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4-09-12朱建军

山东青年 2014年6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新课程改革

朱建军

摘要:实施新课改的关键是创新教育,初中生这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要凭借各种教育教学途径,日积月累的熏陶和培养。而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主战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实施新课改的关键是创新教育,初中生这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要凭借各种教育教学途径,日积月累的熏陶和培养。而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主战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物理教师应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从课时教学目标出发,安排一些生动、形象、有趣的实验来引入课题,有利于激发、维持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一种与学习物理知识相联系的氛围中去,使学生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这样不仅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也能发展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培养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的爱心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好的情感可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微笑的面容,期盼的眼神,和蔼可亲的语言,推心置腹的谈心,信赖、鼓励的目光都可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无形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充分体现平等、民主、和谐。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本身要确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克服“唯我独尊”的传统观念,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宽容待人,让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究,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大胆的质疑问难。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予与关注;学生不认同教师不会受到指责。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不要用刻板固定的答案来锁定学生的思维,不要用简单武断的结论来封杀学生的创造的灵性。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友爱每一位学生,依靠每一位学生,教好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保护和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思维的火花,平时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即使可笑甚至是错误的,教师也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和赞赏,避免扼杀了他们的创新欲望,保护他们燃起的“创新火花”,保护和发展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增设实验提高探索性,激活学生创造思维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可适时地增加一些设计性实验。由于设计性实验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是在一些特定前提下,要求学生凭借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技能、实验能力为出发点,独立设计出能达到实验目的的一种或几种可行的实验方案。这样的实验,由于对知识的深度要求不高,但对思维方法要求较高,所以它是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维持和发展了学生学好物理的兴趣,为进一步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四、拓宽知识领域,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有了兴趣不等于就有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就更能使学生容易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达到认识上新的飞跃。开拓学生知识领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课内要狠抓“双基”的教学和训练,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讲要精,学要透,练要巧,用要活,减轻学生那些不必要的负担,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学好课内的基础知识,练好基本技能,使学生有能力打开分析问题的思路。其次鼓励学生求异和发散。求异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不同解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发散思维是在一定水平上,由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开,寻求事物间的纵横向联系,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求异和发散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思维方法。在习题教学中力求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开拓思路,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设想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五、训练直觉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能作出伟大的发现。”直觉猜测是创造性活动的起点,科学家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来自于他们的直觉。直觉对于新出现的现象或事物,能未经严密的逻辑程序,直接地认识到其内在本质或规律,是一种认识过程的突变、升华,当然直觉必须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电路这一节中,在讲解串、并电路时,可制作两个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暗箱,分别让两只灯串联和并联,然后分别拿掉其中一只,根据出现的现象,训练学生的猜想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巩昌中学,甘肃陇西 748100)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新课程改革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