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微创技术在脊柱创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2014-09-05刘鹏原林贤梅祝文发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8期
关键词:感染率伤口脊柱

刘鹏原 林贤梅 祝文发

探讨微创技术在脊柱创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刘鹏原 林贤梅 祝文发

目的 探讨微创技术在脊柱创伤手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接受脊柱创伤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2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 观察组实施微创手术治疗,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情况等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手术可以降低伤口的感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微创技术;传统手术;脊柱创伤;伤口感染率

本文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接受脊柱创伤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 对其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接受脊柱创伤手术治疗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9例, 女25例, 最大年龄26岁, 最小年龄19岁, 平均年龄37.3岁, 手术时间大约在0.5~5.3 h之间,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发病时间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 取正中切口, 剥离椎旁肌到小关节外侧 , 拉钩撑开肌肉, 植入钉棒骨折撑开复位, 应用椎体后缘处理系统进行椎体后缘骨折复位。

1.2.2 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 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对C 臂定位的情况下在椎弓根外侧缘稍偏外做一纵向切口, 在多裂肌以及最长肌之间进行剥离。对患者软组织实施逐级扩张之后, 安放工作通道, 暴露头侧和尾侧的乳状突, 以椎弓根探子开道, 拧入椎弓根螺钉, 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撑开复位。必要的时候可在工作通道内行半椎板开窗, 应用椎体后缘处理系统进行椎体后缘骨折复位。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伤口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的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基本情况均做出详细的记录, 以供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伤口的感染率为3.1%(1/32),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3%(2/32), 对照组患者伤口的感染率为12.5%(4/32),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8%(6/32),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手术的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分析( x-±s)

3 小结

造成脊柱创伤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工况事故以及人为打击等, 脊柱创伤往往是复合伤、多发伤, 其临床症状不一[1], 对于严重脊柱创伤的最好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2]。微创手术是一种全新的手术方法, 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加优质和全面的手术治疗,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3]。在本次试验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情况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微创手术可以降低伤口的感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减少手术时间和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具有显著的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1] 谢一方, 黄庆华, 吴罗根, 等 .探讨微创技术在脊柱创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中国卫生产业期刊, 2013, 27(29):106-108.

[2] 崔辰.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脊柱结核中的临床效果比对.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25(14):95-96.

[3] 张福明, 刘德政.急性脊柱创伤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分析.大家

364000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外一科

猜你喜欢

感染率伤口脊柱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伤口“小管家”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