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对我国的启示

2014-09-11任翠玉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0期
关键词:必修课程设置财务

任翠玉,余 璇

(东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特别关注】

美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对我国的启示

任翠玉,余 璇

(东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本文通过美国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体系设置的介绍,对比我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与美国的差异,从中获得一些对完善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有益的启示。

财务学专业;课程设置;启示

每一次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都会带来财务管理教育的变革和发展。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市场的环境和条件、资本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一系列新的复杂的财务管理问题,如复杂环境下的资产定价、衍生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利用、跨国经营的财务管理、全球化趋势下的风险管理等应运而生。企业的理财环境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也对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西方国家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已有了数百年的历史,其教育体制既体现了对市场需求的高度适应又不乏规范。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世界著名大学培养了许多世界著名的财务学家,其毕业生也得到了所在国乃至世界财务管理界的普遍认可,这些学校在财务管理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已取得了较大成果,因此,我们拟从新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国内外知名大学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从中获得一些对完善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有益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展开面向21世纪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一、美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根据US NEWS最新美国大学商科排名,本文选取了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斯坦福大学、德克萨斯大学、佛吉尼亚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共六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整理和对比了这些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1.美国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不同。经过对资料的搜集,我们发现:美国各高校对所培养的财务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比较相似,例如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具体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从培养技能上来看,宾夕法尼亚大学强调培养“在财务工作方面要能担任风险资本运作、公司兼并与收购以及国内外的管理咨询等技能”;德克萨斯大学则强调“学生要掌握财务学的理论框架、分析工具及解决一系列财务问题的技能”。

从毕业生去向角度来看,美国高校将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定位较为明确,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强调培养的学生能在“资产管理机构、国际商业投资银行、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以及政府和法律部门”从事相关工作;德克萨斯大学则强调培养的学生能在“非金融性公司、金融服务机构、能源公司及房地产公司”,而另一些高校则在培养目标中明确说明学生适于从事的工作。

2.美国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较少,且存在一定差异。美国各高校的财务管理课程在专业必修课设置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其主要特点是要求的必修课程数量较少。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不超过5门,这些大学除了都设有公司财务外,其他必修课存在一定差异,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专业必修课程包括货币经济学与全球经济;德克萨斯大学的专业必修课程包括财务(金融)实习、投资管理和综合财务;纽约大学则包括金融市场基础。可见,美国高校在财务学的课程教学中倾向于让学生具备扎实的现代财务基础理论和方法,并就其培养方向的不同设置了特色化的基础必修课程。

3.美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选修课多,覆盖面广。美国大学可供学生选择的专业选修课非常多,几乎涵盖了整个财务管理的各个领域,如公司理财、国际金融、投资学和证券等领域,并且融合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内容。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包括商业经济学,高级公司理财,投资管理,金融衍生工具,公司估价,国际金融,房地产投资:分析与融资,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银行学,市财政政策,固定收益证券,投资资金,行为金融学,风险资本与金融创新,兼并与收购,金融工程,金融监管研究等;德克萨斯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包括货币、银行和经济条件,货币和资本市场,财务(金融)高级主题,国际金融学的前沿研究,大公司财务计划和政策,中小企业财务计划和政策,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国际金融,高级组合管理和投资分析:理论和应用,财务风险管理,证券分析,财务分析,房地产估价和投资,房地产融资与联合组织等;斯坦福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包括商务经济学,高级公司理财,投资管理,衍生金融工具,公司价值评估,国际公司,房地产投资:分析与融资,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银行业,城市财务政策,固定收益证券,经费投资,行为金融学,风险资本与创新融资,买断与并购金融,公司重构,金融工程,金融自学辅导等。

二、我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与美国高校的差异

我们搜集整理了我国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等10余所高校本科财务管理课程设置与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设置较多。在专业必修课程设置方面,与美国较少的专业必修课不同,我国高校的专业必修课都在8门以上。而且必修课程学生除了需要学习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课程之后,会计方面的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各大高校的专业必修课所包含和涉及的内容领域并不完全相同。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财务学专业必修课包括财务会计学、初级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管理学、高级财务管理学、成本管理学、国际财务管理学、财务分析学、证券投资学、计算机财务管理学等;上海财经大学的财务学专业必修课包括财务分析与运算、公司财务、财务工程学、税务筹划、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跨国公司财务等;东北财经大学的财务学专业必修课包括财务管理专业导论、公司理财、管理会计、国际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基础、财务分析、财务模型分析与设计等。

2.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选修课范围狭小。与美国大学庞大的选修课程体系相比,我国大学的选修课程有一定的局限性,各所高校没有将财务管理所涉及的全部领域如投资、证券、兼并与收购和国际金融领域的课程全部列入选修课体系,而只有一些管理学方面的课程,相关的经济学课程也较少。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概论、经济法概论、税法、货币银行学等作为专业选修课;上海财经大学将企业价值评估、个人理财、兼并与收购、高级财务会计、公司治理、审计学、金融市场学等作为专业选修课;东北财经大学将成本会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学概论、资产评估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等作为专业选修课。

