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4-09-11张昕欣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0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课程改革

张昕欣

摘要:本文围绕“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设计了一个由4个前后衔接的情境组成的工作任务,并进行教学实践。4个情境分别为: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产淀粉酶微生物的筛选;高产淀粉酶菌种的鉴别及保藏;高产淀粉酶菌种的分类鉴定。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微生物分离与鉴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64-02

传统的高职类工业微生物及实验类内容的教学,以学科课程设置为基础,偏重于传授和训练学生各项理论知识及基本实验技能。通常是理论知识与实验课程分开教学,且各自由若干独立的内容单元组成,相互之间缺乏关联性。学生到了实际工作的时候,缺乏整合各项微生物学知识技能,并将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3]。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我们尝试对工业微生物及实验类内容的教学进行工作过程导向性课程改革,按实际企业生产时不同岗位对微生物知识技能的要求将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学习情境,每个情境由若干子项目组成。每个子项目完成一个工作单元,前后衔接共同完成一次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技能,以此代替传统的工业微生物及其实验教学中所教授的内容。本文就其中一项“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教学改革内容进行介绍,在实际工作中,负责生产菌种分离鉴定及保藏的车间需要进行相关工作。

一、工作内容

“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工作任务共需28学时,由6次课完成。具体分为4个子项目: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产淀粉酶微生物的筛选;高产淀粉酶菌种的鉴别及保藏;高产淀粉酶菌种的分类鉴定。工作任务完成后,学生不但能够熟悉微生物培养、无菌操作技术、显微技术、菌种保藏技术、微生物的鉴定等实验技能,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微生物的生长控制等理论知识;而且对于上述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二、教学设计及具体安排

1.教学设计。第1次课由教师对“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情境进行大致说明,并且给出学习材料及文献资料查找渠道。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大致的工作方案。第2~5次课分别完成5个子项目,每次课开始时每组学生由负责该子项目的成员汇报当天的工作计划;上一子项目的负责人总结总结汇报前次工作情况。然后由当天的子项目负责人领导执行当天的工作计划。最后一次课则撰写报告并进行分组总结汇报交流,具体如下图所示。

2.具体安排。第1次课以讨论为主,上课时由教师对“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情境进行大致说明,并且给出学习材料及文献资料查找渠道。学生以3~5人为一个工作小组,阅读讨论学习材料及查找到的文献资料,大致拟出工作完成计划并分工,要求每个学生至少作为一个子项目组的组长;该过程中学生可向教师提问反馈,师生交流。然后各个小组以张贴海报的形式向全班展示工作计划及分工明细,全班讨论交流,并修正不完善的方案。此过程后学生会对目的性筛选鉴定菌株的工作过程有大致了解。

第2次课先由每组“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子项目负责人讲解本次工作具体安排及分工,然后每组根据工作计划采集校园不同土壤样品,制成土壤悬浮液并向其中加入组内讨论决定添加的营养物质后,放入培养箱进行培养。本子项目完成后学生会对微生物的营养、培养与生长控制知识有感性与理性的双重认知。

第3次课先由上一子项目的负责人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汇报,然后由“产淀粉酶微生物的筛选”子项目负责人讲解本次任务具体安排及分工。每组根据工作计划制作筛选培养基,对经过富集培养的土壤样品进行稀释接种培养。经此学生会了解无菌操作的要领与意义、微生物的代谢,并对微生物的培养与生长控制有深入认识。

第4次课的子项目是“高产淀粉酶菌种的鉴别及保藏”。上一子项目汇报总结后,每组本子项目的负责人在讲解本次安排分工的同时,还要在本子项目完成时对本组的鉴定方法的合理性评估答辩。每组根据方案对上个子项目筛选出的微生物进行产淀粉能力鉴定,选出高产菌种并长期保藏。结束后学生应懂得微生物的代谢在工业发酵中的应用意义,并对菌种保藏的原理与方法有所了解。

第5次课对上个子项目获得的高产淀粉酶菌种进行分类鉴定,学生通过将菌落形态观察及显微形态观察结果与菌种手册对比初步得出分类结论。由于不同小组分离到的菌株不同,通过相互交流观察,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不同的微生物类群,得到更多的相关知识感性积累。完成最后一个子项目后各组总结讨论,写出总结报告。学生会学习显微技术,对四大类工业微生物的菌落与微观形态有整体认识,并理解这些形态观察结果与微生物分类鉴定之间的关系。

第6次课每组学生就总结报告汇报答辩,同时进行教师点评与组间互评。评价结果计入学业成绩。通过组间对比交流,学生会更全面地了解在目的菌筛选鉴定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有哪些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

