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专业+专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14-09-07李庆,李莉
李 庆,李 莉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旅游与服务管理系,重庆 400065)
2009年国务院发布《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来,我国旅游业保持高速发展势态。近年来,重庆市旅游业也迅猛发展,旅游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旅游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为旅游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随着旅游业转型发展、提档升级和信息技术的运用,旅游新业态新技术不断出现,对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旅游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出现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旅游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远不能满足需求,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不愿从事旅游行业而转行。因此如何改革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合行业需求的旅游管理人才,是旅游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基于此,旅游管理专业“专业+专长”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导向理论和市场细分理论为基础,强调人才培养要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深入了解旅游行业新兴业态和旅游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根据市场需求信息适时调整人才培养。
1 旅游管理专业“专业+专长”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基于当前旅游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够契合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专业+专长”人才培养模式,旨在紧跟行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
“专业”是指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旅游专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属性,固守专业之本,重点培养学生从事旅游行业的扎实基本素质和后续发展能力。教育部在2012年最新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单独设立旅游管理一级学科大类,下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以及会展经济与管理三个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地位的提升,一方面表明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旅游学科理论的成熟。因此,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立足旅游专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属性,将旅游行业发展规律性、常态性、普适性的知识系统性地传授给学生,打造学生从事旅游行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体现“以不变应常态”。同时,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可迁移能力,为学生入职后续发展提供保障。
“专长”是指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关注旅游专业的多维方向和新兴业态,实施动态调整,重点培养学生胜任具体旅游职业的岗位实践能力和专业特长。我国旅游业发展多年,已经形成酒店、旅行社、景区等较为成熟的专业方向,并不断涌现旅游地产、邮轮、温泉、会展等新兴业态,不同的专业方向和新兴业态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要在旅游学科“专业”基础之上,关注专业方向和新兴业态,动态调整和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打造学生胜任具体旅游职业的“专长”,以便更好地对接旅游市场需求,体现“以变应万变”。同时,对于岗位操作能力精湛的部分学生,可以通过特别辅导、专业竞赛等途径,打造学生一技之长,从普通的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成为知名旅游企业争相聘用的优势人才。
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专长”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如图1所示。该模式将旅游学科固有属性和行业动态发展很好的结合起来,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该培养模式既避免了高职旅游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后续发展能力不强的弊端,又避免了普通旅游本科学生大而全,技术技能型不突出,体现了我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应用型”特征。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理念科学、目标具体、任务明确、模式可行、实施效果良好,促成了我系学生近年来就业率高、就业层次高、后续发展好的喜人局面,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图1 旅游管理专业“专业+专长”人才培养模式
2 旅游管理专业“专业+专长”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2.1 突出了“两个结合”
“理论+实践”结合。要求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掌握过硬的实践能力。
“专业+专长”结合。“专业”强调旅游专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属性,固守专业之本,重点培养学生从事旅游行业的扎实基本素质和后续发展能力。“专长”注重旅游专业的多维方向和新兴业态,实施动态调整,重点培养学生胜任具体旅游职业的岗位实践能力和专业特长。
2.2 实现了“三个转变”
课程体系由知识构建向能力构建转变。课程体系上切实改变仅重知识传授的诟病,提高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水平,以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由间断分散向全程系统转变。实践教学上将过去间断分散的实践模式进行系统整合,开展“两线四段渐进式”实践教学,即依托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开展认识实践、专业技能实践、管理技术实践、企业综合实践,累计完成不少于1年的校外(行业企业)实践教学要求。
培养主体由学校为主向校企联合转变。培养主体上改变过去学校关门办学的做法,加强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在学校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企业培养方案,将产学研相结合的思想融入旅游管理人才整体培养过程,通过边教学、边实践、边科研、边应用,使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过程更贴近行业、贴近社会,真正体现校企联合培养,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 旅游管理专业“专业+专长”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3.1 构建“专业+专长”的课程体系
3.1.1 以“专业+专长”设置课程
为适应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以“专业+专长”设置课程。
“专业”课程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突出的专业性特征,不仅能够立即从事酒店、旅行社、景区景点等旅游行业传统性、普遍性、经常性的服务与经营管理工作,而且要让专业人才在工作中凸显出超越非专业人才的独特优势,体现“以不变应常态”。
