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型课”的应用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以《旅游公共关系》为例

2014-09-07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微格公共关系礼仪

刘 焱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旅游与服务管理系,重庆 400065)

1 背景

改变传统型本科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定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的发展路径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领域的共识。而开展应用本科教学探索的核心一定是“课程”。因为课程作为高校学生学习的知识载体及各项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旅游公共关系》作为具有典型应用特征的旅游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不仅实践性强,能力要求也非常高。因此,在针对应用型本科层面的学生的教学中如何既能兼顾它的实践内涵,又能呈现其技能价值,是其教学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2 对“微型课”的探析

通过搜索有关微型课的研究文献,发现其关键词大多集中在“微型课程”、“微格教学”、“校本课程”、“课程改革”上。由此看来,国内微型课程的研究文献虽逐年增加,但总体来看还停留在尝试和探索阶段:研究意义不甚明确,研究内容缺乏系统性,研究范围集中于基础教育。

2.1 微型课的由来及意义

微型课程源自微格教学理念。微格教学的初衷就是通过创造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美国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爱伦)。正因为它采用了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教学条件、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许多实践结果都表明用微格教学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效果。

由于微格教学强调微缩、控制,微型课因与其有着内在的特征形式,以及更能增强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及多样性的作用,便逐渐从微格教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新课程形式,被许多领域包括中小学、党政机关、企业培训等广泛采用,并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文中所讨论的微型课即是指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独立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它具有短(长不过一两个月,少的一般在一两课时甚至十几分钟)、小(规模小、容量少、主题明确集中)、精(深加工成易学易懂易操作的精品)、活(鲜活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思想、新技能等)四个特点,与旅游管理专业大多课程的项目教学内容要求特别匹配。而且通过微型课教学,在补充传统教学倚重讲台、学校、时间等不足的同时,能更充分利用和发挥教师的专长,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促进其个性与多样化的职业素质与应用能力培养。

2.2 对与“微型课”相关的几个概念的辨析

2.2.1 微型课与微格课程

尽管微型课源自微格课程,但必须明确的是它与微格课程是存在差异的。目前,教学领域存在着对微型课程概念的误解,即将微型课程概念的范围缩小,将其等完全同于微格教学,这很容易使课程后期教学囿于微格课程的条件要求(如微格教室),并模糊教学改革的本质作用(微格教学的目标是培训教师教学技能,而微型课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利于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2.2.2 微型课与微课程

由于“微”字眼的流行,人们将十分钟内的内容都称为“微某某”。微课程就是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围绕一系列的核心概念,通过信息技术(多以视音频的形式),承载核心概念的相关介绍和总结信息并传递给学习者。通过这一概念,可以明显看出虽然微型课程和微课程有共同的“微”特点,但二者在教学时间、内容、手段上都有明显的差别(参看表1比较),因此微课程可以看成是微型课程的一种形式,由于它依赖视频语言媒体,因此它比微型课更移动、更技术,符合学生课外提高巩固的随时需求,可以作为专业课程系统的课外有效“微”补充。但是要直击专业课程核心要求,微课程难以取代微型课。

由此看来,与微格课程、微课程开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相比,微型课程开发准备不复杂,技术要求灵活,且针对性更强,特别适合教师针对学生学情进行独立课程开发,便于设计与实施。此外,无论是从其教学初衷或是教学形式、教学效果等而言,微型课导向都与应用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非常吻合。因此,在应用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中,借鉴“微型课”形式来实施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等是完全可行的。

3 基于“微型课”的《旅游公共关系》教学改革

3.1 课程性质及目标

《旅游公共关系》是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但在修订课程体系之初做了重大改革:即将原来的两门课《旅游公共关系学》与《旅游服务礼仪》整合为一门课程,分两学期教学: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理论部分教学,第二学期开设实务部分即礼仪模块教学。该课程以能力本位为出发点,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块为依托载体,侧重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职业能力,是一门融知识性、实践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应用型课程。它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对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对其它课程的建设起着引领、示范和基础的作用。本文重点探讨的是《旅游公共关系(实务)》,即旅游服务礼仪部分的“微型课”教学改革。

必须明确的是,《旅游公共关系(实务)》的教学重点是对学生职业礼仪习惯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能全面、系统学习旅游行业的礼仪规范与操作要求,养成良好的个人素养,培养对他人尊敬和友好的礼貌意识,能掌握和运用在人际交往和旅游职业接待中礼貌礼节的基本知识以及礼仪技能的操作要点,了解世界主要客源国的风俗习惯和不同场所的礼节要领,提升个人形象,并为提高相关职业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教学设计

3.2.1 基于“微型课”的内容整合

《旅游公共关系(实务)》在借鉴微型课思路的基础上,以大化小,化分为整,以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针对旅游行业各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选取了“礼仪概述”、“仪容仪表”、“交际用语”、“日常交往礼仪”、“旅游行业主要岗位接待礼仪”、“国际交往礼仪”、“我国主要客源国礼仪”、“我国少数民族及港澳台地区礼仪”等八个单元作为教学内容模块,通过整合和序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础理论模块”、“职业形象塑造模块”、“旅游交际用语模块”、“日常交际礼仪模块” 、“旅游行业主要岗位接待礼仪”和“主要客源国礼俗模块”六大学习任务模块。

这六大模块在实施项目教学的同时,可以随便抽取一个任务、针对一个能力点突破,依据行业最新市场需求,结合学生学情需要,灵活设计不同时间、不同主题、不同主体等微型课程。这种短小的主题性课程可不拘泥于地点、主体、主题,让教师针对性地将教学内容在微缩时间内进行放大、延展和加深,比起以往课程实务部分繁杂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可以给学生更清晰的学习目标,明确的行业导向,大大提升应用型课程的教学效果。

