的助理,在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的指导下,协助辅导员或者班主任教师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思想教育和学生工作的岗位。该制度的服务对象既包括辅导员,又面向大学新生。助理辅导员制度以助理辅导员联系新生班级的朋辈教育形式,在辅导员和新生之间建立桥梁和纽带,让高年级优秀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为新生领航,能够充分发挥高年级优秀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示范性,从而缩短新生的适应期,切实提高新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
一、助理辅导员制度的产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核心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和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作为专职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也处在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前沿。但近些年来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学生人数剧增,因而学生工作任务愈加繁重,但相比之下高校辅导员数量的增加却非常有限,人员配备相对紧张,在很多高校都远远达不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1:200的要求。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每位专职辅导员管理的班级数量都在七个以上,管理的学生人数平均在260人以上,有的甚至能达到400人左右。此外,这些专职辅导员中还有相当部分为新进辅导员,在学生工作方法和经验上都有所欠缺。这样一来,很多辅导员每天陷于各种繁杂而忙碌的事务性工作之中,从而不能真正发挥自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功能,细致深入地开展学生工作,也无暇对自身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进行有效改进与创新。
大学新生刚进入大学时期,面对与高中迥异的大学学习方式和陌生的生活环境、人际环境,他们迫切需要有人在他们迷茫、困惑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和正确的引导。因此,对新生教育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新生能否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关系到新生在大学期间的成长以及将来能否顺利走向社会并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可以说,在大学新生入学初期做好教育和指导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
基于上述背景,助理辅导员制度应运而生。在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引入助理辅导员机制,是对辅导员制度的有益补充,也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推行助理辅导员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推行助理辅导员制度是培养学生探索新途径的有益尝试
在当今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日新月异、学生主体特性变化巨大的情况下,以辅导员制为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给管理领域留下了一个真空地带,那就是缺乏学生间的自我管理和交流。助理辅导员制度是一种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给了管理和被管理学生双方一个能够进行平等沟通和交流的机会,通过高年级优秀学生的主动介入,弥补单一的辅导员制度的不足,把院系的各项育人工作转化到学生的行动上,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深化院系的教育培养效果。因此,这一制度的推行能够为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实现全方位、多角度育人,从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二)推行助理辅导员制度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缓解辅导员的工作负担,有助于辅导员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如前所述,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加和专职辅导员人数配备的相对不足之间存在较突出的矛盾。通过推行助理辅导员制度,让高年级优秀学生在专职的辅导员的带领和指导下担任助理辅导员,协助辅导员做好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为辅导员以后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又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生力量,使这支队伍既有专职又有兼职,专兼有机结合,形成上下一致的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有效地缓解了辅导员时间紧、无精力抓学生工作的局面,将辅导员从繁杂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利于辅导员及时全面地掌握新生的基本情况,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人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而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功能,也能够使学生管理工作系统更加精简、有序和高效。
(三)推行助理辅导员制度有利于提高新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促进新生的全面发展
新生进入大学,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在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学习方法、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助理辅导员与新生在年龄上接近,在身份上又同为学生,所以容易和学生在身份上、观念上、兴趣上拉近距离,沟通起来也较容易,共同语言较多。此外,助理辅导员又是高年级中品学兼优者的代表,学习成绩优秀,能够对新生的专业学习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在新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引入助理辅导员制度,有利于新生更快地进入正常有序的学习、生活状态,缩短入学适应期,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促进新生的更好发展。
(四)推行助理辅导员制度有利于助理辅导员提升自身能力,能够很好地锻炼一批学生骨干
助理辅导员通过协助辅导对班级进行日常管理,会站在院系的角度来思考、分析和处理问题,这就有利于他们树立全局观念,提高协调能力。通过指导新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他们的交往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管理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通过协助辅导员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他们的应变能力也能得到较大提升。另外,当他们在做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又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因此,担任助理辅导员有利于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对于助理辅导员是一个极佳的锻炼和成长机会。
综上所述,推行助理辅导员制度是对学生工作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也是学生管理工作取得更大实效的创新之处,有利于形成促进院系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辅导员工作深入开展、促进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助理辅导员自身锻炼与成长的“四赢”局面。
