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南方红豆杉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

2014-09-08健,朱

江西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盗伐红豆杉紫杉醇

郑 健,朱 祺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330096,南昌)

江西省南方红豆杉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

郑 健,朱 祺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330096,南昌)

红豆杉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属濒危物种,在我国被列为一级保护植物。根据相关研究,红豆杉具备抗血栓、调节血脂以及抗肿瘤等多种作用,特别其具备抗肿瘤功效。重点分析了江西红豆杉的濒危现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红豆杉;保护;濒危;抗肿瘤

0 引言

红豆杉[1](Taxuschinensis)是我国的特有品种,集观赏、药用和材用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开发利用价值很高,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红豆杉含有某种成分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受到人们的追捧。正因为如此,红豆杉开采、盗伐过多,濒临灭绝,保护红豆杉的工作迫在眉睫。

1 红豆杉的功能分析

1.1红豆杉概述

红豆杉(Taxuschinensis)为常绿乔木或者灌木,叶深绿色,呈现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雌雄异株,种子呈坚果状,是优质的木材,同时兼具药用功能,还是良好的观赏树种,含有抗癌作用的紫杉醇,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红豆杉属共计11种,在我国存在4种,属于一级濒危保护品种。在我国,红豆杉主要分为云南红豆杉(Taxusyunnane-nsis)、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西藏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Zucc.)以及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其中南方红豆杉当下过度开采、盗伐情况严重,处境最为严峻,本文重点研究的江西红豆杉就属于南方红豆杉的范畴。

1.2生物学价值

红豆杉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价值,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红豆杉对于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持意义重大,该品种与南方铁杉、穗花杉、仁昌木莲和观光木等物种密切相连,此外,包括鸟类和微生物等生存都依赖红豆杉,对保护生物学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有重要意义;根据有关研究发现,红豆杉中存在一些真菌对紫杉醇的生成有重要作用。当下红豆杉分布零星,多有被损坏的痕迹,对红豆杉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和保护刻不容缓。

1.3医药用途

1.3.1 抗肿瘤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红豆杉体内含有对癌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紫杉醇和类似物,能够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作用,使癌细胞停留在G/M期,同时对细胞凋亡程序的诱导作用突出。根据有关试验表明,红豆杉细胞二氯甲烷提取物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和处理物浓度的增加,处于G/M期的癌细胞明显增加,由此可见红豆杉细胞提取物能够抑制癌细胞。作为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植物资源,红豆杉细胞内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产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最明显的为紫杉醇和紫杉烷类次生产物[2]。

1.3.2 调节血脂作用 我国对红豆杉调节血脂的功能很早就有相关研究,在古代医术中对红豆杉就有通利血脉、伸筋壮骨的描述。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红豆杉提取物中存在胡萝卜甙、儿茶精和脱皮甾酮等化学成分,对血糖调节有重要作用,能够影响糖转化抑制糖吸收,同时还能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经临床药理毒理学研究表明,红豆杉提取物无肝肾损伤作用,通过临床试验表明红豆杉提取物能够显著缓解嗜睡乏力等常见临床症状,试验后受试者体内总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脂显著降低,表明红豆杉提取物能够调节血脂[3]。

1.3.3 抗炎抗血栓作用 红豆杉能以树皮、树枝和树叶入药,对肾炎浮肿和小便不利等症效果突出,据有关研究表明,红豆杉水煎液抗炎作用明显。炎症是临床过程中常见的病理状况,而红豆杉体内含有桂皮素、紫杉醇、二萜醇以及桂皮酸等,尤其是紫杉醇能够结合受体细胞内的微观蛋白,对白血病和乳腺癌等疾病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其中含有的槲皮素能够祛痰止咳,抗炎抗过敏。有关试验表明红豆杉水煎液对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此可推测红豆杉有抗炎作用,但是具体的作用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4]。

血栓的形成过程复杂,涉及到诸多环节,与机体抗凝血能力、血小板凝聚功能等有密切联系,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凝聚率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效果突出。有学者对复方红豆杉片的抗血栓功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理状态下的大鼠体内血栓形成比率能被显著抑制,复方红豆杉片能够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体现出活血化瘀、抗血栓的作用[5]。

