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可雇佣性研究
——基于职业定位与态度视角

2014-09-13王云多

关键词:事业心文凭劳动力

王云多

(黑龙江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80)

大学生可雇佣性研究
——基于职业定位与态度视角

王云多

(黑龙江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80)

通过分析大学生职业定位和态度的差别,研究大学生从高校转移到劳动力市场过程中构建、理解和处理可雇佣性的方式,以及大学生对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看法和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表明,大学生塑造可雇佣性身份的方式日益个性化,职业定位和态度的差别不仅反映了理解和管理可雇佣性方式的不同,而且也反映了努力实现劳动力市场目标的愿望。

大学生;可雇佣性;人力资本;个性化

一、研究背景

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已有的对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毕业生就业率和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方面,对大学毕业生的可雇佣性则关注较少。现实中,很多毕业生既没能充分利用他们从学校学来的知识和技能,也没能将高等教育上的投资变现,他们对待职业的定位和态度影响了他们的可雇佣性。随着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知识型劳动力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潜力能够满足具有迅速变化特点的全球经济挑战,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依赖终身职业,对自己的工作采取了更加灵活和积极的方式,包括对他们可雇佣性的管理。

尽管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研究探讨经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劳动力市场转型阶段的大学生如何认识未来的职位提升[1],然而,在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很少有研究探索毕业生了解和管理他们可雇佣性的方式[2-3]。可雇佣性至今仍然是一个难以衡量和定义的概念[4-5],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要么侧重于劳动力市场供给端功能,要么侧重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6],忽略了可雇佣性的主观维度。特别是可雇佣性,不仅涉及到个人对他们正在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认知和理解,还涉及到他们对今后工作的态度和处置方法的认同。

Holmes指出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他认为,可雇佣性被概念化成为身份的一种形式[2],主要受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求职经历的影响。个人工作经验的主观性很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实际劳动力市场成果,并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倾向。在这个意义上,可雇佣性可以被看作是关系到毕业生自己定位的问题。已有研究探讨了个人的劳动力市场定位方式和工作机构如何给自己定位,包括围绕职位提升的特殊身份、价值观和行为[7-8]。研究表明,个人以自己的主观参照系忙于各自的工作,而工作又不是一个单纯的由个人承担的技术活,也涉及到社会劳动参与过程中自我身份的定位。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恰当的自我身份定位尤为重要。 Holmes和Grey特别强调了个人对自己在社会经济领域中自我身份的定位[2,7]。 Holmes认为,身份具有自反性和自我控制的特点:个人不断进行一个关于我是谁、我应该怎样管理自己的自我反省过程;最重要的是,个人利用各种知识资源,包括正式和非正式地引导他们用来处理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知识资源[2]。同样,Rees等人认为,应理性反思现代化影响,应围绕现代化过程中制度变革对个人阶层和性别的影响研究个人身份,个人履历、经验和生命轨迹变得个性化和多样化,劳动力市场本身尤其在更大自我反思背景下可能在一个地区的社会生活中发挥出来[9]。与上述研究不同,Fevre等人认为,处在更广泛结构和文化背景中的个人身份(其中阶层和性别发挥主导作用)、主观生活方式都来源于客观的物质和文化结构,然后采取行动加以复制[10]。

基于上述国内外研究可知,有关高校毕业生对劳动力市场观念、态度和取向的关键环节是他们如何开始在劳动力市场上让自己的未来有意义。

二、学生对未来可雇佣性的认知

(一)职位提升的个性化

就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如何看待他们不久就将进入的劳动力市场而言,笔者通过与即将毕业和已毕业的大学生沟通发现,学生的认知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前些年,毕业生多认为他们将在单个组织中工作很长时间,并将很快成为中层管理人员,对他们而言,就业和职位提升不存在问题。现在即将毕业的学生对职位提升有不同的方法,虽然一些学生看待事物理想化,但大部分学生预期职位提升会更困难,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们认为劳动力市场变得更加灵活和高风险。他们对职业发展采取更灵活和适应性方式,包括主动管理自己的可雇佣性、积极融入劳动力市场并维持职位被看成是至关重要的就业问题。他们认为,必须通过自己的职业生涯历程证明和保持可雇佣性,很少有学生预计他们的职业生涯将在产生他们长期职业生涯的基础即单一工作和组织的固定范围内发挥殆尽。因此,构建提供较少保障的劳动力市场,使他们遵循一个平稳和线性的轨迹。工作和组织之间的变动被一些学生看成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这涉及到通过开发和管理他们的个人资料和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来保持稳定需要,不同形式的就业经验将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和更新,从而丰富毕业生的工作阅历[11]。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长期待在一个特定工作中被视为限制了发展增值的能力。

