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促发展
2014-09-15朱中林
朱中林
摘 要: 一个好的班主任可成就一个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既繁重又复杂。作者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大胆尝试,关爱每一位学生,通过教师在实践中的不断反思、总结,引导学生茁壮成长,逐渐成熟。
关键词: 班级管理 师生沟通 “你有潜力” 管理监控
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我国教育界对基础教育现实理性把握的结晶,具有较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价值。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第二是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新世纪的班主任要主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班级管理中体现全新的教育理念。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生动活泼的青少年,他们渴望民主、自由、理解……在班级管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人的因素当做班级管理的首要因素和本质因素,最终达到发展人、培养人的目的。如何把这一理念实实在在地变为现实,是每位班主任面临的严峻挑战。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我边学习边实践,通过反思、总结、提升,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三种教育策略。
一、追求师生沟通的质量
一位班主任面对四五十名学生,他们存在共性——一群青春期的青少年,有着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比如人际关系的紧张、学习所造成的压力、自我方面的问题、心理方面的困扰。但同时存在差异,他们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空间。师生交往时,如果班主任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感情,师生关系必然僵化,班主任的良好用心,学生不但不会接受,反而会从内心深处抵触。当师生关系和谐时,学生会对班主任给予的教育影响产生很大的接纳感,会带着良好的情感正面理解班主任的语言,接受班主任的要求。因此,成功的教育,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老师与学生的沟通质量。
班主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深入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讲究沟通的艺术,把爱与尊重、信任准确地传达给每位学生。师生沟通存在种种性质与形态的沟通,先把它分成简单的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两类。直接沟通是指班主任采用各种方式直接与学生沟通,并根据沟通内容、对象,相应采用恰当的沟通方式。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方式。一是专题调查。每学期我都向学生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调查。第一次采用书信的形式,因为这时学生刚刚认识班主任,大多希望在新班主任前有好的表现,以书信的形式,易使学生敞开心扉,便于班主任更真实、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第二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第三次以讨论的形式,先让学生写出目前班级管理工作中最想解决的问题,然后把问题归类,讨论解决的办法。二是个别访谈。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做敏感的观察者,在学生生理、心理或行为规范、学习成绩有异常表现时,可先从侧面了解,然后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当的场合,及时与学生交谈、说服、疏导,制止学生不良倾向的产生。三是集体活动。活动是班集体的生命,也是班主任了解学生,大面积教育、引导学生,实现师生沟通的一种重要途径。班主任要努力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这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如此,学生才敢于在活动中袒露真言,表现自我,发展个性。班主任要准确客观地了解学生、评价学生,可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有机会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能。间接沟通是指班主任利用学校各部门、任课老师、家长、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一个班主任不可能十全十美,精力、经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应用研究教育资源,间接教育影响学生,善于协调任课老师、家长、学生,统一教育思想,借助他们对学生施加压力。一旦校内外协调一致,将会形成一股教育合力,增强教育管理效果。
在多渠道的沟通过程中,师生间心灵碰撞,从而提供“发现世界”、“发现自我”乃至“相互发现”的契机,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二、传递“你有潜力”的教育理念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及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期望在学生身上产生激励效应是真实存在的现实。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启发我们,学生的智能、潜力是多样化和巨大的。
我国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人的潜力无穷无尽,作为挖掘潜力的第一步,首先树立起人的潜力无穷无尽的观念。”班主任要增强教育效能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成才的可能,尤其要对“差生”寄予厚望,抓住时机向学生传递“你有潜力”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在学生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教师肯定性的鼓励会点燃学生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让它照亮内心世界,挖掘潜在的能量。在班会课上,我向学生说:“在我的脑海中,没有差生、后进生的概念。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希望你们扬长避短。全班同学在同一跑道上跑,自然有人跑得快,有人跑得慢,跑得慢的同学请珍惜剩余的时间,迈开步伐,同样能顺利到达终点。”
有一次,学校开展体操比赛活动,我班和其他班级一样积极投入训练,但是我发现,学生信心不足,于是我告诉他们:“这套体操是专门为青少年设计的,其中的一个目的在于激发青春的活力、青春的自信,我相信每位同学都能做好。”比赛前一天,我对这段时间参加训练的同学给予充分的肯定,进一步鼓励他们:“明天参赛时,同学们不仅要正常发挥,而且要超常发挥。希望你们充满自信,动作整齐、协调、有力度,给人美的享受。”比赛时,正值下雨,但是每位学生神情专注,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赛后,我肯定他们的努力:“虽然你们只得了第三名,但是在我眼里,你们是最棒的。”
通过激励,每一位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当学生树立了自尊感、自信心,就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他的心灵舒展,个性张扬,创新的意识便悄然而至。
三、提高班级管理监控的能力
把学生当做自主发展的个体,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绝不意味着班主任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班主任要提高班级管理监控能力,才能使教育实现预期的效果。
所谓班级管理监控能力,指的是教师为了保证管理的成功,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而在管理的全过程中,将管理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主动、积极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分为三大方面:(1)教师对自己管理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2)对自己实际管理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对自己的管理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在科学管理的理念指导下,把握这三个环节,使之环环相扣,才能使班级管理井井有条。
在具体操作上,始终把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决策过程采用商量、对话或班级表决的方式。二是变“管、卡、压”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难免犯错误,若采用“火药味”极浓的“管、卡、压”方式,不利于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魏书生采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纠正错误:①写一份说明书;②做一件好事;③唱一支歌,④写一份“心理病历”;⑤写一份“个人法院审判程序”。这些方法有一个共性——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它触及学生的心灵,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分析自己,发现两个不同的自我,最终用“新我”代替“旧我”,用真、善、美代替假、丑、恶。三是教师要善于总结反思。通过反思、总结,更清晰地看到其中的不足,自觉地对自己的班级管理活动进行调节和修正,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身心需要,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班级管理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以上几点难以囊括所有的管理清单。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舞台,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舞台。如果学生是舞台上的演员,那么班主任就是幕后的导演,引导学生不断成长,逐渐成熟。
参考文献:
[1][美]S.I.Robertson.张奇译.问题解决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法.浙江教育出版社.
[4][美]斯莱文.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7版).人民邮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