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方言语音特点的百年演变
2014-09-15张丽娜
张丽娜
(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闻喜方言语音特点的百年演变
张丽娜
(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通过历史比较法和田野调查法,对百年来闻喜方言语音特点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发现现在的变化主要是受到了普通话的强势影响,演变方向是文读音进一步覆盖了白读音,语音特点弱化。
闻喜;语音特点;演变
闻喜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北端,东与绛县、垣曲相接,北与侯马、新绛相连,西与稷山、万荣、盐湖区接壤,南与夏县相邻。闻喜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本文以1918年杨深秀之子杨韨田纂修的《闻喜县志》[1]为早期资料;以1993年闻喜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的《闻喜县志》[2]为中期资料,同时参考侯精一、温端政主编的《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3]将二十岁左右年轻人的发音情况(发音例字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出的《方言调查字表》)[4]作为现期资料,纵向探讨闻喜方言语音特点的百年演变。
一、声母的演变
(一)帮组开口三四等字的演变
早期资料的注音方式为直音法、叶音法和反切法,中期、现期注音方式为国际音标。百年前县志中记载了止、效、山、臻、梗摄开口三等、山摄开口四等帮组字的读音,到20世纪中期潘家懿[5]也对闻喜话中帮组开口三四等字的读音有所描述,认为帮组字今读[p,ph,m]的,逢细音在口语里可以读为[t,th,l],中期资料显示帮组开口三四等字逢细音已经产生了文白异读(表格中出现两个读音:白读音在前,文读音在后)的现象,白读为[t,th,l],文读音为[p,ph,m]。到现期由于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年轻人白读情况不如老年人明显,文读音基本覆盖了白读音。
(二)知系声母的演变
1.知组、庄初崇、章昌母字的演变
百年前县志记载“中、转、追……”等字是将唇音改读为唇齿音,也就是遇、蟹、止、山、臻、通摄的合口三等,江摄开口二等、宕摄开口三等的知庄章组声母“唇音改读唇齿音”,并未记录音值。中期资料显示知庄章声母的蟹止山臻通合口字和宕开三庄组、江开二知庄组字声母读为唇齿音,到近期年轻人已存在读音两可的现象,同时声母[]、[h]开始出现,语音也与普通话日益靠拢。
表1 帮组开口三四等字的读音状况
表2 知组、庄初崇、章昌母字的读音状况
2.生、书、船、禅母个别字的演变
百年前县志记载了臻止遇通摄合口三等、江摄开口二等、山摄合口二三等的生、书、船、禅母等字的读音。中期记载遇蟹止臻通摄合口三等字、山摄合口二等、宕摄开口三等、江摄开口二等字声母口语读为[f],现期闻喜方言出现了声母[ʂ],文读与普通话靠拢,文白读并存。
表3 生、书、船、禅母个别字的读音状况
(三)日母字的演变
此表记载的是日母字的演变情况,1918年县志中记载遇止山臻通五摄合口呼的日母字是将唇音改读为唇齿音,中期资料显示闻喜方言中的日母字开口呼读作[z],合口呼基本读作[v] ,没有[]声母,通摄合口三等入声字读[z],例如:肉、褥。近期年轻人受普通话的影响,声母[]开始出现,存在文白异读,有文读音覆盖白读音的情况,方言特点弱化。
表4 日母字的读音状况
(四)泥组声母的演变
此表记载的是泥组声母的演变,百年前县志记载臻曾宕通摄一等字泥来母互注,到21世纪中期泥组声母读音情况为:在细音前泥母读为[],没有[n]声母,近期由于普通话的影响出现了声母[n],并且来母字读[l],泥母字读[n],韵母也进一步与普通话靠拢。
表5 泥组声母的读音状况
(五)百年来闻喜方言声母的演变特点
百年来闻喜方言声母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帮组开口三四等逢细音字的文读音逐渐覆盖了白读音;知庄章组声母“唇音读为唇齿音”特点的弱化,出现了声母[]、[h]、[ʂ]等;还有就是泥组字和日母字的演变,出现了[]、[n]等声母。
闻喜声母特征的削弱主要是文读音的出现,并且不断覆盖白读音,内因取决于语言的发展机制,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规律性导致了文白异读的出现,外因主要是受到了普通话的强势影响,例如,帮组开口三四等逢细音字读[t,th,l]的情况在地域上范围较小,抵御共同语影响的力量也较小,导致文读音的覆盖;另外就是受到普通话的影响,声母[]、[h]、[ʂ]、[]、[n]等开始出现。
二、韵母的演变
(一)阴声韵的演变
1.假摄字的演变
早期资料记载假摄开口三等字读如假摄开口二等字,中期假摄开口三等字读为[a]、[ia],同假摄开口二等字读音。现在假摄开口麻韵三等字出现了[iɛ]读音,产生文白异读,文读音的出现明显是受到了普通话的影响,方言特点弱化。
表6 假摄字的读音状况
2.遇摄字的演变
遇摄读如流摄是晋方言特点之一,[6]1918闻喜县志中记载的例字较少。中期资料显示遇摄泥组、精组、庄组与流摄合流,同时遇摄出现了文白异读,文读重新读为遇摄的[u],晋方言这一特点在闻喜方言有所减弱,现在白读音已多为文读音所覆盖。
表7 遇摄字的读音状况
3.蟹摄字的演变
早期资料记载存在蟹止摄部分字合流的情况,由于例字较少,不能做出全面的推论,中期资料显示出现了文白异读,到现期,文读音基本覆盖白读音。
表8 蟹摄字的读音状况
(二)阳声韵[7]
1.咸深山臻摄的演变
百年前资料记载咸山摄、深臻摄开口三四等的字可以互注,由于直音或反切的注音方式我们并不清楚当时的准确音值。中期资料显示咸深山臻四摄都读为鼻化韵,在调查年轻人的发音情况时,发现出现了鼻音韵尾,文白读音并存并不断覆盖,进一步与普通话靠拢。
表9 咸深山臻摄字的读音状况
2.宕(江)摄的演变
