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
2014-09-10黄少珍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佛山528000
黄少珍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佛山 528000)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1],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逐年攀升,其诊断与防治是临床研究焦点之一。有研究报道[2],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与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有一定关系。笔者本次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色谱(HPLC)法测定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含量,旨在评价其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组100例均为2010年4月 ~2012年11月我院收治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有关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40~88岁,平均(53.4±14.7)岁;病程(0.5~15)年。对照组86例为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38~87岁,平均(52.9±13.8)岁。并剔除:①糖尿病者;②心、脑、肝、肺、肾疾病者。比较两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测定[3]:仪器与试剂:LC-1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SPD-10A型紫外检测器,甲醇、乙腈为色谱纯,水为重蒸水,其他试剂为分析纯。色谱条件:Shim Pack CLC ODS C18柱(250×4.6 mm,5 mm);流动相:乙腈-甲醇-85%磷酸溶液(90∶9∶1);检测波长:204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 μl。样品制备:晨间空腹肘静脉采血并肝素抗凝,Dodge改进法制备细胞膜后取1 ml,采用Higgins法重复提取3次膜脂质,并精确定容至5 ml后N2气吹干,使用封口膜封口,于-20℃保存,测试时用氯仿定容至所需浓度,0.45 μm有机微孔滤膜滤过。方法学考察:此条件下,样品主成分与其他成分有很好的分离度;在0.1~1.0 mg/ml范围之间线性良好(r=0.9990);精密度与重现性良好,RSD分别为:1.98%和1.79%;稳定性试验表明样品在8 h内稳定;加样回收率为97.5%。样品测定:按上述方法取血配置样品,并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其峰面积,外标法计算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含量。
1.2.2 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测定:受试者晨间空腹晨间空腹肘静脉采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东芝,TBA-40FR型)测定空腹血糖(Glu)、血清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并通过短时胰岛素耐受实验,以时间和受试者短时胰岛素耐受量血糖测量值作图,算得葡萄糖利用常数(KITT);使用LBY-BX激光衍射仪(北京普利生公司)测定最大变形指数(DImax)和最大聚集指数(AImax)。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受试者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含量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含量分别为(0.501±0.029)mg/ml和(0.398±0.023)mg/ml,对照组86例患者的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为(0.501±0.029)mg/ml。研究组100例患者的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0.398±0.02(mg/ml),两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受试者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研究组Glu、TC、TG和AImax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DImax和KIT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受试者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s)
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对照组(n=86)研究组(n=100) t值 P值Glu(mmol/L)4.92±0.69 10.56±5.22 2.973 <0.01 TC(mmol/L) 4.38±0.42 5.33±0.53 1.342 <0.05 TG(mmol/L) 1.22±0.37 1.98±0.59 1.796 <0.05 DImax(%) 39.11±1.38 36.45±1.56 1.229 <0.05 AImax(%) 39.30±4.51 42.31±5.74 1.483 <0.05 KITT 1.35±0.41 0.77±0.30 2.405 <0.01
3 讨论
磷脂是红细胞主要结构与功能单位,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是红细胞膜磷脂主要成分的之一,主要分布在膜的外层。红细胞膜磷脂更新对红细胞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且不能自身合成,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更新主要靠与血浆中同系物自由交换[2-3]。本次研究,笔者观察了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从而评价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的临床价值。
结果显示,患有糖尿病的研究组100患者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显著高于对照组86例健康体检者(P<0.05),同时两组常规血糖(Glu)、血脂指标(TC、TG)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糖尿病患者由于血液脂代谢紊乱而影响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等磷脂成分代谢;进一步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AImax显著高于健康者,同时糖尿病患者DImax和KITT显著低于健康人群(P<0.05或P<0.01),提示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等磷脂成分代谢紊乱进一步影响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聚集能力,并增加胰岛素抵抗。虽然有关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变化与糖尿病病情的严重程度关系的系统研究尚无,但其异常表达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一项参考值。
综上所述,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在糖尿病患者中异常表达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影响红细胞功能并增加胰岛素抵抗,具有良好临床参考价值,更系统的研究有待进行。
[1] 刘昕阳,沈建军,韩香妮.2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等生化指标变化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7):800.
[2] 刘蕴玲,陈少华,岳 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与红细胞膜磷脂成分的关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8):601.
[3] 廖国玲,刘国生,韩学波.RP-HPLC法测定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含量[J].中国实用医药,2010,5(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