1.4其他用途

除去药用价值之外,红豆杉品种用处还有很多,树形优美,叶色美观,是难得的观赏佳品;木材纹路细密、耐用抗腐,是罕见的木材。

从各处理经济性状看(表4),KX9384 3种方式处理,1穴2株处理百粒重较高,为31.38 g,果穗大小均匀,因此,单穗粒重高,为142.24 g,是产量高的基础。西蒙6号覆膜处理粒重明显高于不覆膜处理,其他性状略优于不覆膜处理。

红豆杉品种枝叶浓密,古朴典雅,尤其是秋季成熟之时,种子呈现鲜艳的红色,因此被称为“红豆杉”。作为灌木红豆杉常被用作盆栽,也被用于庭园阴处当作风景树,观赏价值极佳,人工修剪之后可以将盆景修饰成圆形、伞形或塔形,备受人们喜爱。

红豆杉生长缓慢,木材细密程度高,干缩性小,边材为淡黄色,芯材为橘红色,耐腐蚀性强,是一种珍贵的木材,在雕刻艺术品中被广泛使用。此外,在建筑、家具等方面也被广泛应用,且价格不菲。

2 江西红豆杉濒危现状

2.1江西红豆杉自然条件

江西省是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的重要分布区域之一,由于开采过度、人为盗伐严重等原因导致红豆杉濒临灭绝,其特殊的生长条件也是导致濒危现状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典型的阴性树种,红豆杉生长缓慢,成材时间长是其典型特征,因此,常表现为混生和零星分布,一般在山坡下的湿地生长,生长条件要求苛刻。此外,天然红豆杉品种雄株和雌株的比例约为1:9,且为雌雄异株,进行异花授粉,因此雌雄混生的环境中才能采集到树种。由于丰年出现的频率不高,故此,每年结实率低成为了影响树种繁衍的重要因素。同时,红豆杉的种子具备典型的综合休眠特征,种胚的分化与生长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抑制,导致幼苗的成长性较差。

总而言之,气候条件和地貌特征等诸多环节对物种分布和繁衍等产生重要影响,红豆杉濒危的自然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1 分布局限 土壤分布以及红豆杉生长的特殊要求导致地理分布上出现局限性,对种群的空间发展有严重的抑制作用。

2.1.2 生存要求特殊 红豆杉属于阴性树种,生长条件要求苛刻,需要温度、光照和湿度等因素的协调一致,此外对植物种间搭配要求特殊,还需要有合适的海拔和水温等要求。

2.1.3 适应能力差 自然状况下,各树种之间存在着竞争以获得优势,保持种群数量,但是红豆杉一般状况下处于林地的中下层,呈现灌木化特征,处于长期被压状态。

对红豆杉资源的管理不善、制度缺乏和以经济指标为导向的过度开采和人为盗伐等都是导致红豆杉濒危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

2.2.1 过度开发,资源浪费 过度开发是导致红豆杉濒危的最主要人为因素,也是众多因素中影响最大的。红豆杉的药用价值被发现之后,以经济利益为指标的过度开采从未停止,导致了能持续利用的红豆杉资源越来越少,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社会大众的关注。很多不法商贩为追求经济利益对红豆杉进行非法抢购和过度开采,山区民众为追求经济利益,不顾国家法律规定,上山对红豆杉挖根、剥皮,导致红豆杉资源严重受损。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江西省红豆杉被砍伐,红豆杉树皮被扒光情况比较严重,大量树木死亡。

2.2.2 人为盗伐 据不完全统计,江西省宜春,抚州两地2006-2013年南方红豆杉被盗伐数量共计560余棵,其中有不少树龄几百年的大树。8年间全省盗伐数量变化呈上升趋势,盗伐发生地主要分布在7个地区/市,共23个县、市,抚州和宜春地区数量较多(图1、图2)。

