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力的探讨
2014-09-15童耘
童耘
摘要:2014年1月1日,我国财政部实施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试行)》,该条例对规范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加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力度,本文结合新制度的规定,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力较差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执行力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等管理水平带来了挑战,虽然单位内部控制的各项制度都有所完善和加强,但仍然存在制度执行力不足、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和发展,因此,在新制度的制定下,本文探讨了如何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执行力,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力现状
为了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财务部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定,将财务会计、资产储存、投资债务以及财务控制等控制内容列入规定标准。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各内部控制建设也取得了一定发展,突破了财务控制的局限性,将内部控制发展到日常管理体系。但是,不可否认,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仍然存在执行力不足的情况,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控系统不完善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系统还不够完善:第一,内控建设意识薄弱,很多单位将内部控制简单的理解为静态的规章制度罗列,忽视了内控体系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相互监督制约的动态特性,部分财务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的工作方法、工作必要性没有全面的认识。第二,理论与实际操作脱节,内控制度制定与监督实施环节的衔接不流畅,内部控制体系系统性较差。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日常经营秩序,提升经营效率,但是就目前内控实施情况来看,很多单位内控制度流于形式,理论与实际操作执行相分离,这就导致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财务处理的刚性不足。
(1)缺乏内控意识。目前单位对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只是简单的把内部控制作为会计过程,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不够用心;一些单位意识不足,选用素质一般的会计人员,使得内部控制更难以执行;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不够重视,忽视管控中各项工作实施过程与结果的重要意义,使得财务管理缺乏监督、财务管理更加弱化、内部控制制度无法有效的执行和实施。
(2)管理人员职责不明确,固定资产的管理还有待加强和控制。在政府实施集中采购制度以来,固定资产的管理已经得到一定的控制,但在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等管理方面还是有着一定的不足。购入后的资产没能分给具体的部门进行负责和保管,对于资产的登记、检查、借出和监督等工作也没有明确的负责人员。从而容易出现没人愿意管理、问题出现没人负责等现象。有些事业单位没有固定资产明细账目和借还手续,都会带来国有资产的损失。
(3)财务岗位设置不合理。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存在一人多岗等现象,如采购人员也是保管,会计人员也是出纳,这就使得经济决策的人员和执行承办人员未能分离开,很容易出现管理上的失误和漏洞,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多发挪用公款、套取现金等重大问题。
(4)内控制度不健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制度制定与实施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和计划性,从而使得内部项目核定缺乏依据,预算编制粗糙简陋,很难对本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控制,严重削弱了预算管理的约束能力。
(二)内部审计程序不合理
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环节也存在不足。在人员配备和机构设置等方面未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合理的设置,导致内部审计系统无法按程序化进行。这使得部分事业单位内部审查部门缺乏权威的监督能力,使得内部会计制度执行力不强,会计监督也成为摆设。其次,再加上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不够强、没有随时改善人员配备和无针对性的审计制度造成审计缺失和错位等现象的存在,使得内部审计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三)奖惩制度不明确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忽视对内部控制奖惩制度的设置或内控执行过程中的奖惩制度不明确。再加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够完善、内部控制执行的评价标准有些模糊,从而使得单位奖惩制度的设置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没有明确的赏罚界限,不能将内部控制执行力与人员绩效相结合,奖惩不到位,便不能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内部控制执行的积极性,同时也降低了员工对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自觉性,进而导致员工对单位内部费用滥用、责任不明等问题重视性不够。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力的相关对策
从分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力现状来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仍存在严重的问题,要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有序发展、增强内部控制执行力,必须加强各员工及领导的内控意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内控审计程序等。
(一)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要保证单位内部会计内容信息的真实有效,要从我做起,增强单位的风险管控意识,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起带头作用,对一些不符合制度规定的行为坚决制止,为事业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树立好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典范。其次,一把手领导要主动将财务审批等工作转交给各部分管理部门领导去处理,让自己更有时间去把握单位的整体布局和发展,全局掌握单位内部控制执行的情况。再次,各行政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单位的情况设置合理的内部控制以及审计职能部门和岗位,使得单位日常的财务工作和内部控制协调发展。
(二)建立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要设置好内部控制的关键岗位,并将岗位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权利,避免出现一人多职、岗权混乱等现象。首先设置岗位并放权给财务管理人员,可以让他们参与单位的重大决策并有一定管控的权利,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帮助单位更健康的发展;其次,保证岗位之间的合理性,将不兼容岗位分离;再次,定时做好有效监督和定期检查,防止职责不明等问题,避免岗位设置不合理导致的财务风险;最后提高财务人员等整体素质,包括财务、预算、管理、法律等专业水平。endprint
(三)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专人负责管理
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对固定资产的购买、登记、借出、使用和检查等各个环节的明细账目和借出归还手续进行专人保管和检查,将职责明确化,从而为奖惩设立依据。其次,对于调离单位的管理人员包括领导干部,要及时清点固定资产情况,避免人走物无的现象发生,对于金额巨大的固定资产要及时上报领导寻找解决方案,降低国有资产流失率。再次,建立对巨大项目决策做决定的领导班子研究、技术咨询和专业论证相结合的决策机制,由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和决定。
(四)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
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力现状来看,内部控制制度需要重点完善和改进。首先,完善综合性管理制度,包括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和经费管理等制度;其次,细化管理制度,包括电话费、办公费等的管理制度要进行明确;第三,还有一些相关性的管理制度需要设置清楚,包括车辆管理制度、培训制度、接待制度等。使单位做到有章可循、按制度办事,建立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使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健全,形成内部会计岗位设置合理、人员职责分明、各岗位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每部会计控制制度,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能更加规范的实施与执行。
(五)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职能
内部审计是对单位的日常经营活动、经济投资、会计信息整理和汇集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监督,保障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为了使得审计部门能公正、客观、独立,单位内部要聘用高专业素质的审计人员,对单位的业务和经营管理的合理性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和评价。对于那些日常不合理的决策或缺失要及时上报高级管理层,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的保持单位活动业务的有效性、科学性。
(六)将奖惩与绩效考评挂钩
为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对内部控制执行的积极性,需要将奖惩制度与员工的绩效考核相结合,通过绩效管理来提高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对相关人员的失误进行公正的分析和确定并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避免失误的再次发生。单位可以设置专门的内部控制评价部门或评价小组定期对单位进行全面的内部控制评价,结合评价报告中的问题,及时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使考评机制更加有效。
三、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上的讲话为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力、改进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明确方向。各行政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财政部制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试行)》执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改进内部控制财务、审计等制度,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得到有效的执行,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勇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操作指南[J].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2]史爱荣.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中文科技期刊),2013,16(22):068-069
[3]堪妮.关于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J]. 信息技术,2012(07):223-225
[4]柴大江,李继民.纤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1,(07):93-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