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食市场格局演化与我国的策略选择
2014-09-14吴朝阳教授
吴朝阳 教授
一、近年来国际粮食市场供求与贸易概况
(一)供求概况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增长率逐渐下降。70年代尚有3%的增长率,至80年代则仅有1.6%,90年代进一步下降为1%左右。2000—2003年,世界粮食产量增长率几乎为零,其后虽有所回升,但升幅非常有限,2000—2010年年均增长率仅为2%左右。表1反映的是当前国际粮食供求的简要情况。由该表可知,近年来国际粮食年产量基本稳定在22亿吨左右,2010—2011以及2012—2013年度甚至有所下滑。据美国农业部估计,由于小麦和玉米产量有望大幅提高,2013—2014年度世界粮食总产量有可能在24亿吨以上,从而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值。与粮食生产相比,粮食消费更多地与经济景气相联。由于世界整体经济尤其是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仍未走出低迷,近年来全球粮食消费量虽总体缓慢增长,但年均增长率也仅有1.8%左右,2012—2013年度甚至一度萎缩。产量与消费量相抵,近四年除2009—2010年度有所盈余外,其余三年均存在缺口,其中2012—2013年度缺口总额达2430万吨。产量与消费量之间的缺口直接导致了近四年来世界粮食总库存的逐年下降,虽然2013—2014年度供求形势较为乐观,但库存量能否达到2009—2010年度的水平仍是未知之数。
1) 对整个淮海经济区而言,全区的国内旅游收入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708 8和2.548 6,表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每变动1%,分别带动国内旅游收入同向变动0.708 8%和2.548 6%.可见,城市绿化建设对旅游经济的增长存在拉动作用,同时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对旅游经济的影响要远高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二)粮食贸易概况
由表2可知,近年来全球粮食贸易量总体呈扩张态势,虽然2012—2013年度有所下滑,但2013—2014年度有望好转,预计将接近4亿吨。其中小麦贸易量最大,2011—2012年一度高达1.5亿吨,玉米和大豆的贸易量近年都基本稳定在1亿吨左右,大米贸易量最小,2011—2012年高峰时也未超过4000万吨。
表3反映的是当前世界主要粮食进出口国情况。由表可知,美洲是玉米、大豆的主要出口地区;南亚是大米的主要出口地区;小麦的种植地域较广,主要出口地也相对分散。2012—2013年,美国是小麦的第一出口大国,大豆的第二出口大国,在大米、玉米的出口中也稳居前四位。巴西是玉米和大豆的第一出口大国,印度、越南和泰国则是最为重要的大米出口国。在进口方面,东北亚、中东、非洲是世界主要粮食进口地区。2012—2013年,中国是大豆和大米的最大进口国,日本和埃及则在玉米和小麦进口中分居第一。
表1 近年来国际粮食供求概况 单位:百万吨
表2 近年来国际粮食贸易概况 单位:百万吨
表3 2012—2013年世界主要粮食(分品种)进出口国 单位:千吨
二、中长期内国际粮食市场格局演化趋势
(一)世界粮食消费增速将略高于产量增速,供求缺口或将加大
中长期内,世界粮食产量和消费量总体仍将呈增长趋势。支撑粮食产量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① 世界仍有较多可耕种土地有待开发。全球农业生态区(global agro-ecological zone)研究表明,中长期内尽管发达国家可耕种土地面积存在微量减少的可能,但发展中国家可耕种土地存量将增加,总体来看全球可耕种土地面积仍将持续增加。② 农业投资尤其是跨境直接投资有望增加。联合国贸发会议研究表明,1980—2008年在全球FDI流入量中,农业部门吸引的FDI最高仅有7.8%,大部分年份在5%以下,1996—2000年仅有1.8%。而在农业部门吸引的FDI中,流入初级农业部门的FDI又占极少数,1996—2000年最高也仅有12.2%。由于全球粮食危机频现,未来农业部门吸引FDI有可能增长,事实上近年来中东、东亚、美洲、欧洲对外农业直接投资都有所增加。③ 粮食生产技术有望提高。中长期内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 farming)技术、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农业研发投入的增加均将有利于农业产量增长。支撑粮食消费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① 全球人口增长。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估计,至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90亿以上,相比2009年净增23亿。② 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2050年全球对粮食的需求将增至年均30亿吨以上。③ 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该检测系统中采用的微波固体流量计可被视作发射单频连续波的厘米波雷达传感器,因而可根据雷达理论和多普勒效应理论来推导多普勒频率和岩屑颗粒运动速度关系表达式。