图1 宜黄黄陂镇蛟湖村“罗峰山”山场被盗伐的南方红豆杉

图2 乐安县谷岗乡水口村委会坪坑村小组安上山场被盗伐的南方红豆杉

2.2.3 生态破坏 山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对红豆杉的破坏力极强,当地居民喜欢使用红豆杉建造房屋或者常见的生活用品,导致了红豆杉品种发展缓慢。同时由于山民的素质相对较低,对红豆杉的保护意识不足,开采过程中也导致了生态破坏,影响了红豆杉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加重了红豆杉资源的减少。开采过程多是传统方式,因此对水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伤害比较大,开采区出现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对红豆杉的生长产生了消极影响。

2.2.4 管理不善 缺乏红豆杉保护的相应机制也是导致当下江西省红豆杉濒危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制度缺乏,导致过度开采、盗伐等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裁,对红豆杉保护不力。此外,红豆杉分布零散也加大了管理难度,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加强对红豆杉的保护。

3 红豆杉保护措施

3.1政策扶持

红豆杉开采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取紫杉醇,而相关产品加工需要高新技术支持,因此需要加强相关政策制度的扶持。红豆杉生长周期长,速度慢,因此为充分保护红豆杉资源,应该建立品种培育和品种保护的政策,此外还应该确立违法开采的处罚措施,多方入手对红豆杉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保护。同时,建立相应的国际化机制,吸引红豆杉保护相关人才作为技术支持,对红豆杉保护相关企业或个人进行有关财政补贴,给予红豆杉保护基地免税免息等政策。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优惠政策,为红豆杉保护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与此同时,在重点保护地区实行《珍贵树种保护条例》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条例》,以法律形式确保红豆杉保护的力度,严格控制红豆杉开采、盗伐行为。有关部门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巡检力度,对重点地区进行排查,综合管理,严厉打击盗伐、偷运、倒卖南方红豆杉行为,设立专项人员管理体系,对红豆杉的运输和收购等环节重点把控。

3.2加强宣传,因地制宜保护

江西省内红豆杉资源丰富,特别是在红豆杉分布比较集中的宜黄县、广昌县、崇仁县、石城县、瑞昌市、铜鼓县等地加强宣传力度,提升人员素质和保护意识。定期通过电视、广播、标语、宣传单等形式,开展南方红豆杉保护的普法宣传及保护意义宣传。在当地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加强对孩子的保护意识教育,并通过孩子宣传辐射到家长和家庭,使南方红豆杉的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3.3建立红豆杉档案

对红豆杉分布情况进行了普查,建立红豆杉分布档案,按山头划片,实行村干部包片,组干部、党员包山责任制,加强防火防盗力度,制订村规民约,发布护林禁令。同时,对违反相关法律制度的人员严格制裁,提升法律制裁的影响力。

3.4人工培育促进可持续发展

人工栽培对红豆杉保护有重要意义,采用人工繁育方法培育红豆杉纯林和混交林是当今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红豆杉可修剪性强,萌发能力强,这也是进行红豆杉保护的有利一面,根据红豆杉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大面积种植,提高土地使用率,充分发挥保持水土的重要作用,将生态经济效益发挥到极致。红豆杉兼具药用和材用,而人们对其药用价值更为关注,但是当下的红豆杉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医药市场的需求,因此,对红豆杉开采的过程中应协调使用方向,将主要用途集中在医药方面。同时,对红豆杉的利用应该注意资源节约,充分利用枝叶,对天然红豆杉进行适度采摘,保证其再生能力。对成树林和过熟林进行充分改造并保护幼树和树桩等,进行合理的资源利用,确保红豆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红豆杉保护中要充分利用到科研经验,按照红豆杉的生长习性在不同的环境下因地适宜,开辟红豆杉成长的新环境,推动人工种植,对红豆杉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3.5品种保护

3.5.1 就地保护 由于红豆杉药用价值显著,能够显著抑制癌细胞分化,因此过度开采、盗伐严重,野生红豆杉资源短缺,濒临灭绝。而要保护红豆杉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建立自然保护区,将省内自然保护区内的红豆杉重点保护,并以此为基础扩大红豆杉种群,推动红豆杉种群数量的合理扩展,为保持红豆杉品种多样性奠定基础;其次,在保护区内建立定点监测机制,对种群的生长状态和生长环境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了解红豆杉品种与其他种群以及生物族群间的关系,充分掌握红豆杉生长的状况,为保护红豆杉提供理论指导[6]。

