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市场经济下的文学消费
2014-09-12刘雁
刘雁
摘要:通过探讨中国市场经济下工业社会带来的市场经济、文学生产媒介的变化和文学接受的通俗化,在文学消费的社会语境下总结出商品性和趋利性、通俗化和娱乐化的特征,进一步分析文学消费为文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发展机遇。
关键词:市场经济;文学生产;文学消费
一、中国市场经济下文学消费的现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政治社会到商业社会,从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中国的社会环境、审美价值取向,文学的生产机制、运行规模及思想文化背景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中国市场经济下文学消费的社会语境
1.工业社会带来的市场经济。生产力决定一切,工业社会通过机器大批量生产的方式,社会物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马克思在1857年8月写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从人的社会本质是生产实践活动的观点出发,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生产形态,看作是人的一种生产实践活动。工业社会里,大众对文学作品膨胀的占有欲望与生产和消费最疯狂的循环挂钩。物质工业化是文学消费产生的必要的条件,文学生产和传播按照商品市场规律运作,以大众化、通俗化为标志,遵循着高效率的商业模式运作。
2.文学传播媒介的变化。文学传播媒介经历了从口传到龟甲、竹简、印刷、影视画面和网络语言的巨大变化。传统的纸质文字媒介已无法满足符号化、大众化、时尚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学作品按照消费商品的市场规律,借助科技发展日益普遍的电子媒体,通过为大众化和网络化的方式,为现代意义上的群体提供文学消费的对象。文学传播媒介带来文学消费方式的变化,改变着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通俗文本解构着传统文学经典的存在价值。
3.文学接受的通俗化。中国市场经济下文学接受的取向多元化,拓宽着文学消费的广度。市场经济下的读者,不再是追求精神进化的阅读欲望和审美诉求,而是充满着对感性愉悦的追求。在文学消费的过程中,读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高傲姿态,文学作品不再是创作主体单纯的自我价值实现,而作者也不得不结合大众审美取向,开始揣摩读者的阅读需求。文化启蒙立场的弱化,文学作品的精神价值和艺术质量向大众的通俗趣味大幅倾斜。通俗成为消费时代文学创作者明智的选择,精明的商家则在产品策划频繁出招,不断刺激消费者的欲望,形成新的文学消费的增长点。
(二)中国市场经济下文学消费的特征
1.商品性和趋利性
文学艺术作为带有某种特殊意义或精神价值的商品,带有无可避免的商品性和趋利性。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历过反帝反封建、民族革命战争、阶级斗争、计划经济时代,如今进入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文学时代,商品性日益突出。消费文学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从创作构思、写作方式、生产传播至到消费,遵循着市场经济的规律。
早期文学创作以抒发情感和表达观点为主,动机相对纯粹。如今的文学作品作为市场竞争中的消费商品,以经济利益为动力,追求着利润的最大化,与市场的关系紧密相扣。大部分创作作品直接通过竞价拍卖进入讨价还价的生产和消费的机制中。文学创作的情节的戏剧化、故事的世俗化以及写作题材的重复化,促使作者走向文化机器和权势傀儡的道路。文学消费处处体现着市场经济的规律,作者对艺术的热爱程度骤然下降。消费文学以强劲之势扩张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与利益群体,浸染着文学领域。
2.通俗化和娱乐化
文学生产在外部提供文学消费的对象,文学消费在观念上提出文学生产的对象。消费文学植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考虑当前的市场状况和流行趋势,考虑大众需求。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大众的文学消费需求决定和刺激着文学生产。如果脱离了读者的消费需求,文学生产就失去了目的和意义。
消费文学与现代科技相依,与大众文学、通俗文学、娱乐文学融通共生,用奇幻、游戏、娱乐方式吸引读者,为大众释放长期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愫或愿望,所以其价值取向与政治、权力、伦理、社会等级所推行的理念截然不同。严肃文学通常不用娱乐方式吸引读者,而消费文学则把通俗和娱乐作为争夺读者,获取利润的最好武器。在以消费为第一动力的经济社会里,消费文学热衷于描写新奇怪异的生活,崇尚个人主义,张扬享乐主义,用出人意料的方式调侃理想,嘲讽祟高,解构价值,颠覆红色经典,把写作当成一次语言游戏的狂欢,把英雄豪杰拉下神坛。[1]
二、中国市场经济下文学消费的意义
文学消费作为某种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载体,深入到文学内部,对文学的运作方式和审美导向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中国市场经济下的文学消费,不能持简单的态度去赞扬,也不能持漠然的批判态度,要用辩证的眼光分析。在工业社会时代下,文学消费作为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消费社会形成、大众传媒体制改革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一)文学消费的负面影响
中国市场经济下的消费主义作为主导力量,进一步加速了文学消费的倾向,文学娱乐化、媚俗化的发展使文学面临着继续发展的困境。读者的需求成为了主宰文学市场的杠杆,文学作品不断强化的商品属性,要求突显题材带来的刺激。正面的题材如青春、爱情、理想、事业被描绘得绚烂美好,反面的如色情、权谋、凶杀、恐怖也发挥到了极致。文学作品不断地满足读者的精神意淫,把感官冲击力作为创作的指挥棒。
马克思指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它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2]文学消费的文化层次、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与文学作品紧密相连,优秀的严肃文学作品能“创造”出高品位的文学读者,而低劣庸俗的文学作品则“创造”趣味庸俗的读者。文学消费时代的作者向市井俗尚过分谄媚,把语言艺术降格为戏说,把美感降格为快感,把世界的真实存在降格为虚拟的网络符号,有碍于文学创新的发展可能,也有碍大众文化修养的提高。
(二)文学消费带来的发展机遇
正视文学消费,能够为文学带来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消费社会背景下,文学消费不论以消解的力量出现,还是以建构的力量出现,对文学的发展都是革命性的。文学消费重新定义了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将文学从政治权利的话语中解放出来,通过文化市场协调和整合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格局。 [3]文学消费对于文学创作和传播的多元化、快捷化发挥着主要的作用,而文艺批评理论中的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作为在消费基础上产生一个新的文艺论题,被引入国内。因审美日常生活化正视消费活动和消费能力带来的审美感受方式、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念,充分表现消费时代美学的感性特征,以一种更加开放和积极的姿态拓展艺术研究的疆域。[4]
在中国消费社会背景下,面对文学消费方式的商业运作和大众化,对传统文学感知和表达方式的颠覆等问题,如何做到保证文学广阔的生存空间,保持文学追求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伟大传统,为文学发展构建一个健康的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生态值得深思和探讨。
[参考文献]
[1]蔡毅,论文学的消费性与消费性的文学[J].社会科学评论.2008(1):55-57.
[2][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
[3]明德,张英芳.消解还是重构[J].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5(8).
[4]张毅,王园.文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和理论视阀——近年来文学研究热点问题的透视[J].文史哲.2007(6):6-19.
[5]史玉辉,透视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关系[J].文学教育.2007(7):136-138.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