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改革

2014-09-07韩起云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基础计算机

韩起云,李 静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工程系,重庆 40006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呈爆炸式增长,计算机已经成为信息时代进行信息处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旨在普及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目前各级学校开设最为普遍、受益面最广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能够为学生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应用技能,并为后继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学习打下基础,该课程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工具性、时代性等特点,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1 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的问题

根据多年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体会,发现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着与“应用型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及“《发展纲要》思路”不符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教学目标不明。教学以应试为主的思想严重,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所以造成学生认识上的错误,认为学习计算机就是为了过级,于是有学生刚进校就报名等级考试辅导班,通过等级考试后就再也不接触在计算机知识了。忽视学生技术技能方面的培养,与应用型本科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目标背道而驰,最终造成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差。

未考虑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由于省份地域的差异、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学生偏科以及各中学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重视程度的不同等因素,导致高校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差距较大,但目前我校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上全校统一,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因此,很难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枯燥。目前基本上教学都是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讲述式的方式,忽略了对学生创造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手段易出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被动、实践能力差等令人尴尬的局面。尽管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节,但大部分学生仍然认为计算机课程理论性强、较抽象、晦涩难懂,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理论多于实践。学生上机练习少,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理论课只讲不练,实践课只练不讲,并且实践课中的内容安排只是对理论课中所讲内容的简单验证。有些应该设置实训的章节没有让学生进行上机练习,比如说认识计算机,所以大部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了还不认识计算机硬件,更不会安装系统,学习这门课程就只学会了简单的office编辑。

学生、教师重视度不够。有些老师认为基础课很简单,很多学生都在高中时学过了,所以态度不端正,没有想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机练习时管理较松,学生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老师视而不见。相对于专业课来说,学生也认为基础课简单,再加上对自己要求不高,期末考试只要及格就可以,因此平时不认真学等到考试前开始死记硬背。可想而知,本课程“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工具性、时代性”的特点并没有体现出来。

2 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先后有160多所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比较一致的选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发展纲要)也明确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并以此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学生“面向应用、突出实践”的信息素养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基于此,应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成为对高校新生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的培养、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因此,需要改变《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以适应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3 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1)合理规划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目前有学前教育学院、文学与传媒系、外国语言文学系、数学与信息工程系、生物与化学工程系、经济与工商管理系、旅游与服务管理系、美术系八个院系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我们根据专业特点采用三种内容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理科专业的生物与化学工程系、数学与信息工程系开设一种计算机基础,美术系专业的学生开设一种,剩下院系是一种计算机基础。这样就能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学习不同的内容,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然后本着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结合现有的以任务为基础的教材,抛开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限制,重新规划各个方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增加理论章节的实训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搜索资料,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教学改革的案例和经验,设计所有实训内容任务,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转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本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自主学习,而不是交给他们具体的知识”。因此,我们继续完善《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内容,更新所有教学内容,向所有学生宣传网上学习,并安排值班老师,进行时段答疑,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原来填鸭式的讲解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新为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实物,让学生自己搜索资料、归纳、总结、创新式网络学习模式,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创造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探索,促进知识的加深和迁移。

(3)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是先在教室讲解相关理论,然后学生上机练习,也即是理论课只讲不练,实训课只练不讲,而且讲解内容多以等级考试为中心,而较多较难反而工作用的比较多的知识学生都置之不理针。对以上问题,着重开展实践教学改革,重新确定在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重新设计具体的实践教学任务,开放公共实验室,供学生课下自主学习。

(4)实践教学中实施 “项目教学法”。把实践性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相应的项目,把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的实施,学生围绕项目主体来制定项目的任务,然后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搜集、整理相关知识和素材,利用所学office软件进行加工与处理,最后制作成多页反映主题思想的Word文档作品以及介绍作品设计思想和小组制作过程的PPT演示文稿,共同交流评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老师是辅助者,只给学生讲解简单的理论知识,根据教学进度把控整体时间,同时负责要让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学生自己通过网络、图书馆、微博等多种途径收集整理资,并进行作品的交流与评价,同时对好的作品进行展示,从而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项目的具体计划、内容、实施等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具体内容及项目实施计划

4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展望

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这才是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

因此,作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需要探索合理高效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实施方案,结合不同专业、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法,设计与课程紧密联系的教学模式,建立真正有用的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总结经验,互相交流借鉴,达到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以说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需要全体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并付出努力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兰芳.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及其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6):245-248.

[2]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04,(9).

[3]张学林,陈凤琴.“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1).

[4]张萍,涂清云.改革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态度正向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4,(2).

[5]蔡春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策略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

[6]李萍,张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探索,2013,(11).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基础基础计算机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