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外线对四肢常见闭合性骨折术后切口愈合疗效的临床研究

2014-09-10杨玉群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骨科骨创伤区广西贵港537100

吉林医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拆线红外线桡骨

杨玉群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骨科骨创伤区,广西 贵港 537100)

近年来关于远红外线治疗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医学界已在多种不同病症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上应用红外线,并证实为一种非侵入性、安全而有疗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远红外线治疗或辅助治疗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皮肤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康复医学、小儿医学、妇产科学、美容医学、血液透析辅助、肿瘤治疗等领域。红外线的临床疗效及生物活性日益受到医学界的肯定。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红外线对四肢常见闭合性骨折术后切口愈合疗效,总结其在四肢常见闭合性骨折术后切口愈合的临床疗效,为促进骨折术后切口愈合找到一种简单、可靠的辅助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取本院骨科2006年5月~2011年12月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20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试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试验组:男76例,女24例,年龄8~72岁,平均38.3岁;骨折原因:车祸伤55侧,摔伤30例,重物压砸伤15侧;骨折部位:胫骨25例,股骨22例,肱骨23例,尺桡骨14例,桡骨10例,尺骨6例。对照组:男71例,女29例,年龄7~75岁,平均39.1岁;骨折原因:车祸伤53侧,摔伤34例,重物压砸伤13侧;骨折部位:胫骨27例,股骨23例,肱骨25例,尺桡骨10例,桡骨11例,尺骨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原因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无影响切口愈合的基础疾病,术前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X线检查进行初步诊断。

1.2 方法:所有病例的手术时间均为受伤后3~5 d,肿胀消退后进行手术。所有病例的手术由同一主刀医师进行,切口统一用同一厂家1号丝线进行缝合,术后伤口愈合后予以拆线。所有病例术后常规应用头孢呋辛预防感染,时间不超过24 h,在此基础上设置试验组和对照组。

1.2.1 对照组促进切口愈合的方法:术后常规应用头孢呋辛预防感染,时间不超过24小时,在此基础上予以常规换药处理。首次换药时间均为术后24 h,用75%乙醇消毒、清洁创面,用单层75%乙醇敷料覆盖创面,加盖双层无菌敷料后包扎固定。以后隔日换药直至拆线。

1.2.2 试验组促进切口愈合的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24~48 h换药包扎后,使用红外线照射治疗。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灯头与切口距离一般为30~50 cm,根据灯的功率大小适当调整距离,以患者有舒适热感为宜。持续使用,早晚各1次,每次时间一般为20 min,其间多观察和询问患者,避免烫伤,直至拆线。

1.3 评判标准

1.3.1 按时愈合:伤口愈合以达到拆线要求为标准,四肢切口拆线时间一般为10~12 d,超过12 d可视未按时愈合。

1.3.2 愈合分级:甲级愈合:伤口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乙级愈合:指愈合处有炎性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丙级愈合:指伤口化脓,需要作切开引流等处理。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进行按时愈合率和甲级愈合率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2周的治疗,试验组术后切口按时愈合96例,2例在术后13~14 d愈合,2例在治疗14 d以后愈合;对照组术后切口按时愈合78例,18例在术后13~14 d愈合,4例在治疗14 d以后愈合。试验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97例,3例乙级愈合,无丙级愈合;对照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83例,12例乙级愈合,5例丙级愈合。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按时愈合率和甲级愈合率的比较详见表1。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四肢闭合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术后伤口愈合是现代骨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伤口愈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创伤发生后立即开始,其过程包括渗出、纤维组织形成和疤痕收缩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可依次发生,也可交替出现或同时发生。红外线促进伤口愈合的方法与这三个阶段密切相关。

3.1 红外线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红外线有较好的穿透作用,有解痉、镇痛、扩张血管、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代谢、使局部细胞活力加强的作用,有利于组织细胞的再生修复[1]。热效应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加快渗出物的吸收,有利于炎性反应的控制和吸收[2]。人体吸收红外线后,吸收部分的红外线转化为热效应。红外线的热效应使皮温升高,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舒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微循环的灌注量增加,增加了组织的营养,活跃了组织代谢,提高了细胞供氧量,改善了切口周围的供血供氧状态,加强了细胞的再生能力,控制了炎性反应的发展,并使其局限化,加速了伤口的愈合。

创伤愈合需要胶原纤维的合成,后者需要良好的供氧,而局部良好的循环是重要的保证。在血流障碍的情况下,机体抗御感染的能力无从发挥。红外线照射可改善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促进组织代谢,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消除肿胀,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可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纤维母细胞和纤维细胞的再生,增强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能力,促进伤口愈合[3]。红外线能消除静脉淤血,加强组织营养,使细胞再生加强,代之以主动性充血,血流及淋巴流加快,不断地冲洗炎症组织,带走病毒及细菌产物,使炎性反应消散得更快。另外红外线还有使组织,特别是表层组织干燥的作用,它使局部温度升高、蒸发水分。对于渗出较严重的皮肤表面,能使渗出物在表皮结成防护性痂膜,制止渗出,加快创面愈合。

3.2 红外线应用的注意事项:红外线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但是如果不恰当应用红外线,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在应用红外线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强烈的红外线作用下,皮肤可出现疼痛感,温度再高时,不仅皮肤充血,渗出更加增多,而疼痛加剧。在肢体血循环障碍时及陈旧性瘢痕感觉障碍区域使用红外线治疗灯照射应特别小心,避免导致局部组织烧伤。急性炎症期不宜采用红外线治疗灯照射,一般于术后24~48 h使用红外线照射治疗。另外,心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活动性肺结核、有出血性倾向或出血性疾病等不宜应用。

[1] 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160.

[2] 朱贞国,秦洪云,赵冀平,等.实用物理汉疗学[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7:97.

[3] 李 浪,左 斌,朱文君,等.骨肽加红外线灯照治疗骨折的临床研究[J]. 吉林医学,2012,3(33):1816.

猜你喜欢

拆线红外线桡骨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拆线
拆线
拆线剪尖端保护方法改进效果观察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红外线控制自动水龙头的设计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针头拆线法在门诊伤口拆线中疼痛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