显然,学生注重开发围绕他们未来职位提升的强烈个性化角色。对于个别毕业生而言,可雇佣性和职位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一个关键问题,职业生涯管理任务日益被视为取决于他们自己,他们的劳动力市场未来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他们倾向认为,有关个人处理问题的方法、态度和个人特点等因素决定其劳动力市场轨迹。他们大多认为,自己是活性剂,常忽略可能会决定自己机会和成果的社会经济结构。虽然他们知道劳动力市场机会结构对他们的结果会有影响,但是他们往往把这些看作是向强硬的个人态度和事业发展方法进行妥协,他们不仅意识到了雇主不断变化的业绩需求,同时也看到了就业的困境。

毫无疑问,许多学生看到影响未来劳动力市场成果的个人因素:个人动因问题。动机、勤勉、个人处理问题的方法等,被视为帮助塑造未来劳动力市场成果的重要因素。在某些情况下,这往往涉及忽视可能会影响就业成果的结构性因素,特别是性别和阶层因素。

(二)职位竞争和文凭的角色转变

虽然学生们看重他们的就业机会,但他们认为,自己相对比其他有相似资格和教育背景的毕业生具有竞争力,尽管他们也了解当前劳动力市场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的竞争性和拥挤性。他们普遍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已供过于求,因此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可雇佣性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上述这些看法对他们怎样看待文凭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有一定影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们意识到文凭在他们未来可雇佣性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高等教育普及带来文凭贬值,即高等教育的普及降低了文凭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他们认识到,仅有文凭还不够,对于追求就业的他们而言,文凭已不再被看作是代表区别的标志[12]。

学生面对的任务是试图给他们的文凭增加价值或特质,使自己不同于具有类似文凭的毕业生,以提高他们的文凭质量,从而使自己在职场上比别人更具竞争优势。学生们也确信,他们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能够做到这一点。许多学生高度重视以下方面:获取更高等级毕业或职业资格证书,利用大学的声誉等。毫无疑问,这意味着毕业生的求职起点是不一样的,一些毕业生更具有就业优势。这对学生们完成学业的方式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其在未来职场中的求职结果。学生们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文凭的工具功能,他们会更重视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学习本身的目的,其学习的最后结果被看作是评价文凭价值和意义的一种方式。

学生们不再满足于获得文凭,他们逐渐意识到需要开发和包装文凭以突出有附加值的特质和卖点。文凭将不再是学生个人应聘能力的标志,涉及到可雇佣性时,他们将意识到将文凭和正规大学教育之外获得的经验和成就加以包装对他们可雇佣性的重要性。

很显然,学生们在逐渐改善其可雇佣性,他们的任务不仅是找到文凭以外的经验和有用价值,而且还要证明这些对作为个体的他们代表着什么,以及作为求职者怎样把这些转化成潜能和能力。学生把简历作为其表述自己能力、技能和潜能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申请和招聘阶段。经验被看作是使自己在拥挤的人才市场上显得更为优秀的一种更有效方式,它高度强调学生应该个性化求职应聘能力,这样才能反映个人特质和成就。

到目前为止,本文已经探究学生对人才市场的理解和观点;同时,学生们把可雇佣性看做是对获得和承担未来职业绝对潜能的测量指标。可雇佣性还关系到与其有相似教育经历的毕业生在相同岗位上的竞争。这几方面对学生们理解他们的可雇佣性很重要。