与传统教学安排的不同点是:以前是由教师提供实验步骤与样品甚至结果分析,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完成即可。学生缺乏主动性,更缺少与将实验结论上升至联系理论知识的途径。而在本次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将若干实验技术及相关理论知识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寓教于应用,不仅使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联系起来,还可以使同学们理解这些知识技能在具体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讨论分析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旨在建立学习者与未来工作的直接联系;教学过程在贴近工作实践的学习情境中进行[3,4]。设计“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等一系列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将原来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培养、纯化、染色、观察等传统的单个实验内容与技术整合在一个学习情境中,学生不但通过设计完成工作任务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技术和理论知识,而且还学会理解这些技术和理论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运用的。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实验样品由每组学生自行采集,与传统的实验课由教师提供少数菌种相比,不同组的学生可以获得各种微生物材料,便于了解更多的微生物,拓宽视野。开展工作过程导向微生物教学,学生需要课下花较多的精力查找资料、设计实验、培养微生物,由于调动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并没有因此产生怨言。学生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也对这种改革后的教学方式表示欢迎。

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式最早起源于德国职业教育[3],与我国现今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办学条件有一定差别。因此如何引入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因时因地地改良授课方式,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教学改革问题。

参考文献:

[1]何伟,徐旭士,张茵,袁生.微生物多样性调查与鉴定模块化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杂志,2010,30(4):105-107.

[2]周德庆.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赵志群,王炜波.德国职业教育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62-64.

[4]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J].职教论坛,2004,(2):4-7.

基金项目:2013台州市市级创新团队和重点实验室自主设计科技计划项目1302ky14。endprint

摘要:本文围绕“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设计了一个由4个前后衔接的情境组成的工作任务,并进行教学实践。4个情境分别为: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产淀粉酶微生物的筛选;高产淀粉酶菌种的鉴别及保藏;高产淀粉酶菌种的分类鉴定。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微生物分离与鉴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64-02

传统的高职类工业微生物及实验类内容的教学,以学科课程设置为基础,偏重于传授和训练学生各项理论知识及基本实验技能。通常是理论知识与实验课程分开教学,且各自由若干独立的内容单元组成,相互之间缺乏关联性。学生到了实际工作的时候,缺乏整合各项微生物学知识技能,并将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3]。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我们尝试对工业微生物及实验类内容的教学进行工作过程导向性课程改革,按实际企业生产时不同岗位对微生物知识技能的要求将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学习情境,每个情境由若干子项目组成。每个子项目完成一个工作单元,前后衔接共同完成一次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技能,以此代替传统的工业微生物及其实验教学中所教授的内容。本文就其中一项“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教学改革内容进行介绍,在实际工作中,负责生产菌种分离鉴定及保藏的车间需要进行相关工作。

一、工作内容

“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工作任务共需28学时,由6次课完成。具体分为4个子项目: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产淀粉酶微生物的筛选;高产淀粉酶菌种的鉴别及保藏;高产淀粉酶菌种的分类鉴定。工作任务完成后,学生不但能够熟悉微生物培养、无菌操作技术、显微技术、菌种保藏技术、微生物的鉴定等实验技能,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微生物的生长控制等理论知识;而且对于上述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二、教学设计及具体安排

1.教学设计。第1次课由教师对“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情境进行大致说明,并且给出学习材料及文献资料查找渠道。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大致的工作方案。第2~5次课分别完成5个子项目,每次课开始时每组学生由负责该子项目的成员汇报当天的工作计划;上一子项目的负责人总结总结汇报前次工作情况。然后由当天的子项目负责人领导执行当天的工作计划。最后一次课则撰写报告并进行分组总结汇报交流,具体如下图所示。

2.具体安排。第1次课以讨论为主,上课时由教师对“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情境进行大致说明,并且给出学习材料及文献资料查找渠道。学生以3~5人为一个工作小组,阅读讨论学习材料及查找到的文献资料,大致拟出工作完成计划并分工,要求每个学生至少作为一个子项目组的组长;该过程中学生可向教师提问反馈,师生交流。然后各个小组以张贴海报的形式向全班展示工作计划及分工明细,全班讨论交流,并修正不完善的方案。此过程后学生会对目的性筛选鉴定菌株的工作过程有大致了解。

第2次课先由每组“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子项目负责人讲解本次工作具体安排及分工,然后每组根据工作计划采集校园不同土壤样品,制成土壤悬浮液并向其中加入组内讨论决定添加的营养物质后,放入培养箱进行培养。本子项目完成后学生会对微生物的营养、培养与生长控制知识有感性与理性的双重认知。

