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采葑菲抵万金
2014-09-15蒋力馀
蒋力馀
费新我先生以生涩朴茂、雄强俊逸的左笔书风鹰扬天下,其艺术成就与执著精神,深得毛泽东、郭沫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艺术家的高度评价,他对我国文化事业的贡献是不朽的。书法作为表现民族精神的高雅艺术,最大的难度是以最深厚的文化积累来作最简单抽象的表达。中华是诗的国度,书法若不以多力丰筋的线条为骨骼,以儒释道哲学为内核,以诗意为精魂,纵技法游刃有余,依然空洞苍白,难入高境。费新我是当代杰出书家,原为丹青妙手,江苏国画院首批被聘画师,艺委会委员,靠超人的勤奋与奇高的悟性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早年与俞平伯、丰子恺、钱君匋等先生交谊甚厚。费新我的艺术活动主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其创作风格鲜明,时代感强烈,书品载体多为毛泽东、辛弃疾等豪放派诗人的辞章和那个时代战天斗地的民间歌谣,目前还很少读到他抒情言志的诗词。细品其创作,对载体意境之把握甚为准确,线条能追蹑情感的运动,并融入创作主体的审美感受,或豪纵,或典丽,或高华,或幽邃,无不舒卷如意,感人至深。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说:“真正的诗人不一定经常作诗,但必须胸中饶有诗意。”此言甚确。胸中饶有诗意,郁郁芊芊,笔下自无一丝尘土。
费新我的郁勃诗情偶发于楹联,书家堪称联坛高手。楹联为对偶修辞的独立运用,为诗中之诗。对偶修辞发展为独立的文学体裁运用生活之中,即楹联的真正产生,一般认为起源于五代时蜀主孟昶之桃符题词,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识》云:“纪文达言楹联始蜀孟昶‘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十字。”从其产生的情形来看,楹联大致属于一种应用型的文学体裁,源于西蜀,成熟于宋,繁荣于明清,对生活的反映是烛照三才,辉丽万有。五四以来,逐渐式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繁荣,楹联作为一种快餐式的高雅的文学样式已广泛运用于生活之中。费新我的联语量多质高,可惜大多散佚,而今搜集到的仅存60余副,可谓“散落人间者,泰山一毫芒。”诗人的创作,或题馆阁楼台,或赠报刊杂志,或悟人生哲理,或志庆,或酬答,或挽悼,无不言随意遣,言近旨远,风格鲜明,工稳雅逸。读其联,品其书,可窥见先生光风霁月的情怀、学富五车的学养、超然潇洒的神采。
豪荡瑰奇之风格。风格的出现是艺术创作高度成熟的标志,创作能传达一种生命情调,朗现个性,便形成风格。费新我的联风是豪荡瑰奇,但又不失婉约飘逸、塞马秋风与杏花春雨和谐统一,与书风大致接近。先生生活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受儒学精神的影响甚深,胸怀旷亮,意志坚强,其美学理想偏于阳刚。清人姚鼐云:“其文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决大川,如奔骐骥。”诗人特别喜欢雄浑豪荡、刚健清新的艺术风格,他的楹联创作也自觉不自觉地追求那“荒荒油云,寥寥长风”的艺术境界,气势磅礴,豪荡瑰奇。“双塔影摇天际日,三江潮落海门秋。”(《椒江东山公园》)“沧海碧千里,朝阳红半楼。”(《苏州东山宾馆》)秋风、塔影、碧海、红楼,动静相生,红碧相映,多么瑰奇壮丽的海天图卷!读这样的联品,胸次如洗,仿佛想起了魏武“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意。诗人往往通过时空的对比,于浩荡雄丽的意象中寄托至深的人生感慨:“千古亮肝胆,一生硬骨头。”(《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千古”与“一生”形成对比,“亮”与“硬”相互映照,高度概括了鲁迅先生的崇高风范、斗争精神。“羲斯千古业,衣钵十年薰。”(《河南书协十周年》)此联对河南书协在继承传统、培养人才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作了高度的概括,又含蓄指出弘扬国粹的重要性与艰巨性。诗人还善于驰骋想象,于微观中见宏观,于咫尺中见千里,于方塘中见洪涛:“不向半天擎日月,却来片地撼风雷。”(《苏州国宝级盆景,并题“秦汉遗韵”》)盆景是一种艺术,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典型集中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缩龙成寸,小中见大,是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联品以时空交错的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展开丰美的联想,让我们仿佛在微型山水之中见冈峦起伏、群山如赴的千里之势,由其苍藤古木而想见秦汉精神之雄强高古、壮丽之极、瑰奇之极。善豪放者往往亦善婉约,费新我的一些联品也体现出婉约的风格:“山笑花香,春风满面;凫飞鱼跃,秋水传神。”(《常州书画院成立》)诗人以春风秋水、凫飞花笑等意象群来描绘书法绘画之境界,让人想见欣欣向荣、百卉争妍的艺坛景象。
