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影响的护理研究
2014-09-10麦惠珍谭转改陈小霞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广东江门529100
麦惠珍,谭转改,陈小霞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广东 江门 529100)
手术事件、陌生环境、孤独是一种应激源,对手术效果的担忧、对疼痛的恐惧,都可以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引起生命体征变化,影响手术进行。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术前对所负责的患者通过观察、交谈、体格检查、查病历等方法收集与患者有关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资料的活动[1],可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笔者针对术前访视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4月~2012年7月于我院外科住院的择期手术患者150例,男80例,女70例;其中甲状腺肿瘤42例,乳腺肿瘤30例,胆囊结石20例,腹股沟斜疝22例,子宫肌瘤36例;年龄17~74岁,平均 42.5岁;初中30例,高中(含中专)78例,大专33例,本科及以上学历9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的详细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试验组接受术前访视:巡回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单后从主管医生、护士那里收集资料,查看病历,详细了解患者的各种情况。在手术前1天进行术前访视,内容包括:自我介绍;给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事项介绍,如手术室环境,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麻醉方法、原理、步骤、手术经过、术前体位训练及术中体位的重要性,禁止带导电物品入室的原因,讲解心理状态、睡眠对麻醉及手术的影响;教会患者放松的方法,并耐心解答患者担心的问题。对照组术前不进行访视。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都进行传统的术中阶段护理。
1.3 效果测定:通过观察,进入手术室后的生命体征变化与其本人基础生命体征及平常状态下的生命体征相比较,血压中收缩压波动<10 mm Hg(1 mm Hg=0.1333 kPa)、心率波动<10次/min、呼吸波动次数<4次/min为平稳。对非全身麻醉的患者,进入手术后患者情绪稳定,能正确回答问题、积极配合工作为心理状态正常;神情紧张,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不能理解配合工作为心理状态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生命体征平稳及其心理状态正常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生命体征变化(例)
3 讨论
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环境的陌生,可引起术中生命体征及情绪变化,会干扰手术和麻醉等医疗活动的顺利实施,尤其是原有高血压病或神经系统疾病基础的患者,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通常认为这种应激反应是因为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明显升高引起血压和心率改变[2]。心理应激反应除与外界环境变化有关外,还与人对环境变化和生活条件改变的认知与接受能力有关。术前访视患者能有效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稳定患者术前、术中的生命体征及情绪,使其获得安全感和相对稳定的心态,非常有利于麻醉的顺利进行。
术前访视增加了护患沟通,增进了患者对护士的亲切感、信赖感,减轻患者的恐惧、紧张情绪,满足了患者的心理要求,患者的合作意识加强,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
术前访视在整体护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前访视使手术室工作范围已由一个单纯的手术配合扩展到围绕患者进行全身心的护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除专业知识外要掌握多领域知识,如人文学、心理学等,同时也要增强责任心,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术前访视中还要注意的是要照顾当地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尽量避免使用和提及患者觉得不安或谐音的不吉祥字眼,或者提及与本次手术类似的并发症或失败个案,这对于农村的知识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更要注意。
综上所述,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应激反应,减轻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能使患者的生命体征波动减少、情绪稳定,麻醉医师能照顾患者的病情,使用抗焦虑的药物,更有利于手术及麻醉的顺利进行[3-4]。
[1] 王 玲,王伟智.术前访视在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241.
[2] 严 进,王春安,叶阿丽,等.躯体性和心理性应激对大鼠血浆皮质酮变化的影响[J].心理学报,1991,41(4):418.
[3] 罗晓英,胡 瑛.术前访视对乳癌患者手术前生命体征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05,6(9):133.
[4] 文立华.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的身心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