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感理解与跨文化交际
2014-09-09韩占东付晓
韩占东+付晓
【摘要】跨文化交际是一门艺术,交流双方如果做到同感理解,就会达到有效沟通。要做到理解,首先要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其次要克服交流的心理障碍,再次要掌握交流的技巧具备交流的素质。做到了同感理解,跨文化交际就很容易成功。
【关键词】同感理解 中西文化差异 心理因素 交流技巧
同感理解。同感一词在英语中是empathy,它来源于德语的enfuling,意思是“感觉相同”。其核心在于交际的一方体会到对方感觉时的感觉,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能设身处地,用对方的眼光来体验和观察世界。要做到同感理解就要理解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底蕴以及特点。这是做到同感理解的最基本的一点。
一、影响同感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跨文化交流中,当双方对对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了解时,是双方交流难易程度变量的最容易一端;当对双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不了解时,是交流难易程度变量最难的一端,也是最容易使交流破裂的一端。
宗教对一种文化的世界观发生着重大的影响。西方文化受基督教的影响,而中国文化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最深。因此在西方文化,人们对自然持征服态度,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要驾驭和征服大自然,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而中国文化里,人们对自然持和谐的态度,认为人与大自然是好朋友,人应该与自然合作,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与自然和谐相处。
2.语言。语言作为一个整体与文化发生着关系。无论是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还是语言对文化的承载,两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发生在语音,语义,词汇,语法,语用,文字等几个方面。在跨文化交际中,词汇和语用是造成误解和交流失败可能性最大的两个方面。
3.非语言行为。最后一项是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际以往多被看作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从人的身体特征到身上穿戴的服饰品,从声音的高低到房间的摆设、光线、色彩,从时间观念到空间观念,这些都是非语言交际的因素。在人的交际中非语言的因素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日本人鞠躬、欧美人的拥抱接吻、拉美人的脱帽致意等都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非语言信息弄得不好就会产生误解,有的时候甚至导致悲剧发生。
二、影响同感理解的心理因素
1.文化优越感。文化常有本民族文化优越感的倾向。对各个民族来讲,常有把自己文化置于被尊重程度的中心位置。这种民族文化中心主义常常是无意识的。虽然人们有能力冲破自己单一文化的樊篱,以多种文化的眼光看待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但是实际上多数人很难做到这点。这种民族文化优越感,只要它表现出来并为对方察觉,就会妨碍跨文化交往中的同感理解。
2.定型观念和偏见。社会学家认为定型观念是社会化的结果,来源于社会传统和规范。社会化中形成的定型观念出了会导致文化优越感外,还会导致过分简单化,偏见和歧视,如性别偏见,年龄偏见,民族和种族偏见。这些定型观念和偏见会影响跨文化交流,使交流双方很难做到同感理解。
3.中立。影响跨文化交流的另一因素就是“中立”。“中立”是一种同感缺失状态。它是从局外人的角度和立场出发看待对方和自己,既没有参与其中的动机,也没有表示对对方的关切之情。交往中持有中立态度的人不仅会使人感到冷漠和疏远,而且会使对方产生不愉快或抵触情绪。
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很多人会犯这样的错误。由于我们对外国人交际方式的略微了解和我们小心翼翼的交流态度,使我们心里自动出现了一道屏障,阻碍我们与外国人推心置腹的交谈。诚然,西方人大多不愿别人谈论自己的隐私,然而这并不能说明西方人是没有感情的。随着交谈的加深,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肯定,也希望自己可以交到知心朋友,无论是生活中还是生意场。我想这是人类的共性。因此,“中立”无疑在自己和对方之间设了一道隔阂,一道阻碍双方交流理解的隔阂。
三、交际者素质和交流技巧
在了解了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克服了影响跨文化交流同感理解的心理因素之后,就要训练和培养自己具备一些个体素质和条件,从而在跨文化交流中真正达到同感理解。掌握了一定的交际技巧,具备了一定的交际素质,我们就可以在跨文化交际中缩小差距,达成共识。当然除了差异还有人性共同之处,这也是达到同感理解必要的一点,不要认为外国人或者异族人就是一切都和我们存在差异,如果一切都从差异出发,这样会突出差异,有时会适得其反,让外国人惊讶(而你本是好意),从而同感理解的初衷走向了误解。
跨文化交际是一门大课题,更是一门艺术。每一次交流都是抱着理解的态度和共识的目的。尽可能多的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克服跨文化交流的心理障碍,培养自己交流的素质和技巧,就可以在跨文化交流中做到同感理解,而跨文化交际也不会再成为一个难题。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王宏印.跨文化传通:如何与外国人交往[M].北京语言文化学院出版社.1996.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