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电专业深化校企互动运行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2014-09-15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校企学院职业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 300451)

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中已将高职教育走工学结合的道路确定为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深度构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是现阶段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但高职会电专业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致使其在深度校企融合、共育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进展缓慢。本文以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会电专业为例,在调研校企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构建深化校企互动机制的探索方案,以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夯实学生的会计技能和会计阅历,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一、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校企互动机制的现状调研分析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进行,分别对校企合作企业方和校企合作学校方自2004年以来进行的合作事宜、教学改革进行调研。

根据对校企合作企业方的调研结果,得出82%商业零售业和信息咨询公司认为开展校企合作对企业比较重要,愿意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愿意参加学院举办的招聘会,盼望尽快建立校企互动的长效机制.如天津金元宝集团、天津乐购生活购物有限公司、天津尤尼泰税务师事务所、天津同信会计师实务所等年年接纳实习生。18%的其他类型企业对校企合作不感兴趣,也很少接纳实习生实习。

根据对校企合作学校方的调研结果,得出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完善并落实了十几项校企合作制度;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跟教育顶层设计,突出“诚信+能力+职业证书”的特色;3.课程体系围绕“基础技能+核心技能+综合技能”展开;4.校本教材对接会计岗位编i写,采用引出任务—剖析任务—完成任务的编写模式,目前本专业教师已正式出版8本任务驱动式校本教材;5.校内实训设施、实训软件投资力度大,既满足了实训教学,又服务了滨海新区管理型人才的培训;6.开辟了十几个集学生实习、教师顶岗的对口校外实训基地;7.打造了一支专兼职1:1的教学团队,做到了企业教师、学校教师的互补、互动、互助。8.毕业生的就业率年年攀升,目前已达到98%,专业对口率达到60%,薪资待遇基本在2000元以上,学生及家长对学院的教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10年来学院在校企合作探索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教育教学质量、结构、特色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滨海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新要求,存在着下列主要问题:

一是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深度不够,社会服务能力需进一步增强;二是与企业行业合作共同开发的专业核心课程设计的深度不够;三是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技术服务的能力不足,缺少教学名师;四是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有待保障。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进教学改革,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基于工学结合、深化校企互动机制的探索方案

(一)依托地处滨海新区的地理优势,以中小财务公司为突破口,深化合作内涵,拓展合作对象

“十二五”期间,天津滨海新区把中小企业的成立和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之一。中小企业在滨海新区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公司的注册登记、税务登记、建账记账、纳税申报、审计等业务迅速增长。寻找高素质、低成本的会计人员是财务公司的当务之急.而我校会电专业每年大概有700多在校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学生比例为80%左右,到财务公司批量顶岗实践在能力上、时机上均具有可行性。

1. 对已建成的校外实训基地落实“深度融合创长效”的机制

实现深度融合的关键是企校利益的平衡,学院应为接收实习学生的合作单位给予费用贴补,企业应提供给学生劳动报酬。学院在财务公司的旺季(11月-转年4月)将学生选派到企业,由校企双重师傅进行工作指导并形成书面记录,企业、学院对指导过程进行抽检,通过双重监督保证学生实习充分且收获丰富,同时保证企业业务及时完成。按指导学生的人数和指导的质量发给企业师傅指导费,以激励企业的合作热情。学院对实习学生单独设计教学计划,确保完成教学内容。在财务公司的淡季,学院可以组织企业专家为学生做专题讲座,对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完善、深化。如《财务管理人员如何实现内、外账的转换》、《如何确定审计风险》、《流转税、所得税的纳税申报》、《财务人员如何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等具有一定难度且实战性很强的报告,使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会贯通。

2. 对潜在的合作伙伴推行“三顾茅庐建联盟”的策略

在地方工商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学院指派专门外联人员,及时获取企业的注册信息,由外联人员进行校企合作事宜的前期联络,争取做到接洽一家、合作一家。

2013年,在原塘沽工委、财政局的推动下,天津滨海会计师事务所为20名学生提供了2个月的顶岗实习机会(带报酬),学生们在企业师傅、学院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会计凭证录入、账簿的登记、报表编制等会计工作。学生们岗位上的良好表现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肯定。学院也获得了培养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社会声誉。

