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拿大当代第一“魔笛”

2014-09-10殷悦

音乐爱好者 2014年10期
关键词:魔笛长笛音乐家

殷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阵新世纪音乐(New Age Music)的清风向音乐爱好者拂来。从雅尼、恩雅、喜多郎、英格玛,到神秘园、班得瑞、凯文·柯恩、马修·连恩……这些满怀创新精神的音乐家以多元素融合的乐风开拓听者的视野,那宁静安逸又富于变幻的音符为因工作与生活而忙碌奔波的人们带去些许慰藉和遐想。即将亮相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加籍日裔音乐家龙笛(Ron Korb,一译雷恩·寇伯),就是这样一位集演奏、作曲、制作于一身的新世纪音乐翘楚。多年来他那悠扬的笛声始终与自己云游四海的足迹相随,赢得不同国度听众的赞誉。

虽说龙笛在幼年时便为长笛飘逸的音色所着迷,不过直到他十一岁有机会接触乐器时,摆在他面前的并非心仪已久的长笛,而是一支竖笛。老师很快察觉到他敏锐的听觉,以此断定这位少年将在音乐方面展现非同一般的才华。进入高中后,龙笛爱上了爵士乐,不仅大量收集唱片,也频繁光临一些爵士名家的演出现场。与此同时,他终于如愿拿起长笛,不久便以长笛手的身份加入爱尔兰“笛与鼓”乐队。然而那时他的大多数同学都认为他将朝视觉艺术发展,因为除了音乐之外,他对于绘画同样是轻车熟路。想必这样的选择也曾让龙笛踌躇,最终年轻的他还是决定与音乐相守。

考入多伦多大学音乐学院后,在导师道格拉斯·史都华教授的指点下,龙笛一头扎进古典长笛曲目的世界中,以此提升自己的演奏技艺和音乐修养。就在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与中国竹笛的一次偶遇,让他有如发现自己新的声音,由此开启日后与亚洲音乐和文化亲密接触的旅程。

之后不久,这位出生于加拿大却有着亚洲血统的音乐家到他的第二故乡日本继续深造。在那里他遇到了对复杂的日本雅乐(宫廷音乐)深有研究的赤尾三千子。面对远道而来又求知若渴的龙笛,大师倾己所知,将毕生积累的多种吹管乐器的演奏经验一一传授予他。同时,与尺八演奏家约翰·海山·纳敦、精通传统音乐的大家谷泉山等的密切交流,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龙笛的视野。所谓艺精于勤,大师的指点加之自身的努力,龙笛逐渐能在长笛、竖笛与低音长笛之外,以娴熟的技艺驾驭中国竹笛、巴乌、箫、日本竹笛等乐器。几年后,出于对古老的爱尔兰凯尔特音乐的好奇,为探求最真实的凯尔特之音,龙笛又几乎横跨整个北半球,不仅学得北美印地安笛、爱尔兰哨笛、一便士笛、陶笛等乐器的演奏,且实地采集浪涛击岸、老教堂钟声、圣歌吟唱等属于凯尔特民族的人文音响,为自己日后的唱片制作积累下丰富的素材。

1990年,龙笛的首张专辑《太阳泪》一经推出即荣登加拿大新世纪音乐排行榜之首,继而他的音乐才华开始更为公众所瞩目。在之后发行的近三十张专辑中,他运用自己收藏的二百五十支各类笛子,自如游走于古典、爵士、拉丁、凯尔特、亚洲、中东等多重音乐风格间,像一位游吟诗人般以时而空灵缥缈、时而色彩斑斓的音符,铺陈出一幕幕扣人心弦的音乐故事。在这每一张专辑中,无论是揭开凯尔特音乐神秘而又充满媚惑的面纱的《心灵秘境》,忠实保留凯尔特这片土地真诚情感的《重返秘世界》,还是旋律清新明快、有着浓郁东方色彩的《龙笛》,以叙事的音乐风格展现东方神秘主义的《东方恋》,或是用音乐诉说人类与天地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的《圣灵大地》,始终秉持音乐家的敏锐与执着的龙笛总能跨越国界与民族的隔阂,孕育出一种最贴近人性渴望的音乐风格。这些录音不仅屡次为他赢得最佳专辑、最佳作曲、最佳演奏等奖项,也将他引向更广阔的舞台。这些年间,人们常能在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波兰、美国、中国、日本等地的舞台上欣赏到龙笛吹出的悠悠笛声。

或许是年少时扎实的绘画功底,使日后成为一位音乐家的龙笛练就出用音乐塑造视觉意象的功力。他的音乐总能呈现出生动的画面感与场景感,这让他为多位电影导演所青睐,成为他们心中理想的合作人选。他参与配乐和演奏电影逾七十部,包括李安的《冰风暴》《与魔鬼共骑》、吴宇森的《至尊黑杰克》、艾腾·依格言的《意外的春天》、蜜拉·奈尔的《万诱宝鉴》等。在多伦多罗伊·汤姆森音乐厅(Roy Thomson Hall)举行的电影《指环王》配乐音乐会中,长笛独奏亦由这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担任。

龙笛一直都有着很深的中国情结。他曾将中国的屏风带回古朴典雅的家中,客厅中悬挂着题写名为“一帆风顺”和“竹寿”两幅中国书法及一幅中国山水画,卧室里也摆放着几件古老的中国家具,他还经常为来访的客人沏上一壶中国茶。他与华人音乐家和乐迷间更结有一段难得的缘分。在谭咏麟那张曾获双白金唱片殊荣的专辑《情人》中,一首由龙笛谱曲的主打歌《有泪不轻流》为他赢得香港最佳作曲人奖。已故歌手罗文的专辑《始终你最好》中的同名主打歌,同样出自龙笛之手,并获香港电视台颁发的“最佳原创歌曲奖”。每当龙笛有机会为华人听众演奏,他一定会吹响《茉莉花》和《月亮代表我的心》这两首婉转悠扬、极好地表达出中国式情绪的名曲。近年来,这个留着一袭披肩长发,时常身着中式长袍的身影更是在国内观众的视野中频繁出现。在2007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由龙笛领衔的乐队与我国“东方魅力”组合的音乐家们进行了一次中西交融的合作,以焕然一新的视听感受颇受好评。音乐会中演奏的一曲《玉翡翠》,其创作灵感正来源于龙笛在中国旅行时遇到的一个让他心仪的姑娘。在2014年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音乐会中,他又邀来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和上海师范大学Harmony 长笛乐团同台演奏。

龙笛曾说:“我之所以将音乐定为事业,并非单纯为了谋生,而是想让更多人认识音乐奇妙无比的魅力。”他从不介意演奏的地点,甚至认为在小范围内为几个人演奏同样有利于不断强化自己的音乐表演才能。在这位性格坦诚的音乐家看来,观众之所以喜欢他是因为他总能给大家带去些与众不同的东西,那么此次上海之行,他又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猜你喜欢

魔笛长笛音乐家
长笛与圆号的咏叹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姚铜(音乐家)
魔笛老爷爷的一天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论长笛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
虚假的话
——女高音与长笛二重奏
上帝的魔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