圆融自足之意境。意境为华夏艺术最为重要的美感特征。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人间词话》)诗词、楹联、书法、绘画,莫不如此。所谓意境大致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抒发与对客观景物的描写臻至水乳交融的一种境况,是偏于审美的一种形象。风格和意境多有相通之处,但又有区别。二者都是创作主体情感、气质、学养的物化和外化,是人格之光、理想之光的一种折射。风格偏于整体的势,情感色彩,审美趣味,而意境偏于整体的象,情感形态,美感深度。高境界的联品为一首首圆融自足的诗。中国的艺术尚“圆”,这个“圆”是意境完整,有象外之致,何绍基《东洲草堂文钞》云:“落笔要面面圆,字字圆。”楹联是诗中诗,实际上比一般的诗词创作难度更高,因为意象须概括鲜活,情理要含蓄显豁,很难铺叙,又受字数、韵律的严格制约,故非斫轮老手莫能为。现在美学上流行一种所谓的“空筐”理论,这种“空筐”越大,美感越丰富。所谓“空筐”,其实就是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华夏艺术最本质的特征,这是从《诗》教、《易》教发展而来的美学传统。联品的这种意境是圆融自足的,它与绘画有相通之处,随意截取生活中的空间意象来遣意抒情,而饶有意趣。禅宗对中华艺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少禅语小品就是联语,意境圆融:“三冬瑞雪应难改,九夏凝霜色转鲜。”(《五灯会元·卷十三》)“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五灯会元·卷四》)禅师们通过瑞雪凝霜、鱼跃鸟飞等意象来参悟修炼境界,获取明心见性的智慧。费新我对传统文化领悟甚深,可以说,他的创作饶有画意,大多是情景交融、形圆意足的小诗,如一片流云、一丛芳草、一泓清泉,让读者参悟意象之外的深情雅意,玉想琼思。“湖映祥云,道济化雨;场挺瑞木,山溢清泉。”(《湖州道场山万寿寺》)这既是万寿寺四围风物的绘神描写,同时又是参禅悟道的境界表达。祥云化雨、瑞木清泉,我们可以从这些意象中湛发明澈的灵性,参悟幽妙的禅理。“灵鸟高鸣天外,好花喜放日中。”(《<瞭望>十周年,海外版五周年》)由鸟鸣天外、花放日中等意象,含蓄地肯定《瞭望》创刊十周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切表达了诗人对其越办越佳的殷切期望。费新我的创作意境幽邃,体现出其旨远、其辞微的美感特征。“杼机培俊秀,经纬焕文章。”(《华东纺织工业学院三十周年》)联品运用比兴手法,既写出了该院的专业特色,又盛赞建院三十周年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语意双关,耐人寻味。endprint
丰富幽邃之理趣。艺术的本质是抒情,但也蕴含丰富的理趣。一般说来,楹联不是纯粹的诗,它是应时、应景、应情、应理创作的一种应用型的文学作品。部分诗化的联品,其抒情虽是主要的,但必须以理为思想内核,也就是要有理趣。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义便是理。当然,这种理趣要求寓理于形,形中藏理,寓理于趣,趣中见性。这种理并非概念的简单图解,而是作为一种基因融化、渗透于艺术意境之中,正如钱钟书所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花中蜜,体慝性存,无痕有味”(《谈艺录》)费新我的创作饶有理趣,启人心智,情感与理趣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海山胜概供遐瞩,甲午英雄启后昆。”(《威海环翠楼》),海山纵目,心潮澎湃;追思历史,感慨万千。缅怀先贤之壮烈,勉励后昆之奋起,由览江山之胜而引发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告诉读者:落后挨打,中华民族近百年来饱受屈辱,今天的繁荣来之不易。炎黄儿女应慨然许国、血荐轩辕,祖国才会长治久安,欣欣向荣。“两字真言,心萦故土;万顷艺波,缘越重洋”(《程及学兄在其故乡鼋头渚鹿顶山勒石为“心”“缘”二字,拟联句缘贺》),联品巧嵌 “心”“缘”二字,真切地抒发了游子热爱民族艺术、心萦祖国山河的情怀。“化山水清气,快人世情怀。”(《题绍兴酒瓶联》)将中国的酒文化作了深入解读,在飞觞醉月中化入老庄超逸精神,借酒抒怀,借酒悟道,将酒的渲泄与艺术的澄怀浑化为一,抒豪情,寄抱负,赞美酒,溢情趣。“勤劳艰忍,积极乐观,为身心自强要道;美景天籁,阳光清新,乃造化所赐补方。”以素朴清丽的语言,阐释了修炼自我、感悟自然的人生哲理。“芳林绿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题<农村青年>》)这大致是一首集句联,初看以林叶相催、波流相继等意象隐喻新陈代谢之自然规律,而作者以此为《农村青年》题词,言外之意颇为丰饶:鼓励农村青年昂然奋起,敢于超越,希望此刊真正成为农村青年最佳的精神食粮,越办越红火,把广大农村青年培养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四海奇观欣集锦,大邦文化善雕龙。”(《题深圳锦绣中华》)“锦绣中华”是深圳市的人造景观,具体而微地将全国的风景名胜聚于一园,让游客在数亩之地饱饫浩博多彩之中华文化,联语紧扣景区特点,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江山的热爱之情,鼓励人们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笔深而意长,言近而旨远。
