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夏远离心理中暑

2014-09-12曾观凤

家庭医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埃利斯小莉信念

曾观凤

燥热易发心理中暑

小莉出现的这种现象为心理中暑,即在夏季莫名其妙地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其典型表现,一是情绪烦躁,常常因鸡皮蒜毛的小事对别人发脾气,而自己则会出现心烦意乱、丢三落四的情况;二是心情低落,对工作以及家人、同事都缺乏热情,常常觉得活得没劲;三是行为古怪,常常会固执己见,重复一些动作。这种情况通常在清晨会好一些,但下午和晚上却变得比较糟。

心理学家和医学家都认为,人的情绪和气候有密切的联系。据有关研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导致情绪和认知行为的紊乱。而在这种情况下,人容易烦躁,记忆力衰退,出现头痛、胸闷、心跳加速等症状。像小莉这种长期处于紧张压力下,经常加班,饮食不规律的白领,最容易患上心理中暑。

心理中暑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不仅会影响学习和工作,还会恶化人际关系。对身心健康也很不利,容易出现植物神经失调,引起失眠多梦,甚至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

生活避暑处方

高温是引发心理中暑的罪魁祸首,人很容易因为外界强烈的光线产生一种烦躁的情绪,所以要尽量避免在艳阳高照的时候外出,尤其是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段时间。通过空调等来降低室内的温度,使身体和心境都保持在平静的状态下。

心理中暑与人的睡眠时间和饮食也有关,合理安排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及平衡饮食,也是有效的“避暑”措施。高温的天气里,食欲往往下降,如果睡眠质量差并且出汗多的话,会影响体内电解质代谢,从而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使人的情绪和行为出现异常。在高温天气里,应该尽量少吃油腻食品,以清淡食物为主,如新鲜蔬菜、绿茶、水果等。注意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出汗特别多的时候,要适当补充盐分,多喝些菜汤,有助于预防电解质紊乱引发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心理避暑处方

心静自然凉打造心理空调机,适当做一些想象放松训练,是应对心理中暑的好办法。心烦意乱的时候,不妨停下手中的事情,静坐下来,想象自己正躺在清凉的海滩边,蓝天白云,湛蓝的海水,高大的椰树,清风送爽;或让自己的意念遨游于冰山雪峰中,畅思遐想“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诗情画意,降低心理热度。也可遵循环境心理学的原理,给家里的玻璃安置给人清凉感觉的珠帘和竹帘,或在家具的细节布局上点缀一些清凉的色彩,例如在客厅养鱼,或者在墙壁上挂一副素雅的装饰画。视觉上给人清新之感,自然就容易将心中的火“压”下去。

保持一颗乐观宽容的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曾经创立了情绪ABC理论,来进行合理的情绪疗法。其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信念;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理性信念往往导致乐观快乐的情绪,而非理性信念则容易导致悲观烦恼的情绪。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所以,我们在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切忌暴跳如雷,先冷静下来,从积极乐观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些包容和谅解,避免与人发生正面冲突,就能达到“熄火”的效果。

猜你喜欢

埃利斯小莉信念
小心翼翼的妻子
夜空中的白马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蒙塔·埃利斯
信念
这个围棋太难下
有“很”不写“很”
信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