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氧氟沙星眼膏联合丝裂霉素在泪道探通术中的应用

2014-09-10罗彦婷贵州省铜仁市人民医院贵州铜仁554000

吉林医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眼膏丝裂霉素泪道

刘 庆,梁 伟,罗彦婷 (贵州省铜仁市人民医院,贵州 铜仁 554000)

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症状为泪溢。随着病情发展为急性、慢性泪囊炎,给患者带来痛苦,给治疗带来困难。如果能在早期给予干预性的治疗,就会相对减少病痛的发生。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泪道探通加注氧氟沙星眼膏联合丝裂霉素(MMC)治疗患者25例30只患眼,对照组氧氟沙星治疗患者23例27只患眼,经过临床对照观察,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治疗组25例30眼,男性10例11眼,女性15例19眼,年龄18~68岁,平均42岁,病程3个月~5年,泪道狭窄无炎性反应者4例6眼,慢性泪囊炎压迫有黏液性分泌物21例24眼。对照组23例27眼中,男性9例11眼,女性14例16眼,年龄20~65岁,平均40岁,病程6个月~10年,泪道狭窄无炎性反应者3例4眼,慢性泪囊炎压迫有黏液性分泌物20例23眼。以上所选病例均经门诊检查确诊为泪道狭窄或阻塞,排除肿瘤压迫或创伤导致鼻部解剖异常。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选用6、7号空心冲洗式泪道探针,患者平卧,先用0.5%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局部麻醉患眼内眦部3 min,用庆大霉素盐水稀释液冲洗泪囊,然后从下泪小点注入1%地卡因灭菌液少许,麻醉泪囊约2 min,用7号钝头空心冲洗式泪道探针(年龄较小者改用6号),自下泪小点沿泪道解剖走行方向进入鼻泪管有突破感后固定探针,用庆大霉素盐水稀释液推注,证明泪道探通成功后,留置探针30 min,然后换上盛有氧氟沙星眼膏联合丝裂霉素的注射器,边注射边缓慢抽拉探针,直至探针拔出,推注眼膏约1.5 ml。术后6 h后用复方妥布霉素眼水点患眼,戴防护眼罩。嘱患者不要挤压内眦部及泪囊区,且不能用猛力抽鼻涕和吐痰,隔日冲洗和加注眼膏连续7次。对照组:选用6、7号空心冲洗式泪道探针,患者平卧,先用0.5%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局部麻醉患眼内眦部3 min,用庆大霉素盐水稀释液冲洗泪囊,然后从下泪小点注入1%地卡因灭菌液少许,麻醉泪囊约2 min,用7号钝头空心冲洗式泪道探针(年龄较小者改用6号),自下泪小点沿泪道解剖走行方向进入鼻泪管有突破感后固定探针,用庆大霉素盐水稀释液推注,证明泪道探通成功后,留置探针30 min,后换上盛有氧氟沙星眼膏的注射器,边注射边缓慢抽拉探针,直至探针拔出,推注眼膏约1.5 ml。术后6 h后用复方妥布霉素眼水点患眼,戴防护眼罩。嘱患者不要挤压内眦部及泪囊区,且不能用猛力抽鼻涕和吐痰,隔日冲洗和加注眼膏连续7次。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详见表1。

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48例57眼中,经1次泪道探通注药操作,泪道冲洗即通畅,再无泪溢及黏液脓性分泌物32眼,占56.14%。分别行2、3次泪道探通注药后无泪溢10眼占17.54%。经3次泪道探通注药后仍有泪溢并有黏液性分泌物9眼占15.79%,均为女性。治疗组30眼治愈22眼,有效8眼,无效0眼,治愈率73.33%,有效率100%;第2组27眼治愈10眼,有效8眼,无效9眼,治愈率37.04%有效率70%;说明治疗组效果较好,而对照组效果较差。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泪道黏膜慢性炎性反应,瘢痕粘连造成阻塞,泪道阻塞或狭窄包括泪小管,泪总管及鼻泪管,急性、慢性泪囊炎为最常见的原因,且多好发于卫生条件差的农村地区并以女性居多,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及经济负担。我院采用泪道探通术注入氧氟沙星眼膏联合丝裂霉素治疗泪道阻塞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此方法优点为操作简单、痛苦小、安全、并发症少,适应证较广泛、医疗费用低廉,尤实用于基层医院医疗设备不健全地区。但要注意在探通时用力要适当,对泪道解剖要求掌握严格,以免假道产生。通过临床观察,在泪道探通术中应用氧氟沙星眼膏联合丝裂霉素比单纯使用一种眼膏或抗生素眼液灌注、冲洗效果更加明显。灌注物中加入丝裂霉素抗代谢药物,旨在抑制纤维母细胞增殖,防止再次粘连阻塞及瘢痕形成预防瘢痕形成及粘连,氧氟沙星眼膏可比眼液在泪道保留时间延长抗感染效果较眼液持久。阻塞部位过长成功率亦受影响[2]。气温偏低,推注眼膏较困难,可适当加温,保温,术后不应过早冲洗,至少1天,—般隔日冲洗。本法优点:①患者不需住院,在门诊进行治疗,不需昂贵设备。②丝裂霉素和氧氟沙星眼膏费用不超过20元,为患者节约费用,减轻经济负担。③特别适合年轻女士,阻塞时间短,瘢痕增生轻的患者。④一旦不成功,不影响其他治疗方法的选择。

[1] 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一眼科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40 -141.

[2] 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6 -247.

猜你喜欢

眼膏丝裂霉素泪道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自体血清联合糖皮质激素眼膏治疗非感染性角膜疾病的疗效观察
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对20例贝赫切特综合征所致会阴部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眼药水白天滴,眼膏睡前涂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天冷泪道病高发
人工泪液和临时性泪道塞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泪道再通管植入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泪囊炎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