(二)深化校、企、行共同开发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以阶段性的职教联盟活动为平台,形成固定的5-10人行企专家和校内3-5人专业带头人的核心课程团队,针对已建成、在建中和新建的核心课程进行再设计、再完善和具体落实。以会计岗位(群)职责为出发点,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以任务驱动或项目引导或行动导向等为课程开发模式,从职业能力目标、职业资格证书、学习目标、单元内容、实训内容、实训条件、学习方法、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课程深层设计与整改,突出课程的核心素养、职场能力,完善课程的拓展素养,展示课程的科学性、生动性和新颖性。

根据会计职业能力要求和核心课程团队的研讨结果,确定了会电专业7门核心课程,课程的核心岗位、岗位描述、职业能力及素质培养目标如表一所示:

表一 核心课程岗位描述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建名师团队

一手抓专任教师队伍建设,一手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齐抓共管,打造名师团队,创建特色专业。

1.专任教师队伍建设

学者叶澜曾说过:“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举措。

首先,应从意识形态领域提升教师们爱岗敬业、增加技能的职业热情,形成教师内在进取精神,积极地进行会计领域新法规、新准则、新制度的学习掌握,自觉地投入到教学改革中来。

其次,以校内外举办的各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为契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以此来提升教师的工作业绩和知名度。通过优质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评比、教师技能大练兵、教学能手评选等活动,历练教师的执教能力。以制度化的形式要求教师之间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和研讨,互相听课评课,积极承担教研、教改课题。学院要组织教师轮流参加政府、企业、团体、院校组织的相关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活动,以此来开拓教师视野,掌握前沿知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最后,学院、系部要建立教科研扶持和奖励的具体办法,对教科研成果的取得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奖励。

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兼职教师在弥补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促进专业和课程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广度等方面创造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是一个重要战略。

(1)深化校企合作,严把兼职教师入口。以校企合作基地为平台进行兼职教师的聘任,把兼职教师个人行为转为企业组织行为,即在聘任兼职教师时,由学校提出条件和要求,企业择优推荐。学院制定聘任标准,如: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在本岗位工作5年以上等条件,以考试的形式认定兼职教师资格,以此方式严把兼职教师入口关。

(2)固化兼职教师培训制度。在每学期末,对兼职教师进行不少于8学时的培训。培训形式可采取专兼职教师的教学经验交流,培训内容可以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创新;课程标准、考核标准的制定;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相关教学软件的操作;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等。通过培训,提升兼职教师的执教水平。

(3)细化兼职教师考核制度。细化考核项目,量化考核结果,差别化兼课费标准,淘汰考核分数不及格人员。从职业道德、业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科研能力、实践课程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考核分数在85分以上者,兼课费上浮10%,60分以下者实行淘汰,让兼职教师有执教的成就感和使命感,能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

四、“深化校企互动机制”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

1.外部保障措施

一是政府要转变职业教育的工作机制。要从职教规划、资源整合、政策制定、监督监管等方面进行主抓;要从经费投入、平台营造等方面进行保障;要从提供信息、牵线搭桥等方面进行服务。

二是行业、企业要主动参与职业教育改革。要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布局、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指导;要从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要从实习、就业等方面履行责任。

政、行、企、校共同携手教学改革,定能促成职业、产业、就业紧密结合的办学机制。

2.内部保障措施

高职院校是校企合作的实施者、受益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助推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

(1)严格执行高职院校“双证书”毕业制度。“双证书”指的是毕业证加会计从业资格证,让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考取上岗证。针对学生一次性考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比例较低的现状,应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将考证课设置为选修课,聘请社会考证辅导名师进行授课,实现学生较高的取证通过率。为学生顺利走上实习、就业岗位奠定基础。

(2)拓展校企合作新空间。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我们既应与学院所在地企业,又应与生源地企业进行合作,实现校企合作的规模与空间的不断拓展。方便学生在校门口、家门口就近进行阶段性的顶岗实习。

(3)建立突出贡献人才的表彰机制。对在职业教育建设上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由学院授予荣誉称号和给予奖励,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李忠华.“双主体”模式下校企深度融合的运行及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

[2]查吉德.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四个问题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

[3]金仲秋.高职交通土建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思考[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猜你喜欢

校企学院职业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西行学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