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读采供血档案信息应用

2014-09-15鄂春慧

档案天地 2014年13期
关键词:献血者血站血液

鄂春慧

采供血工作是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每天进行着献血招募、采集、制备、检验、供血等重复性工作,要产生大量的工作记录,而这些记录按照法规要求,需保存十年以上,所以档案管理工作对于采供血机构至关重要,不仅是为了证实工作的真实性、为法律纠纷提供证据,同时还能为采供血政策制定、无偿献血招募、血站采供血流程优化、检验策略制定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采供血档案信息的管理与利用,推动采供血事业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自1996年,我省逐步实现了采供血机构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血液质量管理和输血安全方面成绩显著。

1.采供血档案管理的复杂性及多样性

采供血档案主要是采供血各个过程、各个环节的工作记录,记录量大、面宽、种类繁多,包括献血者个人资料记录,献血者健康征询、体检记录,采血情况记录,血液初检、复检记录,血液成分分离制备记录,血液入库、发放记录,血液保存记录,血液制品质控抽检记录,采供血工作环境消毒记录,采供血工作环境工艺卫生质控抽检记录,储血冰箱、离心机等重点设备质控监测记录,采血袋等次性医疗用品及试剂等的生产厂家资质证明材料及质量检测记录,报废血、医疗废物的处理记录等记录。随着无偿献血的深入,临床用血量的增多,采集人数会不断上升,采供血档案数量会随着采供血工作要求的提高而越来越多,越来越细。

2.采供血档案信息的应用

2.1作为法律证据 尽管血站采取灵敏度高的试剂、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开展血液检测,有的还开展了核酸检测,但由于血液检测存在“窗口期”的问题,存在除国家规定检测项目之外的其它经血传播病毒,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依然存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法律法规日臻健全,人们法律及维权意识日渐增强,因输血造成的纠纷日益增多。输血纠纷不同于一般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为举证责任倒置的方式,对血站的权益有重大影响,若血站不能充分提供自己无过错的证据,将承担败诉后果。采供血记录是在采供血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是业务工作各个过程、各个环节的真实原始记载,既反映献血者的个人情况及其所献血液的全部信息,可从来源追溯到去向,又提供每袋血液的经检测证实为安全及保存、制备过程符合相关质量要求的证明。所以,采供血业务工作记录作为证据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毋庸置疑。

2.2 为采供血工作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采供血记录详细记录了每一袋血从相应的献血者开始到发往医院的整个过程,且每一条记录既有相同点,又存在着差异。科学合理利用采供血档案信息,为采供血工作提供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2.2.1采供血业务档案记载了献血者个人详细信息,比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等,对于献血人群按以上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根据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制定和开展相应的宣传招募活动,为保障血源充足提供指导。

2.2.2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四大血液安全战略之一是从低危献血者中采集安全的血液,多次、固定献血者由于对献血知识和规定比较了解,同时每次献血都要对其进行一次血液检测,这些人相对比较安全,被视为低危献血者。通过对多次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记录的统计、比对、分析,可以看出国家规定的经血传播病毒(乙肝、丙肝、梅毒、艾滋)有明显差异,这些检验数据结果,可以帮助采供血机构科学制定检验策略,减少检测成本。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检测数据结果,对重点人群加强血液筛查,保证血液安全。

2.2.3公民无偿献血后可以血费报销政策,献血者献血后可能马上也可能几年后才用血,所以对献血者献血信息进行及时归档和保存,才能在血费报销时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更好地提供报销服务,以鼓励和调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无偿献血。

3.采供血档案信息管理要求

3.1提高员工对采供血档案信息重要性的认识。血站的记录要作为证据,必须具有真实性、原始性、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所以必须加强对员工教育,提高个对工作记录重视程度,提高规范记录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记录敷衍简单,随意涂改和漏填漏记,甚至于或者提前记录,或者事后补记等现象。

3.2重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提高记录信息利用数量和效率,采供血档案应实行计算机管理系统,将纸质记录与电子记录并行,同时要实现血站之间和医院之间联网,提高采供血档案信息数据的管理、汇总、统计、分析与利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自1996年,我省逐步实现了采供血机构信息化管理,2005年实现了全省采供血信息联网,实现数据共享,2012年实现全省异地报销血费,2014年12月开展石家庄市血费出院即报工作,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血液质量管理和输血安全方面成绩显著。

3.3 建立归档管理制度和体系 各血站应制定相应制度和规定,建立记录书写规范,建立记录质量检查标准,建立自查、互查、质控抽查制度,将记录的质量管理纳入工作业绩和质量的评价体系,保证记录真实、及时、准确、完整。同时,要在进行采供血业务工作质控监督的同时,加强记录形成的过程控制。同时对电子记录的录入、更改、保存、备份等工作要进行严格规定和实施检查监督,保证信息准确、安全。

(作者单位:河北省血液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献血者血站血液
成分献血者电话回访效果分析
细节管理在血站质量控制科的应用效果
血液透析中风险护理的应用探索
关于血站文化建设的思考
献血反应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献血注意事项早知道
夏季单采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增高的原因及护理
当前血站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析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EXPLAIN详解血液与血管老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