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2014-09-09张艳梅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4期
关键词:有机整合提升素养多媒体

张艳梅

摘 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将多媒体整合于教学中,能让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现代语文教学新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有机整合。笔者就多媒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 阅读教学 有机整合 提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01

1 运用多媒体有助于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把握好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使学生快速地了解课文内容,可运用互联网搜索该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的其他作品集,使其快速了解课文内容。例如,教学《观潮》一课时,可课前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掌握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由于互联网信息量大,操作方便,所以学生很容易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尽管不是很全面,但也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2 运用多媒体有助于理清文章的思路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指导学生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掌握了文章的篇章结构,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艺术构思,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学深学透。例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时,可以先将课前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或录像播放给学生看,课件展示使学生很直观地看到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明白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接着让学生说怎样看云识天气。从高层云依次说到低层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带来暴风雨的云;又从云的形态特点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再说到云的光彩和天气变化的密切关系。很显然,如果不借助多媒体演示说明,只是抽象的、干巴巴的说教和枯燥的讲解课文内容是不容易理清课文思路的。

3 运用多媒体有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多媒体最大的优势是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如果多媒体使用得恰到好处,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三峡》这篇课文时,假如教师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就会只是被动地欣赏美丽的画面。为此,教学时,笔者让学生自己课前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视频片段、图片,制作成动画或课件,上课时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用自己的语言去翻译课文,赏析三峡,这样一来,就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 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引导学生感悟和创造美

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融于一体,达到多彩立体的视听效果,再现鲜明生动的形象,使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去领悟教学内容,体验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会文章的主旨,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一课时,可先运用多媒体播放这首歌的MTV,使学生既为优美的画面、雄浑的歌声所陶醉,又被磅礴的气势、豪迈的情怀所折服。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目视其文、耳悦其声、心醉其情,对诗歌内容的学习自然成了一种美的享受。

5 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多年来,由于学校财力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原因,导致学生的课外读物不足,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因此受到制约,特别是农村初中尤为严重。校校通工程的开通,多媒体的运用,网上书库的普及,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校校通工程的开通,把阅读教学从课上延伸到课下,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本延伸到网络。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在每周下午最后一节自习时,进入学校网上图书室,搜索阅读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和传统书目,查阅教辅资料,这样不但开阔了眼界,拓宽了知识面,也提高了文学素养。在学习课文前进行预习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作者的生平资料、时代背景以及相关的参考文献。这样,不但使学生能够提前了解课文的内容,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开辟“语文吧”,在网站上创建讨论组和与课内相关联的“QQ群主题”,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文学评论,撰写小论文,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网络平台上相互交流。

参考文献:

[1]赵建林.多媒体与阅读教学整合刍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0).

[2]郭芙蓉.关于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尝试[J].中学语文教学,2004(11).

[3]宋琳.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J].上海教育,2000(05).

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机整合提升素养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试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浅议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几何教育的整合探索
浅议新时期高中化学有效课堂策略的探索
绘本引领促练笔 “翻转”课堂出高效
幼儿园数学课程游戏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