根据早期资料记载:宕、江摄白读与果摄合流,失去鼻音韵尾变为纯元音韵,另外宕摄开口部分字与同摄的入声韵合流。到上世纪中期宕(江)摄的白读音也与果摄合流,[8]在现今闻喜方言中除了宕合三的个别字(例如:王(宕合三平阳云)在地名“王村”中读为[yɛ213])外,白读音都与果摄合流,同时由于普通话的影响,出现了文白异读,文读音不断覆盖白读音。
表10 宕江摄字的读音状况
3.梗摄开口二三等字的演变[9]
根据早期资料记载:梗摄开口二、三字白读与蟹摄合流,并未说明梗摄文读的情况,而在蟹摄所注字中,有假摄开口三等字,咸、山摄开口三四等入声字,说明当时假、蟹、咸、山部分字合流。中期资料显示部分梗摄字出现文白异读,语音发展到现代,梗摄开口二三等的白读与假摄开口三等文读、咸山摄三四等入声合流,部分梗摄字的文读音正逐渐覆盖白读音。
表11 梗摄开口二三等字的读音状况
4.曾、梗、通摄的演变
根据早期资料记载:曾、梗、通摄与臻摄合流,在所注字中出现了深摄开口三等字,作为佐证说明1.所描述的早期深臻摄合流情况。中期资料显示出现了文白异读,白读为鼻化韵,文读为鼻音韵尾,在调查年轻人的发音情况时发现文读音已基本覆盖了白读音,显示了闻喜方言百年来语音特点的弱化。
表12 曾、梗、通摄字的读音状况
(三)百年来闻喜方言韵母的演变特点
百年来闻喜方言韵母到现期的变化表现在:假摄开口三等字出现了文读[iɛ];遇摄读如流摄的特点弱化;咸深山臻四摄韵尾的变化;以及宕江曾梗通五摄白读音的情况。
闻喜方言韵母特点的弱化主要表现在文读音不断出现,并逐渐覆盖白读音。其中有语言发展规律和内在机制的影响,“前强后弱”的汉语音节发音特点决定了韵尾最容易发生变化,如阳声韵的白读情况,也有普通话强势影响的外在因素,共同语对方言语音的影响是巨大的。
三、声调
早期资料记载闻喜方言存在平上去入四声,但没有记录调值,因此我们无法知道百年前声调的确切情况,所以只将中期和现期进行比较,到20世纪中期,闻喜方言入声消失,平声分阴阳,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10]与古音的对应关系如下:清平今读为阴平,浊平、全浊上、全浊入、全浊去今都读为阳平,清上、次浊上今读为上声,清去、清入、次浊入今读为去声。现在的声调情况发生了如下过渡性的变化:古全浊上声和全浊去声逐渐由归入阳平到归入去声,其他与中期变化不大。
表13 声调情况
续表13
古声调例字今声调阴平(31)阳平(213)上声(45)去声(53)上声清中:古展纸现:古展纸次浊中:五女染现:五女染全浊中:近厚是现:近厚是去声清中:帐正唱现:帐正唱次浊中:岸漏怒现:岸漏怒全浊中:共阵助现:共阵助入声清中:急竹黑现:急竹黑次浊中:月入六现:月入六全浊中:局宅食现:局宅食
四、结语
闻喜方言在不断演变与发展,百年来闻喜方言声母、韵母的演变主要是文读音的出现,并不同程度地覆盖着白读音,文白异读调节着音类布局和音变速度,也使方言音系向权威方言靠拢,声调的演变主要是古全浊上声和古全浊去声的归属变化,这种结果的出现有语言内部规律的要求,也有普通话的强势影响。
综上所述,闻喜方言百年来的变化受到了内外因的共同影响,由于语言内部规律和普通话的推广普及,文读音出现并不断覆盖白读音,方言的语音特点弱化。
[1]杨韨田.闻喜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18:147-158.
[2]闻喜县志编纂委员会.闻喜县志[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3:455-467.
[3]侯精一,温端政.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M].太原: 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620-668.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82.
[5]潘家懿.山西闻喜方言古帮组声母字的读音[J].方言,1985(4): 305-308.
[6]乔全生.晋方言语音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154.
[7]王洪君.阳声韵在山西方言中的演变(上)[J].语文研究,1991(4):40-47.
[8]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51-377.
[9]王洪君.阳声韵在山西方言中的演变(下)[J].语文研究,1992(1):39-50.
[10]包旭玲.中原官话汾河片方言声调的类型及演变[J].沈阳大学学报,2008(6):1-5.
EvolutionofthePhoneticFeaturesinWenxiDialectinthePast100Years
ZHANG li-na
(LiteratureSchool,ShanxiUniversity,TaiyuanShanxi030006,China)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historical comparative method and field work,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the phonetic features in Wenxi dialect during the past 100 years and finds that Wenxi dialect is affected greatly by mandarin, and its literary pronunciation has gradually covered the colloquial pronunciation and the phonetic features has been weakening.
Wenxi dialect ; Phonetic features; Evolution
2014-04-21
张丽娜(1989-),女(汉),山西闻喜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方言学方面的研究。
H172.2
A
1671-816X(2014)10-1074-07
(编辑:佘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