三、大学生职业定位模式的差别

下面从学生职业定位出发,描述大学生定位模式(表1)。

表1 大学生职业定位模式

学生的入职方式、理解和管理未来的可雇佣性存在明显不同(表1),这一定位模式抓住了学生对劳动力市场定位、理解和管理可雇佣性的方式。这一模式也说明,学生要塑造可雇佣性。然而,这一模式并没有显示学生工作和职业定位的稳定性,个体进入劳动力市场和可雇佣性管理是一个过程,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经验及因此形成可雇佣性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这一定位模式受到社会适应理论影响。社会适应理论认为,学生是基于劳动力市场发展类型以及提高可雇佣性和寻找工作所采取的方式及不同结果来定位的。本文认为,在这一模式中,事业心极强的学生和精通礼仪的学生对工作、职业的定位和态度上存在不同。事业心极强的学生更看重未来工作和职业的市场定位,会积极地去实现人才市场目标和管理可雇佣性。他们通常会设定一个富有弹性和适应性的职位提升路径,并积极主动地获取和使用文凭。精通礼仪的学生尽管也看重未来工作和职业的市场定位,但是会被动地实现人才市场目标和管理可雇佣性。与事业心极强和精通礼仪的学生不同,逃避现实的学生较为消极地看待他们的路径,并倾向于对未来工作和职业做较少的准备,而且他们通常会从事较稳定、低竞争及对可雇佣性要求较低的职业。有叛逆心理的学生与逃避现实的学生一样,也倾向于对未来职业的非市场定位,但是较为积极地看待他们的路径。下面具体分析不同定位模式下较常见的事业心极强的学生、精通礼仪的学生和逃避现实的学生对职业的定位和态度。

(一)事业心极强学生对待职业的态度

事业心极强的学生把职业放在其志向抱负的中心,根据自己渴望的职业来定位自己,针对其未来职业来培养自己的鲜明个性,并对未来劳动力市场活动高度自我定位,把未来的职业看作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工具。对于他们而言,人才市场是一个让自己成长为目标人物的平台。这种定位和倾向在以前有关职业路径的研究中就已经提及,尤其是处于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年轻高级专业人才,他们把在人才市场中的地位、个性类型及由此产生的结果看作是实现职业目标的关键。

显然,事业心极强的学生自以为他们拥有必要的文化和社会资源,以及正规和不正规的劳动力市场知识跟雇主谈判,喜欢使用具有家庭特色的正式及非正式的劳动力市场知识和文化环境。他们多数来自中等收入家庭,他们的父母从事管理职业或专业职业的经历,以及他们父母的态度、观点和性格很可能遗传给他们,这种性格很明显更适合劳动力市场的现实需求,他们针对预期职业培养更自信、更积极主动。

事业心极强的学生会以更积极心态来看待劳动力市场。在他们看来,劳动力市场提供给他们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机会,以及有利于他们毕业声誉的机会,做一些职业之外的事和有挑战的事是他们进入未来职业的驱动力。作为知识工作者,他们中的大多数对创造性的令人满意的劳动力市场活动充满期待和向往,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是期待能够利用他们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这并不奇怪,事业心极强的学生更有可能赋予他们未来的工作和职业更高的价值,如他们的生活方式、工作和人际关系。

尽管事业心极强的学生预期未来职业会令人满意,但也不能对未来职业盲目乐观。相反,他们对其未来可雇佣性和职业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很敏感,这可能会出现在他们规划职位提升的实际过程中。他们的信条是不会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去找工作,因此,他们意识到必须积极地运用劳动力市场的经验和知名度以较快地实现目标。他们把职位提升看作是获得实际经验、提高知名度和逐步发展的结果,这显然又强化了他们必须积极处理和斡旋可雇佣性意识。

事业心极强的学生会积极地满足劳动力市场的挑战性要求。Casey和Du Gay等在关于员工对改变组织结构态度的研究中已强调过这种反应[13-14]。Casey还提出并使用“合作冲突”这一概念描述一种工作取向,在这种工作取向下,员工积极地服从组织目标、价值和使命,以使自己职位得到最大提升[13]。类似的讨论还分析了员工努力重塑自我从而使自己的行为与更为宏观的目标及组织形象一致,以及指出了有进取心的人通过优秀的绩效和工作所创造的附加值来实现自我价值。Brown和Hesketh研究了毕业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初始阶段管理可雇佣性的方法[15]。在他们的研究中,对于可雇佣性管理采取角色路径的人更有可能依据他意识到的公司需要什么和重视什么来塑造自我和考取文凭,这包括为了满足雇主要求所作的努力。