3.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缺乏科学性。我国高校目前财务学课程内容较陈旧,未能及时体现与反映国内外财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先进成果,例如对于理论实务界较为前沿的计量金融、货币与资本市场、运营管理、投资学和财务(金融)专题讲座等课程均未开设,与不断变革的市场环境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脱节。财务学专业课程内容庞杂,大多数教材作者只求全、厚、广,而忽略了知识体系存在交叉。如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相关内容存在重复,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且知识体系间没有基础和高级的层次划分。

三、美国财务学课程设置对我国的启示

1.明确的培养目标至关重要。美国财务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大可概括为,为公司财务管理和分析、投资银行和财务咨询培养专业人才,让学生能够在各类企业财务部门及银行从事相关的财务工作。让学生获得在商业和投资运行方面、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方面,基本的经济和金融组织框架方面的一个综合的理解。通过这些明确的培养目标,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在结束本科阶段的学习之后能够具备哪些能力,并且今后能够活跃在哪些工作领域。同时,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期望恰好相似,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是学生深入学习的基础。从以上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美国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除将一些重要的课程设置在专业必修课程中之外,另一些有分量的课程也会在选修课体系中出现,这与我国的重要课程集中在专业必修课程中的现状大不相同。在美国高校中,专业必修课程通常只有几门,学生可以全权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后续学习的课程,而在我国高校中,部分在美国高校中属于选修部分的课程直接被列入到了必修课程体系当中,学生即使不想修读,也别无选择,这样的课程设置可能会加重学生的抵触情绪。

另外,我国高校选修课程的可选性也远远不如美国高校,在美国高校的选修课中,所涉及的每一个领域,例如管理、经济、投资和金融等可能有三至四门相关课程可供选择,但在国内大学,可能仅有一门与之相关的课程可供选择。多门课程的学习毋庸置疑要比一门相关课程学习所带来的效果要明显,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广泛,对于某一领域的理解更为深刻。

3.提供选课咨询是学生选课的关键。国内大学的选课系统中通常只显示课程名称,对课程整体的描述或与之相关的信息寥寥无几。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学生不清楚课程性质和内容,不清楚选修哪些课程会对日后的职业规划产生帮助等,这个弊端会使学生在选课时出现盲目选择的现象。在美国,像纽约大学和佛吉尼亚大学在学生选课前会安排一些导师或者小组来提供个性化的专业选课指导,通过解答学生对课程的疑问,并与学生探讨其所期望的发展方向,为学生的选课方案提供参考意见或进行指导。

4.专业方向细分有利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美国高校在财务专业下设置一些专业方向,这样主攻各个专业方向学生的核心课程就集中在这一方向上。如密歇根大学以职业路线安排专业方向,一共分为一般财务、投资银行、公司财务、股票分析师、基金经理、销售与贸易、房地产、银行与保险、企业家等九个方向,在课程设置上也是按照这九个方向分别设置核心课程、基本课程和推荐课程。德克萨斯大学在财务(金融)专业下分为六个方向:公司财务和投资银行、能源财务、投资经理、金融市场/银行、房地产、一般财务。

专业方向的划分不仅符合了市场的各种需求,更重要的是,明确的方向是学生快速、顺利地找到自己的定位的关键。而在我国,财务管理专业下并没有众多分支。学生在选课时分不清方向,缺乏主攻某一领域的意识,没有擅长的技能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阻碍了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型人才培养的脚步。

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紧密结合。国外大学的一些教学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如纽约大学有专门的财务(金融)的独立研究项目作为专业选修课,这个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在财务(金融)领域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独立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会有老师一对一的辅导,考评成绩合格即可得到相应的学分。

参考国外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一方面学校应该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如在银行、管理咨询公司、证券交易所等单位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缩短书本和实践的距离;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诸如筹资谈判、投资分析、财务分析等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从而培养其分析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

综上所述,国外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和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方向是我国在财务学专业课程设置上需要借鉴的地方。让学生明确自己今后所发展的方向,并且为学生提供相关课程的学习机会,才会为我国财务管理人才市场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1]温素彬,彭敏,等.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J].会计之友,2009,(12).

[2]李世辉.基于新理财环境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探索[J].现代大学教育,2009,(2).

[3]曾维君.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9,(1).

[4]赵德武,马永强.中国财务管理教育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财经科学,2008,(11).

[5]周剑涛.关于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9).

[6]钱威,杨冬云.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2012(5).

G640

A

1674-9324(2014)20-0001-02

本文是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市场定位下的本科财务管理课程体系改革——基于国内外高校的实践调查证据”的阶段性成果。

任翠玉,女,副教授,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余璇,女,东北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必修课程设置财务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创新课程设计 实现快乐军训
水利财务
高中必修课程“夏商西周政治制度”教学分析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