3.2.2 基于“微型课”的实训设计

《旅游公共关系(实务)》的实训项目设计结合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重点需求,以提升所学知识和技能在行业实践中的应用为目标,在前述模块化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次筛选、整合、细化,选取了包括化妆、仪表整理、仪态、旅游交际用语、日常交往礼仪、岗位服务礼仪等微型实训项目。

表1 《旅游公共关系(实务部分)》课程工作任务模块化教学内容与微型课设计

这些项目内容同样可以实施短、小、精、活的“微型实训课”模式,虽然容量不多,但实训主题明确集中,易拓展为课程精品,而且由于针对性强,许多行业鲜活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思想等可以给学生的学习以更全方位的冲击,让其在亲身实践中感受旅游公共关系实务的作用与魅力。

表2 实训教学项目微型设计

3.2.3 基于“微型课”的教学主体选择

实施微型课教学改革,仅在教学内容环节上做出重大改进还远远不够,因为教学内容的执行高度依赖教学主体——教师。对于《旅游公共关系》这样的应用性和综合性都要求很高的专业基础课程而言,打造一个明确微型课意义又富有实际教学经验、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掌握了高水平专业技能的教师团队必不可少。而通过“一走二请三带”三个环节,使得行业专家能手、技术骨干和任课教师共同参与微型课教学,实现教学主体由过去以校为主向校企政会结合的多元化教学主体转变,可以使教学过程更接近行业一线需要,专业微型课更符合应用导向,对于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一走”是在坚持教师持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的前提下,让课程教师走出课堂,以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参观考察、系统培训等方式沉淀学习,打造业务过硬的“双师型”教学师资队伍。其优势在于在校教师在扎实的理论功底基础上重新更新专业理念和实践技能。“二请”则是实施“双导师制”,通过良好的多方合作关系,持续邀请旅游企业的专家能手担任实训项目教师或旅游实验室工作人员;直接邀请地方政府领导或行业精英进行微型课、与学生互动等。“三带”则是指课程教师带学生到校外基地,直接到酒店服务后台、旅行社销售现场或是旅游景区服务终端等,由企业人士直接参与微型课实训、评析和指导,最终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市场需要的无缝对接。

4 基于“微型课”的《旅游公共关系》教学改革实践及反思

在依据课程目标、结合微型课导向和特征的基础上,《旅游公共关系》课程重构了内容,整合了实训,重组了教学团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并由课程教师进行了日常课堂实践尝试,取得了一些有益经验。为积极推进应用本科转型,在学院和系的大力支持下,又大胆进行了微型课改革实践,邀请了来自酒店行业的专业资深人士、培训专家等针对《旅游公共关系(实务)》课程进行了微型课教学,主题就是内容设计中的第二个模块职业形象塑造中的一个主题——旅游行业(酒店、旅行社、景区等)仪态标准。行业老师从酒店企业经验实践出发,从仪态礼仪、仪表礼仪的行业切入,结合榜样示范,对学生进行了专业的礼仪教学,更带来了酒店业界的一线服务讯息,使得学生感受到了日常课题教学中未曾体验到的信息强度刺激。

由于微型课程开发本身就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因此特提出两个问题,以期进一步探索。

4.1 行业教师角色定位模糊

课程教学过程是紧紧围绕目标而展开的,但围绕目标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如果教师自身角色定位设定模糊不清,或者心中根本没有定位设计,将会影响到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微型课程本来是以主题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强调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活动的意义,在体验省思中增进对课程价值的认识。但是在行业教师的微型课堂上,可以明显发现其自身受传统课堂教学理念的局限,拘泥于自身已积累知识、技能的讲授,而忽视了专业经验的转化。关注了课程实施前的课程设计,而忽视了注重课程实施过程的动态组织。其实,行业教师就是来自行业的精英,要进行微型课教学,他只需要将自己同样看成是企业领导者,定位为学生的职业导师,明确微型课教学不是为活动而活动,而是如何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有益经验,使学生个体获得有效讯息,可能更容易获得实际教学上的成功。

4.2 课程开发理念存在偏差

通过教学实践,明显发现无论是在校教师或是行业教师,在主题课程开发上还缺乏宽广的视野,课程价值取向主要以知识为中心,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忽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割裂了对价值意义的追求,导致课程成为一个分散的信息系统。 学生虽然了解了很多行业案例,但是对于理论与实务的联系仍然不甚清晰。此外,由于课程开发之初过度关注了信息强度、而忽视了课程条件,因此使得更符合放在企业真实环境中教学的内容根本没有进行调整和预设,便直接放在了学校教室。使得一些实训活动环节难以展开,教学效果大打了折扣。

参考文献:

[1]何小华.《旅游公共关系与礼仪》课程“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旅游纵览,2012,(01).

[2]程梦.微型课程开发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究[J].学理论,2012,(11).

[3]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0218/01/98111_2575863.shtml[EB/OL].微型课程与传统课程的比较.2009,02

[4]http://new.060s.com/article/2008/10/19/113353.htm[EB/OL].好课标准之我见.2008,10

[5]田秋华.微型课程及其开发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5).

[6]孙海航.如何上好微型课[J].课程教学与管理,2005,(9).

猜你喜欢

微格公共关系礼仪
The Research 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nstructive Theory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公共关系功勋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人物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微格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作文训练微格化、序列化初探
微格教学法在《军事医学地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