事业心极强的学生实际上已意识到,只有遵守劳动力市场规则,才可以管理好他们的可雇佣性,这主要包括为了能在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取得进步,预见需要做什么。这类学生设想了这样的前景:如果他们在环境恶劣的初级劳动力市场中获取的经验能够在其职业后一阶段中得以转化,那么他们将会忍受初级劳动市场的恶劣环境。没有证据显示,处于各种文化环境中的学生会抵抗权利体系,而他们的劳动力市场结果将会被定位于其中。他们不太可能把这些过程看作是品质腐蚀或作为一种个人开发的潜能,而是把其看作是实现他们设定的职业目标的方法。为了与自己所意识到的劳动力市场要求相一致,根据已有经验,这类学生都会使用正式和非正式劳动力市场知识。

这类学生对可雇佣性的积极管理在他们对文凭的获得和使用上表现的更为明显,他们知道需要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立足点以便充分利用各种机遇,他们通过正式文凭和课外活动来提高他们毕业知名度的做法是典型的高度重视有用性的路径,他们更有可能从实用角度出发,根据他们劳动力市场中的工作来确定他们要获得的有增加值的文凭。

因此,事业心极强的学生代表了一种针对职业和可雇佣性独特的态度和路径,他们的定位特征是高度自我定位和对未来劳动力市场活动的个人投资,这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挑战及它所包含的现实情况。这类学生倾向于采取更积极措施来管理他们受劳动力市场机会意识指导的可雇佣性,为了实现他们已设定的目标,他们知道,不管是在他们接受高等教育时还是进入劳动力市场时,都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文凭,并在可雇佣性管理上尽快进入角色。

(二)精通礼仪学生对待职业的态度

与事业心极强的学生一样,精通礼仪的学生的任务也是获得一个职业,并从劳动力市场中获利。但是,相对于事业心极强的学生,他们对于职位提升路径和可雇佣性的管理非常消极。对于这类学生,总体来说,工作只不过是一种取得一定成果的工具,对于他们的生活而言,这并不重要。他们把工作视为自己的义务,视为取得一定成就的工具,以及为了获得教育投资的回报,减轻作为成年人的困难。与事业心极强的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进行职业管理和提高可雇佣性不同,精通礼仪的学生会对这些付出更少的努力,他们的就职愿望也会大打折扣。

精通礼仪学生的一个典型特点是职业在其志向抱负中并不占重要地位。在他们看来,劳动力市场给他们带来的满意感和自我发展有限,因此,他们为可雇佣性进行个人投资的意愿远不如事业心极强的学生。相反,他们更看重生活方式和生活计划这些劳动力市场内容,但他们也意识到需要寻求一个职业。因此,他们没有放弃职业目标,而且仍然关注怎样才能进入职业,这不仅是为了获得充足收入,也是为了获取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回报。他们试图融入劳动力市场且寻求职业,只是为了追求相对富裕的生活,因此他们更重视劳动力市场副产品。

精通礼仪的学生对当前劳动力市场的态度与事业心极强的学生相反。他们认为,当前劳动力市场上机会结构有限,与之一致的是他们的行动范围也很窄,他们不愿意接受劳动力市场上更有弹性、更不稳定和更有竞争的职位提升,他们对知识经济这类华丽的辞藻持怀疑态度,他们期待在有限的范围内能运用到他们所获得的知识技能。

这些认知进一步反映了他们试图降低未来的职业起点,这种不安使他们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更为理性,并主要通过降低职业起点反映出来。这种情况在来自于中低收入阶层家庭的学生中更为普遍,他们的父母通常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并且从事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显然,这些更为宏观层面的阶层文化性格使他们形成了这样的意识,这一意识使其辨别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选择,哪些是现实可以获得的,怎样交涉才能获得他们想得到的职位。

很显然,精通礼仪的学生对于许多适合毕业生的工作持谨慎态度,对于在劳动力市场上能否换取有利职位很忧虑。与事业心极强的学生不同,精通礼仪的学生对于职位竞争采取较冷漠的态度,他们对劳动力市场的理解和态度决定了他们不会对可雇佣性进行大量身体上和情感上投资,持有这一观点是由于他们没有足够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个人资本使他们进入要求高的精英工作阶层并取得一定成就,他们的反应代表了面对劳动力市场挑战的毕业生心理差异。