第3次课先由上一子项目的负责人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汇报,然后由“产淀粉酶微生物的筛选”子项目负责人讲解本次任务具体安排及分工。每组根据工作计划制作筛选培养基,对经过富集培养的土壤样品进行稀释接种培养。经此学生会了解无菌操作的要领与意义、微生物的代谢,并对微生物的培养与生长控制有深入认识。

第4次课的子项目是“高产淀粉酶菌种的鉴别及保藏”。上一子项目汇报总结后,每组本子项目的负责人在讲解本次安排分工的同时,还要在本子项目完成时对本组的鉴定方法的合理性评估答辩。每组根据方案对上个子项目筛选出的微生物进行产淀粉能力鉴定,选出高产菌种并长期保藏。结束后学生应懂得微生物的代谢在工业发酵中的应用意义,并对菌种保藏的原理与方法有所了解。

第5次课对上个子项目获得的高产淀粉酶菌种进行分类鉴定,学生通过将菌落形态观察及显微形态观察结果与菌种手册对比初步得出分类结论。由于不同小组分离到的菌株不同,通过相互交流观察,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不同的微生物类群,得到更多的相关知识感性积累。完成最后一个子项目后各组总结讨论,写出总结报告。学生会学习显微技术,对四大类工业微生物的菌落与微观形态有整体认识,并理解这些形态观察结果与微生物分类鉴定之间的关系。

第6次课每组学生就总结报告汇报答辩,同时进行教师点评与组间互评。评价结果计入学业成绩。通过组间对比交流,学生会更全面地了解在目的菌筛选鉴定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有哪些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

与传统教学安排的不同点是:以前是由教师提供实验步骤与样品甚至结果分析,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完成即可。学生缺乏主动性,更缺少与将实验结论上升至联系理论知识的途径。而在本次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将若干实验技术及相关理论知识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寓教于应用,不仅使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联系起来,还可以使同学们理解这些知识技能在具体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讨论分析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旨在建立学习者与未来工作的直接联系;教学过程在贴近工作实践的学习情境中进行[3,4]。设计“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等一系列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将原来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培养、纯化、染色、观察等传统的单个实验内容与技术整合在一个学习情境中,学生不但通过设计完成工作任务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技术和理论知识,而且还学会理解这些技术和理论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运用的。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实验样品由每组学生自行采集,与传统的实验课由教师提供少数菌种相比,不同组的学生可以获得各种微生物材料,便于了解更多的微生物,拓宽视野。开展工作过程导向微生物教学,学生需要课下花较多的精力查找资料、设计实验、培养微生物,由于调动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并没有因此产生怨言。学生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也对这种改革后的教学方式表示欢迎。

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式最早起源于德国职业教育[3],与我国现今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办学条件有一定差别。因此如何引入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因时因地地改良授课方式,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教学改革问题。

参考文献:

[1]何伟,徐旭士,张茵,袁生.微生物多样性调查与鉴定模块化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杂志,2010,30(4):105-107.

[2]周德庆.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赵志群,王炜波.德国职业教育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62-64.

[4]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J].职教论坛,2004,(2):4-7.

基金项目:2013台州市市级创新团队和重点实验室自主设计科技计划项目1302ky14。endprint

摘要:本文围绕“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设计了一个由4个前后衔接的情境组成的工作任务,并进行教学实践。4个情境分别为: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产淀粉酶微生物的筛选;高产淀粉酶菌种的鉴别及保藏;高产淀粉酶菌种的分类鉴定。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微生物分离与鉴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64-02

传统的高职类工业微生物及实验类内容的教学,以学科课程设置为基础,偏重于传授和训练学生各项理论知识及基本实验技能。通常是理论知识与实验课程分开教学,且各自由若干独立的内容单元组成,相互之间缺乏关联性。学生到了实际工作的时候,缺乏整合各项微生物学知识技能,并将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3]。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我们尝试对工业微生物及实验类内容的教学进行工作过程导向性课程改革,按实际企业生产时不同岗位对微生物知识技能的要求将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学习情境,每个情境由若干子项目组成。每个子项目完成一个工作单元,前后衔接共同完成一次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技能,以此代替传统的工业微生物及其实验教学中所教授的内容。本文就其中一项“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教学改革内容进行介绍,在实际工作中,负责生产菌种分离鉴定及保藏的车间需要进行相关工作。

一、工作内容

“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工作任务共需28学时,由6次课完成。具体分为4个子项目: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产淀粉酶微生物的筛选;高产淀粉酶菌种的鉴别及保藏;高产淀粉酶菌种的分类鉴定。工作任务完成后,学生不但能够熟悉微生物培养、无菌操作技术、显微技术、菌种保藏技术、微生物的鉴定等实验技能,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微生物的生长控制等理论知识;而且对于上述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二、教学设计及具体安排

