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方法研究

2014-09-14赖欣

价值工程 2014年25期
关键词:航空公司监察管理体系

赖欣

罗凤娥

(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广汉618307)

0 引言

安全始终是民航永恒的主题。安全管理体系(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MS)的建立正是为适应世界民航安全管理发展趋势而提出的一种有效降低事故率,提高民航安全水平管理方法[1]。2006年起ICAO要求各缔约国在航空相关领域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但各国对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识不尽相同[2][3]。2008年民航局飞标司下发咨询通告《关于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对我国航空公司进行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提出了建议。

目前国内民航空管运行单位在参考ICAO有关SMS的框架结构基础上,已经空管保障工作特点明确各级SMS建设模块及要素、建设步骤和必要的资源投入,为空管各级单位积极稳步启动并推进SMS的建设进程提供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指导与参考。

SMS作为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综合了运行、技术系统、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完全可以融入到整个航空公司组织机构和管理活动中,为航空公司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在航空公司实施SMS的目标在于使公司全体人员提高对安全的主客观认识、在公司内部促进安全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提高相关人员的风险分析和评估能力、加强事故防范和补救行动能力、并持续对公司内部各运行环节进行安全监控。本文通过考察目前航空公司SMS现状,并结合安全管理与评估方法对我国航空公司SMS体制建设方法进行了研究。

1 航空公司SMS建设方法

1.1 形成具有公司特色的安全文化 航空公司SMS需要制定适用于公司安全运行的相关政策和规章,并明确安全责任构成,使公司所有生产工作的开展都有既定的安全指导和明确的安全责任人。SMS主要依靠高层管理者,相关的政策、程序和规划,对一个新成立的公司可以从头开始建立各种政策和规章,而已经存在的公司早已经有了管理框架和相关措施,这对于已经存在的公司既是优点又是缺点。它允许已经存在的公司将现有的措施和资源集中起来为SMS服务,但是它同时要承受公司已经存在理念和功能的束缚,因此公司必须制定符合公司特点,比如规模大小、营运模式等方面的政策来规定SMS的目标和明确SMS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实施的具体步骤。政策应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①制定的安全目标应是可测量的;②管理层对安全目标负责并有责任实现该目标;③公司需要一个将现有运行模式逐步过渡到SMS体制之下。

1.2 建立以数据量化为基础的安全管理方法 在空管SMS建设中,安全管理程序是SMS体系的动态组成,它主要包括风险管理和安全评估两大部分。其中风险管理是SMS主要的安全管理程序和手段,SMS其他要素的最终价值都是在论证是否需要及时开展风险管理和安全保障。

航空公司能否进行有效地安全风险管理关系到实施SMS的成败。安全理论中认为风险管理包括:系统和工作分析,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缓解四个基本过程。

风险识别/分析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只有对存在风险有了全面了解,才可能预估危险造成危害的程度。风险识别可以通过安全评估、日常运行的监督检查或信息报告系统等手段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大量信息中来识别可能的危险源,还可采用管理者,运行人员,监察人员及员工共同参加的头脑风暴会议来识别危险源。同时还可以由专门风险管理专家或团队从一线员工获得的信息制定安全简报。常见的风险识别方法有流程图、安全监察表(SCL)、事故树(FAT)、故障模型、基元分析法等。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实施风险识别,其结论应该以数据量化的形式,体现风险存在的形式与程度。

传统的航空公司风险评估主要利用事故率评估,对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但就目前已知的评估结论可知单纯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不能体现航空公司运行安全水平。航空公司运行安全是一种动态、多变量、人为因素起到主导作用的开放复杂系统,系统不确定因素众多且逻辑关系复杂,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很难确定。尽管用于风险评估的方法很多,如AHP层次分析法、FUZZY模糊数学模型以及D-S证据融合方法等。但笔者认为对各个航空公司而言,不应纠结于采用何种风险评估方法,而应首先建立符合公司自身特点的数据量化评估体系,形成多组对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量化取值,这样能以不同侧重面全面反映影响航空公司的安全运行水平。对各指标的量化取值应该满足数据量小,可消除不确定性歧义的方式。当通过某一数学方法完成风险评估,但其结论存在异议时,可采用其他评估方法予以交叉验证。

在已有评估结论的基础上,需要制定风险缓解程序和策略。风险理论中没有绝对的安全,只能将风险控制在“切实可能低(ALARP)”的水平,即必须权衡风险与采取措施减少或排出风险所需时间、成本之间的关系。最佳解决方案随着具体环境和紧急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各航空公司可将风险事件进行归类、并分析风险事件涉及的责任单位或人员,从而建立就该类风险事件缓解的预案,以作为应对和缓解该类风险事件的指导程序。

1.3 建立长效安全监察机制 目前空管系统SMS建设确定监督、测评与改进是体系运转效率的保证。其中安全监察的内涵在于:它要求监察活动更具针对性和细微性,且监察的过程需要被监督和记录,监察的目的不在于“揪”错,而在于最快最直接地发现危险源,及时展开科学地风险分析。航空公司SMS建设应该借鉴此方法,实施长效性、周期性安全监察机制,该机制是确定安全管理系统是否按照要求落实和实施的具体体现。监察机制的周期性规划要根据公司本阶段工作流程、规律有所侧重,比如航空公司夏季、冬季营运都天气影响很大,即环境特点非常突出,因此安全监察要重点考核航空公司制定的有关这两季安全运行的策略和方案是否得到切实实施。长期性在于安全监察应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持续进行。航空公司内进行安全监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①实施安全绩效管理,将目标和安全管理绩效指标分解为一个个可量化的、可实现的单一指标,以协议的形式分解至相对应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通过对这些指标完成情况的持续监控和定期考核,从而确定该安全责任部门安全管理体系是否依照预期运转,并以此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措施以提高安全绩效水平,以达到预期安全目标的管理方式。②内部审计,对航空公司设计SMS的要素,包括文件、执行程序和使用工具是否全面、适宜;相关工作过程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有关文件和局方要求;公司制定的SMS各项规定是否得到了有效贯彻。

公司安全绩效管理可以在公司的周以及月工作计划中展开,而内部审计可以在季度或年度工作计划中实施。在安全监察过程中,航空公司营运监察人员应发挥积极作用,局方传统的监督管理注重符合技术标准,通常包括审定、持续监督、调查、规章的强制实施等。

2 结语

在中国民航全行业大力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大背景下,航空运营人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意义重大且时间紧迫。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将有效提高航空运营人的安全管理水平,尤其与传统数据统计方法相比,航空公司被视为一个开放、动态的复杂巨系统,更强调了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建立长效的企业安全文化在公司SMS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各航空公司因结合自身公司特点,如运输种类、规模大小、航线构成、管理模式等个方面因素明确SMS建设及实施的工作切入点,按照民航局咨询通告的要求,积极的改进和完善自身安全管理体系。

[1]王永刚,张秀艳,刘玲莉,陈芳,王亚.国内外民航SMS的建设进展[J].中国民用航空,2009,02.

[2]中国民航空管系统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指南.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IB-TM-2010-003,2010,3.

[3]吕新明,雪莲.对中国航空运营人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思考[J].中国民用航空,2006,12.

[4]王兴华,王巍.航空公司安全管理系统初探[J].中国民用航空航采网,2009-12-18.

猜你喜欢

航空公司监察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IATA上调2021年航空公司净亏损预测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水政监察
智慧监察“行稳”方能“致远”
独立设置“环保警察”促环境监察执法
江西:网上监察“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