根据野生资源分布情况,针对不同分布区域的特点,实行适合该地情况的有效保护措施。对已经建立了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的地区,充分发挥保护区的保护功能,使得保护区内的野生红豆杉种群数量稳定增加。对于具有一定面积、地理位置较封闭、红豆杉种群数量较多、物种种类丰富的地区建立地方自然保护区,或因保护需要建立级别更高的自然保护区。对于分布在小山场或村中较零散的,设立保护点,落实保护责任部门及责任人,保护种质资源和周边环境。对于省内分布的红豆杉古木大树,建立档案,挂牌保护,并对其进行观测记录,及时施行一些人工养护措施,减少病虫害及其他自然灾害(图3)。

图3 南方红豆杉挂牌保护

3.5.2 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是对红豆杉进行重点保护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和有效手段。为此,需要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优质的红豆杉基因库,对各个自然保护区的红豆杉品种进行采样,及时了解保护区内的种群特征和生长状况,对其生长的环境以及与其他物种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分析。此外,还要对红豆杉品种进行选择,对各保护区内的红豆杉进行品种优化,选择性状好和遗传特性显著的品种建立母树林,并以此为基础繁育出优秀的子代,为提供紫杉醇含量高的优秀红豆杉品种奠定基础,提高其药用价值。再者,还应该建立规模化的种植基地,对红豆杉进行基地化和规模化的管理,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种植,这对红豆杉品种的大规模保护意义重大。最后,要建立示范区,在示范区内对各个红豆杉品种进行测试,并对其抗逆性以及生长特性进行研究,对其紫杉醇含量进行分析,筛选出品质高、适应性强的红豆杉品种,为红豆杉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4 结束语

红豆杉是当下炙手可热的资源,但是由于人们的过度开采、人为盗伐严重使得具备抑制癌细胞分化和生长的良药濒临灭绝。为促进红豆杉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应该改善现状,对面临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红豆杉的持续发展。

[1] 陈未名.红豆杉属(Taxus)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J].药学学报,2011, 25(3): 227-240.

[2]王卫斌,姜远标.红豆杉的药用价值与紫杉醇药源的开发利用[J].中国林业产业,2006(10):42-45.

[3]王亚飞,王强,阮晓,等.红豆杉属植物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利用对策[J].林业科学,2012(5):35-37.

[4]张学玉,曲玮,梁敬钰.红豆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1(6):15-18.

[5]袁遥.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6]南程慧,汤庚国,王贤荣,等.江西瑞昌大禾塘村南方红豆杉古树群调查[J].江西林业科技,2009(2):33-35.

AnalysisandProtectionCountermeasuresofTaxuschinensisvar.maireiinJiangxiProvince

ZHENG Jian,ZHU Qi

(Ji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Biological Resources Institute,330096,Nanchang,PRC)

Taxusknown as a living fossil plants, endangered species,in our country is listed as the first grade protection plants.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research,Taxushas a variety of anti thrombosis,blood lipid regulation and anti-tumor,especially its anti tumor effect.This paper analysis the endangered situation of JiangxiTaxus,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protective measures.

taxuschinensis;protection;endangered;anti tumor

2014-07-29;

2014-08-27

郑 健(1969-),男,江西上饶人,在职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立项星火计划项目“江西省濒危树种南方红豆杉盗伐现状与分析”(编号:2010CXB05800)。

10.13990/j.issn1001-3679.2014.05.017

S791.49

A

1001-3679(2014)05-0651-05

猜你喜欢

盗伐红豆杉紫杉醇
盗伐林木如何处罚?
红豆杉
脑袋有“虫 ”
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不同途径灌注治疗兔舌癌的疗效研究
脂质体紫杉醇周疗方案与普通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南方红豆杉濒危原因及保育技术
护理干预对预防紫杉醇过敏反应疗效观察
阮明舒的红豆杉王国
TACE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对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研究
紫杉醇新剂型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