自然雅切之语言。自然是艺术创作的至高境界。席勒说:“艺术无非是自然之光。”联品要进入自然之高境,在语言上要不露斧凿之痕,工稳贴切。诗联创作为带着锁链之跳舞,有高度,有难度,艺术的美感方有震撼力。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一切艺术的学习都必须经过征服媒介困难的阶段,不独于诗音律为然。‘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切艺术的成熟境界。”(《诗论》)费新我的楹联创作能冥发妄中,游刃有余,凸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最短的楹联:“水天一色,山海齐珍。”(《三亚金陵度假村》)用极为概括的意象描绘三亚绚美风光和奇特物产,字字雅切。长联:“平生难相聚,正欣故里景和,月夕风晨已可想;顽疴竟没方,那堪暮年心痛,霜天鸿雁不成行。”(《挽为三胞弟》)联品以乐景写悲,以景和之春色反衬鸿雁之失行,手足之难分、暮年之孤寂,无限悲情,寄于言外。对仗之自然、意象之凄美、境界之幽邃,堪称挽悼之佳构。当代书家的诗联创作,最大的软肋是入声字把握不准而致音律不谐。入声在普通话中基本消失,对于北方诗家而言,精通格律,准确使用入声字甚为困难。不精诗学,不谙音韵,撰写的联品往往不谐格律,格律不谐、音韵不畅,何来意象之自然、境界之高远?而费新我先生的古典文学修养甚深,联品珠圆玉润,珠走泉流:“立言扬直道,积岁展声闻。”(《陕西日报四十周年》)“艺苑经营真得力,旧游凋谢倍伤怀。”(《挽姚世英》)两联中的“直”“得”均为入声字,作仄声使用。有些作品也突破了格律的束缚:“此乃真海角,不复旧天涯。”(《题海南岛突出地角》)信手拈来,皆成妙谛。楹联发展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对仗形式异彩纷呈。一般说来,从内容和上下联的关系看,常见的有正对、反对、串对三种;从对仗的工稳程度来看,有工对和宽对两种。费新我的联品多为工对,对仗方式尽态极妍。“万里此时同皎洁,一年今夕最分明。”(《北京月坛刻石》)看似正对,均写月光之皎洁、月色之清幽,但仔细思考,联品饶有言外之意、象外之象:由月坛的银辉想到祖国的山山水水,北京是祖国的心脏,华夏儿女纵相隔千里万里,天涯海角,都共一轮明月,心心相连,情牵月坛。“有花皆欲语,无树不生香。”(《张继馨画展》)此联应为反对,以树香花语形成对比,状写绘画创作生动空灵之艺术境界。“挺起铁肩担道义,不辞热血荐轩辕。”(《挽张志新》)此联上下如流水,化用李大钊赠杨子惠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鲁迅《自题小像》“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之诗意,高度赞誉张志新烈士坚持真理的崇高品德和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点朵纷纭,古今所尚;烟云蒸蔚,气象盎然。”(《上海朵云轩》)嵌入“朵云”二字,不露痕迹,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学养和匠心独运的创造精神。
沈鹏诗云:“自书俚句自长吟,自采葑菲抵万金。”(《笔殒》)费新我先生的自书联,工稳雅切,豪荡瑰奇,个性鲜明,时代感强烈,为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为艺贵在静心,心性的浮躁不可能进入艺术的高境,书法是线条艺术、抽象艺术,是数千年的文化结出的智慧之果,书法不单单是写出来的,更是中华文化养出来的。如果只要是线条可以表达情感,为何西方的字母不可以成为艺术?日本的假名书法应由汉字书法派生而来。离开了文化,离开了人文修养,尤其是离开了文学,哪有书法的美感可言?书法以线条为骨骼,以儒释道哲学为内核,以诗意为精魂,这样的艺术创造方高雅,方有长盛不衰的魅力。陈振濂说:“一流的书法家,可以不是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家,但必须是诗人。”这话是有道理的。读费新我先生的联品,在为其献身艺术的精神、雄强俊逸的风格感奋之馀,我们更要学习先生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热爱精神,真体内充,英华外发,才能创造出无愧前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作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