1.教学设计。第1次课由教师对“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情境进行大致说明,并且给出学习材料及文献资料查找渠道。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大致的工作方案。第2~5次课分别完成5个子项目,每次课开始时每组学生由负责该子项目的成员汇报当天的工作计划;上一子项目的负责人总结总结汇报前次工作情况。然后由当天的子项目负责人领导执行当天的工作计划。最后一次课则撰写报告并进行分组总结汇报交流,具体如下图所示。

2.具体安排。第1次课以讨论为主,上课时由教师对“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情境进行大致说明,并且给出学习材料及文献资料查找渠道。学生以3~5人为一个工作小组,阅读讨论学习材料及查找到的文献资料,大致拟出工作完成计划并分工,要求每个学生至少作为一个子项目组的组长;该过程中学生可向教师提问反馈,师生交流。然后各个小组以张贴海报的形式向全班展示工作计划及分工明细,全班讨论交流,并修正不完善的方案。此过程后学生会对目的性筛选鉴定菌株的工作过程有大致了解。

第2次课先由每组“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子项目负责人讲解本次工作具体安排及分工,然后每组根据工作计划采集校园不同土壤样品,制成土壤悬浮液并向其中加入组内讨论决定添加的营养物质后,放入培养箱进行培养。本子项目完成后学生会对微生物的营养、培养与生长控制知识有感性与理性的双重认知。

第3次课先由上一子项目的负责人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汇报,然后由“产淀粉酶微生物的筛选”子项目负责人讲解本次任务具体安排及分工。每组根据工作计划制作筛选培养基,对经过富集培养的土壤样品进行稀释接种培养。经此学生会了解无菌操作的要领与意义、微生物的代谢,并对微生物的培养与生长控制有深入认识。

第4次课的子项目是“高产淀粉酶菌种的鉴别及保藏”。上一子项目汇报总结后,每组本子项目的负责人在讲解本次安排分工的同时,还要在本子项目完成时对本组的鉴定方法的合理性评估答辩。每组根据方案对上个子项目筛选出的微生物进行产淀粉能力鉴定,选出高产菌种并长期保藏。结束后学生应懂得微生物的代谢在工业发酵中的应用意义,并对菌种保藏的原理与方法有所了解。

第5次课对上个子项目获得的高产淀粉酶菌种进行分类鉴定,学生通过将菌落形态观察及显微形态观察结果与菌种手册对比初步得出分类结论。由于不同小组分离到的菌株不同,通过相互交流观察,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不同的微生物类群,得到更多的相关知识感性积累。完成最后一个子项目后各组总结讨论,写出总结报告。学生会学习显微技术,对四大类工业微生物的菌落与微观形态有整体认识,并理解这些形态观察结果与微生物分类鉴定之间的关系。

第6次课每组学生就总结报告汇报答辩,同时进行教师点评与组间互评。评价结果计入学业成绩。通过组间对比交流,学生会更全面地了解在目的菌筛选鉴定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有哪些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

与传统教学安排的不同点是:以前是由教师提供实验步骤与样品甚至结果分析,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完成即可。学生缺乏主动性,更缺少与将实验结论上升至联系理论知识的途径。而在本次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将若干实验技术及相关理论知识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寓教于应用,不仅使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联系起来,还可以使同学们理解这些知识技能在具体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讨论分析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旨在建立学习者与未来工作的直接联系;教学过程在贴近工作实践的学习情境中进行[3,4]。设计“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等一系列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将原来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培养、纯化、染色、观察等传统的单个实验内容与技术整合在一个学习情境中,学生不但通过设计完成工作任务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技术和理论知识,而且还学会理解这些技术和理论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运用的。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实验样品由每组学生自行采集,与传统的实验课由教师提供少数菌种相比,不同组的学生可以获得各种微生物材料,便于了解更多的微生物,拓宽视野。开展工作过程导向微生物教学,学生需要课下花较多的精力查找资料、设计实验、培养微生物,由于调动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并没有因此产生怨言。学生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也对这种改革后的教学方式表示欢迎。

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式最早起源于德国职业教育[3],与我国现今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办学条件有一定差别。因此如何引入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因时因地地改良授课方式,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教学改革问题。

参考文献:

[1]何伟,徐旭士,张茵,袁生.微生物多样性调查与鉴定模块化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杂志,2010,30(4):105-107.

[2]周德庆.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赵志群,王炜波.德国职业教育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62-64.

[4]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J].职教论坛,2004,(2):4-7.

基金项目:2013台州市市级创新团队和重点实验室自主设计科技计划项目1302ky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课程改革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