然而,对于精通礼仪的学生而言,考取文凭也是一种可行选择。与事业心极强的学生采取一种做所有能做的决策(与此不同,精通礼仪的学生倾向于采取一种做你需要做的决策)不同,精通礼仪的学生更有可能放低他们对未来就业机会的要求。他们大多数倾向于把自己定位于可雇佣性更容易实现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结构更容易交涉并且职业进程可以采取一个更清晰、更顺畅和更平稳的路径。他们主要向往的工作是像教学、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和其他一些具有类似特征的职业。这些工作领域通常工作稳定且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对毕业生要求较高。精通礼仪的学生渴望从事晋升容易的职业,即使工作关系和物质回报可能有限也是如此。

通过降低起点从而获得他们认为更容易和更能实现的可雇佣性,他们的反应可被更深入地理解为风险管理。Giddens和Beck发现风险管理在近现代社会身份形成上逐渐发挥决定作用,这有可能被个性化和去制度化环境所强化,这种环境中风险和不确定性在逐渐增加[16-17]。把精通礼仪学生的反应简单地看作是风险排斥可能存在错误,相反,他们正积极地管理他们劳动力市场的未来和远景,他们也在努力地掌握他们未来的生活轨迹。而且,他们显然是对在特定文化氛围中形成的性格做出反应,指导他们决策和职位提升预测,使其理性化。

(三)逃避现实学生对待职业的态度

逃避现实的学生对劳动力市场存在一定焦虑和不满,对寻求职业的过程望而却步。他们的反应是放弃这一任务,追求其他职业和可雇佣性之外的目标。他们都有较高的成就感并且出身优越,期待延长他们年轻时光,并继续享受他们一直享有的管制较少的生活方式。进入劳动力市场被他们看作是一种压力,他们现阶段还没有做好准备面对压力。因此,他们对劳动力市场态度冷漠。实际上,他们也明显意识到在文凭这一决定他们劳动力市场结果因素上的不足,他们对工作现实和管理可雇佣性的挑战表现出更强的逃避心理。

很难预料这种与劳动力市场脱节的意识将会怎样影响他们长远发展路径,或许他们未来的反应会转向精通礼仪学生的反面,维持生计和过一种自己能够负担得起的生活可能会使他们找一份全职的长期工作。然而,他们的反应凸显了一些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困难和对活动范围的有限认识。

四、结 语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构建、理解和处理可雇佣性的方式以及他们对待职业定位和态度的研究发现:

(1)对于学生而言,从高校向劳动力市场转化涉及一个积极过程,涉及可雇佣性及其实现问题,预示学生对于劳动力市场的理解和采取的路径。学生们把可雇佣性看作是一个重要问题,即必须与雇方交涉,是他们工作的凭靠和基础。这不仅包括开发个人毕业声誉和文凭,还要有特定的态度和恰当的劳动力市场策略。

(2)学生们对劳动力市场的取向不仅反映了学生们理解和管理可雇佣性的方式,还包括想要努力实现的劳动力市场期望和远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还包括失望管理。这不仅强调了学生之间的态度差异,还强调了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紧张和压力。许多学生尤其是其远景与未来职业高度相关的学生,意识到需要采取更为积极进取的劳动力市场策略,这远远超出了他们在正规教育环境中所能取得的。

(3)塑造劳动力市场和可雇佣性身份方式个性化。学生为获取工作和可雇佣性采取的路径反映了他们看待自己与工作关系的方式及他们作为个体怎样理解自我。学生对可雇佣性的主观理解,不仅关系到他们在社会上建立有关劳动力市场内部变化和对高等教育内部变化的认知,还包括他们的工作职业取向。

(4)事业心极强学生和精通礼仪学生之间的差异反映了一种在任何客观或绝对层面对可雇佣性差异的推断是错误的。相反,它主要反应了定位自己与工作之间关系的方式不同,以及他们对恰当的有意义的未来行动路线的理解不同。这很可能影响他们管理劳动力市场活动的方式。就此而言,基于他们对特定工作市场的正确理解和更为隐晦的劳动力市场知识和观点,他们积极地谋求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位置。这种倾向很可能决定他们理解面前的各种机遇和选择的方式,以及他们理解劳动力市场选择和轨迹的方式。