由此可见,国内外粮食市场的联系程度日益紧密。面对国际粮食市场格局演化,笔者以为我国的应对策略应该包括如下方面:
(二) 国际粮价总体将高位运行,粮价异动或成常态
展望未来,由于上述国际粮食供求基本面的原因,国际粮价总体持续高位运行的可能性较大。尽管粮价高企也是全球粮食产量增长的重要推力并反过来有助于平缓粮价,但还有两个不容否定的事实支撑高粮价:其一,粮食贸易自由化理论上将推高粮价。其二,以美欧为首的发达经济体需要高粮价以维护自身利益。随着粮食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在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不可持续的情况下,为维护农业部门的利益,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本质上希望推高国际粮价。事实上发达经济体也有诸多推高粮价的手段,比如说大力发展生物燃料以及休耕政策的调整等。
然而总体来看,世界粮食产量增速可能不及消费增速,主要原因如下:第一,许多尚未开发的可耕土地集中于拉美和次撒哈拉非洲地区,其中许多土地由于人口缺乏、土地的物理化学特性、基础设施不足等原因难以开发;第二,由于上述原因加之国内投资环境问题,许多有待开发的地区可能难以吸引境外农业投资;第三,发展中国家的小农特性、政府公共政策滞后、研发投入和技术转化难题等因素将制约技术进步对粮食产量增加的贡献;第四,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城镇化等因素将制约粮食产量稳定增加。正如《2013—2022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所预测,未来10年内世界粮食种植面积和生产力增长将更加缓慢,粮食产量增长将进一步放缓。如此,中长期内世界粮食产量增长乏力而需求增长旺盛,供求平衡势将趋紧,粮食供求缺口或将拉大。
目前,国际粮食市场事实上由少数国际粮商及其支配的跨国公司体系所垄断,这些跨国粮商包括传统的ABCD、嘉能可、丸红以及新兴的NOW(来宝—Noble、奥兰国际—Olam、丰益国际—Wilmar)。不仅如此,跨国粮商还有进一步整合之势,2012年4月,嘉能可宣布60亿加元收购加拿大最大粮商Viterra;2012年5月,丸红株式会社斥资50多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三大粮商Gavilon;另外,法国路易达孚也制定了70亿美元的支出计划,意欲收购俄罗斯小麦贸易商United Grain Co.;2013年4月,ADM又与澳大利亚Grain Corp达成31亿美元的收购协议。纵向方面,跨国粮商正进一步巩固其垂直一体化垄断格局。以中国市场为例,近年来ABCD四大粮商正加紧在中国布局,不断渗入上游的研发、种子、化肥,中游的仓储、物流以及下游的加工和分销环节。此外,跨国粮商与母国和东道国政府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强大的信息掌控能力以及庞大的内部运作体系,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利润转移、风险规避乃至价格操控。可以说,跨国粮食巨头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垄断程度都在加深,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信息掌控等优势将愈发明显,其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和控制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三)传统粮食进口地区对出口地区的粮食贸易赤字或将进一步扩大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全球贸易环境将逐渐好转,尤其是双边和区域自贸区的兴起以及多边贸易谈判的推进将进一步推动粮食贸易自由化进程,全球粮食贸易量将得到进一步扩张。粮农组织《2050年全球农业展望》预测中长期内全球粮食贸易将总体增长,至2050年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净进口将增长两倍,达到3亿吨左右,粮食进口占其粮食总消费的比重也将由2006—2008年的9.2%提升至14%。中国拥有世界1/5的人口,在生产约束增强和需求增长强劲的双重压力下,粮食进口可能进一步增加。美国农业部研究结果显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目前农产品进口在世界总进口中的比重接近1/3,而未来10年世界新增中产阶级的40%将集中于该地区,届时其农产品进口全球占比或将更大,并由此深刻影响全球粮食贸易格局。据《2013—2022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预测,未来10年北美、拉美粮食贸易盈余将进一步扩大,而亚洲、中东和北非的粮食贸易赤字也将进一步扩大,由此传统粮食进口地区对北美、拉美和大洋洲等传统粮食出口地区的绝对粮食进口依赖将进一步增强。
(四)粮食贸易竞争将逐渐向高附加值产品和产业链下游转移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在粮食贸易方面,中国也正迅速融入国际市场并扮演重要角色。如表4所示,近年来,中国大米、小麦、玉米进口增长迅速。与2009—2010年度相比,2012—2013年度中国大米进口320万吨,增长770%;玉米进口300万吨,增长131%;小麦进口296万吨,增长112%。据美国农业部预测,2013—2014年度中国小麦和玉米进口将大幅增长,其中小麦进口将达950万吨,同比增长220%;玉米进口将达700万吨,同比增长133%。在大豆方面,中国已长期保持第一进口大国地位,近年来占世界总进口比重始终在60%左右, 2013—2014年度占比更将达66.1%,创历史新高。
