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4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观察

2014-09-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肾镜弹道气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4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观察

陈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观察组48例,两组患者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切开取石;观察组患者采取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对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平均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82.93±10.62)min和(7.55±0.7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无术后感染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9.09%的感染率。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实施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安全等优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开放手术。

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

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多有明显的疼痛感,可伴有血尿,从而引起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均造成较大影响。以往多采取切开取石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大、痛苦大等特点。本研究通过对4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实施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取得不错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男29例,女15例;年龄18~63岁,平均(42.03±5.87)岁;单侧38例,双侧6例,其中7例合并肾结石;结石横径15~26mm,长径15~33mm;其中28例肾静脉肾盂造影完全不显影。观察组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19~63岁,平均(42.28±5.62)岁;单侧43例,双侧5例,其中9例合并肾结石;结石横径15~27mm,长径15~32mm;其中38例肾静脉肾盂造影完全不显影,。所有患者结石最低位于L4水平,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盂积水,合并感染者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结石大小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传统开放切开取石。常规消毒,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俯卧位,以手指触摸输尿管走形位置,可感觉到一处硬性团块,往往即为结石嵌顿位置。在结石两端使用纱布牵拉输尿管,避免结石滑走。将纱布垫放置于输尿管周围,纵行切开结石部位的输尿管,取出结石,检查伤口有无出血和异物,放置引流条后缝合。

1.2.2 观察组 患者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患侧逆行插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人为形成肾积水,对于部分合并肾积水明显的患者可以不做插管,而仅留置气囊导尿管后改为俯卧位,于腹部下方垫枕,保持腰背部平行[1]。在B超引导下,向结石肾盏方向以穿刺针进行穿刺,见尿液流出表示穿刺成功,插入斑马导丝,测量穿刺深度后退出穿刺针。使用筋膜扩张器沿导丝逐步进行扩张,直至置入16F塑料薄皮鞘,并插入金属扩张器,继续使用金属扩张器进行扩张,直至置入24F金属套管,建立取石通道。借助低压灌注泵的冲洗,插入新型肾镜,当血块影响到视野时可以借助探针将血块吸出,并清除碎石。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感染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具有很高的临床发病率,以往以开放手术为主,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经皮肾镜取石成为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式[2]。

成功建立皮-肾通道是决定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B超虽然清晰度与X线相比较差,但是由于B超具有便携、无创以及三维成像等优点,可以进行准确定位而受到很多医生学者的欢迎。在穿刺成功,使用筋膜扩张器逐级扩张时应避免导丝盘曲,并防止退针时导丝滑出;进针的方向和角度应牢记,扩张时应一致,并一边旋转一边推进,避免扩张偏移而导致导丝移位,通道丢失;扩张过深可能对肾实质和肾盂造成损伤,因此应严格掌握深度[3]。手术过程中使用薄皮鞘可以顶住结石,防止其碎屑逸入肾盂和肾盏。进行碎石时力量要适中,避免输尿管穿孔而导致结石和冲洗液外溢。对于身体状况良好、结石较小的患者可以考虑同时双侧碎石[4]。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相一致[5]。因此我们认为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实施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安全等优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开放手术。

[1]杨天平,刘国海,吴昌林,等.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J].右江医学,2010,38(1):72-73.

[2]吴阶平.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11.

[3]熊丙建,江铎,唐明忠,等.B超引导单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1,16(1):61-63.

[4]雷鸣,李逊,曾国华,等. 同期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5,20(12):731-732.

[5]何士军,任宝名,张争春,等.微创经皮肾碎石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比较[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8,13(6):432-434.

R693+.4

A

1007-8517(2014)09-0054-01

2014.03.19)

猜你喜欢

肾镜弹道气压
弹道——打胜仗的奥秘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看不见的气压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一维弹道修正弹无线通信系统研制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
基于PID控制的二维弹道修正弹仿真
消除弹道跟踪数据中伺服系统的振颤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