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应用于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效果分析

2014-09-11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12期
关键词:情绪研究组肿瘤

刘 艳

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肿瘤外科,辽宁阜新 123000

本文主要对2012年3月—2013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11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2年3月—2013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并行手术治疗118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34例,年龄35~80岁,平均(56.5±5.1)岁,文化程度:大专和大专以上 15 例,初中文化 25,小学15例,文盲4例。研究组中,男23例,女36例,年龄37~79岁,平均(56.8±5.7)岁,文化程度:大专和大专以上14例,初中文化27例,小学14例,文盲4例。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相关临床确诊有手术指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评价标准

通过焦虑量表(S-AI)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情绪进行评定,得分20~80分,患者的焦虑情绪程度越严重说明得分越高[1],相关信息知识掌握情况以本院的甲状腺肿瘤知识点为准进行问卷调查,总分 100 分,得分 90~100 为优秀,70~89 分为良好,60~70 为一般,60分以下为较差;SAS、HAMA焦虑评分能运用于测评我国患者的焦虑程度[2]。

1.3 观察标准

比较分析护理干预前后相关知识掌握的优良率、SAS(焦虑自评量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值、焦虑程度与血压比较。

1.4 方法

在术前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护理:饮食的护理根据病情的变化和手术要求,提供患者的食物应清淡、含高蛋白、高维生素,辛辣油腻的食物禁止食用;药物的护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临床医师开出的药方给予特定的药物治疗;在患者住院后,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相关科室和医用设备的位置和用途,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针对患者的临床心理与生理特征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术前给予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1.4.1 相关知识护理 组织患者和患者家属定期参与甲状腺肿瘤疾病的小讲座,结合多媒体或健康小手册等方式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讲解甲状腺肿瘤病情的危害、治疗流程、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手术体位、麻醉时注意事项、术后护理和防治并发症等,让患者最大程度上了解并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逐步消除患者心理上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3]。责任护士在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学习能力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特征,科学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1.4.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运用自身的护理经验和心理学理论知识通过温和的语言回答患者和家属提出的疑问,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并获得患者的信任。定时查房,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并针对性的科学疏导患者的内心感受和情绪起伏变化。通过向患者介绍手术治疗成功的案例,积极地给予患者心理暗示,逐步消除术前的恐惧、紧张的心理情绪,使患者积极地面对手术治疗。

1.4.3 环境护理 病房内要保持安静,清净通风,室内温度维持在20~25℃左右,湿度维持在50%~60%左右。灯光温暖柔和,避免强光刺激导致患者紧张过度和失眠多梦。

1.5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掌握相关知识的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比较,干预后研究组的知识掌握优良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 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情况比较[n(%),n=59]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程度的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分数与血压比较±s,n=59]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分数与血压比较±s,n=59]

组别 时间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焦虑(分)研究组对照组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111.32±13.65 116.33±13.72 113.33±12.96 135.36±13.23 74.24±8.73 76.33±8.64 74.56±8.71 84.21±8.54 46.53±5.62 46.56±8.62 46.51±5.53 52.88±8.21

2.3 两组患者SAS、HAMA评分值比较

研究组 59 例,SAS(46.51±3.3),HAMA(17.1±5.1),手术成功55 例(93.22%);对照组 59 例,SAS(60.54±4.3),HAMA(22.4±3.6);手术成功44例(74.58%)从上述可知研究组患者的 SAS、HAMA评分值较对照组低,研究组的手术成功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甲状腺肿瘤的治疗手段,一般是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患者在术前害怕手术带来的疼痛,易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同时担心肿瘤的良恶性对手术成功率的影响,发生一系列的心理情绪变化,导致手术的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术前焦虑进行护理干预是有必要的。

本文中采用术前相关知识护理干预,使其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手术治疗的过程,逐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从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相关知识护理比常规护理在缓解患者的术前焦虑方面更有效,在护理干预下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与治疗知识的讲解能改善患者对手术的恐惧与担忧,并且责任护士在全程的护理中积极地解答患者提出来的疑问,利用丰富的经验和心理学知识,暗示患者使其负面情绪得到有力地疏导,保持良好稳定的心态从而有效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在每次预护理后,通过固定电子血压计在患者行端坐为静态下对每位患者的同一侧上肢腕进行血压的测量,掌握其心理情绪的变化,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保证患者的情绪稳定及生命体征一直处在稳定的状态为面临手术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研究表明,通过给予患者相关知识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焦虑情绪比对照组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通过SAS、HAMA评分测量比较,干预后研究组的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术前给予相关知识的护理,有助于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保持积极应对手术的心态,提高治疗信心,确保手术顺利的完成。

[1]吴萍香.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给予信息支持的护理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2,11(33):667-668.

[2]汪梅.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个性化护理方法分析[J].四川医学,2012,51(11):2060-2062.

[3]黄文静,张子碧.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心理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2,11(16):120-121.

[4]付银敏,吴墅,黄香茗,等.甲状腺肿瘤病人术前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1(7):60-95.

猜你喜欢

情绪研究组肿瘤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廖美琳:肿瘤治疗没有百分百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滚蛋吧!肿瘤君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