“专长”课程主要是基于旅游行业发展变化迅速的特点,以及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一定的专长,使其不仅能够适应行业的不断变化,胜任诸如旅游地产、邮轮、温泉等旅游新业态发展的服务与经营管理工作,而且还能在工作中展现个人专长,逐渐成为各领域的领军人物,体现“以不变应万变”(见表1)。
3.1.2 课程体系由知识构建向能力构建转变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上切实改变仅重知识传授的诟病,提高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水平,以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充分体现“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构建通识能力课程、专业基础能力课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综合能力课程的结构体系(见表1)。
表1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简表
3.2 建设“专业+专长”的实践教学体系
3.2.1 构建“两线四段渐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上,以立足专业特点、面向行业实际、注重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导向,从系统论出发,整体设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将过去间断分散的实践模式进行系统整合,开展“两线四段渐进式”实践教学,即依托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线,开展认识实践、专业技能实践、管理技术实践、企业综合实践四个年级四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累计完成不少于1年的校外(行业企业)实践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见图2)。
3.2.2 多渠道多形式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1)实践教学中引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引入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更加适应旅游企业和旅游职业岗位的基本需求。
(2)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服务技能大赛,培养学生技能专长。
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技能专长,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强化训练,鼓励、支持和选取优秀学生参加全国及市级的各类旅游服务技能大赛,不仅强化和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一项或多项技能专长。
3.2.3 加强实训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其教学功能
为适应“专业+专长”的实践教学需要,旅游管理专业依托原有实训中心,以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强旅游实训中心建设,建设礼仪形体实训室、旅行社经营管理综合实训室、会展服务与管理实训室、旅游信息系统管理实训室等有利学生“专业+专长”培养的实训室,配置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景点景区管理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系统,实现模拟实训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无缝对接。建设集专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认证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争取企业对实训室的建设投入,建成了具有经营性能的旅行社经营管理综合实训室,让实习实训更加贴近生产实际。
3.3 探索“专业+专长”的校企合作机制
3.3.1 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为了使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符合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广泛吸纳具有丰富服务与管理知识、经验的饭店旅游行业一线管理者参与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专业教师一道开展专业建设的咨询、调研、论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方案、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检查等,使得人才培养既能符合旅游行业的专业要求,以能满足旅游行业发展变化的特殊需要。
图2 旅游管理专业“两线四段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3.3.2 “3年+1年”两个培养阶段,构建“专业+专长”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将4年的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累计3年的校内课程学习阶段和累计1年的行业企业实践阶段。旅游管理本科专业采用“3+1”的四年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3”是指累计在校学习3年,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教学内容;“1”是指累计校外(行业企业)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规定的实践教学内容(见图3)。
图3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3+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3.3.3 创建多渠道、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机制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要的生产一线,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管理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积极探索创建校企合作培养办学机制,并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要的生产一线,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管理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积极探索创建校企合作培养办学机制,并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1)交叉挂牌、优先选择。校企双方均交叉挂牌成为对方的实训实习就业基地或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合作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该校学生参加实习,院校每年邀请企业参加校内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优先为合作企业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2)订单培养、合作办学。校企双方通过友好协商,根据旅游企业需要,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组织一定数量的学生为合作企业定向培养、输送人才,并根据院校实际情况和旅游企业发展状况、生产经营规模或投资领域的变化等情况,适时共同商讨调整定向培养专业、规模和合作方式。(3)实行校企合作下的双导师制度。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为一个学生配备两个导师,在校企联合培养专精尖人才过程中,两位导师各司其职:校内导师全方位负责学生的课程学习、素质打造、顶岗实习和就业指导等;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在企业相应工作岗位上的综合能力培养,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协调沟通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训练。(4)建立校企双方的沟通与交流机制。“请进来,走出去”是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校企双方通过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共同培养符合酒店岗位群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3.3.4 大力发展校外实践实习就业基地