(五)跨国粮企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垄断可能增强
在国际粮价整体走高的同时,国际粮价异动也极可能变得更为频繁。2007—2013年的国际粮价走势其实已呈现明显偏离基本供求面的异动景象。对于国际粮价异动,国际社会给予了高度关注,2011年G20领导人甚至要求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等八家国际机构联合研究并发布了专题报告。导致国际粮价异动的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可能有三点:第一,粮食金融化。所谓粮食金融化,主要指大量国际游资通过粮食期货及其衍生产品进行投机炒作,扰乱国际粮食市场正常秩序,加剧粮价波动。联合国粮农组织2012年7月曾召开专题会议探讨投机因素对国际粮价的影响和冲击。第二,粮食能源化。国际能源价格的大起大落是导致生物能源发展并诱导国际粮价剧烈波动的重要因素。第三,全球气候异常变化。上述导致国际粮价异动的因素长期内势必仍然存在,如果国际社会不能有效协调和应对,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国际粮价异动可能仍将持续。
三、新时期中国应对国际粮食市场格局演化的策略选择
以美国为例,尽管近年来美国玉米出口大幅萎缩,其传统市场逐渐被巴西、阿根廷和乌克兰等国所挤占,但其基于玉米的下游产品,主要是肉类、乳制品、玉米油、玉米糖浆、玉米酒糟以及乙醇的出口量近5年却翻了一番,由2007年的900万吨增长为2012年的1800万吨,出口额达到130亿美元。另据美国农业部2013年8月公布的数据,2012—2013年度,美国大豆出口减少10500吨,但《油世界》预测当年度美国豆油出口有望达85万吨,同比增加近20万吨,从而进一步挤压拉美各国在国际豆油市场的占比。由此可见,美国作为最为主要的粮食出口国,正逐渐将粮食贸易竞争引向下游产业,而这些产业和市场往往不甚敏感,所受限制也较少,可有效规避贸易壁垒,但附加值却更大,值得各方高度关注。
1. 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需大体平衡。粮食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必须高度警惕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迅猛增长的态势,力争将其限定在可控范围之内。目前而言,不包括大豆在内我国粮食自给率2012—2013年度在98%左右,包括大豆在内自给率则仅有87%,分别较《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所定100%和95%的目标低2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近年来小麦、大米、玉米三大主粮进口数量已直逼进口配额上限,预计2013—2014年度将接近于上限,在配额外关税税率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今后我国能否有效控制粮食进口值得警惕。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WTO多哈回合谈判结束之后,国际粮食贸易自由化、市场化程度将大为提高。在此背景下,我国要有效控制粮食进口,除了将大米、小麦等粮食品种纳入敏感产品范围,并充分运用特殊保障机制(SSM)之外,最为重要的,便是切实提高国内粮食生产与供给能力,合理控制国内粮食需求增速。为此,必须在符合WTO规则的前提下,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研发投入,严守耕地面积尤其是粮食播种面积底线,推动规模化经营;与此同时,通过相应的产业政策有效控制饲料用粮和生物能源用粮的增长速度。
表4 近年来中国分品种粮食进口情况 单位:千吨
2.1 第一次记笔记 第一次笔记记载的是课堂教学时的课程内容,一般所占篇幅约为整页纸的2/3。在陈述性知识的新授课中,学生可以采用学案式笔记。
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明显,事理简单,篇幅短小,易读易记。重要的一条则是多读,只有多读,才能品出味道。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重视引导儿童进行读书训练,从读中达到理解、消化、吸收的目的。获得读书的本领——“字求其训”“句求其义”“篇求其旨”。品味语言,克服摒弃过去教师包办代替式的讲读方法。
2. 在推动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接轨的同时保持强有力的调控手段严控国内粮价异动。伴随着粮食贸易自由化的推进,我国粮价必然逐步与国际粮价接轨,由此在国际高粮价时代到来的同时,我国粮食价格也必将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伴随城镇化的推进及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我国粮价高于国际粮价甚至可能成为常态。适度的高粮价有助于增加供给控制需求从而有效缓解粮食供需紧张状态,其本身实际上并不可怕,真正需要警惕的是粮价异动,也就是脱离粮食供求基本面的剧烈波动。导致粮价异动的原因很多,其中国际粮价异动的传导是一个重要因素。粮价异动释放的是错误的市场信息,极易误导生产者、贸易商和消费者做出次优选择,并由此紊乱粮食供求关系,威胁粮食安全。对此,在国内外粮食市场进一步融合,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联动程度逐渐加深的态势下,我国必须继续维持较高的粮食库存消费比例,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库存管理体制,以对国内粮价进行有效调控,严防国际粮价异动向国内蔓延。
