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水芙蓉出大家

2014-09-15蒋南华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木桥书画家大娘

蒋南华

一月二十八日上午接到昔日同窗老友李潺从长沙寄来的新著《唱给早霞》,不胜欣喜。这是李潺寄来的第三本诗集了。在过去的几年里,李潺几乎年年都有新著问世。或是诗词,或是书画,或是散文、小说等文学艺术作品。

李潺是湖南省书协名誉副主席、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化艺术工作者协会和中国艺术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正如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谭谈先生所言:李潺是一位“有相当成就与影响的著名书画家”,“是书画家中的诗人与作家,亦是诗人作家中的书画家。”(谭谈《唱给早霞·序》)。

《唱给早霞》选集了作者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初期的新诗作品共168首,分为《油菜花黄时节》《水塘歌》《沿着东堤》《唱给早霞》等四个篇章。

作者以豆蔻年华、童心未泯的心态,热情、天真、生动而形象地讴歌了大跃进、人民公社那个特定年代的火热生活;激情而由衷地赞颂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赞颂了社会主义祖国;赞颂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切真善美。同时也是作者年轻时代曲折、多彩的经历与纯贞情怀的真实写照。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和很强的历史真实性,是那个特定年代的美丽赞歌。读之,使人颇有“文以载道,史不绝书”的史实感受,的确是“令人称许和难忘的诗章”(谭谈《序》)。例如:

“在晨曦初露的黎明,

人们俨然一股洪流,

倾刻,泛进了修渠工地,

瞬息,传来了锄声、笑声……”(《在工地上》1958,9.);

“寒雨顿时倾注……

闪光锄镐下的歌声,

却飘过一个山头,一个山头……”(《雨战》1958,10.);

“战斗,战斗,

为了放射掘煤卫星……

……

座山挖平了,

乌黑的煤层见天了。

……

四个白天,

四个黑夜,

掘出一座煤山,

在霞光里乌光闪亮。”(《发射‘卫星之战》1958,11.);

“前天,还是条山涧小道,碎石垒垒,荆棘丛丛,闇无人声。

………

今天,……一条崭新的公路,黄澄澄、光荡荡地嵌滿了你的眼眶。

嘟嘟――,一辆载重大卡车,拖着一股黄烟来了。

嘟嘟――,一辆漂亮的客车,带着一车欢笑去了。”(《新公路》1959,10.)

《唱给早霞》是李潺青少年时期的“处女”作,其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较之他后期的《云卷云舒》,自是各有千秋,别具特色。它同青少年时期的作者一样,既有稚嫩和娇羞之气,又富于幻想、追求与恋情,对祖国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虫鱼鸟兽……无不充满热情与遐思;对世间一切真善美的事物,无不充满赞美与仿效。故其诗歌抒情多于叙事;形象多于理性;幻想重于现实;精神重于物质……因而对爱情和幸福生活憧憬与理想的追求和赞美,便成了他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题。如《运煤插曲》(1960,10.):

“喊声兰英等一等,

我们一同推车跑。

清早的花儿打开了苞,

我们再把话儿聊一聊。……”诗中,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劳动和爱情的赞美与慕恋;同时也使我们觉察到了作者当年的稚嫩和模仿的痕迹。因而倍感真实、亲切,使人享受到了一种难得的自然、天真与纯朴之美。又如《过桥》(1961,7.):

“要过桥了,

一担担山柴,

停在一条渠水边。

三根不相合的小松树呀!

看去软得直打颤,

这样的小木桥啊!

这么架在这条深深的渠水间。

是谁第一个领先走过呀?

一个砍了一担蕨草柴的少女,

只见敏捷的脚步渠上飞,

小木桥被踩得溜溜软。

少女回过头来红喷着脸!

“大胆些!大胆些!

莫看下面只看前面。”

小木桥上就展过了一排飞燕。

只有大娘呀!

还胆怯地留在渠水边,

‘不走过去,孩子们会取笑,

走过去呀可心里在打颠。

大娘呀犹豫不决,

过了桥的孩子们,

开始交头接耳做鬼脸,

想把取笑大娘的话儿点燃。

少女一一看在心间,

三脚两步跨过了桥面:

‘大娘,你累了,歇一歇,

说着把她柴担儿挑上肩。

………”

诗中,通过对一位天真活泼、机智聪明和助人为乐的活脱脱少女形象的描绘,热情地讴歌了劳动和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赞扬了他们积极乐观、团结友爱的美好品德,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农村生活风貌,是一幅美丽的农村山水人物彩绘画和欢愉的劳作图。而《日落·月升》(1962,4.):

“站在山尖痴望着东天,

浑身喷射着激情的火焰。

最后只好收敛金色的光芒,

怱怱地赶回渐暗的西天。

这时一团银月从东方升起,

洒着银辉到处寻找,

哎!水里、山上、林中都不见。”

则是一首十分委婉含蓄、缠锦悱恻和扣人心弦、沁人肺腑的爱情诗。作者把太阳和月亮比拟成一对深情相恋、相互苦苦追寻、不忍分离的坚贞恋人。这是《唱给早霞》中最富魅力,最具诗情画意的恋诗代表作。

“秋水出芙蓉”,清新、雅淡,自然、朴素,是李潺诗歌的一大特色。如《杨柳岸》(1964,4.):

“杨柳岸,

绿阴铺。

树下一排读《毛选》,

风弄落腮胡。

那边飘飘送二胡,

拨枝望:

十女练歌舞,

双双黄泥足。

起工哨声‘嘟嘟嘟!

纷纷柳下出。

鸟惊起,

飞入河滩三月芦。”

读之,彷佛如一阵清风伴着琴声和鸟鸣声徐徐飘来,又轻轻而去,使人感受到了少有的清新和愉悦;像是一幅水乡农家集体劳作的水墨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令人久久留恋和难忘。

仰望蓝天赏早霞,云蒸霞蔚乐开花。李潺的诗给了我们许多美好的回思、遐想和甜蜜的艺术享受。endprint

猜你喜欢

木桥书画家大娘
竹筷木桥
Single-Log独木桥
不达彼岸
推销
辟雍雅集·“大美寻源——当代优秀书画家作品展”选登
好媳妇有眼力见儿
王大娘的遗嘱
雪天里的良心红薯
书画家娄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