三、助理辅导员制度的实施
(一)助理辅导员的选聘
学生助理辅导员的选聘应在院(系)党总支的统一部署下进行。
选聘范围:除新生外各年级的班干部、团干部、学生会干部、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
选聘程序:本人申请→民主评议→择优推荐→面试→重点考察→院(系)党总支会议通过→公示、聘任。
选聘数量:根据开展正常工作的实际需要,按年级或专业的具体情况相应地配备助理辅导员,班级与助理辅导员岗位的比例通常为1:1。
聘期:助理辅导员的聘期一般为半年。
(二)助理辅导员的岗位职责
助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是在辅导员的领导下,协助辅导员进行新生的事务性管理,引导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帮助新生处理刚进入大学遇到的各种困难,建立良好、高效的班级组织。
助理辅导员的具体岗位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协助辅导员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家庭状况、生活状况、贫困生情况及心理问题学生的及时发现;
2.协助辅导员及学校相关部门完善新生的各项档案,包括新生个人信息的统计、新生心理普查及发掘具有特长的学生;
3.协助辅导员做好学校学院有关文件通知的上传下达;
4.协助辅导员做好新生学生干部的选拔及培训;
5.指导新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6.负责本班级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生活环境的熟悉、人际关系的处理等;
7.协助辅导员及时发现并准确反馈新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协助处理突发事件,以保证新生的顺利过渡,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四、对于助理辅导员制度推行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强对助理辅导员的培训与指导,推动助理辅导员更快成长
尽管选拔出的助理辅导员多为高年级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品学兼优且素质过硬,但他们在专业管理方面水平较低,且阅历尚浅,在某些方面不尽成熟;加之由于他们的站位、视野等不同,处理学生事务时往往站在学生的立场,容易给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形成工作阻力。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切实有效的培训与指导。
鉴于此,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两点工作:邀请资深辅导员对新选拔出的助理辅导员进行先期集中培训,通过讨论交流、专题讲座等形式,树立“时时育人”“事事育人”的理念,培养他们的全局观念和思想高度,帮助他们不断地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并在思想和行动上能做到与院系和辅导员保持一致。这些工作需要在新生入学之前完成。另外,当新生开学、助理辅导员真正参与到新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之后,辅导员要定期召集助理辅导员汇报工作情况,帮助他们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加以纠正并引导开展其他各项工作,从而促使助理辅导员尽快成长进步。
(二)根据新生群体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助理辅导员所负责的专业与班级
在有些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着多种培养层次的学生并存的状况。以笔者所在院系为例,既有统招的四年制本科学生,也有统招的三年制专科学生,还有非统招的两年制“3+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由于新生在知识基础、录取方式、学习层次以及专业特色等方面都各有差异,所以在划分助理辅导员负责的专业与班级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上述特点,尽量使每位助理辅导员负责与自身特点最接近的班级,保证其对工作对象特点有较好的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成效。
(三)入学初期过后,助理辅导员应尽快实现工作重心上的转移,加强辅导员与新生间的直接联系与沟通
助理辅导员多由高年级同专业优秀学生担任,作为学长,他们在年龄上与新生相仿,易于沟通和交流,能及时了解新生在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的情况,并能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体会给予新生相应的引导。在新生入学初期特别是第一个月内,助理辅导员主要是通过接待新生注册与报到、组织新生参加学校的各项基本活动、走访新生宿舍、组织班级活动以及对新生进行摸底了解等途径协助辅导员做好基础性的铺垫工作,是新生大学最初的“引路人”,是新生班级的直接管理者,辅导员可以借助于助理辅导员制度这一平台更迅速和真实地了解新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新生在一些方面遇到的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细致度与深入性。但在度过了第一个月后,如果仍然对于助理辅导员有较大依赖性,那么在接下来的班干部选拔以及奖助贷评选等工作开展时,辅导员将会面临着由于缺乏与新生的直接接触因而对班级情况特别是一些重点群体(如临时班干部、贫困生、问题学生)不够了解的挑战。此外,由于助理辅导员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与新生接触最多的人,所以新生习惯于有事先找助理辅导员,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新生与辅导员之间感情的培养和建立。
因此,在度过了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月,助理辅导员应开始进行工作重心的转移,即由之前的通过与新生直接接触、为新生与辅导员建立间接联系转变为通过在新生与辅导员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给辅导员创造更多的与新生直接接触的机会,并适时淡出新生的生活,从而推动辅导员今后工作的开展。
(四)构建助理辅导员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并注重对助理辅导员的工作经验进行积累与推广
在为期几个月的工作过程中,助理辅导员会逐渐积累一些自己的感悟与心得,若对此加以及时的总结,便会成为今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通过构建助理辅导员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如QQ群、微信朋友圈、微博、研讨会、工作坊等),在现任助理辅导员之间以及现任助理辅导员与之前已经担任过该职务的优秀学生之间营造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导他们互相借鉴工作经验,探讨工作方法,从而促进助理辅导员自身工作水平的提高。此外,院系的学生工作管理者也要及时收集这些重要信息并加以归纳和研究,同时加强和其他院系的切磋,不断修正和完善助理辅导员制度,实现制度的二次创新。
在我国现行辅导员队伍配备相对不足、队伍不稳定的情况下,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助理辅导员队伍对于缓和辅导员队伍的不足能够起到很大补充作用。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要勇于改进、勇于创新,不断完善和深化该制度,并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机制,促进助理辅导员制度在新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桦,姚植兴.高校学生助理辅导员制度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5).
[2]刘吏婷.“辅导员+辅导员助理”模式在新生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
作者简介:
商霄杰(1988— ),女,河北邢台人,石家庄学院教育学院助教,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教育研究。
陈永民(1980— ),男,河北元氏人,石家庄学院教育学院副书记、副院长,理学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石家庄学院2013年度校级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成果之一。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