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有分歧,如何与老人“斗智斗勇”
2014-09-10付小平
口述者:付小平,著有《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把孩子温柔地推开》。
记录者:《解放日报》记者 徐蓓
让孩子与老人暂时隔离
前不久的一个周末,晚上8点半,伊伊正在收看央视科教频道的动物节目。对于7岁左右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节目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然而,就在伊伊看得聚精会神时,外公发现伊伊的睡觉时间到了,于是赶紧跑过来催她去洗脸刷牙,尽早上床睡觉。平时周一到周五,我们的确要求伊伊在8点半左右按时睡觉,以确保她每天有充足的睡眠。不过,遇到周末,我们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孩子推迟一些时间睡觉。但老人家的做法往往跟我们不一致,一到时间就催她睡觉,很多时候都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也不考虑具体的情况。
当时我正在旁边看报,听到外公催她后,我赶紧放下手上的报纸,装做很感兴趣的样子陪伊伊一起看这个节目,时不时还和她进行讨论。催了几次后,老人家看到我和孩子都看得很起劲,就不再白费口舌。过了一会儿,他甚至也跟着一起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一直陪我们看到9点节目结束。
经过这一次,我发现陪在孩子身边、让孩子与老人暂时隔离的方法,对付老人家还是比较管用的。
过了一个星期后,央视又有一档非常火的节目《舌尖上的中国2》在周五晚上9点开播。当天晚餐时,看过预告片的妻子,跟我们绘声绘色地聊到了这个节目,这勾起了我和伊伊的好奇心,我们都表示一定会准时收看。
晚上8点半,伊伊自己洗脸刷牙后就到客厅把电视机打开,等着收看这档节目。快到9点时,外公又忍不住催促伊伊上床睡觉。于是,我再一次故伎重演,但稍微改变了做法,把伊伊叫到我们的卧室,跟她妈妈一起看电视。
快到10点的时候,伊伊悄悄回到自己的房间去睡觉,没想到还是被外公逮了个正着。虽然老人家可能对我们的做法有些不满,但是我这样做,既不会导致我们跟老人家发生正面冲突,同时又在暗示外公不要刻板地要求孩子,偶尔也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替孩子做好解释工作
我一直认为,不随意打断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但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总是喜欢在孩子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去干扰孩子,这样做会极大地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和做一件事情的兴致。
伊伊从小喜欢阅读,上了小学以后,她对阅读的兴趣更是日趋浓厚。有一天早上,她6点就睡不着了,于是起床开始看书,看的是前几天从图书馆借回来的《格林童话》,这也是她最喜欢看的书。快到她每天的起床时间了,外公迫不及待地跑到房间里去催她洗脸刷牙吃早饭。由于伊伊正看得起劲,等外公走出房间后,她还在继续看书。
一向耐性不是很好的外公,见伊伊无动于衷,便开始在厨房大声喊她。喊了好几遍,但伊伊看得太投入,还是没有吱声。就在此时,我赶紧跑过去,看她正在读一个故事,还有两页就读完了。于是我就让她自己告诉外公,还有5分钟就能读完这个故事,5分钟后就去洗脸刷牙。老人家得到一个确切的时间后,也就不再继续催促了。
事后,我向老人家做了解释工作,并说好以后尽量不要在孩子阅读时去打扰她,而是让孩子自己设定完成时间。
暗度陈仓对孩子施教
前不久,有一位妈妈向我诉说了她的苦闷。她首先肯定了婆婆对孩子的精心照顾,但她接着提到,自己的公公婆婆总喜欢在孩子不乖的时候这样吓唬孩子:“再不听话,等会儿派出所就会来把你抓走!”
这位妈妈说,老人长期这样说的后果是:孩子睡到半夜总是惊醒,甚至坐起来无缘无故地大哭。我首先告诉她这个因果关系不一定成立,但老人的这种做法肯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但事实上,如此恐吓式的教育方式,其实有很多老人一直在沿用。
当她让我帮忙支招时,我就给她出了一个“暗度陈仓”的主意。以后,当她听到老人再次跟孩子这么说话时,就尽可能在第一时间背着老人对孩子说:“刚才爷爷奶奶说错了,派出所不会随便抓人的,他们只会抓坏人,不会抓小孩。宝贝不要怕啊!”
这样做,既可以避免跟公公婆婆发生冲突,又能把老人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当然这样做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父母跟孩子的亲子关系非常好,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力,否则孩子还是会认为老人说的是真的,也就无法消除老人对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 ■
(摘自《解放日报》)(责编 达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