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内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分析及对策

2014-09-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耐药性内科抗菌

浙江省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岱山 316200

呼吸内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分析及对策

夏金松

浙江省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岱山 316200

目的调查呼吸内科病患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基本现状,以探讨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诊治对策。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3年10月呼吸内科94例发生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病菌感染情况,并对感染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94例患者共检出107株病原菌,其中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鲍氏不动杆菌,分别为24.3%、6.5%、25.2%、14.0%、13.1%和16.8%,其中年龄>60岁、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20天、使用抗菌药物>20天、有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大于20天、并发症在2种或以上、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是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呼吸内科病患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中,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OR=5.57)和抗菌药(OR=5.36)是高危因素,其次为有侵入性操作(OR=4.79)和并发症多于2种(OR=4.17),而其余危险因素较前者略小。结论医院管理部门需加强临床用药中对多药耐药菌感染(MDROs)治疗的的专业知识培训,临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强化对病人健康教育干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激素是预防呼吸内科多药耐药菌感染(MDROs)的主要措施。

呼吸内科;多药耐药菌感染;对策

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为维护人类的生命健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的大量滥用,导致病原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并且向着多重耐药菌的方向发展,这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安全隐患[1-3]。在医院呼吸内科的治疗中,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较为多见,患者常常由于治疗效果不佳,导致病情不断加重,甚至死亡,这也给患者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4]。故在临床中通过了解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情况,分析其分布与导致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和干预策略,最终减少和控制多要耐药性感染的发生。故我院通过分析近几年医院呼吸内科患者多药耐药菌的分布和构成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实现减少和控制多要耐药性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10月呼吸内科住院部收治的多药耐药菌的患者340例,而满足此次纳入标准的有94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45例,年龄在46~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0±2.4)岁,诊断为慢阻肺患者29例,支气管扩张20例,肺部感染40例,菌血症5例。患者均出现发热以及严重咳嗽,且无过敏史。研究菌株来自呼吸内科MDROs患者临床送检标本,包括痰液和血液标本,其中细菌培养和药敏鉴定过程均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规定。多药耐药菌的诊断标准为,实验室痰培养检出一种病原菌能同时对三类抗菌药物耐药,而满足卫生部公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的要求即为MDROs感染[5]。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实验来源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通过对患者病历原始记录进行仔细查阅,且详细记录患者的治疗过程、年龄、性别、是否有多种并发症、辅助检查、住院天数、是否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心理状态和是否有侵入性操作等。

2 结果

2.1 多药耐药菌的分布 对患者的病菌构成分析,94例患者共检出107株病原菌,其中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24.3%、6.5%、25.2%、14.0%、13.1%和16.8%,其年龄组与性别构成比的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94例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不同年龄层与性别构成的病原菌分布[株(%)]

2.2 多药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其中年龄>60岁、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20天、使用抗菌药物>20天、有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大于20天、并发症在2种或以上、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是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2.3 多药耐药性感染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呼吸内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中,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OR=5.57)和抗菌药(OR=5.36)是高危因素,其次为有侵入性操作(OR=4.79)和并发症多于2种(OR=4.17),而其余危险因素较前者略小,具体结果见表3。

表2 94例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多药耐药性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多药耐药菌已经成为全球医院感染源的重要病原菌,现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多药耐药菌的不断发展,国外研究人员认为将会直接导致住院患者的感染率、死亡率急剧上升[6]。多药耐药菌不仅给医院感染的控制和感染性疾病的救治带来了极大困难,而且还对健康人群带来严重的威胁,对此国内外卫生领域均表现出高度的重视[7-8]。大量文献表明[9-11],通过提升的医院管理水平和有效的诊治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可以取得较好的成效。

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耐药菌的病菌构成中,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24.3%)、大肠埃希菌(25.2%)、肺炎克雷伯菌(14.0%)以及鲍氏不动杆菌(16.8),这与何卫国[12]报道的鲍氏不动杆菌约占22%接近,而与张江平[13]报道的肺炎克雷伯菌(17%)接近。由此可见,在多药耐药菌中,革兰阴性菌所占的比例较大,值得临床操作中给予重视。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得出,年龄>60岁、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20天、使用抗菌药物>20天、有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大于20天、并发症在2种或以上和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是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而Logistic分析显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OR=5.57)和抗菌药(OR=5.36)是高危因素,其次为有侵入性操作(OR=4.79)和并发症多于2种(OR=4.17)。主要原因包括,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和支气管哮喘,但是也可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导致细菌易感性增强,从而增加了感染的机会[14]。抗菌药物的滥用和长时间的抗菌用药,极易让细菌对多药物产生耐药,最终导致体内菌群的失调而发生感染。而侵入性操作很容易破坏患者的体内菌群的平衡,故较容易导致患者的院内再次感染[15]。

医生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导致临床中出现多要耐药性感染的主要原因[16],临床上由于长期对药物滥用的不够重视,导致大多患者很容易出现对多药耐药菌耐药性感染,并使体内的菌群失衡,因此,强化对药物的使用和监督管理成为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的重要途径。在实施治疗前,需对患者进行耐药性实验,并通过合理的选药进行治疗,如按照药物的治疗半衰期来进行诊治等措施,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抗菌药物和激素的滥用,减少多药耐药性感染的产生。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发生多药耐药性感染的病例较多,因此医院管理部门需加强临床用药中对多药耐药菌感染(MDROs)治疗的的专业知识培训,临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强化对病人健康教育干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激素是预防呼吸内科多药耐药菌感染(MDROs)的主要措施。

[1]杨胜兰,黄毅,田碧谣.呼吸内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4):3329-3331.

[2]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oides fragilis--Seattle, Washington, 2013.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13. 62(34): 694-696.

[3]Katsandri, A.,et al., Two cases of infections due to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oides fragilis group strains. J Clin Microbiol, 2006. 44(9): 3465-3467.

[4]田春梅,李德保,靳双周,等.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2):2498-2500.

[5]潘慧琼,沈辉.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变化[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9(4):269-271.

Freire-Moran, L., Aronsson, B., Manz, C., Gyssens, I.C., So, A.D., Monnet, D.L., Cars, O.,ECDC-EMA Working Group, 2011.Critical shortage of new antibiotics in development against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time to react is now[J]. Drug Resistance Updates,2011,14(2)118-124.

[7]曹晋桂,何晓锋,崔霞,等.预防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技术环节与战略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4):5244-5246.

[8]李六亿,贾会学,贾健侠,等.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306-4308.

[9]李茜,孙仁华,陈敏华.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4):3338-3340.

[10]Shmuel Shoham,Pali D. Shah.Impact of 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 on Patients Considered for Lung Transplantation[J].Infectious Diseas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3,27(2):343-358.

[11]徐圣君,赵晓平.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290-4291

[12]何卫国,赵子文,曾军.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药敏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4):1061-1063.

[13]张江平,董杰,刘燕,等.呼吸内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2(15):563-564.

[14]Paterson David L.The epidemiological profile of infections with multidrug-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Acinetobacter species.[J].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06,43(2): S43-S48.

[15]张素文,杨文艳,马露娜,等.呼吸科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3850-3852.

[16]吴本权,李雅茜,黄静,等.下呼吸道分离的多药耐药非发酵菌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0):2794-2796.

夏金松,男,汉族,本科,内科医师。

A

1007-8517(2014)09-0094-02

2014.03.28)

猜你喜欢

耐药性内科抗菌
什么是抗菌药物?
内转科型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