3. 在顺应WTO规则放开粮食进口的同时,放松政府对粮食出口的直接管控,力争粮食进出口大体平衡,尤其要注重对高附加值下游粮食产品国际市场的争夺。目前来看,除非出现明显的粮食危机,国际粮食市场整体正向贸易自由化方向推进。我国各粮食品种的进口配额及配额外约束关税均按照入世承诺设定,对粮食进口的政府管控余地已然有限,WTO多哈回合谈判结束之后形势可能将更为严峻。既然粮食进口已经放开,我国有必要进一步放松对粮食出口的直接管控,力争粮食进出口规模大体相当。这与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需大体平衡的观点并不相悖,甚至可以说是其开放条件下的内在要求。其实追求国内粮食供需平衡最为主要的一是为了平稳国内粮价,二是为了保证在国际社会对本国粮食禁运或粮食主产国普遍严格控制粮食出口的极端情况下保障本国粮食安全。而在非极端情况下,国内粮食供需平衡政策本身并不排斥粮食进出口,其国内产出可以部分供给国际市场,其国内需求同样可以部分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只要粮食进出口不出现严重失衡,粮食自给率仍然可以保持在较高水平。另外,由于季节、品种、品质以及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过高的运输成本等问题的存在,我国粮食也应该有进有出,尤其是要鼓励“南进北出”。当然,在粮食贸易政策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应顺应粮食贸易竞争逐渐向粮食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下游环节转移的趋势,高度重视粮食下游产品的生产及国内粮食加工业的发展,在通过进口配额、进口关税梯级调整等办法对国内粮食下游产业进行适度保护的同时,大力促进高附加值粮食下游产品出口,如此则可在利用初级粮食产品(如饲料用粮、工业用粮)进口支撑高附加值粮食下游产品(如肉类、乳制品)和深加工产品(如豆油、玉米油、生物乙醇)出口的同时获取丰厚的粮食贸易利益,从而形成良性发展格局。
(2)明确区域角色,寻求优势互补。一般而言,核心区是旅游经济的增长区,而边缘区是旅游经济的低迷区。核心区在不断增强旅游竞争力的同时,应该积极加强与边缘区旅游经济的联动发展,最大化发挥核心区的“涓滴效应”。边缘区在稳定承接游客溢出的同时,还应主动与核心区进行旅游战略合作,学习借鉴核心区成熟的旅游发展经验,深度开发边缘区的旅游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成旅游经济优势。
4. 在加强管制,构建高效有序的国内粮食生产与流通体系的同时,大力实施粮食企业“走出去”战略,培育本土跨国粮食生产与经营企业。根据入世协议,我国粮食市场已基本对外资开放。跨国粮商的进入有助于提升我国粮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有利于粮食产业的现代化,不利之处在于大规模进入容易导致市场垄断,威胁粮食安全。对此,我国应尽快出台《粮食法》,同时配合《反垄断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对跨国粮商进行管制,力争构建高效有序的粮食生产与流通体系。与此同时,着力推动国内现有粮食企业的兼并重组,扶持民营粮食生产与流通企业的成长,并积极推动其“走出去”,努力打造本土跨国粮食巨头,在开放条件下进一步夯实我国粮食安全基础。应该承认,在当今开放的全球粮食市场条件下,现代公司化运作的大型跨国粮食企业正成为各国在粮食领域博弈的重要载体。当然,在推动我国粮食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政府应在信息、人才、信贷、技术研发以及交易平台等方面予以尽可能的支持,并通过对外援助、对外工程承包等手段在码头、物流、仓储等外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策应。
5. 积极参与粮食安全领域的多层次国际合作。面对全球严峻的粮食供求形势,为保障本国粮食安全和粮食贸易利益,我国还必须多渠道参与粮食合作。在多边层面,应积极参与WTO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力促谈判早日结束;积极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力争在其配合和指导下构建本国粮食供求信息与粮食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积极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就粮食援助问题进行合作;积极借助G20等平台与国际社会合作共同应对跨国粮商垄断、主产国粮食出口限制以及投机资本粮市炒作等行为。在区域层面,可重点与北非、东欧、南亚、拉美等地区就粮食领域的国际直接投资、土地租赁、粮食储备及粮食贸易开展合作;积极利用现有的金砖四国农业部长会议、东盟与中日韩粮食安全合作战略圆桌会议、中日韩农业部长会议以及《中乌农业领域合作框架协议》等平台就粮食生产技术、人员交流、粮食储备、交易平台、信息交流以及粮食生产投资等问题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