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介入移植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2014-09-10张志彬贾芙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零八医院神经介入科吉林长春130062

吉林医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充质自体骨髓

王 旭,张志彬,贾芙蓉,杨 宏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零八医院神经介入科,吉林 长春 130062)

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为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和脑软化。通过超早期溶栓和脑神经保护等措施使部分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但多数患者不能在有效时间窗内到达医院,有一大部分(50% ~70%)患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后遗症。大量动物实验证实各种干细胞治疗脑梗死模型后其行为神经功能均有所改善,这使临床应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成为可能。有临床报道自体BMSCs移植后患者症状有效缓解,功能明显改善,预后观察良好,且无严重并发症出现[1]。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解放军二零八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纳入标准:①根据临床表现和头部CT、MRI确诊,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②首次发病,发病时间在1~2个月之间,病情稳定的患者;③患者知情同意,排除合并癫痫肿瘤等病例。

全部120例患者,男74例,女46例;年龄36~73岁;平均56.3岁;随机分为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例、发病部位、病情轻重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末次发病至接受BMSCs时间为大于1个月,平均35.6天。所有患者采用介入技术一次性移植BMSCs。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拜阿司匹灵100 mg,1片/d;阿托伐他汀 20 mg,1 片/d,普罗布考片片 0.75 mg,2 次/d,连用1个月。

移植组需家属或患者签署干细胞治疗知情同意书及介入移植术同意术,同时需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 μg,1次/d,皮下注射,连用3~5 d,待血常规白细胞升至30×109/L左右后可抽取自体骨髓。医生在严格无菌状态下采用局部麻醉通过骨穿抽取自体骨髓200 ml(枸橼酸钠抗凝)。在超净工作台内将自体骨髓加入至干细胞提取专用试剂盒中,应用宁夏中联达生物有限公司的骨髓、脐带血处理试剂盒,经过去除红细胞、离心、提取、清洗等步骤,获得细胞悬液。然后采用流式细胞仪监测法,并进行计数。原则上在一定范围内一次干细胞的数量越多效果越好。但由于来源受限,本组患者一般每次细胞数在(1~2)×108个左右。

1.3 功能测评:采用国际通用的功能独立行评测(FIM)评分方法,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进行评定。主要评价6个方面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活动能力、行动能力、理解交流能力、括约肌控制能力、社会认识能力,分值越高表示功能独立性好。最高分126分(运动功能评分91分,认知功能评分35分),最低分18分。主要观察指标:脑梗死患者干细胞治疗前、后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

2 结果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纳入患者12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

2.2 脑梗死患者干细胞治疗前、治疗后功能独立性评分:移植组60例治疗前FIM评分为(25.3±6.6),治疗后1个月评分为(72.3±7.2)(P<0.01),6个月评分为(94.8±7.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评分为(24.9±7.2),治疗后1个月(37.3±5.3)(P<0.05),治疗后6个月(70.4±3.1)分(P<0.01)。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不良反应:本组未出现发热、栓塞等不良反应。

表1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的比较(±s)

表1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的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①P<0.05,②P<0.01;与对照组相比,③P<0.05,④P <0.01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 24.9±7.2 37.3±5.3① 70.4±3.1②移植组 25.3±6.6 72.3±7.2③④ 94.8±7.4③④

3 讨论

本组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介入移植方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移植组60例在治疗前FIM评分为(25.3±6.6),治疗后1个月评分为(72.3±7.2)(P<0.01),6个月评分为(94.8±7.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评分为(24.9±7.2),治疗后1个月(37.3±5.3)(P<0.05),治疗后6个月70.4±3.1分(P<0.01)。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表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介入移植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机制可能如下:①细胞替代学说:干细胞可直接分化为受损的神经组织进行网络重建[3-4];②神经保护学说:干细胞和受损的脑组织相互作用,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以对抗细胞凋亡、增强神经萌芽、突触发生、神经传递、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5-7];③血管发生学说:募集血循环中的内皮祖细胞归巢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血管发生和生成与提高神经恢复密切相关[8]。

目前,可选择的BMSCS移植途径有许多种,主要右静脉、动脉、脑实质内等,静脉移植途径方便,对患者无明显损伤,但易出现静脉栓塞或肺栓塞可能。脑实质内移植一般通过立体定向方法,在头CT下定位后,头皮下钻孔将干细胞送至脑组织局部,病灶区干细胞浓度高,易收到好的疗效,但操作有侵入性,不易被接受。动脉移植或介入移植,是在股动脉穿刺、动脉导管在DSA数字剪影下将导管超选入病灶局部,将干细胞送至病灶局部。此方法对患者无损伤,干细胞不通过静脉途径,直接在病灶周围发挥作用,能使有限的干细胞发挥最大的疗效,且几乎无栓塞的危险,疗效肯定。本研究60例移植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自自体骨髓,无免疫反应及伦理道德等问题,只要在骨髓穿刺及干细胞提取时注意无菌操作,可将感染降到最低,本组患者无一例感染。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安全可靠,但何时移植疗效最好,目前尚无定论,仍需大样本临床比较。

[1] 孟宪国,朱士文,高华,等.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6个月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32):6374.

[2]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 Skvortsova VI,Gubskiy LV,Tairova RT,et al.Use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stromal)stem cells in experimental ische-mic stroke in rats[J].Bull Exp Biol Med,2008,145(1):122.

[4] Shen LH,Li Y,Chen J,et al.Therapeutic benefit o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administered 1 month after stroke[J].J Cereb Blood Flow Metab,2007,27(1):6.

[5] Deng YB,Ye WB,Hu ZZ,et al.Intravenously administered BMSCs reduce neuronal apoptosis and promote neuronal proliferation through the release of VEGFafter stroke in rats[J].Neurol Res,2010,32(2):148.

[6] Qu R,Li Y,Gao Q,et al.Neurotrophic and growth factor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mouse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induced by ischemic brain extracts.Neuropathology,2007,27(4):355.

[7] Lindholm D.Neurotrophic factors and neuronal plasticity:Is there a link[J].Adv Neurol,73:1.

[8] Krupinski J,Stroemer P,Slevin M,et al.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survival of newly formed blood vessels after focal cerebral ischemia[J].Neuroreport,2003,14(8):1171.

猜你喜欢

充质自体骨髓
99mTc-MDP全身骨显像联合18F-FDG PET/CT诊断骨髓纤维化1例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衰弱研究进展
三七总皂苷对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赞美骨髓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低损伤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与应用
自体骨髓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骨折不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