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手术治疗重度直肠脱垂48例疗效观察
2014-09-12贾彦超王伟涛张艳杰刘俊杰
贾彦超 王伟涛 张艳杰 刘俊杰
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手术治疗重度直肠脱垂48例疗效观察
贾彦超 王伟涛 张艳杰 刘俊杰
目的 为观察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手术治疗重度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3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重度直肠脱垂患者48例, 采用直肠黏膜柱状结扎、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肛门紧缩术三联疗法手术治疗。结果 48例患者术后7~13 d直肠黏膜缝扎丝线自行脱落, 经观察无便血、感染, 随访1~2年, 无一例复发及肛门直肠狭窄、失禁, 治愈率100%。结论 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手术治疗重度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重度直肠脱垂;疗效观察
直肠脱垂, 中医称脱肛, 是肛肠外科难治性疾病之一,多见于儿童、年老体弱或有腹泻、便秘的青壮年, 一般病程较长, 严重影响身心健康[1]。目前, 西医治疗直肠脱垂主要采用手术为主, 如直肠悬吊固定术、直肠骶前韧带固定术,虽然手术疗效肯定, 但只能在条件好的大医院开展, 且手术复杂, 创伤大, 并发症多, 有一定风险[2]。现常见先进技术为PPH直肠黏膜环切吻合术加肛门紧缩术, 但手术效果一般,复发率较高。本院肛肠科自2004年3月~2012年9月以来对收治的重度直肠脱垂患者48例, 采用直肠黏膜柱状结扎、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肛门紧缩术三联疗法手术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4年3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重度直肠脱垂患者48例, 男20例, 女28例;年龄5~50岁,平均年龄29.5岁;病程:4.5~30年;脱出长度6~12 cm。其中26例为来本院前曾行单纯直肠黏膜下硬化剂注射术后效果不佳而复发者或保守治疗无效者。所有患者专科检查均有不同程度肛门括约肌松驰。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采用左侧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 麻醉选骶管麻醉或腰麻。手术步骤:第一步, 直肠黏膜分组柱状结扎术。脱出直肠黏膜分别以3、7、11点钟为结扎部位,自3点钟脱垂黏膜近端开始, 组织钳提起黏膜, 两把弯钳沿3点纵线首尾衔接夹持直肠黏膜约3 cm, 两钳之间10-0丝线双线贯穿一针, 剪开丝线为等长两根, 两钳夹组织分别结扎,两结线头再分别结扎。同法处理7、11点钟直肠黏膜, 可根据脱出直肠黏膜长度不同, 沿3、7、11点钟纵线分别向齿状线方向结扎黏膜1~3次, 使结扎后的黏膜结在直肠腔内呈三条柱状排列。第二步: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以1:1消痔灵注射液(1份消痔灵原液+1份2 %利多卡因液) 在严格无菌操作基础上, 分别于2、6、10点钟注入直肠后间隙和两侧骨盆直肠间隙, 使直肠与周围组织通过药物作用产生纤维化, 形成粘连固定,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3]。先于2点钟距肛缘约1.5 cm处以9号7.5 cm长针头刺入皮肤, 术者左手食指伸入肛门内作引导, 确定针尖在肠壁外, 将针头全部刺入, 1:1消痔灵液边退针边注药, 使药液呈扇形分布, 一侧注药约10~20 ml, 同法于10点钟骨盆间隙注射。6点钟方向于肛缘与尾骨尖中点进针, 术者右手食指肛内引导, 注药6 ml左右。第三步:肛门环缩术。分别于6点钟、12点钟距肛缘约1.5 cm处均切一小口, 弯钳自6点钟切口探入皮下游离, 经3点钟肛缘于12点钟探出, 引1-0铬制肠线自12点钟拉入, 6点钟拉出, 同法将肠线另一端经9点钟肛缘自6点钟拉出,于6点钟切口汇合后, 助手以两手指能伸入肛门为度拉紧肠线打结, 皮肤切口丝线缝合。
1.3 疗效标准 ①治愈:直肠恢复正常位置, 排便或增加腹压时直肠不脱出肛门外, 无直肠黏膜脱垂;②好转:大便时仍有直肠黏膜脱出, 脱出程度轻, 无直肠全层脱垂;③无效: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术后给于抗炎药物、润肠通便中药、地奥司明片及龙珠软膏等配合应用, 预防感染及大便干燥, 48例患者术后7~13 d直肠黏膜缝扎丝线自行脱落。观察无便血、感染, 平均住院12 d, 随访1~2年, 无1例复发及肛门直肠狭窄、失禁, 治愈率100%。
3 讨论
中医认为直肠脱垂(脱肛)是“中气下陷, 气血不足”,但也有少数属于湿热下注所致, 直肠黏膜柱状结扎和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两种术式是中医传统的行之有效的临床常用手术方法, 而现代医学认为脱肛可能与习惯性便秘或用力排便有关, 排便是强力努挣使直肠黏膜向下牵拉与肌层分离或直肠有周围组织的固定分离而引起直肠脱垂。另外, 松弛的直肠侧韧带通过纤维化而得以加强, 从而固定直肠, 三联疗法治疗直肠脱垂, 通过直肠黏膜纵向柱状结扎使直肠黏膜长度相对缩短, 缝扎后的直肠黏膜瘢痕组织形成, 结合直肠周围间隙硬化剂注射, 使缩短后的直肠壁再与直肠周围组织粘连, 阻止直肠壁下垂。肛门环缩术通过可吸收肠线长期刺激,紧缩肛门, 恢复其正常收缩功能, 从而达到治愈目的。另外,术中、术后需注意无菌操作, 预防术后黏膜下或直肠周围间隙感染;直肠黏膜结扎时避免缝合过深, 预防直肠局部坏死、穿孔形成肠瘘或肛瘘;直肠周围间隙硬化剂注射时需手指肛内引导, 避免针头刺破直肠, 并使药液避开黏膜结扎点注射,以预防坏死或过度挛缩致直肠狭窄;术后润肠通便中药应用使排便通畅, 预防大便干燥致缝线滑脱、出血或大便梗阻。
虽然PPH手术时间短, 痛苦小, 恢复快, 但价格昂贵,患者术后在很长时间内有异物感, 甚至出现吻合口大出血,远期疗效仍不确定。本研究采用三联疗法手术治疗重度直肠脱垂, 吸取了直肠黏膜柱状结扎、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及肛门紧缩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优点, 疗效确切。该疗法患者痛苦小, 愈合快, 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庆荣.临床肛门大肠外科学.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2:147.
[2] 杨静.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脱垂临床观察.医学信息, 2012, 25(12):381.
[3] 邢涛.注射法治疗直肠脱垂26例疗效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6, 26(1):31.
2014-03-14]
462000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贾彦超刘俊杰);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王伟涛 张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