此外,本研究有一定政策意义,学生从理性和实用角度出发,寻求他们在教育投资中的最大潜在回报。当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时,这种路径很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实际结果。尽管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们变得很理性,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在谈到他们的职业时会提到投资和经济回报,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获取职业和了解他们潜能的方式是不同的。然而,一些因素会限制劳动力市场回报类型,而这些因素正是毕业生期望得到的。

可雇佣性政策主要关注劳动力市场供给,多数政策路径把可雇佣性定义为单纯绝对术语,没能抓住可雇佣性的其他本质,忽视了许多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对工作的严格要求,而这些工作是很多毕业生想要进入的。雇主面临管理毕业生天赋和寻找方法改进他们技能和增加知识,并将伴随着大量高校毕业生的离校而持续。而毕业生之间也在为工作而竞争,在劳动力市场上,政策制定者准确说明开放的机会结构也总是受到毕业生欢迎。

研究显示,许多毕业生与高新且发展快的职业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并且现有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不平等的模式会一直存在,除非雇主发现了管理进入劳动力市场人才的方法,否则大学提高学生可雇佣性的能力有限。尽管政策制定者一再强调学生的重要地位,有关毕业生可雇佣性教育和学习政策在协助毕业生路径方面的作用可能很小,充其量他们可能仅仅是对有效的平等的雇主针对毕业生策略的一种补偿。然而,毕业生和雇主理解与试图解决可雇佣性问题的方式还是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 EVANS K,HEINZ W R.Flexibility,learning and risk:work training and early careers[J].Education and Training,1995(5):3-11.

[2] HOLMES L.Reconsidering graduate employability:the graduate identity approach[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2):111-119.

[3] 宋国学.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大学生职业能力结构及其维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12):129-138.

[4] HARVEY L.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2):97-109.

[5] 孙俊华,汪霞.大学毕业生的可雇佣性研究:分析视角、构成维度和测量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2010(8):66-71.

[6] MCQUAID R,LYNDSAY L.The concept of employability[J].Urban Studies,2005(2):197-219.

[7] GREY C.Career as a projection of the self and labour process discipline[J].Sociology,1994(28):479-498.

[8] SOSTERIC M.Subjectivity in the labour process:a case study on the restaurant industry[J].Work,Employment and Society,1996(3):297-318.

[9] REES G,GORARD S,FEVRE R,et al.History,place and the learning society:towards a sociology of lifetime learning[J].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1997(6):485-497.

[10] FEVRE R,REES G,GORARD S.Some sociological alternatives to human capital theory and their implication for research on post-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training[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 1999(2):117-140.

[11] 凌玲,卿涛.培训能提升员工组织承诺吗——可雇佣性和期望符合度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13(3):127-139.

[12] 田双喜,田艳媚.以可雇佣性为导向的高校就业指导实践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107-108.

[13] CASE C.Work,self and society after industrialism[M].London:London Routledge Press,1995.

[14] DU GAY P.Consumption and identity at work[M].London:London Sage Press,1996.

[15] BROWN P,HESKETH A J.The mismanagement of talent:Employability and jobs in the knowledge based economy[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16] GIDDENS A.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

[17] BECK U. Risk society[M].London: London Sage Press,1992.

[责任编辑 杨玉东]

StudyonCollegeStudents’EmployabilityfromthePerspectiveofProfessionalOrientationandAttitudes

WANGYun-duo

(SchoolofEconomicsandBusinessAdministration,HeilongjiangUniversity,Harbin150080,Heilongjiang,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and attitudes, this paper studies ways of building, understanding and handling employability during their transition from college to labor market so as to explore college students’view on labor market and career planning. The study shows college students’ways of building their employability are increasingly individualized, their various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and attitudes reflect not only their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nd management of employability, and their desir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labor market as well.

colleg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human capital; individualization

2014-07-1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10YJC790132)。

王云多(1976—),男,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副教授,博士,从事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

E-mail:nmwyd@163.com

F222

:A

:1673-9779(2014)04-0480-07

猜你喜欢

事业心文凭劳动力
不单纯以“文凭证书”识才——营造“高可成低可就”的人才聚集磁场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文凭能代表知识水平VS文凭不能代表知识水平
巴西要发电子文凭
浅谈幼教工作的“六心”
灵魂干净,品行高尚
管好班级要“四有”
建阳 建阳区在书坊乡开办中专班老区群众自家门口拿文凭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