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达帕胺片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协同效果
2014-09-12杨劲松郭春花
杨劲松 郭春花 杨 明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吉林 吉林 132013)
原发性高血压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结构与功能的慢性损伤,最终导致功能衰竭〔1〕。采用两种以上降压药联合治疗高血压,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能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52例高血压患者,均无特殊临床表现,均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确诊,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39~71岁,平均(58.4±11.9)岁。病程1.2~18年,平均7.6年。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35~65岁;对照组37~68岁。所有患者均排除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大动脉疾病、药物性高血压等相关疾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试验开始前,所有患者均停止使用降压药至少2 w,且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如:减轻体重;减少脂肪、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钾盐;戒烟限酒等。观察组患者给予吲达帕胺片联合血管紧张素(Ang)Ⅱ受体(AT)拮抗剂(缬沙坦)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AT拮抗剂(缬沙坦)治疗。使用方法:缬沙坦:每日晨起空腹口服80 mg,1次/d;吲达帕胺2.5 mg,1次/d。监测患者血压,如治疗有效,继续原方案维持治疗,如治疗效果不理想,可将缬沙坦剂量加大至160 mg,连续用药8 w。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血清钾(K+)、血尿酸(UA)、血糖(GLU)的变化。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SBP、DBP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BP、D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
表3 两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对比
3 讨 论
据国外文献〔2〕报道,在高血压患者中约有80%合并血脂异常,在降低血压的同时积极控制血脂,也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采用一种药物降低血压是传统治疗的主要手段,但该治疗方法往往降压效果不明显,且加大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终末事件的风险;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长期服药容易降低血管对药物的敏感性,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已有研究证实,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与机体内多种引起血压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单一的降压药物对各种发病机制不能起到完全阻断的作用,因此降压效果不理想。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案为至少两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使用,效果较好。
吲达帕胺为二氢吲哚类衍生物,是一种磺胺类利尿剂,具有新型、长效、强效的优点,起到利尿及扩血管作用。主要作用机制为:通过阻滞Ca2+内流而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刺激前列腺素(PG)E2、PGI2的合成;降低血管加压胺引起的血管超敏感性,抑制血管收缩,从而降低血压〔3〕。吲达帕胺是一种长效制剂,其半衰期较长,药力持久,患者只需每日清晨口服1次即可维持全天的平稳血压。但如对患者单独使用该药物,可对醛固酮的分泌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打破血液各种离子间的平衡状态,容易引起患者发生低钠及低钾反应,低钾血症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在使用此药时需严密监测患者血清钾浓度,对心律失常的发生起到了及时治疗及预防作用。吲达帕胺可以改善患者左心室肥厚,主要机制为通过特异性作用减轻左心室后壁及室间隔的肥厚程度,但并非使肥厚的左心室腔恢复正常生理状态〔4〕。
AT拮抗剂是临床常见的一类降血压药物,通过特异性作用阻断AngⅡ与ATⅠ受体结合而降低血压〔5〕。缬沙坦为Ⅰ型AT拮抗剂,可以抑制血管收缩;同时减少醛固酮释放,增加排钠,减少体液,达到降压效果〔6〕。有研究证实,缬沙坦对各种程度的高血压均有效,不仅可以扩张血管,还具有高选择性、高亲和性及高特异性的优点,且无血管活性作用,同时不发生缓激肽聚集作用,不良反应低,因此一直作为一线药物在临床使用〔7〕。吲达帕胺可以激活患者体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提高AT拮抗剂阻断RAS的效果;同时增加了排钠作用,降低水钠潴留;减轻醛固酮的不良反应,联合使用时不仅降低血压,同时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防止低钾血症及血尿酸升高。本试验结果说明其安全有效。
4 参考文献
1Yoon EY,Cohn L,Rocchini A,etal.Antihypertensive prescribing patterns for adolesc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J〕.Pediatrics,2012;129(1):e1-e8.
2孙慧萍.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9):74-7.
3陈大为.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6):63-4.
4Yin C,Du YZ.Observa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n primary hypertension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t Renying (ST 9) mainly〔J〕.Zhongguo Zhen Jiu,2012;32(9):776-8 .
5马 聪,卢学春,范 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8):762-4.
6吴逢波,吴 斌,徐 珽.吲达帕胺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单用对比治疗高血压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17):1371-9.
7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