为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要的生产一线,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管理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与知名旅游企业签订协议,发展和建立和校外教学实践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创造条件,为企事业单位选人搭建平台。
3.3.5 多渠道打造高素质双师队伍
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派遣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与企业联合开展职工培训、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开展行业实习实践、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担任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评委、参与区域旅游课题研究等。
3.3.6 以教改研究成果助推人才素质提升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使系统中的每一个子系统、每一个环节都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围绕“专业+专长”人才培养模式,我系开展了一系列包括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环节、精品课程等方面的改革与研究,研究成果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研究能力、与行业的紧密程度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4 旅游管理专业“专业+专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旅游管理专业“专业+专长”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经过多年的运用,有力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促进了专业建设发展,提高了社会影响力。
4.1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4.1.1 学生专业能力突出
学生专业发展得到充分展示,实践积极性大大增强,参与校内外专业实践的机会不断增多。学生全部参加了各项职业技能鉴定,一次性通过率也逐年提高,2009-2013年一次性通过率分别为90.6%、93.2%、94.7%、95.1%、95.3%。100%的毕业生至少获得了一项职业资格证书,真正实现了“双证书”。与此同时,丰富的第二课堂(专业技能服务技能大赛,挑战杯学生创业大赛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公共礼仪比赛等),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得以提升。
4.1.2 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成绩显著
4年来,在“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高级别奖项,2009年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2项、“优秀组织奖”1项;2010年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1年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秀组织奖”1项;2012年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3年获得,一、二等奖各一项,优胜奖一项。在近两届重庆市导游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1人次。2011年“金佛山杯”重庆市导游技能大赛和2011年首届重庆大学生“导游之星”大赛中,前10名的获奖选手我系分别占7名和4名,均是获奖最多、奖项级别最高的院校。
4.1.3 学生就业竞争优势明显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4年来学生的授位率每年均达90%以上。学生专业能力强、上岗快,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部分学生能迅速走上了管理层、领导层,金源大酒店、重庆中旅集团等多家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整体评价高。近4届毕业生就业率皆达100%。
2010-2013年,我系举办的旅游双选会,每年参会单位均达50多家,重庆高星级饭店,各大旅行社、旅游景区多数来我系招聘,招聘岗位远超我系毕业生人数。2013年招聘岗位达600余个,毕业生供不应求。优秀毕业生更成为抢手货,如我系毕业生连慧因获得重庆市第五届导游服务大赛冠军而收到众多旅行社发出的邀请,最终她选择了重庆市旅游局直属事业单位——重庆市旅游教育培训中心;王飞、杨平、韩易辰等5位学生自办旅行社门市,业绩突出。
4.2 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旅游行业联系更加紧密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推动了教学改革再上层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双师素质再上台阶,有力地促进了学科专业的建设。2013年,旅游管理专业被重庆市授予特色专业称号。
4年来,我系依托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一系列教改成果。市级教学团队1个;教改项目市级4项,院级12项,在核心期刊以上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26篇;精品课程市级3门,院级9门;教学成果市级获奖7项,校级获奖4项;主编、参编教材9部。有13名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其中晋升正高3人,新增 “双师”素质教师9名,使双师素质比例达到75%。
加强了校企联合,在学校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企业培养方案,将产学研相结合的思想融入旅游管理人才整体培养过程,通过边教学、边实践、边科研、边应用,使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过程更贴近行业、贴近企业,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教师参与校外实践指导人均40人次,企业挂职锻炼18人次,参与行业培训30次,参与行业指导和课题论证12次。
4.3 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示范引领作用稳步凸显
专业建设成效突出,服务社会影响较大。专任教师长期担任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重庆旅游技能大赛评委、重庆旅游培训中心培训教师。先后承担“重庆低碳旅游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效推进‘两翼’致富”等多项课题研究,为区域旅游发展献计献策。承担重庆渝州宾馆、雾都宾馆、酉阳桃花源景区、重庆武隆天生三硚景区管委会、垫江县旅游系统等单位的培训工作,培训区域覆盖主城、江津、永川、彭水、武隆、酉阳等区县并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2009年重庆市旅游人才专项双选会由我系承担,在我校举行,参会单位达100多家,重庆各大旅游院校来我校参加。
专业口碑和社会认可度高,示范引领作用凸显。人才培养的成效受到市内一些高校的肯定与借鉴,重庆文理学院旅游学院、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等先后来我系交流,为重庆市其他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专业建设成果被《重庆晚报》、《旅游新报》和“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多家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上广泛介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约翰·T.保文,詹姆斯·C.迈肯斯.旅游市场营销(第五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李庆,李莉,秦志英,李鹏军.基于就业竞争力梯级打造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3).
[3]孙凤芝.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旅游纵览,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